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1 毫秒
1.
空间句法理论从空间结构的角度对 人们的行为和社会活动进行科学的解释,被 广泛运用于空间分析、交通污染控制和寻路 过程等领域。本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 空间句法理论为研究基础,选取重庆市2010 年公布的28处市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的安居 古镇为研究对象,采用轴线分析法对安居古 镇的街巷空间形态进行了定量研究。 通过对 整合度、选择度以及可理解度等变量数据的 描述和分析,揭示了安居古镇街巷空间特征 及演化规律。作者还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当 地政府的规划现状,提出了具体的街巷空间 改善建议,旨为安居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 更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空间句法是一种通过对包括建筑、聚落、城市甚至景观在内的人居空间结构的量化描述来研究空间组织的理论和方法[1]。应用depthmap软件分析明月湾街巷空间的整合度,再通过观察明月湾游客与村民之间在街巷空间中的行为差异,记录不同节点游客与村民的逗留量,结合depthmap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街巷空间整合度值进行比较,得出两者之间的行为差异,并找出内因,试图为古村落街巷空间在整治方面提供改善依据。  相似文献   

3.
东溪古镇作为川渝千年古镇,现有的街道已不能满足当前快速的城市化发展。如何更加科学、系统地对古镇的街巷空间进行更新与改造是目前古镇发展的一大难题。文章通过引入空间句法理论,对古镇现有的街巷空间进行梳理,建立古镇街道空间轴线模型。借助DepthmapX软件对街道的可达性、穿行度与可理解度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现状资料与实地调研,提出了街道空间更新的几点建议,以期为未来古镇街道空间更新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该文从宣化店古镇的形成因素出发,结合古镇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洞悉古镇演变历程。对防御型的平面格局、"带状线性布局"的古镇空间形态、"一主街、一次街、多支巷"的历史镇区空间结构及其街巷空间序列和"四门、两楼、一庙、一馆"节点空间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古镇赖以生存的环境和物质载体面临巨大的破坏,鉴于这种不利局面,笔者提出了对古镇街巷空间规划保护的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空间句法理论中的轴线分析法,对和平古镇保护区内的街巷空间系统进行量化分析,通过集成度、平均深度以及可理解度三个参数值的分析,为和平古镇的保护、更新提供引导和支持。  相似文献   

6.
以濯水古镇为例,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和肌理分析方法,对古镇旅游景区的空间形态及其布局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古镇旅游景区的意象图式和空间优化路径,有利于保护濯水古镇景区的历史文化,延续乡土景观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王静文  毛其智  党安荣 《华中建筑》2007,25(11):166-169
空间句法作为理解城市空间的社会逻辑语言,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活动与空间形态的互动关联,并可定量而精确地描述空间结构形态,为公共空间的社会性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与视角.该文借助于空间句法对北京传统胡同空间形态进行定量分析,释义这些街巷空间何以成为居民社会生活多样性的支持系统,以及何以成为人们乐意聚集的交往场所空间.对今后居住区公共空间的设计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传统村落街巷空间是历史沿革、地方特色与社会交往的关键场所。在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村落街巷风貌形态被破坏,空间环境与服务配置亟须改善。文章以大悟县传统村落熊畈村街巷空间为例,引用空间句法理论与方法,科学量化地解析熊畈村街巷空间形态特征,探索居民行为活动与街巷空间的关系,并探究活力重塑策略,尝试为传统村落街巷空间活力重塑提供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
陈歆颐  张熹 《华中建筑》2020,38(6):85-89
该文将云南地区旅游小城镇就开发模式分为博物馆式、半开发式和全开发式三种类别,以空间句法视角对四个开发程度不一的案例古镇进行空间分析,对不同小城镇的空间节点及街巷分布特征进行变量对比研究,分析不同开发程度的旅游小城镇空间分异特征,探寻旅游小城镇空间营造策略和特色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10.
阊门历史文化街区保留着传统的历史风貌,是苏州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运用空间句法、核密度分析和截面流量统计等方式对阊门地区进行分析,以探究其空间形态及其对人流集聚和穿行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阊门历史文化街区整体空间形态与局部形态相协调,呈现出一套内外层次分明的空间结构体系:开放的双十字道路骨架和私密的内部复杂街巷空间。整合度与选择度较高的区域多为商业区,较低的则多为居住区,两者对比明显。  相似文献   

