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发型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不同临床表现及母婴结局,提高对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度子痫前期患者76例,按照不同的发病孕周,分为早发型(发病孕周<32周)和晚发型(发病孕周≥32周),比较两组孕妇临床情况、孕妇的并发症及围产儿结局。结果:早发型孕妇与晚发型孕妇在上述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孕妇的各项临床表现显著差于晚发型孕妇。结论: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更应加强临床各项监护措施,选择理想的终止妊娠的时机,同时加强预防措施,避免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发型子痫前期与孕期营养的关系,为早发型子痫前期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发病孕周34周)60例为A组,晚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发病孕周≥34周)58例为B组,以及同时期门诊产检孕周34周的正常孕妇40例为C组,产检孕周≥34周的正常孕妇40例为D组,检测和比较各组孕妇的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含量、血细胞压积水平。结果:A组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含量、血细胞压积均显著低于B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含量、血细胞压积与D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发型子痫前期的发生可能与孕期低蛋白血症、贫血相关,加强孕妇孕期的营养可能有助于预防早发型子痫前期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治疗情况,并分析治疗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12月收治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比较两组血压、24 h尿量、尿蛋白定量、尿酸、血常规、凝血功能及孕周延长时间、围产儿结局和产妇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24 h尿量、尿蛋白定量均显著改善,观察组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降低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患者的产妇并发症和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产妇孕周延长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等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治疗能有效抑制高凝状态,改善肾功能,延长孕周时间,可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母婴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时机对母婴预后结局的作用,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方法:从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分娩并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中随机选取13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终止妊娠时间分为两组,A组<32周、32周≤B组≤34周。对两组均终止妊娠,比较两组间血压状况、尿蛋白、血小板、凝血、眼底状况及胎儿监护。结果:A组的胎盘早剥、子痫和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略高于B组,然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围产儿死亡率等3个指标均明显高于B组,且卡方检验显示,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终止妊娠的时间、方式应根据患者的状况进行综合考虑。无论选择何时终止妊娠或治疗,都应该综合考虑母婴两方面的状况,密切进行监护,尽量获得良好的结局。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孕妇胎盘组织和外周血中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9(ADAM19)的检测,探讨ADAM19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将病人分为研究组(子痫前期组)和对照组(正常妊娠组),子痫前期组病人中早发型50例,晚发型44例,对照组病人50例.于临近分娩时取静脉血,分娩后取胎盘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免疫印迹技术对胎盘组织中ADAM19蛋白进行检测,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浆中ADAM19的水平.结果显示,胎盘组织中ADAM19分布在多种滋养层细胞中,包括细胞滋养层细胞、合体滋养层细胞和一些绒毛间质结缔组织细胞、毛细血管中,其阳性信号定位于细胞膜上和细胞质中;ADAM19的蛋白表达正常胎盘中为0.34±0.03,晚发型子痫前期组为0.53±0.02,早发型子痫前期组为0.82±0.03,三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孕妇血浆中ADAM19为(4.52±0.10)μg/L,晚发型子痫前期为(4.32±0.11)μg/L,早发型子痫前期(3.78±0.10)μg/L.早发型子痫前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晚发型子痫前期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早发型与晚发型子痫前期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果表明,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ADAM19过度表达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和发展有关,ADAM19有可能作为预测子痫前期发病的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6.
葛志平  孙丽洲 《生物磁学》2011,(24):4917-4919
目的:探讨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mRNA及蛋白在胎盘组织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子痫前期的发病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产科住院的子痫前期患者35例(子痫前期组),以同期正常孕妇35例为对照组。采用RT-PCR技术、蛋白印迹(western-blot)法和免疫组化检测两组孕妇胎盘组织中GRP78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差异。结果:子痫前期组患者胎盘组织中GRP78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相应孕周正常妊娠组。结论:子痫前期能够诱导GRP78表达,CHOP/GADD153表达的增高与子痫前期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7.
