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7,42(3):191-191
由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主办的全国经阴道子宫系列手术培训项目,经卫生部批准继续列入2007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编号:2006-05-01-015),现定于2007年5月9日至13日在佛山市举办第11次“全国经阴道子宫系列手术及盆底重建”学习班。学习班将重点讨论经阴道子宫全切除术(包括非脱垂子宫和脱垂子宫)、子宫次全切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底重建等手术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技巧、并发症的防治等。  相似文献   

2.
阴道高位次全子宫切除术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经阴道高位次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对 45例患者行经阴道次全子宫切除术 ,均在子宫峡部上方 1~ 2cm处向下楔行切除宫体。并选择 2 0例经腹次全子宫切除术病例作为对照 ,比较两组手术各项指标。结果 :平均术中出血量 ,平均手术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肠功能恢复时间研究组较对照组快 (9.2小时vs 30小时 ,P <0 .0 1) ;研究组术后平均住院 4天较对照组短 (8天 ) (P <0 .0 1) ;术后病率研究组 8%,对照组 15 %(P<0 .0 1)。结论 :经阴道高位次全子宫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微创的手术 ,有助于改善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与传统经腹子宫全切除术、次全子宫切除术3种手术方式的比较,探讨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的优越性。方法选择同期施行的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100例,经腹子宫全切除术120例,次全子宫切除术60例,观察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术后恢复情况(住院天数、术后阴道出血、阴道残端息肉)等并进行比较。结果3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住院天数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阴道出血,传统的经腹子宫全切除术较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次全子宫切除术略多,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残端有小宫颈宴体,无息肉形成,传统的经腹子宫全切除术有9例残端息肉形成。结论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取传统经腹子宫全切除术和次全子宫切除术的优点,手术创面小,手术难度降低,不破坏盆底结构,减少术后残端出血及残端肉芽的发生,并且由于切除了宫颈内膜及移行带,消除了次全子宫切除术式发生宫颈残端癌的顾虑。因此,在良性子宫疾病需切除子宫时该术式值得推崇。  相似文献   

4.
子宫切除术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子宫切除术(hysterectomy)是妇科手术中的一个基本手术。据统计,我国2003年的子宫切除手术为2817353例次。传统的子宫切除手术入路有经腹和经阴道两种。近些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手术器械的不断完善,出现了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等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前需行子宫切除术的子宫良性病变,其术式仍以经腹为主。常见的经典式全子宫切除术使盆底结构变化大,阴道短缩,且常并发膀胱、直肠脱出,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子宫次全切除术又留下宫颈再发生病变的后患。而筋膜内子宫全切术既能达到切除子宫的目的,又能兼有一些次全切之优点。现将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正>次全子宫切除术术式中,阴式、腹腔镜下和经腹手术呈鼎足之势,各有所长[1,2]。本文回顾分析了2006年6月~2010年5月我院行次全子宫切除术的196例患者,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上述期间在我院行次全子宫切除术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总结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的步骤的新改进方法。对46例子宫切除术适应症者行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并与同时期经腹切除子宫46例比较分析。结果:经阴道切除子宫组较经腹部切除子宫组手术时间长、手术出血量略多。手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手术后镇痛例数、手术后住院天数少于腹式组。手术后患者满意度阴式组明显高于腹式组,结论:经阴道子宫全切除手术后痛疼轻,恢复快,住院日缩短。患者满意度高,是一种安全、手术效果好,副作用少的手术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悬吊式腹腔镜辅助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悬吊式腹腔镜辅助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20例(腹腔镜组)和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22例(经阴组)进行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子宫重量及术后病率、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抗生素应用时间。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子宫重量及术后病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腹腔镜组的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抗生素应用时间均显著小于经阴组(P均〈0.05)。结论悬吊式腹腔镜辅助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微创手术切除子宫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经腹全子宫切除手术包括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和扩大子宫切除术(临床常采用筋膜外子宫切除术、次广泛子宫切除术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术后妇女常出现尿失禁、便秘、性功能障碍等症状,或是原有症状加重。这是由于骨盆底解剖的破坏和盆腔自主神经的损伤,影响其他盆底器官功能所致。妇科医生应对术式有更深入的了解,更好地解决临床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经腹全子宫切除手术对盆底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腹全子宫切除手术包括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和扩大子宫切除术(临床常采用筋膜外子宫切除术、次广泛子宫切除术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术后妇女常出现尿失禁、便秘、性功能障碍等症状,或是原有症状加重.这是由于骨盆底解剖的破坏和盆腔自主神经的损伤,影响其他盆底器官功能所致.妇科医生应对术式有更深入的了解,更好地解决临床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采用筋膜内子宫切除术56例,与传统经腹全子宫切除术42例做对照。结果 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手术操作简便,组织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术后病率低,深受患者欢迎。结论 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优于传统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阴道腹腔镜下(vNOTES)全子宫切除术的优势、操作难点、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行经阴道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18例患者,分析患者的年龄、BMI、孕产次、围手术期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住院时间、血红蛋白变化、术后24h疼痛评分情况(VAS)、术中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患者手术均顺利在腹腔镜下完成,无中转开腹或经腹腹腔镜病例,无术中并发症。1例经阴道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骶棘韧带悬吊术患者术后继发盆腔感染。平均手术时间(133.89±48.0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60.56±43.45)ml,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变化(16.91±9.69)g/L,术后住院时间为(4.94±1.66)d,术后24h疼痛评分为(2.28±0.89)分。结论:经阴道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结合了经腹腹腔镜手术及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优势,减少了相关并发症发生。对于无严重盆腔粘连、非巨大子宫的患者是安全可行的,同时具有术后疼痛轻,无疤痕等优点,具有绝对康复迅速和美容优势,但存在一定学习曲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次全切除术后经腹或经阴道行宫颈残端切除术的适应证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及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市第三临床医院收治的行宫颈残端切除术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0例行宫颈残端切除术的患者中,28例行经阴道宫颈残端切除术,其中17例宫颈残端脱垂、5例宫颈残端肌瘤及6例宫颈CINIII级;52例均行经腹宫颈残端切除术,其中11例宫颈残端鳞癌(IA~IIA期)、18例宫颈残端肌瘤、16例CINIII级、4例卵巢肿瘤和1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2例子宫内膜腺癌(IA期)。患者均未发生术后并发症。经阴道与经腹宫颈残端切除术相比,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残端脱垂是经阴道宫颈残端切除术的主要适应证,而宫颈残端癌、宫颈残端肌瘤及CINIII级是经腹宫颈残端切除术的主要适应证。经阴道行宫颈残端切除术并发症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式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ITVH)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2月我院采用ITVH病例55例(研究组),并与同期TAH 50例(对照组)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排气时间早.结论:ITVH拓宽了传统全子宫切除的方式和适应证,手术难度不大、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手术创伤小,符合微创原则.  相似文献   