11.
在空间句法的视角下,通过对河西古镇街道网络空间形态的定量研究,探索其深层次的形态规律;在整体把握街道网络形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其街道空间特征。通过对于街道网络形态与街道空间特征关联性的解析,探索以街道为框架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更新体系,为河西古镇的保护与开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历史文化城镇是自然环境、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长期发展和积淀的结果。街道作为古镇的主要外部空间,构成了古镇空间的基本骨架,其空间结构和形态的发展变化直接反映了古镇的形成和演进过程。本文通过对赤壁市羊楼洞古镇街道空间的解析,探索了古镇街道空间构成规律和设计方法,思考了古镇街道空间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3.
快速的城镇化、短期的建设行为以及对历史文化村镇复杂空间形态认识的缺乏,导致村镇传统风貌破败、历史文脉断裂。文章以河西古镇为例,通过网络密度和空间句法等定量分析技术对其街道网络的几何形态与拓扑结构进行解析,探索其相互作用机制,挖掘深层次文化内涵,构架以街道为基础的保护与更新体系,为古镇的保护与开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空间句法是一种通过对包括建筑,聚落,城市甚至景观在内的人居空间结构的量化描述,来研究空间组织与人类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论和方法.目前已被应用于城市诸多方面的分析,包括城市土地利用,交通网络可达性,街道布局等.从城市总体规划到公共空间设计,空间句法得出的结论有助于预测空间未来的使用模式且使城市得到最大化的发展.本文以南京市河西地区为例,对河西地区进行了空间句法分析,根据句法分析的结果对河西空间结构组织以及路网进行了一些建议调整,并对调整后的路网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通过空间句法的定量分析,空间结构被毫不含糊地表达了出来,分析的结果也证实了空间对发展中心以及轴线的选择具有非常强有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地调研、归纳分析等方式对成都平乐古镇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运用图底理论、联系理论、场所理论等城市设计的分析方法,深入剖析了成都平乐古镇的空间形态构成,为保护和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提供了实例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百浩  张莉 《华中建筑》2005,23(5):148-152
七里坪是在南北七里平地上形成的湖北古镇之一,因地理环境、物质集散、竹排河运、红色革命等因素的影响而发展至今。该文分析了古镇“三面河水抱平地,四围山势锁古镇”的自然空间形态、“一主四次”的街区结构和宜人的街巷空间尺度,阐述了古镇建筑类型、空间使用、结构构造等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7.
运用空间句法理论分析江南古镇同里的步行空间结构及演变过程,探讨古镇空间形态的自组织法则对土地使用和步行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1)外围交通环境的变迁是影响古镇步行空间结构演化的重要因素;(2)步行网络的整合度与外来游客步行通行活动的相关性总体上大于本地居民,不规则的步行网络和层次分明的街巷模式对观光路径选择仍发挥着积极作用;(3)步行网络的整合度与本地居民逗留活动的相关性总体上大于外来游客,居民的户外交往活动受空间可达性影响,并与游客观光活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吸引又相互排斥的复杂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18.
A new design methodology for quantitative street lighting design planning using space syntax theory, which is used to generate a strategic design framework based on detailed analysis of spatial configuration, is described. The space syntax theory is based on the fact that any urban area can be represented as a matrix of connected spaces, and that mathematical properties of this matrix can be measured using computer simulations.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of a strategic street lighting design methodology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space syntax model, especially a level of pedestrian movement, which may have widespread usefulness in a schematic urban lighting design stage. As a case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bserved pedestrian movement rate and the measured illuminance values of a particular district in Seoul, Korea is analyzed, and then a new quantitative street lighting plan is propo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