王桂锋  王晓红  尹国武  朱晓明  姚元庆 《生物磁学》2011,(12):2335-2337,2303
目的:通过检测正常妊娠及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miR-19a的表达,探讨其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1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实验组)和10例正常产妇胎盘组织(对照组),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Real Time PCR)的方法检测两组miR-19a的表达差异。结果: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miR-19a表达升高(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存在差异表达的miRNA,miR-19a在胎盘组织中的高表达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妊娠糖尿病(GDM)孕妇孕期各阶段体重增重情况,为GDM的预防及控制提供科学数据。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我院定期产检并分娩的孕妇700例。通过病历查询获取孕妇一般情况、妊娠期各时期体重以及妊娠结局和新生儿体重,与非GDM孕妇及IOM标准比较,分析不同孕前BMI的GDM孕妇妊娠期各阶段增重情况。结果:与非GDM孕妇相比,GDM孕妇其生产年龄、孕前BMI、有无糖尿病家族史、孕期各阶段增重及总增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早孕期增重过快会增加GDM的发病风险(OR=1.187,95%CI 1.090-1.293)。不同孕前BMI的GDM孕妇其孕24周后增重及总增重均较非GDM组更少(P<0.05),与IOM标准比较,两组增重不足、增重适宜及增重过度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孕前体重正常组的GDM孕妇早孕期及孕12~24周增重与非G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OM标准比较后的各组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新生儿体重分组,排除早产的47例孕妇,发现各组间母亲孕期各阶段体重增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早孕期体重管理有助于降低GDM的发病风险。对于已确诊GDM的孕妇其24周后体重增长普遍低于非GDM组及IOM标准,其适宜增重范围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5-脂氧酶(15-LO)在子痫前期的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15-LO的两种同工酶15-LO1和15-LO2在12名正常妊娠和16名子痫前期的孕妇胎盘和脐动脉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在子痫前期的孕妇胎盘和脐动脉组织中,15-LO1蛋白质表达明显高于其在正常妊娠中的表达(P〈0.01);而15-LO2在正常妊娠组不表达,其在子痫前期的孕妇胎盘和脐动脉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在正常妊娠中的表达(P〈0.01)。结论:15-LO在子痫前期的孕妇胎盘和脐动脉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TG)、胎盘生长因子(PLGF)、游离脂肪酸(FAA)、T-钙粘蛋白(T-cadherin)与早发型子痫前期(EOPE)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参数的关系,并分析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1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6例EOPE患者作为EOPE组,另选取同期80例来我院例行产检的健康志愿者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比EOPE组、对照组的血清FFA、PLGF、tTG、T-cadherin水平和子宫动脉血流参数。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FFA、PLGF、tTG、T-cadherin与EOPE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参数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EOPE组的血清FFA、tTG高于对照组,PLGF、T-cadherin则低于对照组(P<0.05)。EOPE组的阻力指数(RI)、收缩期和舒张期血流流速比值(S/D)、搏动指数(PI)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RI、PI、S/D与FFA、tTG均呈正相关,而与PLGF、T-cadherin均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白蛋白偏低、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偏高、血肌酐偏高、FFA偏高、PLGF偏低、tTG偏高、T-cadherin偏低、RI偏高、PI偏高、S/D偏高均是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EOPE患者血清中FFA、tTG表达升高,PLGF、T-cadherin表达下降,且与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白蛋白、丙氨酸氨基转氨酶、血肌酐等均是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上述指标的监测,尽早进行相关干预,以降低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西安地区妊娠妇女不同孕期血清铁蛋白、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 年8 月至2013年1 月在本院进行产前检查的750 例妊娠期妇女及86 例健康非妊娠妇女的血清标本。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其血清铁蛋白、叶酸和维生素B12的含量。结果:孕妇血清铁蛋白、叶酸和维生素B12的含量随孕期的增长而逐渐降低。早、中、晚孕期妇女叶酸的含量较对照组相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中、晚孕期妇女血清铁蛋白和维生素B12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安地区中、晚孕期的孕妇体内存在铁蛋白和维生素B12缺乏,但并不缺乏叶酸。在重视补充叶酸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对铁和维生素B12的补充。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妊娠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防治对策讨论。方法:选择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9月到2012年8月到我院的妊娠高血压患者60名作为观察组,并且同期选择60名正常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比较妊娠高血压患者的母体并发症(早产、胎盘早剥、产后出血)等及胎儿妊娠结局等情况与对照组的比较。结果:妊娠高血压患者不同程度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不同P〈0.05,并且妊娠高血压患者的母体并发症与对新生儿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异常情况均较正常妊娠妇女要高。