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E花环法测定胸腺肽活性的剂量效应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研究胸腺肽活性的一种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猪胸腺T细胞脱E受体玫瑰花结试验测定胸腺肽制剂活性 ,不同的加样量观察花环率的变化。结果花环率与胸腺肽刺激剂量存在非线性关系 ,2 0~ 2 0 0 μg/ml浓度的胸腺肽与T细胞温浴对花环形成效果较好。结论胸腺肽的活性测定应作不同浓度刺激 ,浓度过低花环率提高不明显 ,浓度过高反而抑制花环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常山胡柚皮黄酮类成分的指纹图谱,并对指纹图谱特征指纹峰成分与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常山胡柚皮黄酮类成分的指纹图谱,采用DPPH清除氧自由基能力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对指纹图谱中的特征指纹峰成分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初步推断指纹图谱与抗氧化活性的谱效相关性。结果 胡柚皮提取物总黄酮成分、指纹图谱特征指纹峰成分(柚皮苷与新橙皮苷)的含量与其抗氧化活性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胡柚皮提取物中柚皮苷含量与其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呈正相关(P<0.01),而新橙皮苷含量与其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略呈正相关(P<0.05)。结论 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等黄酮类化合物可能是常山胡柚皮抗氧化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寻找一种注射用胸腺肽适用的辅料。方法:以三批同一批次的胸腺肽原料液为实验对象,通过Folin-酚法和T细胞活性测定法-脱E受体法研究了三种辅料对胸腺肽多肽含量及活性的影响。结果:7%甘露醇作为辅料时使胸腺肽多肽含量测定显著增高,而右旋糖酐则不影响测定结果,三种辅料对胸腺肽活性均无显著影响。结论:最终选用4%右旋糖酐作为注射用胸腺肽的辅料。  相似文献   

4.
《中南药学》2017,(6):755-758
目的研究越南抱茎茶花的抗氧化活性,测定总黄酮含量和茶多酚含量并分离提纯多酚化合物,为对其做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测定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来研究越南抱茎茶花、叶及金花茶花、叶的抗氧化活性并进行比较;采用硝酸铝显色法测定4种药材中总黄酮含量,用福林酚比色法(福林酚法)测定茶多酚含量并与抗坏血酸进行比较;通过萃取、过柱、重结晶而分离提纯多酚化合物。结果越南抱茎茶花表现出相对较好的抗氧化活性;越南抱茎茶花的黄酮含量最低(1.52%),但其茶多酚含量最高(18.44%);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1个单体化合物没食子酸。结论越南抱茎茶花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初步认为越南抱茎茶的茶花抗氧化活性与其所含的多酚类化合物相关性比较大,结合其民间用法推测其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处理方法和提取溶剂对松针提取物活性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分光光度法检测了不同干燥方法和不同萃取溶剂制备的松针提取物的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同时分别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1)经不同干燥方法处理的松针样品的活性物质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存在较大差异(差异有显著性,P<0.05),均呈现热风干燥 > 冷冻干燥 > 晾晒干燥的顺序;(2)虽然纯化水萃取的松针样品的提取率高于乙醇水溶液,但总多酚含量、总黄酮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羟自由基清除率的结果均显示:乙醇水溶液优于纯化水;(3)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松针样品的活性物质含量均与其抗氧化活性呈正相关,总多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系数(R2=0.965 7,0.952)高于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系数(R2=0.780 4,0.758 6)。结论:为确保松针中较高的活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建议采用鼓风加热干燥和乙醇溶剂萃取的方法制备松针提取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四环素类似物的体外抗菌活性,以观察类似物的抗菌和趋骨活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及试管二倍稀释法。结果四环素类似物的抗菌活性较四环素大幅降低或完全消失。结论通过对四环素的结构简化,保留其趋骨活性而使抗菌作用减弱或消失。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糖基化与生物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间苯二酚显色法测定rhEPO的唾液酸含量;网织红细胞法测定rhEPO的生物活性;并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当唾液酸/EPO小于8.28时,其生物比活性低于120000IU/mg.结论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的唾液酸含量高低与其生物比活性具有显著正相关性(r=0.649279).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糖基化与生物活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间苯二酚显色法测定rhEPO的唾液酸含量 ;网织红细胞法测定rhEPO的生物活性 ;并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当唾液酸 EPO小于 8.2 8时 ,其生物比活性低于12 0 0 0 0IU mg。结论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的唾液酸含量高低与其生物比活性具有显著正相关性 (r=0 .64 92 79)。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房》2015,(30):4239-4242
