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研究参芪心复康对心气虚细胞模型β1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取"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再给氧损伤"的方法建立心气虚细胞模型.设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人参组、水蛭组、丹参组、参芪心复康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基因表达检测心气虚细胞模型和各中药治疗组的β1受体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各中药组β1受体mR-NA表达与心气虚的细胞模型的β1受体mRNA表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参芪心复康组与其他中药组的β1受体mRNA表达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参芪心复康防治心气虚证的机制与其干预β1受体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心气虚证心肌细胞模型β受体、ET和NOS基因表达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气虚证心肌细胞模型β受体、田和NOS基因表达的改变。方法:采取“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再给氧损伤方法”建立心气虚细胞模型,设对照组和模型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基因表达检测心气虚细胞模型β受体、ET和NOS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心气虚细胞模型与对照组的β1受体mRNA、ET mRNA和NOS mRNA改变情况相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心气虚证的分子基因水平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与β1受体、田和NOS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ET、CGRP., NO和NOS诊断心气虚证价值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从同病异证、异病同证角度探讨血管活性物质与心气虚证的关系,评价其作为临床指标诊断心气虚证的价值,探讨心气虚证的客观化诊断.方法:本文采用放射免疫法、硝酸还原酶法等观测60例心气虚证患者血中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含量变化,并通过与现行辨证标准相比较,从临床流行病学角度系统评价它们诊断心气虚证的价值.结果:胸痹心气虚组与心痹气虚组血中的ET、CGRP、NO、NOS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该两组与胸痹心阴虚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四指标敏感度都比较高(平均为95%),可作为筛选心气虚证的参考指标;其中,CGRP、NOS特异度低(均为40%);ET、NO特异度高(平均为89.5%),造成误诊可能性小.临床流行病学评价表明ET、NO的诊断价值优于CGRP、NOS,与现行辨证标准符合情况良好.结论:ET、CGRP、NO、NOS四指标均可作为筛选心气虚证的参考指标.但是,只有ET、NO可作为临床诊断心气虚证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复心合剂对心力衰竭大鼠β_1-肾上腺素能受体抗体(β_1-adrenergic receptor,β_1-AR)-环腺苷酸环化酶(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 AMP)-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通路的影响。方法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卡托普利组、复心合剂(中药)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及模型组。建立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干预6周后,分离大鼠左室,分析左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检测心肌组织β_1-AR mRNA表达,测定大鼠血浆c AMP水平和大鼠脾组织匀浆OD值及PKA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LVMI、血浆c AMP升高(P0.05),β_1-AR mRNA表达、脾组织匀浆OD值及PKA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卡托普利组LVMI降低(P0.01),β_1-AR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各给药组大鼠血浆c AMP水平降低(P0.01),脾组织匀浆OD值、PKA表达升高(P0.01)。与卡托普利组比较,中药低剂量组β_1-AR mRNA相对表达量、脾组织匀浆OD值及PKA表达降低(P0.01),LVMI及c AMP水平升高(P0.05)。与中药低剂量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LVMI、cAMP水平降低(P0.05),β_1-AR mRNA相对表达、脾组织匀浆OD值及PKA表达升高(P0.01)。结论复心合剂通过调节β_1-AR-cAMP-PKA通路发挥抗心力衰竭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补肾复脉液对缺氧内皮细胞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合成与释放的影响.方法取培养的胎儿脐静脉内皮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缺氧组、西药组(缺氧+Vit-C)、中药组(缺氧+补肾复脉液),上述各组分别给予10%的空白兔血清、10%的空白兔血清、10%的含Vit-C兔血清、10%的含补肾复脉液兔血清,除空白组外,同时通人95%高纯氮气+5%CO2混合气孵育(缺氧)4小时,测定各组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释放水平及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结果1)NO、NOS缺氧组与空白组比较,NO释放和NOS活性水平显著下调(P<0.01),中药组、西药组与缺氧组比较NO释放水平和NOS活性明显上调(P<0.01,P<0.05),但中药组与西药组之间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2)ET缺氧组与空白组比较,ET释放水平显著上调(P<0.01),而西药组与缺氧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中药组比缺氧组ET水平显著下调(P<0.01),中药组明显优于西药组(P<0.01).