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评价奥美拉唑、痢特灵、果胶铋、阿莫西林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PU)的疗效.方法:将10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DU)和(或)胃溃疡(GU)患者随机分为2组.第1组50例,每日口服奥美拉唑20mg,2次/日,痢特灵0.1g,果胶铋0.15g阿莫西林1000mg,3次/日,连服2周以后奥美拉唑20mg,2次/日口服4周;第2组抗幽门螺杆菌方法同第1组,疗程缩短为1周,以后奥美拉唑仅予20mg,2次/日口服5周,疗程结束达4周时复查胃镜及感染状况,40例幽门螺杆菌根除后6个月行14C尿素呼气试验(UBT).给果:第1组和第2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为96%和92%,溃疡愈合率分别为100%和96%,6个月幽门螺杆菌再感染率为7%.结论:2种方案均可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提高溃疡愈合率.  相似文献   

2.
复方铋剂是一种胶质铋制剂(三钾二枸橼酸铋剂 Tripotassium dicitrato-bismuthate简称为 TDB),对消化性溃疡有较好的疗效。我们采用本院自制的药剂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已先后报道了有关的内窥镜初步疗效观察。现将本院自1978年3月至1981年6月用复方铋剂治疗消化性溃疡121例的临床及内窥镜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痢特灵、黄连素加铋剂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胜利 《右江医学》2001,29(6):476-477
目的 :观察痢特灵、黄连素、胶体铋剂联用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6 2例溃疡随机分二组 ,治疗组 32例采用痢特灵、黄连素和胶体铋治疗 ;对照组单用西咪替丁治疗。两组疗程结束后 1周内胃镜复查。结果 :4周后溃疡治愈率治疗组87.5 % ,对照组 80 % (P >0 .0 5 )。HP清除率治疗组 96 .9% ,对照组 3.3% (P <0 .0 1)。半年和 1年后溃疡复发率治疗组分别为7.7%和 2 0 .0 % ,对照组为 45 .5 %和 70 % (P <0 .0 1)。结论 :痢特灵、黄连素、胶体铋剂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近期疗效与西咪替丁相比无显著差异 ,但远期疗效好 (P <0 .0 1) ,提示根除HP可降低溃疡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肠胃舒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胃溃疡的效果。方法收集并随访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2014年因消化道症状经胃镜检查确诊胃溃疡并伴Hp感染的患者共382例,随机分为3组,其中肠胃舒组127例,铋剂组127例及标准三联组128例。标准三联组: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肠胃舒组:标准三联组方案加肠胃舒胶囊;铋剂组:标准三联组方案加枸橼酸铋钾,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接受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及胃镜检查。结果肠胃舒组、铋剂组、标准三联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78.0%(99/127)、86.6%(110/127)、60.9%(78/128);溃疡愈合率分别为73.3%(93/127)、80.3%(102/127)、60.9%(78/128)。肠胃舒组Hp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与铋剂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胃舒组Hp根除率和溃疡愈合率明显高于标准三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胃舒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Hp感染及胃溃疡疗效明显高于标准三联疗法,与含铋四联疗法相近。  相似文献   

5.
