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肺痈案李某,女,1.5岁,1980年1月12日初诊.家长代诉:40天前患儿因高烧、咳嗽、哭闹在我校门诊确诊为化脓性肺炎。40天来高烧不退,体温波动于38.5℃~41℃之间,多法治疗乏效。刻诊:体温38.8℃,形体消瘦,面色白,两颊潮红,咳声无力,吐痰腥臭,时带脓血,舌质红,脉数,指纹紫滞。此为肺痈。治直直肺、解毒、化瘀.方用千金等茎汤加味:鲜芦根159,改仁6g,冬瓜子gg,)l顺3g,桃仁泥4g,麦冬妇,完花(另包)2.4g。3剂。煎服法:将食醋1西加入水中先煎苑花儿后,再加入其他药。每日1剂,日服3次。服上药3剂后,体温正常,除有微…  相似文献   

2.
1贲门胃小弯癌伴胆囊结石术后发热 李某,男性,59岁,住院号278012,2004年2月27日会诊。主因贲门胃小弯癌伴胆囊结石术后3个月持续发热,体温38.5℃左右,恶心,呃声低,大便不畅,舌红,苔黄厚,脉沉滑。中医辨证属肝经郁热。治以疏肝和胃清虚热。方用小柴胡汤加减:柴胡、黄芩、半夏、太子参、竹茹、白术、旋复花、栀子、甘草、地骨皮、青蒿、香附、郁李仁各10g,枳实、玄参各15g。每日1剂,水煎服。服上方2剂后体温降低,4剂后体温正常,诸症消失;续服4剂巩固,未再发热。  相似文献   

3.
1发热案郭某,男,27岁,2003年6月20日就诊。患者因6天前淋雨后发热,每天下午3h~5h开始发热,入夜至38.5℃,自服维C银翘片及其他退烧药,虽汗出而热未解。刻诊:微恶寒怕风,发热,体温38.2℃,纳眠均差,二便尚调,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缓。胸透及血常规检验均无异常。证属外感风寒,邪郁于表。治宜调和营卫,解表发汗。予桂麻各半汤加减:桂枝12g,炙麻黄12g,  相似文献   

4.
陈瑞春为江西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陈师常用经方治疗各种疾患,兹结合验案,将其治疗发热经验介绍如下。陈某,女,42岁。2008年7月12日诊。患者昨户外劳作、汗湿粘衣,至家后冷水冲凉,是夜即发热,体温为38.6℃,伴汗出怕风、肌肉酸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缓。证属风邪袭表、营卫不和,治以祛风解肌、调和营卫。处方:桂枝、白芍、防风各10g,生姜3片,大枣4枚,葛根12g,炙甘草6g。药进3剂后则热退。  相似文献   

5.
肺炎是小儿常见疾病之一。笔者在儿科临床中常用培土生金法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获满意疗效,兹介绍如下: 基本方:党参、白术、桔梗、杏仁各4—8g,茯苓、淮山、黄芪各6—10g,法半夏、炙甘草各3—5g,五味子2—4g,大枣2—3枚。每日一剂,水煎二次,分多次服。咳嗽较甚者加百部、白前4—8g,痰多加川贝母4—8g,虚汗多重用黄芪。 典型病例:钟×,女,2 4/12岁。1994年4月6日就  相似文献   

6.
1化脓性扁桃体炎李某.女.13岁.学生、初诊时其父代诉:患儿高热10d,西医诊为化脓性扁桃体炎,曾注射青、链霉素.口服红霉素等治疗.汗出而热不退.体温下午常在39C以上.伴咳嗽、纳呆。查:扁桃体重度肿大,后上方有脓点,舌红绛,苔薄黄,脉弦细数.右才滑。乃外感毒热之邪人里,内侵咽部,属“喉痹”重症,治立清热解毒,养阴肃肺,仿“小五灵汤’伽味。处方:金银花45g.蒲公英30g,板蓝根、玄参各20g,当归10g.枳壳、桔梗、贝母各10g,甘草5g,3剂水煎服。二诊:发热已退,咳嗽亦轻,饮食稍增。上方减其量.续服2剂,病愈。按:…  相似文献   