结论中药补肾复脉液能阻抑缺氧内皮细胞NO和ET之间合成与释放的平衡向ET倾斜,使内皮源ET的合成与释放显著减少,而NO的合成与释放明显增加,或相对增加,说明该方药对缺氧内皮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益糖康对链脲佐菌素(STZ)致糖尿病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DRG)中电压门控性钠离子通道亚型1.7( Nav1.7)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0只,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益糖康组,其中,模型组和益糖康组采用STZ 55 mg· kg -1 ip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然后分别给予安慰剂和益糖康(4g.kg-)5 mL·d-1 ig.每周测血糖1次,随时剔除血糖低于16.7 mmol∶L-1的大鼠.6周后,采集大鼠背根神经节(DRG)标本,用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分别检测其钠离子通道Nav1.7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动物给药6周后处死前血糖:空白对照组(6.73±0.9) mmol·L-1,模型组(20.12±1.3) mmol· L-1,益糖康组( 19.34±1.2)mmol·L-1,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益糖康组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Nav1.7蛋白表达的灰度值:空白对照组149.41±5.71,模型组104.53 ±9.02,益精康组132.57±6.13,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益糖康组与模型组比较其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Nav1.7 mRNA表达的积分吸光度比值:空f对照组0.114±0.018,模型组0.215±0.043,益糖康组0.128±0.025,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益糖康组与模型组比较其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中药复方益糖康可能对Nav1.7通道有阻断作用,是其改善糖尿病痛性神经病症状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心复康口服液对心梗后心衰大鼠心肌组织ATP含量及葡萄糖转运因子1(GLUT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致心梗后心衰大鼠模型,用心复康口服液于术后24h灌胃给药至8周,以卡托普利作为阳性对照药.给药8周后,观察大鼠左室梗死周围心肌组织中ATP的含量及葡萄糖转运因子1基因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ATP含量明显降低(P<0.01),而GLUT1基因表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卡托普利、心复康口服液组ATP含量明显升高(P<0.01),GLUT1基因表达增加(P<0.01或P<0.05).结论:心复康口服液可增加心梗后心衰大鼠心肌组织中ATP含量,上调GLUT1基因的表达,有效改善心梗后心衰大鼠心肌能量代谢,从而保护心功能.  相似文献   

8.
陈金水  吴天敏  陈国梁 《光明中医》2010,25(8):1370-1372
目的研究心衰大鼠心肌Bcl-2、Caspase-8表达的变化及参芪扶正注射液的干预作用。方法利用阿霉素的心脏毒性,诱导心力衰竭大鼠模型。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6组:正常组、阿霉素模型组、卡托普利组、参芪扶正注射液(以下简称参芪)小剂量组、参芪扶正注射液中剂量组、参芪扶正注射液大剂量组。治疗8周后用RT-PCR法对心肌Caspase-8mRNA、Bcl-2mRNA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Caspase-8mRNA显著增高(P0.01),Bcl-2mRNA显著降低(P0.01);参芪小剂量、中剂量及卡托普利组Caspase-8mRNA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P0.05);Bcl-2mRNA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P0.05);参芪大剂量组Caspase-8mRNA、Bcl-2mRNA表达与模型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可能通过改变Caspase-8,Bcl-2在心肌细胞中的表达,减轻凋亡达到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制剂冠心康对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寻找其抗动脉粥样硬化、防治冠心病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细胞损伤模型,用氟伐他汀及冠心康药物血清处理损伤的内皮细胞72h后,分别用硝酸还原酶法、放射免疫法以及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NO、ET以及sICAM-1水平,RT-PCR法测各组细胞sICAM-1mRNA表达水平.结果:中药复方制剂冠心康能明显上调NO水平,降低ET、sICAM-1及其mRNA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西药氟伐他汀比较,在下调ET、sICAM-1及其mRNA水平方面,冠心康明显优于氟伐他汀(P<0.01);在上调NO水平方面,西药则明显强于冠心康(P<0.01).结论:冠心康能改善受损的内皮细胞分泌功能,减少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的黏附,从而减少血管内皮损伤,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NO/NOS和T-AOC/LPO在气虚血瘀型萎缩性胃炎进程中的表达及益气活血中药治萎防变胶囊对NO/NOS和T-AOC/LPO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益气活血中药大、中、小剂量组和维酶素组,采用综合法建立气虚血瘀型CAG动物模型,以益气活血中药和维酶素治疗,并分别对各组大鼠胃黏膜组织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总抗氧化能力(T-AOC)/过氧化脂质( LPO)含量进行检测.