复方铋剂是一种胶质铋制剂(又称三钾二枸椽酸铋剂,简称TDB)。我们在用于胃溃疡有显著疗效的基础上,自78年3月以来,又用于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并观察其临床及内窥镜疗效,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泮托拉唑对肝源性溃疡(HU)的疗效。方法:对238例肝硬化经胃镜检查出溃疡的44例患者,予每日晨服泮托拉唑40mg,疗程4~6周,着重观察胃镜下溃疡愈合情况,并与同期消化性溃疡(PU)疗效对比分析。结果:4周愈合率HU组中,十二指肠溃疡(DU)为74.1%(20/29),胃溃疡(GU)为53.3%(8/15);PU组中DU为96.7%(29/30),GU为100%(9/9),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6周愈合率HU中DU为86.2%(25/29),GU为86.7%(13/15)。肝功能ChildC级者溃疡愈合率明显降低。结论:泮托拉唑治疗HU疗效满意,但疗程较PU长,HU的愈合率C级患者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引进国家卫生部推广的“十年百项计划”项目———幽门螺杆菌根除最佳方案 :含果胶铋四联疗法。旨在观察该方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含果胶铋四联疗法 (果胶铋 0 .2tid、奥美拉唑 2 0mgbid、阿莫西林 0 .5tid和甲硝唑 0 .4tid)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 5 6例 ,疗程为 1周。结果 :溃疡愈合 2 6例 (46 .4 3% )、基本愈合 18例 (32 .14 % ) ,有效 10例 (17.86 % ) ,无效 2例 (3.75 % ) ,总有效率 96 .4 3% (5 4 / 5 6 ) ,溃疡愈合率 78.5 7% ,幽门螺杆菌根除率 92 .86 % ,症状缓解率 10 0 % ,轻度药物反应2 5 %。结论 :含果胶铋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可靠 ,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及溃疡愈合率均高于含铋剂三联疗法 ,符合卫生部提出的高效、安全、疗程短、价廉的根治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标准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复方枸橼酸铋钾片对胃炎胃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足爪肿胀、肉芽肿实验和小鼠扭体、热板法实验,观察复方枸橼酸铋钾片抗炎、镇痛作用;建立大鼠急性胃炎、胃溃疡和慢性胃炎模型,测定胃液量,胃酸度及胃蛋白酶活性,溃疡指数,并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复方枸橼酸铋钾片对各类胃炎及胃溃疡的治疗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复方枸橼酸铋钾片高、中、低剂量(0.44、0.22、0.11 g/kg)均能减轻大鼠的足爪肿胀度(P<0.05或P<0.01),高、中剂量组可明显减轻大鼠肉芽肿(P<0.01),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P<0.05),提高小鼠给药1 h后痛阈值(P<0.05);高、中剂量组可明显降低急性胃炎大鼠的溃疡指数及胃溃疡大鼠的溃疡面积(P<0.05或P<0.01),对慢性胃炎和胆汁反流性胃炎大鼠胃酸度的降低也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光学显微镜下示复方枸橼酸铋钾片高、中、低剂量组可改善慢性胃炎和胆汁反流性胃炎大鼠胃组织的病理改变。结论复方枸橼酸铋钾片对急性胃炎、胃溃疡、慢性胃炎及胆汁反流性胃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复方铋合剂(Mixtura Bismuthi Composita)简称MBC,国外的类似制剂名为Tripotassiumdicitrato-bismuthal(简称TDB),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已得到国内外肯定。但本剂所含胃蛋白酶对溃疡的愈合是否有不利影响尚无定论。据Stephens报道,由于铋的作用,制剂中所含胃蛋白酶已失去活性。Vantrappen认为服用TDR后,制剂中的铋在胃内与胃蛋白酶形式鳌合物,使胃蛋白酶灭活。本文目的在于进一步阐明我院自制的MBC制剂中的胃蛋白酶有无活性;以及服用本剂后是否能使胃内的胃蛋白酶灭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国产奥美拉唑对肝源性溃疡(HU)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对243例确诊肝硬化患者经胃镜检查有活动期溃疡患者46例,每日晨服国产奥美拉唑20 mg,疗程4~6周,观察胃镜下溃疡愈合、临床症状好转和副作用情况,并与同期消化性活动期溃疡(PU)43例对比。结果4周愈合率HU组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为71.43%(20/28),胃溃疡(GU)为55.56%(10/18);PU组中DU与GU为100.00%(31/31与12/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6周愈合率HU中DU为85.71%(24/28),GU为88.89%(16/18)。肝功能Child C级者溃疡愈合率明显降低。结论国产奥美拉唑治疗HU的疗效较好,但比PU差,且疗程应比PU长,尤其肝功能Child C级者。未见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奥美拉唑合用胸腺蛋白口服液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奥美拉唑加胸腺蛋白口服液组(治疗组)和单纯奥美拉唑组(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8例,应用奥美拉唑20mg,1次/d,TPOS(含胸腺蛋白30mg)6ml,2次/d。对照组46例单纯应用奥美拉唑20mg,1次/d。十二指肠溃疡者治疗4周,胃溃疡治疗6周。停药后复查胃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率分别为100%和81.3%(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84.4%(P〈0.05);胃溃疡的愈合率分别为100%和71.4%(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85.7%(P〈0.05);治疗组症状改善率十二指肠溃疡分别为100%和84.4%(P〈0.05);胃溃疡分别为100%和85.7%(P〈0.05)。