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总结重症肌无力胸腺MRI特点,并与临床病理对照,探讨MRI对重症肌无力胸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手术切除胸腺治疗55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MRI表现及与临床病理对照。结果55例重症肌无力术前MRI诊断胸腺增生32例,胸腺瘤19例,胸腺正常4例;术后病理诊断胸腺增生32例,胸腺瘤20例,胸腺正常2例,萎缩1例。MRI对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疾病诊断的敏感度为96.23%,特异度为100.00%,准确度为96.34%。MRI对胸腺增生、胸腺瘤、胸腺正常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93.75%、90.00%(50%;特异度分别为91.30%、97.12%、50%)。结论重症肌无力胸腺MRI表现有一定特点,MRI对重症肌无力胸腺病变有较高诊断价值,但对胸腺正常诊断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外科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3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的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23例,全组完全切除率82.6%,临床Ⅰ、Ⅱ期完全切除率100%,Ⅲ期完全切除率63.6%。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病理中AB型胸腺瘤和胸腺癌的比例较低,分别为8.7%和4.3%,B1和B3型胸腺瘤的比例则相对较大,均为26.1%。术后控制重症肌无力的有效率为89.5%,胸腺瘤复发或转移率仅5.3%。结论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患者行胸腺瘤、胸腺及周围脂肪切除术能有效控制重症肌无力症状。胸腺瘤都有外侵可能,重症肌无力患者一旦发现合并胸腺瘤,若病情允许,均需尽早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总结重症肌无力胸腺MRI特点,并与临床病理对照,探讨MRI对重症肌无力胸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手术切除胸腺治疗55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MRI表现及与临床病理对照。结果55例重症肌无力术前MRI诊断胸腺增生32例,胸腺瘤19例,胸腺正常4例;术后病理诊断胸腺增生32例,胸腺瘤20例,胸腺正常2例,萎缩1例。MRI对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疾病诊断的敏感度为96.23%,特异度为100.00%,准确度为96.34%。MRI对胸腺增生、胸腺瘤、胸腺正常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93.75%、90.00%(50%;特异度分别为91.30%、97.12%、50%)。结论重症肌无力胸腺MRI表现有一定特点,MRI对重症肌无力胸腺病变有较高诊断价值,但对胸腺正常诊断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重症肌无力与胸腺外恶性肿瘤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重症肌无力(MG)与胸腺外恶性肿瘤的相关性。方法研究2350例MG患者胸腺外恶性肿瘤的发生情况,并描述伴胸腺外恶性肿瘤MG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性。结果2350例MG患者中47例(2%)发现有胸腺外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肿瘤类型是肺癌。伴胸腺瘤MG患者,其胸腺外恶性肿瘤较非胸腺瘤患者显著增高。胸腺切除术、胸腺瘤分期及MG治疗方法不影响恶性肿瘤的发生。MG发病时Osserman分型,型者胸腺外恶性肿瘤较其它型少。结论MG患者胸腺外恶性肿瘤风险增加,尤其是伴胸腺瘤的MG患者,与胸腺切除、胸腺瘤分期及治疗方法无关。伴胸腺瘤性MG即使是良性的,也应随访注意有无其它恶性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腺瘤切除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的治疗方法和高危因素。方法选取我院行胸腺瘤切除术治疗的胸腺瘤患者379例,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35例,未发生重症肌无力344例。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患者采用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观察重症肌无力的治疗效果,分析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的高危因素。结果重症肌无力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2组手术方式、不完整切除、术后肺部感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不完整切除及术后肺部感染为发生重症肌动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胸腺瘤切除术后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疗效满意,不完整切除及术后肺部感染为胸腺瘤切除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Fas及其配体 (FasL)蛋白表达与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析各期胸腺瘤伴有和不伴有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组织内Fas及FasL蛋白表达程度,利用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对结果进行量化统计分析。结果 各期胸腺瘤伴有重症肌无力者胸腺组织内Fas及FasL蛋白表达(Ⅳ期分别为 1 75% ±0 85%和 4 96% ±2 01% )明显低于不伴有重症肌无力者(Ⅳ期Fas及FasL分别为 25 80%±13 43%和 25 75%±13 1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 胸腺瘤伴有重症肌无力者,胸腺内T淋巴细胞凋亡能力下降,导致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克隆清除障碍从而引发重症肌无力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相似文献   

7.
伴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伴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的诊断和治疗丛志强伴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MG)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和预后与不伴胸腺瘤的MG有很大不同。近年来世界各国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有许多新发现,现综述如下。胸腺瘤与重症肌无力的并存既不是胸腺瘤引起了MG,也不是MG引...  相似文献   

8.
重症肌无力伴胸腺瘤和Graves病辛丽华陈宝成翟式春作者单位:136000四平吉林省神经精神病院重症肌无力(MG)是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Aoh)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文献报告10%~15%的MG患者有胸腺瘤[1],6%~15%...  相似文献   

