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支持QoS和用户需求的Web服务选择模糊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QoS的Web服务选择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而基于用户对QoS的需求和偏好的模糊性来进行Web服务选择是其中的一种方法。如何通过这种方法合理地获得最优候选服务集,是Web服务架构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支持QoS和用户需求的Web服务选择模糊算法,该算法将用户对QoS的需求及偏好的语言描述进行去模糊化,然后选择出最符合用户需求的服务集。通过对模拟的服务质量数据进行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优越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支持服务关联的组合服务选择方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面向服务的应用中,服务集成商通过选择已有服务并对这些服务进行组合,为其消费者提供增值(value-added)服务.然而,现有的组合服务选择模型中,各可选服务被认为是相互独立的,可选服务的服务质量独立于其他服务.而在实际的面向服务应用中,可选服务的服务质量往往依赖于其他可选服务,现有组合服务选择方法无法应对这种普遍存在的场景.文中提出了一个支持服务关联关系的QoS描述模型,用于刻画可选服务的服务质量对其他可选服务的依赖关系,并给出该QoS描述的自动生成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支持服务关联的组合服务选择方法,包括基于整数规划求解最优解的组合服务选择方法和基于启发求解次优解的组合服务选择方法.通过实例分析,体现了文中方法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文中基于整数规划方法获取的组合服务QoS明显优于同类方法;并且,文中基于启发式方法能够高效地获取较优组合服务QoS.  相似文献   

3.
SOAP在分布式组件服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组件库与SOAP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组件服务提供者能够为利用组件组装系统的系统组装者提供一种分布式组件服务。这种服务为基于Internet的组件配置与组装提供了研究的基础,同时利用这种服务,组件服务提供者能够较好的控制组件的使用;系统组装者可以跨Internet试运行组件,判断该组件是否有购买必要。本文详细阐述了这种组件服务提供方式,并运用一个实例具体说明了这种方式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针对网格服务质量管理中使用服务水平协议(SLA)带来较大协商开销的问题,提出基于服务等级的网格服务质量描述语言即网格服务等级语言(CGSL)及建立在CGSL之上的网格服务质量管理框架.服务等级是轻量级SLA,提供一种区分不同服务质量的机制.CGSL基于XML技术和WSRF规范,与Web服务描述语言(WSDL)兼容,用于描述网格服务提供方所能提供的不同服务等级,为监控服务质量提供具体信息.网格服务质量管理框架建立在CGSL之上,并通过Mobile Agent监控服务质量是否得到满足.一个具体的文件存储网格服务实例用来展示CGSL在网格服务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该实例表明CGSL以少量的服务等级代替复杂的SLA,能有效降低运行时消耗,适合异构多变的网格环境.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个基于服务的自适应网络应用框架-iWeb.框架建立了上下文信息模型,用以描述收集上下文信息;框架收集了数以千计的服务,并对这些服务依据其功能性进行了分组.在服务质量信息,上下文信息以及服务功能性分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服务选择方法,该方法可以根据服务质量信息和上下文信息选择最佳的服务.框架使用具有相同功能,由统一接口封装的服务组作为基本功能模块,服务的选择,服务的调用以及服务之间的调度由框架内的服务引擎负责;框架还提供了应用编辑器,来加速应用界面和流程的开发.使用iWeb框架,可以在更短的时间里开发出具有基于网络服务的自适应性的应用.最后,通过可用性分析,验证了iWeb是一个实用,高效的网络应用开发框架.  相似文献   