7.
盗汗治验2则     
1瘀血盗汗张某,男,46岁,农民,1990年4月12日诊.患者于1年前骑自行车摔伤,愈后出现盗汗.曾服四物加龙骨牡蛎汤、当归六黄汤等方药数剂乏效.刻诊:面色萎黄,寐则汗出,神疲乏力,舌质暗少苔,脉细涩。辨证:瘀血内阻,阴阳失调,营卫失和。拟法为:活血化瘀,调和营卫。投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生地各12g,赤、白芍各9g,川、柴胡、桔梗各6g,桃仁9g,红花6g,川牛膝12g,黄芪20g,桂枝9g,甘草6g。3剂。二诊:盗汗已止,精神转佳,唯身体仍不适.药已中病,效不更方,原方继服《刻而愈。2湿阻盗开李某,男,38岁,教师,1991年5月6…  相似文献   

8.
余海保  赵克华 《陕西中医》2001,22(2):119-119
1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迁延性肺炎 刘某 ,男 ,7个月 ,1 9997年 5月 4日初诊。父诉 :反复咳嗽 ,气促痰鸣 2个月 ,先后在乡医院及县医院诊治 ,曾肌注青霉素、庆大霉素、小诺霉素 ,静脉滴注先锋霉素加地塞米松 ,及服中药 2 0余剂 ,仍未见效。刻诊 :患儿频咳 ,气促痰鸣 ,不思乳 ,身体瘦弱 ,无发热常自汗出 ,以头额为多 ,面色苍白 ,舌淡红、苔薄白润 ,指纹淡紫 ,双肺有小水泡音及痰鸣音 ,X线胸片示 :双肺门淡薄阴影。诊为支气管肺炎(迁延性 )。投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处方 :桂枝、白芍各 8g,煅龙骨、煅牡蛎各 1 5g,北杏仁、白僵蚕各 5g,…  相似文献   

9.
吕萍 《中国中医急症》1997,6(5):214-214
1病例杨某,男性,3岁。因发热咳嗽5大.抽搐2天于1996年7月4日急诊入院。患儿入院前5大受凉后出现咳嗽、高热、呕吐.体温在39℃以上。在当地卫生院按上感治疗3大发热未退,渐见嗜睡,继则惊厥.双手足油动。每次抽动持续约2分钟,8~12次/日。又在卫生院治疗2天(服安宫牛黄九1粒.众用药不详)未见疗效。入院当天持续高热抽动频繁,不省人事。发病后无腹泻。同村中有类似病史的患儿。体检:T39”C.P136次/分,R38次/分,llpll/7hP;;。急性病容,神志不清,烦躁不安,四肢时有抽动,双侧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应尚灵敏。顿强直(+…  相似文献   

10.
感冒后常见有恶风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喉不舒等症状 ,一般外邪祛除后诸症相继消失。但临床常遇外感后咳嗽迁延 ,甚至历时长久者。在推究咳嗽迁延原因后 ,笔者以自拟香羌饮治疗感冒后咳嗽迁延 1 2 0例 ,临床效果优良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1 2 0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病人 ,均确诊咳嗽起于感冒 ,感冒期间曾食鱼腥、生冷或油腻食物 ,至咳嗽迁延至今。除咳嗽外已无恶风寒、发热等表证症状。其中 ,男 71例 ,女 49例 ;年龄 1 8~ 76岁 ;病程 1 5天~ 1 4个月 ,其中 1 5天~ 1个月者 62例 ,1个月~ 3个月者 3 4例 ,3个月~ …  相似文献   