结论:妊娠高血压患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较为严重,对母婴危害严重,需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孕期妇女钙含量与妊娠期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35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为观察组研究对象,抽取母体血清样本检测血清中微量元素钙的含量。另外选取200例正常妊娠孕妇为对照组,同样检测母血中钙的含量。比较两组孕妇的血钙含量,且对观察组孕妇进行补钙治疗后,检测其血压值的变化,探讨孕期妇女钙含量与妊娠期高血压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中轻度妊娠期高血压孕妇钙离子的平均浓度为(2.11±0.24)mmol/L,中度妊娠期高血压孕妇钙离子的平均浓度为(2.03±0.21)mmol/L,重度妊娠期高血压孕妇钙离子的平均浓度为(1.98±0.25)mmol/L。观察组中孕妇平均钙离子浓度为(2.05±0.22)mmol/L,而对照组中孕妇钙离子的平均浓度为(2.40±0.28)mmol/L。对照组孕妇钙离子浓度明显高于观察组孕妇(P〈0.05)。在观察组孕妇随着血压值的上升,血清钙离子浓度呈下降趋势(P〈0.05)。补钙治疗后的原轻度妊娠期高血压孕妇收缩压与舒张压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中度及重度妊娠期高血压孕妇治疗后收缩压与舒张压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可能与孕妇血钙含量有关,加强孕期微量元素钙的摄取,为控制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王莹  张树芳  张黎  金维  何晓云 《生物磁学》2011,(13):2483-2485,2469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探讨提高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疗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重度颅脑损伤患者72例,根据康复治疗的时间不同,分为早期组与非早期组,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治疗3个月后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早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好于非早期组患者,两者在上述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5k(P〈0.05)。结论:对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应积极施行早期康复治疗,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l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子痫前期患者尿液中足细胞裂孔膜蛋白和足细胞标记蛋白的浓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本实验以62例妊娠期妇女为研究对象,分为三组,其中正常妊娠期妇女25例为正常对照组,慢性高血压的妊娠期妇女17例为高血压组,子痫前期患者20例为子痫前期组。ELISA检测各组妊娠期妇女的尿液中足细胞裂孔膜蛋白和足细胞标记蛋白的表达;Bradford法检测各组妊娠期妇女的尿蛋白。结果:足细胞裂孔膜蛋白和足细胞标记蛋白在正常对照组尿液中含量极少,在高血压组中分泌增加,而子痫前期组患者中明显升高(P〈0.01),且在子痫前期组尿液中足细胞裂孔膜蛋白和标记蛋白的分泌含量均成正相关(r2=0.79,P〈0.05)。子痫前期组患者中足细胞裂孔膜蛋白和足细胞标记蛋白与尿蛋白浓度成正相关(r2=0.58,P〈0.05;r2=0.79,P〈0.05)。结论:足细胞蛋白脱落主要发生于子痫前期患者,且足细胞蛋白脱落量与尿蛋白成正相关,能直接反映妊娠期患者的肾损伤程度,可作为预测罹患妊娠期高血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ITP与婴儿ITP的临床特点差异以及疗效比较。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01例儿童ITP根据年龄分为儿童组以及婴儿组,并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以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儿在性别、发病季节、临床表现以及严重程度均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两组患儿在血红蛋白值、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D3+,CD8+、以及淋巴细胞计数等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的比较,婴儿组患儿其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儿童组(P〈0.05)。结论:婴儿ITP其临床表现多为男性多发,有明显的诱因,而且其具有症状轻、疗效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顾金云  徐艺  杨红  刘淑娟  蔡国青 《生物磁学》2013,(35):6952-6955
目的:胎膜早破是一种常见但发生机制十分复杂的妊娠并发症。在所有的早产儿中,孕妇胎膜早破的比例高达33%。本研究针对胎膜早破产妇妊娠晚期阴道微生态及免疫因子的变化情况,分析阴道内茵群失调或局部免疫反应与胎膜早破的关系,为临床研究提供实验数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7月-2013年3月收治的34例胎膜早破孕妇的临床资料,同时选取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妇女及产前检查的健康孕妇各34例作为对照。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阴道分泌物,对比分析各组样本中病原微生物的分布及免疫因子的浓度。结果:胎膜早破组乳酸杆菌的检出率要明显低于健康妇女组与健康孕妇组(79.4%VS70.6%VS34.1,X2=8.438,P〈0.05),三组研究对象其他茵属分布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膜早破组阴道分泌物IL-6浓度与TNF.仪浓度要显著高于健康妇女组与健康孕妇组(P〈0.05)。结论:胎膜早破产妇阴道内的菌群分布与健康女性及孕妇有所不同,阴道内茵群失调及局部的免疫反应可能会导致胎膜旱破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正常晚期妊娠妇女血生化指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正常晚期妊娠妇女血生化指标的特点,更好地辅助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测定并比较92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和65例健康非妊娠妇女的15项血生化指标。结果:正常晚期妊娠组与健康非妊娠对照组相比,总蛋白(TP)、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LP)、α-L-岩藻糖苷酶(AFU)、总胆汁酸(TBA)共5项指标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血糖(GLU)、肌酐(CR)等2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尿素氮(BUN)、尿酸(UA)共8项指标2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晚期妊娠时,孕妇血TP、ALB、ALP、AFU、TBA、GLU及CR等7项指标的改变由妊娠适应性生理反应引起,非机体组织器官疾患所致,该7项指标已不适于以健康未妊娠妇女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作为衡量标准,提示临床医护人员分析晚期妊娠妇女血生化指标时应结合多项相关指标甚至多种辅助检查结果进行,以便及时制定正确合理的诊疗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