6.
基于QoS的服务发现改进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边小凡  代艳红 《计算机应用》2008,28(9):2398-2400
在分析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服务质量(QoS)的服务发现模型。该模型可对服务进行动态性能测试并提供一种带有还盘的协商机制,对检索到的服务进行过滤和选择并按服务质量进行排序,经过协商选出最符合客户需求的服务。通过实验证明可以提高发现系统的有效性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目前几种虚拟计算环境的现状、特点及适用范围,针对聚合异构分散计算资源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框架技术的虚拟计算环境的实现方法.研究了虚拟计算环境的关键实现技术,主要包括计算平台的总体框架和服务组件,以及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和通信方式;并基于服务分层设计方法来优化计算服务的架构,对各服务组件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实现了虚拟计算平台系统.以地震资料数据处理为例进行了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虚拟计算框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能够整合零散、异构的计算资源,尤其适用于性能差异明显的计算组织,为用户提供了透明的资源访问模式,提高了计算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一种基于服务质量的语义Web服务发现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Weh服务发现过程中,不同的用户希望根据自己的情况或个性化的需求进行服务选择,如何提供满足用户服务质量(Qos)需求的服务是语义Web服务应用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OWL规范定义了一个QoS元模型--OWL-QoS,并将其应用于Web服务描述当中.根据提出的Qos元模型给出了一个基于Qos的语义Web服务发现框架,并从基本描述、IOPE、QoS三个层次实现了服务匹配.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语义Web服务发现方法相比,该方法能显著提高服务匹配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9.
服务选择问题是服务组合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尤其在服务选择时应充分考虑服务质量因素。该文研究了基于用户服务质量需求的服务选择方法,通过对各项QoS(quality of service)因素分别加权,将面向用户服务质量需求的服务选择问题转化成单目标优化问题。在充分考虑服务实际质量和用户主观需求的基础上,给出了QoS组合权重的计算模型;并在候选服务集的基础上,依据用户的服务质量需求,定义了用户满意度函数,进一步利用遗传算法解决服务选择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方法具有明确的用户需求指向性和选择灵活性,能够最大程度上满足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10.
针对嵌入式系统的实际特性,着重从系统的角度提出构造一个嵌入式应用程序的开发架构,也可以称为开发框架.该开发架构是以基于组件的方法来开发嵌入式应用程序的,其主要研究系统结构规约、系统行为规约、组件配置和执行、程序产生和系统配置等几个关键问题.研究的结果将指导一个分布嵌入式应用程序开发框架的构造.  相似文献   

11.
涂立  杨格兰  肖和平 《计算机应用》2007,27(8):1994-1996
将基于构件技术的开发引入到实时嵌入式软件平台能够很好地适应嵌入式领域多样性的特点,满足对软件开发效率和软件质量的要求。为保证实时嵌入式环境对资源动态变化的需求,考虑到系统资源的全局管理特性,仅从应用中增加QoS适应机制是不够的,还需在现有的构件框架中增加QoS管理机制。为此,提出了一种面向CCM构件系统的QoS模型,能够主动适应动态变化的资源状态,模型中层次式的QoS转换器的设计简化了用户对服务的QoS参数配置。  相似文献   

12.
分析影响服务质量的构件资源需求与资源依赖关系模型,提出一种自适应中间件框架。该框架能动态感知负载变化,自适应调整服务器配置参数,确保应用的服务质量。采用回溯算法搜索最优配置,以满足性能需求。以一个信息查询系统作为测试用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框架可以提高应用程序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胡剑军  官荷卿  魏峻  黄涛 《软件学报》2007,18(9):2117-2129
高动态的计算环境使得QoS(quality of service)保障对于基于组件的分布式系统越来越重要,软件系统需要具备自我调整的能力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给出一种自适应的中间件配置框架,能够动态感知负载变化,并自动调整系统参数配置以保持用户所要求的服务质量.该框架的核心是一个基于分层排队网络的性能预测模型,用于指导搜索最优的资源配置,使性能需求得到最大的满足.在OnceAS应用服务器上进行原型实现,并以StockOnline应用做实验,比较了在使用和不使用该框架时的性能需求的满足情况.结果显示,在负载增加时,通过自配置框架的调控,应用性能需求的保障程度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陈芳  郭民  王普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9,17(1):195-196,199
随着Web服务架构在企业信息化中应用的普及,针对Web服务的服务质量(QoS)需求,提出了多Agent协作机制下保障QoS的服务决策系统;通过对传统的Web服务架构的研究,扩展了UDDI注册中心,使其能够实现QoS属性的描述、发布、查询和更新;在此基础上加入了用户Agent、服务商Agent和决策Agent,在多Agent协助和交互的机制下,给出主客观赋权排序的群决策算法;算法综合考虑了QoS的主观需求和客观条件,使系统实现保障QoS的服务决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Internet的发展,Web服务得到广泛应用,如何选择满足用户非功能性需求的Web服务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WSDL的Web服务QoS管理框架,引入多维QoS对Web服务的QoS需求进行全面分析,定义Web服务的多维QoS属性,并在此基础上基于WSDL实现了Web服务的QoS管理框架。  相似文献   