11.
1 营卫失调 ,身热不退李某 ,女性 ,2 5岁。于 1 990年 5月顺产一女婴 ,产后 3d,不慎感受风寒 ,恶寒发热 ,体温 39℃ ,周身胀痛 ,恶心微呕 ,汗自出 ,胸胁胀满 ,某医院静点氨苄青霉素 5d,体温不降 ,加用激素后 ,体温曾一度下降 ,但停药后体温又升至 38.9℃ ,又服银翘散数剂 ,其症不减 ,发热恶风 ,自汗不止 ,恶心欲吐 ,胸胁胀满 ,精神疲乏 ,二便调和 ,舌苔薄白、质淡红 ,脉浮。证属太少并病 ,治以和解表里 ,用柴胡桂枝汤 :桂枝 7g,白芍 1 0 g,黄芩 7g,党参 1 0 g,半夏 6g,柴胡 1 0g,大枣 6g,生姜 5g,炙甘草 3g。服 3剂 ,药后发热罢 ,诸症减 ,…  相似文献   

12.
王娜 《山东中医杂志》2009,28(5):313-313
男,2岁,因发热、咳嗽3d,体温37~38℃来诊。听诊:双肺可闻及干湿性啰音,胸片:两肺纹理增强,两肺可见散在小片状阴影,血常规:WBC6.0×10^3g/L,N 0.76,L 0.24,余正常。既往无过敏史,入院诊断为支气管肺炎,曾在家自服阿莫西林、小儿热速清治疗,效不佳。入院当天给予5%葡萄糖100ml加双黄连粉针剂0.3g静脉滴注,  相似文献   

13.
银翘散加减治疗扁桃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本组36例均系本院门诊病人,其中男28例,女8例;年龄最小者3岁,最大者42岁;病程最短者3天,最长者13天。症状特点:发热,微恶寒,咽痛.乳蛾红肿,并有溃疡点。口子口苦,大便于小便黄,量少,纳差,神情苦楚,舌质红,苔薄黄,脉数。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及分类中的中性粒细胞均高于正常。2治疗方法药用金银花15g,牛子、连翘、桔梗、黄芩、玄参、山豆根、射干、荆齐、防风各10g,薄荷4g。伴咳嗽者加杏仁、前胡;高热不恶寒者加石膏、知母。水前取对300ml,1剂/d,分3次服。如为小儿,则每剂药服2天,且少量频服。服药期间.…  相似文献   

14.
钱俊华  裘涛 《国医论坛》1998,13(5):46-47
1咳嗽1.1苇茎汤沈湘妹等[1]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60例,认为本病虽以干咳为主症,但干咳不等于无痰,治疗仍从化痰入手,方用苇茎汤加味:苇茎30g,意苡仁20g,冬瓜子、瓜萎皮各10g,桃仁、桔梗、杏仁、地龙、乌海各6g,甘草5g。结果痊愈38例,显效14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3%。1.2麦门尽汤刘斌[2]治疗小儿退热后多汗咳嗽26例,从病后阴伤着眼,采用麦门冬汤加味:麦门冬25g,太子参、甘草各12g,法半夏6g,粳米45g,大枣8枚,生姜2片~3片。水煎分3次服。结果症状消失15例,明显减轻9例,减轻2例。2喘证2.1葶苈大枣泻…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18岁。14天前因发热。T39.5℃,伴头痛,咳嗽,在本村卫生室接感冒治疗。予以感冒通2片,1日3次口服。3天后症状好转即停服。2天后病复发,患者自行加量至4片,l日3次口服,连服3天后发现大便呈柏油样,量约200ml,每日1次。且恶心无呕吐。曾在乡镇医院治疗未见好转,于1996年2月12日急诊收住我院。既往无胃病史,无上消化道出血史。人院后查体:T39.3℃,P90次/min,BPS/4kPa贫血貌,精神萎靡。化验检查血WBC7.5×109/L,RBC2.5×1012/L,Hb60g/L,肝功能正常,肝胆B超正常声象图,内窥镜检查示急性弥漫性胃粘…  相似文献   

