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脏围术期甲状腺激素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14例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病人血中甲状腺激素(TH)含量进行了测定,现报告结果如下:资料与方法全组14例中男5例,女9例。年龄4~64岁。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各4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3例、法乐四联症2例,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主动脉瓣穿孔...  相似文献   

2.
1996年 1月以来 ,我们治疗真菌性心内膜炎 4例 ,现总结诊疗体会如下。临床资料  4例中男 3例 ,女 1例。年龄分别为 5、6 0、47和 5 1岁。术前诊断分别为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狭窄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及二尖瓣狭窄伴左房血栓。 3例男病人均有高热、白细胞增高 ,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有赘生物生长 ,其中 2例血培养有真菌生长。 1例女病人无中毒症状 ,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有左房血栓。分别行更换补片再次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再次主动脉瓣置换术、二尖瓣置换术及二尖瓣置换加…  相似文献   

3.
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病理解剖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室间隔缺损(VSD)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是较常见的心脏复合畸形。我们自1980年3月至1995年8月手术治疗41例(同时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者未列入)。现总结讨论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1例中男28例,女13例。年龄5~28岁,平均13.5岁。全组...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并发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早期手术治疗赵金平,张本固,葛酉新,沈远仲近2年我们为4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并发急性右心细菌性心内膜炎病人,施行了早期手术治疗并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4例均为女性,年龄18~25岁。主要表现为持续发热...  相似文献   

5.
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治疗60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1980年3月以来,我们手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60例,无手术死亡,现总结治疗体会如下:临床资料60例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7~50岁,平均30岁。其中先天性心脏病19例,包括室间隔缺损13例,主动脉窦瘤3例(2例窦瘤破裂,1例伴主动脉瓣狭窄关闭不...  相似文献   

