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透射电镜的长度标尺或公称放大倍数是判断试样中组织细节尺寸的依据,需要应用纳米级长度标样进行校准。本文介绍了一种用石墨制备透射电镜专用纳米尺度标样的方法,对石墨的X射线衍射分析以及对石墨标样的TEM高分辨像和电子衍射分析表明,标样中石墨的高分辨像为(002)晶面的点阵像,其晶面间距为0.342nm,可作为纳米尺度的参照材料。本文对使用纳米尺度标样校正ETEM标尺的基本方法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2.
纳米金刚石颗粒粒度的测量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用负氧平衡炸药在密闭容器内爆轰制备的纳米金刚石。用 X射线衍射线线宽法 (谢乐公式 )、透射电镜观察法 (TEM)、激光拉曼散射法、比表面积法和 X射线小角散射法等手段 ,对合成的纳米金刚石颗粒粒度进行了测量 ,结果表明炸药爆轰法制备的纳米金刚石具有立方金刚石结构 ,颗粒呈球形或椭球形 ,平均粒径为 6 .7nm。在五种测量方法中 ,X射线衍射线线宽法 (谢乐公式 )得到的平均粒径值最小 ,而其它四种测量方法所得到的粒径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对膨胀石墨和铁粉的混合物进行球磨及真空退火处理,制备了石墨包裹铁纳米颗粒,研究了它的结构以及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磨损性能,并研究了石墨包裹铁纳米颗粒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石墨包裹铁纳米颗粒的直径为10~150nm,它由结晶度良好的石墨包裹球形铁纳米颗粒组成;石墨包裹铁纳米颗粒作为润滑油添加剂表现出了良好的减摩抗磨能力,这种能力在高载荷条件下表现得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4.
以聚乙烯醇为还原剂(PVA),聚乙二醇(PEG)为稳定剂,采用微波法制备了黄色、球形的银纳米粒子,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同步光散射光谱研究了其最佳制备条件。同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光子相关纳米激光粒度分析,对制备的银纳米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制备的银纳米粒子在415nm处存在最大吸收峰,在470nm处存在最强的共振散射峰;其平均粒径为14±5nm,分散性和稳定性较好。该法简单、快捷,为银纳米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5.
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制备技术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建新  张煜  聂登攀 《现代机械》2003,(4):80-82,30
介绍了颗粒磁记录介质的发展现状 ,着重总结 ,分析了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制备技术最新进展 ,包括了溶胶—凝胶法、共沉淀法、微乳法 ,超临界流体干燥法等最新合成方法。这些方法是合成粒径小于 10 0nm的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二氨基马来腈为原料、氯化铁为催化剂前驱体、ZnCl2-KCl为熔盐介质,采用熔盐法制备石墨化碳纳米片,研究了反应温度和熔盐/反应物质量比(盐料比)对产物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和石墨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和盐料比的增加,产物的石墨化程度增大,片状结构的占比增大;当反应温度为1 000℃、盐料比为40∶1时,制备得到了石墨化碳纳米片,其直径为2~10μm,厚度为30nm。  相似文献   

7.
采用粉末冶金和热压烧结的方法制备了纳米石墨/铝基复合材料,分析了纳米石墨加入量对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石墨的加入量为1%时,在基体中易于分散,可以显著降低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但随着纳米石墨含量的增加,材料的磨损量也相应增大.  相似文献   

8.
石墨因具有较高的阻尼性能,成为提高铝基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的理想增强体。本文用爆轰合成的纳米石墨粉作为增强体,采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对纳米石墨(n-G r)-A l-Mg-S i复合材料进行了热压。X射线衍射表明烧结体中出现了Mg2S i强化相,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表明加入1%(质量分数)纳米石墨可以较好地分散在铝基材料中。通过对其阻尼性能进行研究,表明纳米石墨可以使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提高10%以上。  相似文献   

9.
纳米颗粒增强铜基摩擦材料的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粉末冶金法分别制备了纳米氮化铝和纳米石墨增强铜基摩擦材料,研究了纳米颗粒对铜基摩擦材料的摩擦磨损和耐热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磨损形貌,并利用惯性摩擦磨损试验机考核其摩擦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未添加纳米颗粒的摩擦材料相比,添加纳米氮化铝和纳米石墨的摩擦材料的摩擦因数高而稳定,且随接合次数增加无明显衰退现象;耐磨性能分别提高了25%和11%;耐热性能分别提高了18%和25%.未添加纳米颗粒的摩擦材料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犁沟式磨料磨损,纳米氮化铝和纳米石墨能减少摩擦材料的磨料磨损,从而增强了摩擦材料的耐磨性.实验结果显示,纳米氮化铝和纳米石墨可显著提高铜基摩擦材料的摩擦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
纳米高岭土和石墨填充PTFE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模压法制备石墨和纳米高岭土填充的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材料,在往复式滑动摩擦磨损试验机上测试了其的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试验机往复频率为1.0 Hz.用扫描电镜观测和分析试样的磨损表面.结果表明:石墨和纳米高岭土共同填充的PTFE,在改善其耐磨性的同时,又保持了低的摩擦因数,其中含10%高岭土和5%石墨的PTFE复合材料表现最佳,稳定阶段的摩擦因数保持在0.11左右,耐磨性比纯PTFE提高了大约90倍.  相似文献   