16.
为避免基于速率控制的TCP友好拥塞控制策略在调整多媒体流的发送速率时变化波动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改进策略——延迟预警算法,通过在发送端设置延迟预警信号,对TFRC流的发送速率进行调整,使其在与TCP流的竞争中变得更加平滑。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改善TFRC的性能,具有良好TCP友好性及速率平滑性。  相似文献   

17.
IPTV is an emerging TV content delivery service that should guarantee Quality of Service (QoS) to deliver television contents over IP for their customers. However, providing such QoS regarding service level agreements (SLA) requires frequent service monitoring and adaptive configuration mechanisms. Nowadays,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 (SDNs) provide capabilities to deploy and manage networks dynamically and can maintain QoS. In this paper, a novel IPTV service framework (OpenIPTV) is proposed, which utilizes SDN as an underlying technology for providing QoS for IPTV customers in a shared backbone network. OpenIPTV is implemented in a well-known OpenDayLight controller and strictly followed a modular design for the sake of efficiency. OpenIPTV comprises all service requirements such as resource monitoring, channel changing, multicast group managing and dynamic QoS multicast traffic engineering. The performance of OpenIPTV is evaluated under different scenario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confirm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framework in terms of QoS metrics. Furthermor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OpenIPTV is a feasible and practical solution to deliver IPTV services with high level of QoS over SDN.  相似文献   

18.
网络计算环境的松散化、独立性和异构性的特点不断给服务计算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与此同时用户对软件系统实时性、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等非功能属性要求又在不断提高,如何保障服务计算系统的可信性是平台设计者和服务应用开发者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设计了基于QoS分解的可信服务调度框架(Trustworthy Senrice Scheduling Framework,TSSF),通过对组合服务的可信QOS规划,并利用自适应的服务调度机制为服务提供可信QOS保障.提出了基于模糊集的可信QOS分解模型,将用户对组合服务的QoS需求分解为每个原子服务单独的可信QOS需求;根据分解后的额定QoS需求,以创建动态服务实体组(Dynamic Service Entity Group,DSEG)的方式为原子服务提供可信QoS保障,并以DSEG为基础详细叙述了变粒度、层次化基于反馈设计思想的自适应可信服务调度技术.最后扩展了JBoss中间件,实现了支持该服务调度框架的平台,并在此平台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TSSF能够为组合服务的QoS需求提供可信保障.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基于反射的中间件服务质量(QoS)动态配置框架,在动态感知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利用QoS度量函数以及爬山算法寻找最佳资源配置,并采用反射机制动态调整中间件系统参数,以满足用户服务需求,从而实现系统在线性能的优化。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框架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罗毅  吴产乐 《计算机工程》2010,36(11):22-24
为选择合适的补偿服务,提出基于补偿因子的Web事务QoS框架。将事务协调中的补偿成本和补偿可靠性作为一种QoS扩展,事务协调者基于已建立的QoS规则库进行事务选择和恢复,从而提高事务整体QoS属性,满足事务请求的QoS需求。实验结果表明,该框架可降低Web事务的补偿成本,提高Web事务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