6.
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治疗1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9年5月至2006年4月我们手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IE)19例.现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本组19例中男16例,女3例;年龄4~50岁。先天性心脏病12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2例,室间隔缺损(VSD)并动脉导管未闭(PDA)修补术后1例、右心室起搏导线折断1例,无原发心脏病3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室间隔缺损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16年于我院就诊的40例室间隔缺损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20~62(39.92±11.16)岁。根据入院至手术时间将其分为两组:A组为早期手术组,入院7 d内行手术治疗;B组为常规治疗组,入院至手术时间7 d。其中A组患者27例,男15例、女12例,平均年龄(39.56±11.80)岁;B组患者13例,男10例、女3例,平均年龄(40.69±10.13)岁。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心动图及血液细菌培养等检查,了解其病原学、超声心动图结果及治疗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B组患者术前死亡2例,1例死于心功能衰竭,1例死于脑梗死,余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住院期间无再次手术,无脑梗死、血栓栓塞等并发症。A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显著短于B组[(18.00±14.85)h vs.(31.00±29.57)h,P=0.015]。两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心肌阻断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院后继续抗生素治疗3~6周。随访时间12~127(75.74±6.01)个月,随访期间A组患者1例死于恶性肿瘤,B组患者1例出现心功能不全,1例出现心房颤动,余患者未诉明显不适。术后复查室间隔缺损部位无残余分流,无感染性心内膜炎复发、再次手术、术后脑卒中、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结论术前超声心动图及血液细菌学培养有助于室间隔缺损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订,对这部分患者早期进行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并可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1999年 5月 ,我们对 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病病人进行了四瓣膜置换手术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病人 男 ,48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 ,但无症状。 1999年 1月后出现低热 ,活动后胸闷、心慌、气短 ,双下肢水肿 ,夜间不能平卧。在外院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感染性心内膜炎、多瓣膜病变、心衰” ,对症处理后转入我院。体温 38 5℃ ,经检查诊断为 :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 (室缺 )、感染性心内膜炎 ,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肺动脉瓣均有赘生物形成 ,并出现中至重度反流。心功能IV级。肝、肾功能减退 ,严重贫血。入院后血培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毒品所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17例患者静脉注射毒品史2~10年,均有心脏瓣膜赘生物;其中三尖瓣赘生物并关闭不全16例,二尖瓣赘生物并关闭不全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术前血培养阳性8例.三尖瓣置换术8例,三尖瓣成形术8例,二尖瓣置换同期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术后平均随访(44.7 ±19.1)月.结果 全部患者治愈出院,心功能明显改善,随访期间抗凝不当致大咯血1例,三尖瓣重度返流1例.结论 外科手术修复受累瓣膜或置换瓣膜是治疗静脉吸毒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经验,对其围术期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福建省立医院224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男127例,女97例;年龄1~72(47.7±7.2)岁。均有心脏基础性病变,包括心脏瓣膜病171例(二尖瓣病变99例,主动脉瓣病变30例,双瓣膜病变42例);先天性心脏病40例(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14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5例,动脉导管未闭2例,室间隔缺损10例,法洛氏三联症l例,室间隔缺损合并瓦氏窦瘤脱垂3例,室间隔缺损术后主动脉窦脱垂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4例,先天性主动脉瓣畸形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例);3例梅毒性二尖瓣主动脉瓣病变;8例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SBE)行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瓣周漏再发SBE;2例主动脉瓣病变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分析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探讨SBE患者的高危因素及治疗方法。结果术中探查赘生物192例,全部送培养,阳性100例,检出率52.08%,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为多见。手术近期死亡10例,死亡率4.46%,主要并发症有低心排血量综合征、肾功能衰竭、术后严重感染、出血、肝功能损害等。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内科难以控制者应尽早手术治疗。术前心功能低下、严重的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心瓣膜置换术后再发感染及术前营养状况不良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治疗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1.
5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肾损害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5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肾损害观察陈文淑区咏凝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肾脏损害,主要是免疫性损伤及细菌栓子造成的肾血管栓塞。总结我院1989~1995年感染性心内膜炎50例,观察及分析其肾损害临床表现。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34例,女16例;年龄10岁至62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主动脉窦瘤破裂的临床特点及外科疗效,讨论对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的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9月至2007年9月43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2例,女性11例;年龄11~50岁,平均年龄(29.0±11.5)岁.破口源于右冠状动脉窦34例,无冠状动脉窦9例.破入有心室30例,右心房8例,右心室及右心房3例,破人室间隔2例.合并室间隔缺损26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8例,三尖瓣反流6例,房间隔缺损4例,二尖瓣反流2例,动脉导管未闭2例,肺动脉赘牛物1例.全部患者于心肺转流下行窦瘤修补及合并畸形矫治术.结果 无围手术期死亡.并发症5例,包括急性左心功能衰竭3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随访6~120个月,平均(68.0±17.7)个月;2例分别于术后第6、8年行主动脉瓣置换术,2例进展为Ⅱ级主动脉瓣父闭小全.结论 主动脉窦瘤破裂外科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对合并主动脉瓣关闭小全及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应早期手术,积极防治术后并发症并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自身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49例,男27例,女22例;年龄14~74岁,平均年龄44.2岁。基础疾病:先天性心脏病12例,包括室间隔缺损、右心室流出道狭窄、主动脉窦瘤和动脉导管未闭等;后天性心瓣膜病34例,包括风湿性二尖瓣病变、主动脉瓣病变和老年性心瓣膜退行性变等。不合并基础心脏疾病3例。所有患者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施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和心瓣膜置换术;术中尽可能清除赘生物,对受侵犯的组织采用碘伏溶液多次擦洗,再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术后给予抗生素治疗4~6周。结果围术期死亡2例(4.08%),1例因心力衰竭死亡,另1例因严重肺部感染死亡。术后2例患者持续发热,继续给予抗生素治疗2周后,体温渐趋平稳。随访35例(71.43%),随访时间4个月至6年,失访12例。1例室间隔缺损、三尖瓣赘生物患者手术后1个月再次发热,再次入院接受抗生素治疗后治愈。3例发生抗凝治疗并发症,出现牙龈或结膜出血、皮肤瘀斑、血尿、消化道出血,暂停抗凝治疗后好转。随访期间未见感染性心内膜炎复发。结论早期诊断、正确把握手术时机,药物与手术相结合是成功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治疗——附2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2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术中彻底清除炎症坏死组织后,作主动脉瓣置换(ANR)10例、二尖瓣置换(MVR)7例、MVR 三尖瓣DeVega成形1例、三尖瓣置换(TVR)1例、三尖瓣瓣膜缺损修复2例;同期室间隔缺损(VSD)修补2例、漏斗胸矫治1例;本组急症手术7例,均为主动脉瓣病变,其中高热不退2例、循环衰竭少尿5例;围手术期均使用足量敏感或广谱抗生素、改善心功能和全身营养支持治疗。结果全组术后早期死亡2例,1例死于多器官系统衰竭(MOSF)、1例死于脑血管意外,其余19例均痊愈出院。结论手术可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治疗成功率。恰当的手术时机、合理的手术方法和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均是外科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静脉注射毒品所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5例静脉注射毒品患者,均有心脏瓣膜赘生物,其中三尖瓣赘生物并关闭不全14例,二尖瓣赘生物并关闭不全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术前血培养阳性8例。行三尖瓣置换术6例,三尖瓣成形术8例,二尖瓣置换同期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结果均手术治愈,心功能明显改善,2例有轻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术后均获随访,平均时间(46.8±22.3)月。随访期间抗凝不当致大咯血1例,予维生素K1治疗后痊愈,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1例,予强心利尿等内科处理维持。结论外科手术修复受累瓣膜或置换瓣膜是治疗静脉注射毒品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2001年12月至2003年8月,我们对12例先天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 I)患者采用主动脉瓣成形术(AVP)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手术结果。1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共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11~28岁,平均年龄20.5岁。所有患者均为先天性A I,合并室间隔缺损(V SD)2例、双腔右心室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  相似文献   