15.
全子宫切除术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常用的手术,经典的全子宫切除术创伤大,盆底结构变化大,术后一些并发症的出现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有的子宫切除术方式较多,如经腹横切口子宫切除术、阴式子宫切除术、全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等,均以减少创伤、简便术式以期提高手术质量为宗旨。我们参考相关资料,在吸收各家之长的基础上,自2004年开始探索经腹小切口、半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术式,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由于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术式改进及手术有关条件的改善,经腹全子宫切除现更加安全,但仍可发生术后阴道流血、断端感染、肉芽组织形成等后遗症,减少后遗症的关键是阴道断端的处理〔1〕。现将我们改进的经腹全子宫切除术阴道断端处理方法报告如下。1资料及方法1.1...  相似文献   

17.
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42例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对非脱垂、良性病变的子宫实施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对42例患良性子宫疾病,且为非脱垂子宫,并排除宫颈恶性疾病,要求保留宫颈的患者,实施阴式子宫次全切除手术。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和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术后性生活情况。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60min,平均出血量85mL,平均住院时间是5d。3例术后发热,6例术后有阴道少量血性分泌物,持续3~5d自行好转。21例术后12个月随访性生活满意。结论 非脱垂、良性病变子宫小于10孕周大小者,实施经阴道次全子宫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改良腹式子宫切除术13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良腹式子宫切除术1361例临床分析叶秀霞,洪卫,林金菊(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为筒化经腹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步骤,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及并发症,我们改良了传统的子宫切除术。自1979年至1991年,用改良术式施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子宫全切除术1361...  相似文献   

19.
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子宫良性病变行子宫全切术仍以经腹手术为主。本文采用腹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陕西省博爱医院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因子宫良性病变行子宫全切除术患者,采用胆式筋膜内子宫全切术87例,用经典式子宫全切除术79例。两组均排除术前腰骶部疼痛及排便异常者。两组在年龄、产次、病种、子宫大小、盆腔粘连及附件保留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全子宫与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对女性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9月到2015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4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73例与对照组73例,对照组给予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组给予经腹次全子宫切除术。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1个月恶心、呕吐、皮下气肿、下肢静脉血栓、阴道感染等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1个月窦卵泡计数分别为8.89±1.03个和6.19±1.33个,都明显低于术前11.39±2.98个和11.33±2.10个(P0.05),但两组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的血清雌二醇(E2)值明显低于术前(P0.05),而血清卵泡刺激素(FSH)值明显高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切除术对卵巢功能均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次全子宫切除术对AFC的影响更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