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对比,模型对照组大鼠胃黏膜组织NO及NOS水平升高,T-AOC计数水平降低、LPO计数水平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模型对照组对比,益气活血中药各剂量组胃黏膜组织NO/NOS水平降低,其中大剂量组此两指标较之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气活血中药各剂量组T-AOC计数水平升高、LPO计数水平降低,其中大、中剂量组较之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酶素组NO与模型对照组对比,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可提高胃黏膜组织抗氧化能力、减轻自由基损伤从而发挥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NO)信号通路及胃泌素(GAS)水平在大鼠脾气虚证进程中的变化及益气健脾中药的干预效应。方法将受试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7、14、21 d组)、益气健脾组,每组10只。采用大黄法、力竭法及饥饿法复合建立脾气虚证大鼠模型,分时段测定各组大鼠胃肠组织、血清一氧化氮合酶(NOS)、NO、GAS动态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大鼠胃肠组织及血清NOS、NO、GAS水平逐渐降低(P〈0.05,P〈0.01),且以21 d组显著,而益气健脾组大鼠NOS、NO、GAS水平未见明显变化,且与模型21 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O、NOS、GAS在脾气虚的形成过程中主要以低水平表达为主,而益气健脾中药具有促进NO信号通路及GAS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仁术健胃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脾气虚证大鼠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探讨仁术健胃颗粒预防和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机制。方法:大鼠(除正常组)采用自由饮用MNNG溶液,灌胃40%的酒精,饥饱失常,疲劳运动相结合的方法复制CAG脾气虚证模型。然后将CAG脾气虚证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相应各组。实验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的ET和NOS水平。结果:CAG脾气虚证模型组大鼠ET和NOS水平与正常组比较都显著升高(P0.05);仁术健胃颗粒12g/kg可显著降低CAG大鼠ET水平(P0.05),6g/kg和3g/kg剂量组剂量组可显著降低CAG大鼠NOS的水平(P0.05)。结论:仁术健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气虚证与降低机体ET和NOS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小檗碱对胃溃疡小鼠胃黏膜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胃溃疡小鼠胃黏膜血管活性物质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以及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无水乙醇灌胃致急性胃黏膜损伤的乙醇性溃疡模型,定量检测溃疡周围组织NO,NOS及ET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纽相比,小檗碱(25,50mg/kg)剂量组、硫糖铝组小鼠UI明显降低(P〈0.01),小鼠胃组织NO及NOS的含量明显增高(P〈0.01),小鼠胃组织ET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小檗碱(50mg/kg)剂量组与硫糖铝组相比,结果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檗碱能显著增高大鼠胃组织NO及NOS的含量,同时显著降低小鼠胃组织ET的含量,这可能是小檗碱改善小鼠胃溃疡黏膜愈合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安心颗粒对心力衰竭大鼠JAK1-STAT3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均分6组各10只:A:空白对照组,B:模型对照组,C:卡托普利组,D:安心颗粒小剂量组,E:安心颗粒中剂量组,F:安心颗粒大剂量组。采用阿霉素腹腔注射法制备心力衰竭大鼠模型,造模同时C、D、E、F组给予药物灌胃。6周后,测定大鼠心功能和心肌肥厚指标、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及心肌糖蛋白130(gp130)、蛋白激酶(JAK1)、信号转导子(STAT3)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IL-1β、NO、NOS、ET浓度及心肌gp130、JAK1、STAT3蛋白表达活性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P〈0.01),各用药组IL-1β、NO、NOS(D、F组除外)、ET浓度及心肌gp130、JAK1(D、E组除外)、STAT3蛋白表达活性均低于模型组(P〈0.05,P〈0.01)。结论:安心颗粒可抑制细胞因子,减少gp130、JAK1、STAT3蛋白表达,阻断JAK1-STAT3信号传导通路,抑制心肌重塑,改善心肌舒缩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枳术通便汤对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大鼠肠神经系统、结肠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及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STC大鼠模型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及中药高、低剂量组,每组10只,另选取10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空白组)。中药高、低剂量组分别予枳术通便汤[生药4.8g/(kg·d)、2.4g/(kg·d)]灌胃,空白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采用墨汁推进试验测定大鼠肠道墨汁推进率,采用RT-PCR法测定结肠GDNF及NOS mRNA表达,比较各组结果。