17.
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我们对单纯室间隔缺损患者实施食管超声引导下微创经胸非体外循环室间隔缺损封堵术42例,现总结经验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42例单纯室间隔缺损由经胸超声心动图筛选,年龄1 ~58岁;男18例,女24例;体质量9 ~ 70 kg.室间隔缺损直径3~14 mm,其中膜周型36例,嵴上型4例、嵴内型1例,心肌梗死并发间隔穿孔(肌部)1例.3种类型室间隔缺损患者均可先尝试封堵(图1).室间隔缺损直径3~10 mm,缺损上缘距离主动脉瓣膜大于2 mm,五腔心切面膜周型室间隔缺损位于9~12点位置,无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心肌梗死室间隔穿孔患者未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首选行封堵术.  相似文献   

18.
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染性心内膜炎 (IE)外科手术治疗是挽救生命的有效方法。 1994年 4月至 2 0 0 2年 6月 ,我们共手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 6 0例。现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 本组中男 4 0例 ,女 2 0例 ;年龄 15~ 6 6岁 ,平均 (36 3± 12 8)岁。术前均有畏寒发热史、心悸、胸闷及不同程度的贫血。术前心脏超声检查发现心内赘生物 39例 ,主动脉瓣病变 4 2例、二尖瓣病变 2 2例、肺动脉瓣病变 4例、三尖瓣病变 1例 ,室间隔缺损 (室缺 ) 17例 ,乏氏窦瘤破裂 8例 ,动脉导管未闭 4例。术前血培养阳性 2 2例。本组IE致瓣膜损害 15例 ,继发于先心病致瓣膜损害 2…  相似文献   

19.
感染性心内膜炎15例许锁春黄庆恒李兆志孙立1990年2月~1995年12月,我们为1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施行急诊或亚急诊瓣膜替换(VR),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共15例,男13例,女2例。年龄18~58岁,平均34岁。本组主...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先天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姚培炎,朱洪生,周嘉自1987年6月至1994年10月我们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22例,疗效良好,无手术死亡率,报道于下:临床资料本组22例中男13例,女9例。年龄7~58岁,平均28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