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是中考阅读理解考查的重点,也是最基本的阅读能力之一。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结构就是这种思路的具体展现。我们阅读时只有把握住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层次,包括段与段之间以及段落内部的层次,才能真正把握思路、理解文章,达到读懂文章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一、结构与思路的常见类型 文章的结构与思路是相辅相成的:结构是外在的,思路是内在的。结构的内容反映着意义,意义的序列构成思路。  相似文献   

3.
许衡是元代杰出的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文章学家。他一生写作不辍,著作等身。文章内容广博,文本齐备。在文章理论的建树上,他主张文质统一。文德一致,师古必须随时,讲究文章为社会现实服务。  相似文献   

4.
层次,是文章内容展开的次序,它体现着作者思路开展的步骤。因此,层次的安排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有主次、先后之分。记叙文的层次安排一般有下列几种:一、按时间转移的顺序来安排层次这是记叙文经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记事文章一般可采用这种  相似文献   

5.
分析文章的方法很多,解答问题的思路也有很多,但就高考而言,若能"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就能较好地突破大阅读这一瓶颈,取得满意成绩。那么,何谓"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呢?分析文章结构就是根据文章的线索和材料安排顺序,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问题;把握文章思路就是把握文章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表达主旨的路径、脉络。  相似文献   

6.
自然科学类文章是指研究自然科学及技术方面的文章,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以及天文学、地质学、医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文章,是高考必不可少的考题之一。它主要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理解重要词语或句子的含义的能力,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章中的观点的能力,根据文章内容、观点作合理的推断的能力。但由于自然科学类文章内容覆盖面宽,容量大,能力要求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所以考生往往对文章中的信息高度聚集的内容抓不住要点,理不清关系,得分普遍较低。因此掌握正确的解题技巧是提高分值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考测点导航 2002年《考试说明》第四部分现代文阅读中“分析综合”第(2)条明确规定,高考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c级。本考点包括两项要求:一是分析文章结构,二是把握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结构,即根据文体的特点,分析文章的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照应的安排: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考生来说,托福阅读考试比较容易取得高分。在掌握基本词汇的基础上,对文章类型和结构的把握会让考生更易于理解文章内容,正确并快速地解决题目。同时,通过理解文章的结构,加深对作者思路的理解,更易于把握文章主旨。因此,要想进一步提高阅读分数,同学们必须要掌握不同文章的写作思路、段落安排及主旨范围。在掌握一般类型的文章结构之后,同学们就可以通过文章每段主题句来快速准确地把握文章,从而迅速解题。  相似文献   

9.
大学英语文章阅读是大学英语教育教学中的重点,对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标记是指可以在文章的不同位置出现的,本身不给文章带来任何新内容,但能引起被试者的注意并强调文章结构或某一具体内容的词、短语、句子或特殊符号。它们对阅读内容的加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保持有促进作用,这一现象被称为文章标记效应(effects of text signals)。该文将对大学英语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文章标记效应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容、思想情感的高度概括。文章的标题一般具有深刻的含义,或者隐含有多重的意思。正确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能够帮助我们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理清文章思路。因此,对标题的分析理解显得尤其重要,从这一点看,准  相似文献   

11.
能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是分析综合能力较强的表现。阅读时只有能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文章的结构层次是和内容相联系的。分清结构层次,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分析结构层次。除此之外,  相似文献   

12.
胡玉煌 《初中生》2012,(24):8-12
正完形填空题一直是同学们感到困难、得分率较低的综合性题型。要想攻克该题型,大家要熟悉其解题思路和技巧。【解题思路】NGLISH第一步:宏观理解。速读全文,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主旨,并通过语感猜测答案。快速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明确主题,了解文章结构和层次。一篇完整的文章挖去10~15个空,要从整体上感知全文并了解其主旨是有困难的,但一定要坚持把文章从头至尾"啃"一到两遍。  相似文献   

13.
所谓文章结构题,就是指那些针对文章的整体篇章结构或某一段落的发展层次所设置的问题。这类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对文章所描述事件的发展顺序、所说明事物的结构层次或在论述观点过程中使用的论证方法进行推测、归纳和总结的能力。在高考题中,这是一种较为新颖的考查方式,这里,我们将要探讨文章结构题的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14.
阅读文学作品,首先应注意理清文章的思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这里所说的“遵路”,也就是指明白了作者的思路就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作者思路清晰了就等于抓住了文章的“纲”。不言而喻,“纲举”才能“目张”,这样我们才能从宏观上把握文章内容,进而对那一行行文字的含义一目了然,对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或者是所寄托的思想一览无余。那么,应如何把握文章思路呢?我认为有四法可循。一、抓文章体裁特点法文章因文体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结构规律,因此我们阅读时,可以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来理清作者的写作…  相似文献   

15.
文章结构是作者从表现主题的需要出发,沿着一定的思路,把选用的材料、要写的内容合理地安排在一起。它包括:文章分几层,分几个段落,如何结尾,材料的先后顺序,材料的详略处理及过渡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布局谋篇。因此,准确地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是正确理解文章的关  相似文献   

16.
黄衍斌 《广西教育》2013,(10):74-74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图画理解文章内容,将抽象的文字幻化成生动鲜明、具体可感的画面,有利于学生活跃思维、开拓思路、陶冶情操,并能进一步唤醒学生的阅读意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怎样引导学生利用图画理解文章内容?  相似文献   

17.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文章的思路包括局部思路和总体思路。不能大致理清一个个局部的思路,总体思路便无从摸起;而理清了总体思路,也有助于更深入细致地理清局部思路。从训练上说,教读一篇课文,可以先训练理请总体思路,再训练理清局部思路。理请总体思路的基本方法是:第一步,分析课文段(部分)、层次,第二步,分析各个部分、层次之间的联系。理清局部思路,就是弄明白一段文字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为了理清局部思路,先要分析一段文字中的层次,以便一层一层理,一句一句理。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结构就是文章内容的组合构造,是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是文章思路的外现。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一个人,那么主旨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结构就是  相似文献   

19.
结构是一种排列组合的艺术,也是作者思路的表现,不仅要求形式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美感,而且要表现文章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变化。作者从什么是组织结构入手,论述了组织结构的三个方面:文章的选裁、文章的线索和文章的层次。  相似文献   

20.
气势存在于文章之中,它不仅能体现出文章作者的自身素质,而且使读者的思想得到感化,是建构文章风貌的因素之一.气势是文章写作的启动器,是构筑文章的凝聚剂,是读者赏读文章的向导.取得气势的方法一在文章内容的传载中取得;二在文章体式中取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