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墨汁推进率及GDNF mRNA表达降低,NOS mRNA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两个中药组墨汁推进率升高,中药高剂量组GDNF mRNA表达升高,NOS mRNA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中药两剂量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枳术通便汤对STC大鼠肠道传输有明显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结肠GDNF mRNA表达,降低NOS mRNA的表达而促进肠道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蓝靛果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胃溃疡大鼠胃黏膜血管活性物质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以及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Okabe氏乙酸烧灼法在大鼠胃前壁造成溃疡模型分别连续给药治疗10天后,定量检测溃疡周围组织NO、NOS以及ET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胃组织NO及NOS的含量明显增高(P<0.01),大鼠胃组织ET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蓝靛果乙酸乙酯提取物能显著增高大鼠胃组织NO及NOS的含量,同时显著降低大鼠胃组织ET的含量,这可能是蓝靛果乙酸乙酯提取物改善大鼠胃溃疡黏膜愈合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党参、黄芪、丹参等益气活血药对心梗后心功能不全大鼠心肌细胞RYR2,SERCA2a,PLB mRNA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SD大鼠42只,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术后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模型组和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服。中药组给予益气活血中药浸膏灌胃,治疗4周和8周后分别杀死一半大鼠,取出心脏PCR检测RYR2、SERCA2a及PLB mRNA。结果:各组心衰大鼠RYR2、SERCA2a及PLB 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下降,但中药干预4周后中药组RYR2、SERCA2a及PLB mRNA表达较模型组都有明显增高(P<0.05)。中药干预8周后,RYR2、SERCA2a mRNA仍然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党参、黄芪等中药能抑制心梗后心衰大鼠RYR2、SERCA2a及PLB mRNA下降的作用,但缺乏特异性,可能与益气活血药能促进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防止心衰后心肌细胞的凋亡,心室重构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绞股蓝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胃溃疡大鼠胃黏膜血管活性物质一氧化氮(N0)、一氧化氮合酶(NOS)以及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Okabe氏乙酸烧灼法于大鼠胃前壁造成溃疡模型,分别连续给药治疗10d后,定量检测溃疡周围组织NO、NOS以及ET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胃组织NO及NOS含量明显增高,ET含量明显降低。结论绞股蓝乙酸乙酯提取物能显著增高大鼠胃组织NO及NOS的含量,降低ET含量,这可能是绞股蓝乙酸乙酯提取物改善大鼠胃溃疡黏膜愈合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制备苗药组方雾化剂,观察苗药组方雾化剂对染矽尘大鼠血清SOD和MDA及肺组织细胞凋亡Fas 和Caspase-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分成5组,其中4组进行染矽尘造模,待模型成功后随机选其中3 组分别给予糖皮质激素雾化、苗药组方雾化剂雾化、苗药组方雾化加中药灌胃治疗,治疗40天后,采用WST-1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TBA法检测丙二醛(MDA),提取实验大鼠肺脏组织RNA,采用反转录合成cDNA,通过RT-PCR技术检测Fas、Caspase-3基因表达。结果:与染矽尘组比较,苗药组方雾化组大鼠血清中SOD 活力明显升高(P<0.05),苗药组方雾化组大鼠血清中MDA 含量明显降低(P<0.05),苗药组方雾化组大鼠肺组织Fas和Caspase-3基因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苗药组方雾化组能增强染矽尘大鼠血清SOD活力,减少染矽尘大鼠血清MDA含量,显著降低大鼠肺组织Fas和Caspase-3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疏肝益阳(SGYY)胶囊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3月龄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采用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法制造血管性勃起障碍模型。设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西药西地那非组(10.5mg.kg-1.d-1)、SGYY大剂量治疗组(1g.kg-1.d-1)、SGYY小剂量治疗组(0.5g.kg-1.d-1),每组12只,灌胃给药,疗程30d。取大鼠血浆,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内皮素-1(ET-1)含量;取阴茎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检测ET和连接蛋白43(CX43)mRNA表达。结果:3个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浆ET-1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阴茎组织ET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CX43 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疏肝益阳胶囊可显著降低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法制造的动脉性勃起障碍大鼠血浆ET-1含量和阴茎组织ET基因表达,并能显著增加阴茎组织CX43基因表达,这可能是其治疗血管性ED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