16.
小儿肺炎病程达1~3个月者为迁延性肺炎。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不断更新换代,使小儿肺炎的治愈率显著提高,但仍有~些患儿咳嗽反复不已,肺部罗音历久不消,X线胸片续不恢复正常,使用抗生素,清热解毒药无效,形成迁延性肺炎。笔者自2001年以来,采用自拟参苓百丹汤治疗本病,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张和 《四川中医》1997,15(6):38-38
笔者自1993年6月以来,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产后发热1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6例患者中,年龄均为21~27岁。其中有15例为第一胎产后,1例为第二胎手术产后。体温均超过38℃,最高者达39.4℃,发热原因均系产后感染。白细胞均在12.7×109/L以上,最高达22.8×109/L。发热持续无数为3~6天不等,诊前均已用过西药,效果不显。[治疗方法]基本方:软柴胡、炒白芍各6g,炒黄芩、党参、姜半夏、丹参、益母草各10g,川芎5g,甘草3g,生姜二片。加减:恶露未净、腹痛拒按者,去白芍、生姜,合生化汤同用;发热微恶寒、…  相似文献   

18.
陈来新 《浙江中医杂志》2012,47(10):762-762
低热为临床常见症,其表现为体温波动在37.1℃~38℃之间,持续或间断发作,经久不愈.多因脏腑功能失调,阴阳气血失衡所致.临床应辨证施治,现将近期治验四则报道如下. 1 调营卫,燮理阴阳,桂枝汤除热建功 吴某,女,55岁.2011年12月29日诊.患者每天早晨8~10时发热(37.3℃左右),经2~3小时后逐渐消退,余无不适,舌脉无异,已逾3月.余苦思不解,骤悟与仲景桂枝汤证甚合,随处方:桂枝、白芍、生姜各15g,炙甘草10g,大枣4枚.水煎服.嘱其早上7时许服药,稍后服热粥1碗,再卧床2小时,适避风寒,令全身微微汗出.2日后复诊,热度稍减,发热时间减半,偶感恶风.于上方加黄芪15g,3剂后,发热渐止,再予玉屏风散益气固表以善其后.  相似文献   

19.
羊乳复方合泰利必妥治疗老年性肺炎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乳复方系浙东名医范文虎之传方。我们从1995年6月至2000年10月用羊乳复方加泰利必妥治疗老年性肺炎46例,获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46例均系本院住院及门诊病人,其中男性17例,女性29例;年龄60~78岁,平均62.3岁。伴发热45例,体温最高39.1℃,最低37.6℃,平均38.1℃;咳嗽43例;咯痰32例,痰大多为白色泡沫痰或白色粘痰,有6例为黄稠痰,无腥臭味。听诊:有湿罗音11例。兼有冠心病12例,高血压11例。1.2 实验室检查与特殊检查 白细胞计数最高19.3×109/L,最低4.7×109/L,平均7.9×109/L,中…  相似文献   

20.
四逆散加味治疗小儿发热3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资料 :2 6例小儿患者均为门诊 ,1 1例为住院小儿患者 ,女 1 3例 ,男 2 4例 ;年龄 9个月~ 5岁之间 ,病程 3~9d,为夏季小儿发热不退伴有肠胃不和小儿患者。 T38℃~ 4 0℃之间  治疗方法 :四逆散加味 ,柴胡、枳实各 5g,杭白芍 2 g,白术、连翘各 6g,蝉衣 1 .5g,偏腹胀者加陈皮 3g,便秘去白术加大黄 0 .5g,气虚者加太子参 3g,呕吐者去杭白芍加竹茹 3g,每日 1剂水煎服 ,分 3次温服。  治疗结果 :小儿发热服药后 ,体温逐渐正常 ( T37℃ ) ,痊愈 2 9例 ,有效 8例 ,(当天服药后体温降至正常 ,但下半夜又发热 ,服中药 2剂后体温降至正常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