9.
198例胸腺切除的重症肌无力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的病理改变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1月至2005年1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及第二医院收治的行胸腺切除术的重症肌无力198例,研究胸腺的病理改变与重症肌无力临床特点的关系及影响重症肌无力手术治疗效果的因素。结果198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伴胸腺增生158例,胸腺瘤34例。前者Osserman分型以Ⅰ、Ⅱ型为主;后者Osserman分型以Ⅱa、Ⅱb为主,病理分型以上皮细胞型和混合细胞型为主,Masaoka分期以Ⅰ、Ⅱ期为主。伴胸腺增生与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患者临床特点不同。年龄、病程、胸腺病理改变及临床分型是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结论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特点与胸腺的病理改变有一定的相关性,胸腺切除是治疗重症肌无力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术后疗效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0.
久已知道,既有重症肌无力又患浸润性胸腺瘤的病人预后不良,作者收集此类病人19例予以分析。重症肌无力的诊断根据临床症状、药物反应及肌电图改变作出。浸润性胸腺瘤则依据活检、手术或尸解的病理切片。所有存活者作随访复查,特别注意现时用药、胸部X线检查和运动系统。这19例占493例重症肌无力病人的4%,占52例重症肌无力又有胸腺瘤者的37%。15例发现胸腺瘤前已有重症肌无力,4例产生肌无力前有纵隔前的症状。至今存活的8例,男女各半。除一例死于重症肌无力本身外,其余均死于呼吸循环衰竭或呼吸道感染。所有病例均无家族史。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胸腺切除术并皮质类固醇疗法对伴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对采用胸腺切除术并类固醇疗法治疗的52例伴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患者作回顾性研究,经术后1~20年,平均(4.5±3.6)年的长期随访,评价其远期有效率和存活率。结果远期有效率为88.5%(46/52),病死率11.5%(6/52)。在46例远期存活者中,8例获完全缓解(15.4%),29例获药物缓解(55.8%),9例明显改善(17.3%)。5年存活率86.4%,10年存活率33.3%。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胸腺切除术并皮质类固醇疗法治疗伴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远期疗效良好,该疗法对降低术后病死率和提高缓解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25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5例重症肌无力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首发症状、病程,采用Oserman分型并结合影像学检查及手术胸腺的病理改变,将合并胸腺增生或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病人的临床特点进行了比较。不论临床分型如何,都可能存在胸腺的异常(47.6%)。伴胸腺瘤者发病年龄较大,男性居多,病程较短,危象发生率高。胸腺瘤术后仍发生危象有其免疫学基础。此时免疫抑制剂及抗胆碱酯酶的调整及合理应用仍然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胸腺瘤WHO新分类与重症肌无力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此文概述了胸腺瘤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类的病理学特点.在此新分类中指出,发生重症肌无力者以B型胸腺瘤居多;肿瘤上皮组织相关抗原减少、自身免疫性T细胞的释放可能参与胸腺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4.
胸腺瘤与重症肌无力(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01年Laquer等首先报道1例伴胸腺瘤重症肌无力(MG)患者。伴发胸腺瘤的MG患者占15%~30%,且有随年龄而增高趋势,40~59岁达发病高峰。尽管胸腺瘤多发现于确诊的MG患者,但在22岁以上的患者中MG也可在胸腺瘤确诊和切除后发现。胸腺瘤患...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眼肌型重症肌无力进展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相关预测因素。方法 :33例初诊为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患者经过3年随访,根据疾病进展结局分为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组(13例)和进展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组(20例)。对与疾病进展可能相关的临床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进展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组患者初诊时的定量重症肌无力评分、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阳性率、抗核抗体阳性率、合并胸腺瘤的比例以及合并糖尿病的比例均高于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组(P值均0.05)。结论 :定量重症肌无力评分高、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阳性、抗核抗体阳性以及合并胸腺瘤和糖尿病可能是眼肌型重症肌无力进展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重症肌无力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的以乙酰胆碱受体为靶抗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骨骼肌易疲劳,经休息可有恢复,且有晨轻暮重的特点。在重症肌无力病人中约有85%有胸腺增生。约15%合并有胸腺瘤。全胸腺切除+前纵隔脂肪清扫术是目前公认的治疗重症肌无力较为有效方法,可使患者获得较为理想的远期效果。围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安全,提高疗效和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后远期生存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切除术后影响远期生存的因素。方法 采用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170例,对其中124例进行平均39.8个月的长期随访,运用统计软件对年龄、性别、病程、临床分型、病理类型等因素进行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影响远期生存的因素是胸腺的不同病理类型(胸腺增生、胸腺萎缩、良性胸腺瘤、恶性胸腺瘤)(P<0.05),临床分型与病理类型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 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后远期生存率依胸腺增生、良性胸腺瘤、胸腺萎缩、恶性胸腺瘤等不同病理类型依次下降,临床分型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预后,强调早期手术治疗和术后巩固治疗是提高远期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胸腺切除术并类固醇疗法治疗伴胸腺瘤的重症肌无力的远期疗效观察丛志强王海萍万顺伦阮喜云我们对用手术切除并类固醇疗法治疗的伴胸腺瘤的52例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远期预后进行了回顾性研究。资料与方法:MG患者均经新斯的明或腾喜龙试验阳性确诊。伴有的胸腺瘤...  相似文献   

19.
重症肌无力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特点、发病情况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8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发病年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合并症及治疗效果.结果 重症肌无力患者发病年龄平均(32.5±10.8)岁,男女之比为1.1:1.发病的诱因以感染为首位,80例病人均采用药物治疗,总有效率达97.5%.有35 %的病人合并有胸腺瘤、胸腺增生,行胸腺切除术.结论 重症肌无力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药物及胸腺切除治疗均有效.预防及控制感染是防止重症肌无力反复发作,减少重症肌无力危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65例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手术治疗及其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恶性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对65例恶性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辅以放疗,并按不同术式、Masaoka外科病理分期、L/B病理分型比较。结果:接受根治性手术,Masaoka外科病理分期较早的患者5、10年生存率较高(P<0.05),且前者肌无力症状改善情况亦较好(P<0.05)。不同病理(L/B)类型患者间5、10年生存率及肌无力症状改善无明显差别。结论:恶性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早期手术并辅以放疗可改善肌无力症状提高生存率;Masaoka外科病理分期和预后密切相关;L/B病理分型和重症肌无力症状的改善及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