11.
考察Span80、Tween80、油酸、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种表面活性剂在润滑油中对纳米石墨的分散稳定性,对超声波振荡的效用和作用时间进行评估,并就表面活性剂含量对纳米石墨在润滑油中分散稳定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油酸在5种表面活剂中对纳米石墨的分散效果最好,适当时间的超声波振荡有助于提高纳米石墨在润滑油中的分散稳定性,质量分数2%的油酸显示出最好的分散效果。这可能是由于油酸具有低的HLB值和属于L型吸附等温线类型。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绿色切削液对拉削加工性能的影响,采用超声搅拌纯净水(W)、蓖麻油(O)、活化剂(S)和纳米石墨(G)制成了不同配比的油-水(W-O)、油-水-活化剂(WO-S)和油-水-活化剂-石墨(WOS-G)三类切削液,并进行了雾化喷射拉削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蓖麻油和活化剂的加入,有利于减小拉削负载,而纳米石墨的加入,在蓖麻油和活化剂作用下会发生“团簇”效应,增大摩擦因数,不利于减小拉削负载;经对比,含水88.5%、蓖麻油10%和活化剂1.5%(均为质量分数)的WO-S切削液的应用效果最好, 与干拉削相比,拉削负载的高值和低值分别减小了17.0%和18.5%,基频幅值减小了10.6%,前5个刀齿的平均粘屑数量减少了35.8%,而全部刀齿的平均粘屑数量减少了23.0%。  相似文献   

13.
采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工艺研制了一种含石墨、镍和氧化铝纳米粒子的青铜自润滑复合材料,并对其力学、摩擦学及加工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纳米石墨粒子成网状分布,使材料脆化;纳米粒子起到了预期的活化烧结及抗磨效果;用该材料制成的动密封环通过了1 000 h以上的台架考核。  相似文献   

14.
用热压成型法分别制备了纳米、微米石墨填充聚四氟乙烯(PTFE)的复合材料,对纯PTFE和复合材料进行了硬度、耐磨性和拉伸试验,用SEM观察了拉伸断口形貌.结果表明:纳米和微米石墨均能提高复合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而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均有所下降;纳米石墨/PTFE复合材科的硬度、耐磨性、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均比微米石墨/PTFE复合材料的高;当纳米石墨质量分数为7%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较好,当质量分数大于7%后,复合材料的断后伸长率迅速下降;纳米石墨与PTFE相容性较好,在PTFE中的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从测定时间、样品带的电流强度、观测到的目标离子流强度和得到结果的精度等几个方面出发 ,比较了使用几种不同的碳纳米材料 ,如纳米石墨、纳米碳黑和纳米碳管等测定氯同位素的情况 ,并把这些与使用普通石墨测定氯同位素得到的结果做了比较。研究发现这几种碳纳米材料测定的氯同位素比值比使用普通石墨测得的比值高 ,测量的精度比使用普通石墨测得比值的精度低。从这些方面看出 ,它们不适合作为正热电离质谱法测定氯同位素比值的发射剂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干扰因素下TIG焊电弧的光谱信息进行采集,研究了气流量变化、焊接试件表面存在锈等干扰因素对焊接过程电弧光谱分布的影响,并基于光谱分布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了不同光谱谱段对干扰因素的反映,寻求实现焊接过程质量在线光谱测控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干扰因素在焊接电弧光谱信号不同谱段(220~300nm、300~430nm、430~520nm、530~680nm、700~900nm、900~1000nm)的分布和变化规律不同,其中 220~300nm对应谱段以FeⅡ谱线的影响为主,在700~900nm对应谱段以ArⅠ谱线的影响为主,在此两个谱段干扰因素响应较明显。历史通道采集结果表明,干扰在250~350nm、700~830nm谱段,信号特征非常明显,具有很好的信噪比,并且不同干扰因素在特征谱段的反映具有自身特点,可据此对干扰因素进行分类判识。
  相似文献   

17.
李敏  陈波 《光学精密工程》2008,16(9):1666-1672
根据理论模拟计算并设计了分别工作在13.9nm类镍银和19.6nm类氖锗两种X射线激光的Mo/Si多层膜,将自行设计的小型反射率计安装在Mcpherson247单色仪出射狭缝附近,组成以铜靶激光等离子体辐射源作为极紫外光源的反射率测量装置,对研制的Mo/Si多层膜反射镜的反射率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显示,中心波长分别是13.91nm和19.60nm,相应反射率分别是41.9%和22.6%,半宽度分别是0.56nm和1.70nm,中心波长和半宽度与理论值基本一致。为了全面了解多层膜的性能,用WYKO测量多层膜的表面粗糙度,13.9nm和19.6nmMo/Si多层膜的表面粗糙度分别是0.52nm和0.55nm。  相似文献   

18.
高精度金刚石刀具研磨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刚石刀具刃口锋利度对所加工零件的表面质量有着重要影响。通过确定合理的研磨设备结构和合理的研磨工艺参数,获得的刀具刃口锋利度从300 nm提高到了50nm,刀面表面粗糙度从15nm提高到了0.5nm,刀具刃口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