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中国药房》2017,(12):1718-1721
目的:为生物医药类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方法:以分析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现状为依据,结合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状况,并借鉴国外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从构成实践教学体系各要素为切入点,突出、强化实践教学硬件和软件,围绕高职学生"以能力为本位,实践教学为主导"的实践能力与职业能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结果:构建了以"三能力、一体两翼式"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三标准、分层次、模块化"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制度与机构,软硬管理结合"的规范化管理体系,"递进式实训基地平台、双能型师资队伍"的实践教学支撑体系为基础的生物医药类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结论:该实践教学体系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可实现学校与政府、社会等的多方共赢,可为生物医药类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药学实验教学体系.方法 通过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实验中心建设、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创业实践训练以及举办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大学生实验技能大赛等系列活动构建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药学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结果与结论 通过构建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药学实验教学体系来培养学生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促进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协调发展,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高素质药学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药学人才培养的合作教育模式。方法:结合对现阶段药学高等教育的分析,从构建与完善临床药学人才新的培养模式、进行相应教学体系的改革、强化合作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进行了创新我国临床药学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工作,并为进一步开展临床药学教育与临床药师培养提出了建议。结论:初步形成了天津市临床药学人才培养的合作教育模式,正逐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临床药学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4.
药学高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该校药学专业作为省级示范专业,构建了五年一贯制的"五阶梯"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这一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及时更新专业知识、紧跟专业发展趋势,培养出的学生在职业技能、责任意识、创新思维等综合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香港药剂师培养现状及对内地高校相关教学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香港药剂师培养现状,为内地高校相关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分析香港药剂师(执业药师)现状、职能、考试制度及课程体系等,并结合我校实践,对比分析香港与内地在药学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方面的区别。结果与结论:结合我校培养香港籍学生的教学改革实践,建议在药学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上与香港接轨,提高课程教学的临床实践性,探索"4+2"培养模式,以及增强药学专业英语的教育水平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方法:针对当前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高职高专的特点,设置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岗位群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模块。结果与结论:我院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采用了"模拟职场教学""工学结合教学""顶岗实习"培养模式,以职业岗位发展设置课程模块,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实践教学课程,建立了学校、学生与企业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培养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药学人才是当前中医药发展的客观需要,加强药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实践教学,开展药学专业必修课实践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结合目前中医药院校和综合性大学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必修课程药物化学实验实施现状,探索中医药院校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建立符合中医药药学人才培养规范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中医药院校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实现人才培养与中医药发展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房》2015,(36):5162-5164
目的:构建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药学专业零售药店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教学质量。方法:依据人才培养方案所涉及的基本内容,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招生招工方式、教学方案制订、课程体系开发、教学过程安排、学制和证书获取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药学专业零售药店方向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可行性。结果:药学专业人才应掌握必要的医药学理论、相关法律法规和药店经营与管理基本流程的相关知识;培养的对象可以是企业招聘的员工,也可以是注册入学的高中生或二次筛选的在校生;在培养中应突出药店内的实践技能培训,由校企双方协商制订教学方案,组成课程开发委员会,确定零售药店各岗位必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形成课程;在教学实施中可采用双主体育人、双导师教学,以工学交替的形式开展;学生可实行弹性学制。结论:构建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药学专业零售药店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提高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教学质量。但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应考虑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性,谨慎地根据零售药店方向人才需求的特点,设置有针对性的相关课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培养社区药学服务人才的医学课程建设。方法:根据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培养面向社区药学服务岗位的人才定位要求,我校就优化医学课程结构、精选课程教学内容、强化职业能力培养、渗透人文教育几方面来加强医学课程建设。结果:在医学课程结构方面,我校将基础医学学科和临床医学学科分别综合为基础医学概论和临床医学概论两门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取方面,以淡化医学课程的学科意识,不一味地追求各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遵循医学学科之间的逻辑关系;满足社区药学服务岗位工作的要求为原则来选取相关医学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强化社区药学服务的职业技能培养,并将人文教育渗入相关的教学和实践中。结论:通过加强医学课程建设,使医学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能够更好地满足"懂医精药"社区药学服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我国临床药学专业药学硕士(下称"临药专硕")培养模式,为临床药学人才培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将循证医学方法学理论与临床药学人才培养有机结合,总结实践经验,提出了以"临床药物治疗真实案例"为切入点,基于循证思维解决临床药物治疗实际矛盾的临药专硕与临床药师一体化培养新模式。结果:临药专硕培养新模式有利于培养临药专硕临床药学科研思维,增强其主观能动性,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整合应用能力。结论:基于EBM-PICOS方法的临药专硕与临床药师一体化培养新模式,为临药专硕既满足针对临床用药问题的研究能力培养,又满足临床药学服务实践技能培养的"双需求"提供了示范,为我国临床药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玉婷  王文渊  骆航  周振华 《中国药房》2014,(44):4222-4224