目的:探讨红芪中活性成分含量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甘肃产红芪中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红芪多糖含量;采用热浸法测定红芪中浸出物含量。以因子分析法分析其活性成分含量与生态因子的相关性。结果:影响红芪分布的4个公因子为热量、地理、光照、降水,其中热量是关键性因子。≥10℃积温是对红芪多糖含量影响最显著变量;纬度是对红芪中芒柄花素和毛蕊异黄酮含量影响最显著变量;年均辐射量是对红芪中浸出物含量影响最显著变量。结论:不同的生态因子对红芪中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存在差异,红芪品质是各生态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树莓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与总花色苷、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间的相关性。方法采集不同品种及不同成熟期的树莓,采用DPPH和ABTS法测定各树莓乙醇提取物的清除自由基能力,再分别采用pH示差法、Folin-Ciocalteu法和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显色法测定不同树莓中总花色苷、总多酚和总黄酮的含量,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树莓的抗氧化活性与各成分含量间的相关性。结果树莓的抗氧化活性与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显著相关,尤其与总多酚含量的相关性最高(r>0.91),但与总花色苷含量的相关性不明显。结论多酚类物质是树莓发挥抗氧化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患者中活动与血压和心率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高血压个体中活动与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的相关性,同时了解高血压群体中活动对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的影响.方法 使用动态血压监测仪对42例高血压患者和21例健康志愿者进行24 h的动态血压监测,每30 min测量一次血压,同时使用静息活动监测仪对患者日常活动进行监测,把血压测量前5 min的平均活动值与血压值和心率值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而了解高血压个体和群体中活动与血压和心率的关系.结果 对多数高血压个体而言,活动与血压和心率成正相关,但是相关的程度,个体间相差很大;在高血压群体中,白天活动以及24 h的活动与血压和心率间均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静息活动监测仪监测的日常活动对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李傲  王家葵  孟宪丽 《中国药房》2010,(43):4036-4038
目的:探讨掌叶大黄不同商品规格、等级在泻下效应上的差异及与组分含量的相关性。方法:以Bliss法计算的小鼠泻下半数有效量为评价指标,考察掌叶大黄不同商品规格、等级间的致泻强度差异;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中泻下相关组分结合型和游离型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素的含量;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中泻下组分结合、游离蒽醌类的含量。结果:掌叶大黄不同商品规格间泻下效力存在较大的差异,以蛋片吉作用最强,水根最弱,而苏吉与原大黄的作用相近;在同一规格、不同商品等级的掌叶大黄间,泻下效力也有较大差异,并有一等>二等>三等的趋势。致泻效应与结合蒽醌类、结合型大黄酚、结合型芦荟大黄素的含量呈显著性相关,其中与结合蒽醌类含量的线性关系最为良好(P<0.01,r=-0.949),但与游离蒽醌类含量的线性关系较差(P>0.05)。结论:掌叶大黄不同商品规格、等级间泻下强度与泻下组分存在较大差异,这很可能是除品种间差异外,导致大黄临床处方和成药最终产生疗效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李化  张明晓  白羽琦  杨滨 《中国药房》2020,(10):1166-1171
目的:评价黄芩道地药材与非道地药材中主要黄酮类成分含量构成特征及其抗病毒活性,以探讨黄芩药材的质-效关系及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制备8批不同产地黄芩(S1~S8)的水提物冻干粉,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提物中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等4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并计算其含量构成比。按不同产地黄芩的黄酮类成分含量构成比,制备上述4种成分混合物作为对应的黄酮类成分模拟样品(E1~E8)。以利巴韦林为阳性对照,采用MTT法和细胞病变程度法,考察8批黄芩水提物样品及其对应的模拟样品对人喉癌细胞Hep-2的半数有毒浓度(TD50)和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并计算治疗指数(TI)。采用SPSS 17.0软件对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含量与其抗RSV活性(IC50值)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样品S4(产地为河北承德)的黄芩苷、汉黄芩苷含量最高,样品S6(产地为内蒙古-2)的黄芩素、汉黄芩素含量最高;上述4种成分含量最低的分别为样品S6、S6、S7(产地为北京)、S4。样品S4中黄酮苷类成分含量较高,相应的苷元类成分含量较低,其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的含量构成比为1∶0.224∶0.111∶0.013;样品S6中黄酮苷类成分含量较低,相应的苷元类成分含量较高,上述4种成分的含量构成比为1∶0.241∶0.713∶0.106。不同产地黄芩水提物对Hep-2细胞的TC50均高于50μg/mL,对RSV的IC50为11.11~51.74μg/m L,TI为1.86~5.20;其对应的黄酮类成分模拟样品的TC50为23.11~52.23μg/mL,对RSV的IC50为4.87~14.61μg/mL,TI为1.85~4.75。道地产区(河北承德)黄芩(S4)的水提物及其对应模拟样品(E4)的抗RSV作用最强。相关性分析显示,4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与其抗病毒活性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5,两者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当黄芩中4种主要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构成比为1∶0.224∶0.111∶0.013时,其对RSV的抑制作用较强。道地产区黄芩样品具有较优的黄酮类成分构成特征,该特征可能是道地药材发挥最佳抗病毒疗效的重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分析体外细胞因子诱导培养CIK细胞在体外杀瘤实验中的细胞表型变化与其杀瘤活性的相关性及为临床过继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体外诱导方法扩增培养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单个核细胞,用CCK-8试剂检测培养14d的CIK细胞对SPC-A-1和BGC-823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杀瘤实验前后CD3+等6种不同表型细胞百分率的变化。结果在与效靶比成正比的条件下,体外实验CIK细胞对两种肿瘤细胞的杀伤率都与CD3+CD4+,CD3+CD4-CD8-细胞比例变化呈正相关(P〈0.05),都与CD3+CD25+,CD3+CD28+,CD3+CD25+CD28+细胞比例变化呈负相关(P〈0.05),对SPC-A-1细胞的杀瘤率与CD3+CD16+CD56+呈正相关(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靶细胞抗原在活化细胞中起重要作用,测定培养细胞活化相关表型可以间接监测其杀瘤能力,为临床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一个方程,用于预测靛玉红衍生物(主要为靛玉红-3′-肟类)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经典的二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方法,对24个靛玉红衍生物进行计算机模拟与统计分析。