目的:构建更好的高职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培养适应基层的药学服务型人才。方法:通过对基层卫生单位进行走访、调研,分析我国基层药学服务现状和高职药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对高职药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有目的性的优化与构建。结果:在理论课程体系方面,我院重构了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完善了人文社会类公共课程的设置,并调整了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在实践课程体系方面,优化整合了实验教学内容,以多样化、多方位的形式开展实训项目和顶岗实训。结论:我院高职药学专业重构了全新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框架与内容。通过4年的跟踪调查以及根据与我院合作的企业反映,构建的全新课程体系更适应基层药学服务的需要,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得到大幅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于莲  苏瑾  孙维彤  杨春荣  张宇  焦淑清 《药学教育》2013,(5):61-62,F0003
摘要药学专业学生综合实践技能的培养与理论知识的掌握同等重要,构建药学专业学生多元化综合实践技能培养模式,完善药学专业学生实践教学体系,在专业课课堂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实验课教学中采用多环节强化训练法,新增认知实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中试放大实验及实践技能竞赛,毕业设计采用目标化管理模式,将药学专业课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提高了学生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对完善药学专业本科教学体系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以英国药学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和教育模式为借鉴,以期为中国医院药学事业的发展提供实践依据。方法 介绍英国国家药学教育与药学技术人员发展框架及医院药师的受教育和职业发展路径,找出两国在药师培养、工作模式的不同和差距,提出促进中国临床药学事业发展、药学教育改革和临床药师培养的建议。结果与结论 英国的药学教育以培养面向临床及患者工作的药师为目的,学制4年,药学硕士学位,教学内容偏重临床实践。中国的药学教育起步较晚,药学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未突出该课程"交叉、实践性强"的特点;英国的药学教育模式、药学人才培养体系及医疗体制对其医院药学服务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中国药学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改革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培养高职药学专业学生社会药房工作能力提供参考。方法:以我院为例,分析传统药学教育与高职药学专业定位的不同,结合我国高职药学教育的实际提出相应对策。结果与结论:我院药学专业从专业培养方向、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职业素养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教学改革后,实习或就业单位对社会药房实习生或毕业生评价较高,药学专业学生就业率和工作稳定性都有很大提高,本教学改革较适用于当前高职药学专业社会药房工作教育。  相似文献   

15.
袁超  丁阳  付正  宋芸  葛淑兰 《中国药房》2014,(8):766-768
目的:为提高高职院校的药学英语教学水平提供参考。方法: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采取多项措施改革教学方法,如优选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模式、完善考核体系等,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调查。结果:经调查,教学方法改革后,学生的语言能力、听力能力、阅读能力等得到了明显提高;每年该课程的选报人数都在增加,出勤率较高,学生也消除了对药学英语的恐惧抵触心理,对今后自学药学英语产生了较浓厚的兴趣。结论:该教学方法切实可行,有效体现了高职教育"以职业英语能力发展为中心"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6.
李云  齐永长 《安徽医药》2017,38(5):655-657
特色专业建设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该文从特色专业建设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总结了在护理特色专业建设方面的实践与探索经验,为兄弟院校的专业建设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7.
顾洁  邵蓉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9,36(23):2983-2986
目的 探讨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方法 在全国范围内选出20家有代表性的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以课程体系建设为研究对象开展调查和访谈。结果 从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视角研究发现,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定位需进一步契合,授课方式需进一步多样化,课程内容需进一步加强针对性,课程资源需进一步丰富。结论 建议通过加强顶层设计、优化课程内容、开展课程共建等途径完善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提高药学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翟培  于丽平 《药学教育》2012,28(6):54-56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如何结合高职特色的“2+1”人才培养模式,针对高职学生特点构建实习学生的管理和教育体系是所有高职院校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从实践出发,分析高职实习学生特点和实习管理存在问题,对构建“2+1”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习学生管理体系进行分析和探讨,为同类高职院校的实习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专业学位水平评估是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对学位授权点围绕专业学位教育应用性、实践性等特点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有指导性意义。从培养目标契合度、师资队伍支撑度、培养过程匹配度、职业需求吻合度、社会满意度、质量保障体系有效度六个维度对专业学位评估指标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建议药学硕士的培养应在工业药学、临床药学、管理药学三个领域分别聚焦,构建人才培养方案,打造专业化的导师队伍,开展案例教学与实践基地建设,重视学位论文实践意义,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最终实现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制药工程师、临床药师等职业人才有机衔接,促进医药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临床药师知识结构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乃彤  李欣然  胡明 《中国药房》2011,(48):4529-4532
目的:为临床药学的教育教学体系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研,了解我国临床药师知识结构需求情况。结果:临床药师整体水平有所提高,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正在逐渐加入进来。三级医院临床药学工作开展较二级及以下医院好,取得了一定效果,重点表现在抗菌药物使用趋向合理。临床药师普遍认为临床药学的发展前景尚不确定,需要一定大环境支持。经过传统化学教育模式的临床药师普遍认为最缺乏的是临床医学与治疗学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结论:目前的临床药学课程体系有待调整,应增设专门的临床药学专业。药学教育的实践部分应加强,可以将临床实习分为几个阶段贯穿于整个药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以加强药学生的专业行为和习惯的培养。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临床药学的教学质量。在临床药学快速发展、专业人才匮乏的现阶段,在职培训、继续教育是对高等药学教育的一个很好的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