结果:得到靛玉红衍生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定量构效方程,且发现,该类靛玉红衍生物的活性与脂水分配系数、偶极矩、总电荷绝对值和最大负电荷呈负相关,与分子体积呈正相关。结论:所得方程能有效预测该类靛玉红衍生物的活性,且对其类似物的设计与改造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与血浆纤溶活性改变的关系.方法 129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UAE分为尿白蛋白正常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并以4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发光底物法测定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活性,计算PAI-1/t-PA,并进行UAE、血糖、血脂、血尿素氮、肌酐测定.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PAI-1活性显著增高,t-PA活性显著降低(P<0.01);三组2型糖尿病患者PAI-1/t-PA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大量蛋白尿组患者PAI-1/t-PA比值最高;单因素相关分析发现,AER与PAI-1/t-PA比值呈正相关,其中以微量白蛋白尿组最为明显(r=0.5422,P<0.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与血浆纤溶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考察天麻6种活性成分(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香荚兰醇、巴利森苷A、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天麻饮片中6种活性成分的含量;以1,1-二苯-2-苦基肼(DPPH)作为指标,采用HPLC法评价天麻饮片的抗氧化活性;利用EXCEL进行线性拟合,以相关系数评价活性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结果 6种活性成分1种或6种总含量与天麻DPPH清除率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0~0.2之间.结论 天麻6种活性成分与天麻抗氧化活性无明显相关性,可能存在其他有效清除自由基的成分,或者天麻的抗氧化活性可能是多种活性成分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Plasma glandular kallikrein (GK) activity, serum 3,5,3'-triiodothyronine (T3), thyroxine (T4), reverse T3, 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 plasma alpha 2 macroglobulin (alpha 2M) and alpha 1 antitrypsin (alpha 1AT) levels were determined in 29 non-diabetic female subjects given normal ad-lib diet or one of several kinds of caloric composition for more than 7 days after an overnight fast. Positive exponential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serum T3 level and plasma GK activity (r = 0.54), and there was positive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serum T3 level and plasma alpha 2M level (r = 0.51). Positive natural logarithmic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plasma GK activity and plasma alpha 2M level (r = 0.47).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plasma GK activity and plasma alpha 1AT level, and between serum T3 level and plasma alpha 1AT level. No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serum T4 level and plasma GK activity, and between serum T4 level and plasma alpha 2M level.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serum T4 and T3 level, but positive exponential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serum T4 and reverse T3 level (r = 0.82).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T3 responds to dietary carbohydrate through Kallikrein-Kinin system, and T3 regulates both GK activity and its inhibitor (alpha 2M) in human plasma.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临床特征和免疫学改变 ,探讨免疫学指标与狼疮活动相关性。方法 研究 114例狼疮活动期病人在治疗前后临床改变及免疫指标变化。结果 肾脏损害占 6 3% ,血液系统损害占 6 8.4% ,抗 ANA、ds DNA、Sm抗体与狼疮活动呈正相关 ( r=0 .71,P<0 .0 1;r=0 .81,P<0 .0 0 1;r=0 .6 4,P<0 .0 5 ) ,浆膜及神经系统损害 ,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结论 抗 ANA、ds DNA、Sm抗体、C3对判断狼疮活动及疗效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与狼疮活动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别建立一种适用于注射用糜蛋白酶比活测定的方法以及RP-HPLC纯度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注射用糜蛋白酶中的总蛋白质含量,再结合效价计算出比活。纯度采用Grace214TPC4色谱柱(25Ommx4.6mm,5um),以0.1%三氟乙酸水溶液和0.09%三氟乙酸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m1/min,检测波长214nm,柱温30℃。由凯氏定氮法得到的比活结果与采用RP-HPLC法测得的纯度结果呈显著正相关(r=0.940,p〈0.01,n=5)。结果两种方法重复性、精密度和加样回收率均良好,可用于注射用糜蛋白的质控。结论对于多组分的生化药物,在主成分能与杂质分离的情况下,可采用纯度法来控制投料质量,而对于成分复杂者,则可考虑用比活代替纯度来进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