结论 奥美拉唑合用胸腺蛋白口服液能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治愈率和症状改善率,疗效比单用奥美拉唑更好,且无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胸腺蛋白对消化性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方法雷尼替丁联合胸腺蛋白对39例胃溃疡和4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治疗6周,与单用雷尼替丁组的愈合率和内镜下再生粘膜成熟度进行对照性研究。结果合用胸腺蛋白治疗6周,胃溃疡愈合率为84.51%,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愈合率为91.30%,与单用雷尼替丁的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胃溃疡的愈合质量指数(Sc百分比)为41.03%,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Sc百分比为43.47%,均显著高于单用雷尼替丁的对照组(P<0.05)。结论胸腺蛋白能在溃疡愈合的基础上显著提高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确诊为幽门螺旋菌(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72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口服国产雷尼替丁、得乐、羟氨苄青霉素(RDA 组);得乐、羟氨苄青霉素(DA 组)治疗,并与单服雷尼替丁(R 组)对照,四周后经胃镜复查。溃疡愈合率三组分别为83.3%、76%及76.5%。RDA 组疗效优于其它二组(P<0.01),而 DA 组与 R 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HP 阴转率分别为86.7%、84%及11.8%,RDA 与 DA 治疗组显著高于单用抗酸(R)组(P<0.01),而 RDA 组与DA 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HP 阴转的溃疡愈合率是87.8%(43/49),未阴转的愈合率是60.9%(14/23)(P<0.01),提示抗 HP 药加抗酸药联合疗效最佳;溃疡愈合与 HP 阴转有较好的相关性(P<0.025);说明 HP 的存在可能是影响溃疡愈合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和胃愈疡方结合奥美拉唑治疗脾虚郁热型胃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溃疡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脾虚郁热型胃ESD后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给予和胃愈疡方结合奥美拉唑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的溃疡面积缩小率、溃疡再生黏膜组织学成熟度、血清前列腺素E2(PGE2)水平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治疗后2组溃疡面积均较治疗前缩小(P<0.05),治疗组溃疡缩小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溃疡再生黏膜组织学成熟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PGE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 和胃愈疡方结合奥美拉唑治疗脾虚郁热型胃ESD后溃疡疗效确切,能加快溃疡愈合速度,提高溃疡愈合质量,显著缓解临床症状,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兰索拉唑和雷尼替丁治疗胃溃疡病近期和远期愈合率进行对比研究。方法:61例经内镜证实的活动性胃溃疡病,随机分成兰索拉唑组和雷尼替丁组,先行6周治疗,兰索拉唑每日30mg,雷尼替丁150mg,每日二次,对愈合的50例进行1年期治疗,兰索拉唑每3天30mg,雷尼替丁每天150mg。结果:兰索拉唑和雷尼替丁组6周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3.5%(29/31例)和70%(21/30例),1年愈合率分别为9  相似文献   

16.
李英  李未华 《中外医疗》2010,29(3):22-23
目的研究泮立苏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方法将经胃镜证实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泮立苏组(治疗组,简称泮组)和洛赛克组(对照组,简称洛组,其中泮组50例,应用泮立苏40mg,1次/d,洛组50例,应用洛赛克20mg,1次1d,疗程4周,停药后均复查胃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结果十二指肠溃疡愈合率泮组为92.8%,洛组为93.1%,胃溃疡愈合率泮组为90.9%,洛组为90.4%,P值均〉0.05。结论泮立苏对消化性溃疡有较高的治愈率,疗效与洛赛克相当,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质子泵抑制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溃疡愈合与Caspase3及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和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溃疡愈合前后胃黏膜组织中细胞凋亡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溃疡愈合后胃黏膜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减弱,与愈合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此同时,溃疡愈合后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下降,与愈合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aspase3过表达促进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导致胃溃疡发生,并影响其愈合.  相似文献   

18.
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雷贝拉唑 10mg d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并与奥美拉唑 2 0mg d进行对比。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患者随机进入雷贝拉唑组 (治疗组 )或奥美拉唑组 (对照组 ) ,共有 10 2例病人完成治疗 ,其中治疗组 5 2例 ,对照组 5 0例 ;治疗组口服雷贝拉唑钠片每次 10mg ,每日 1次 ;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胶囊每次2 0mg ,每日 1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DU)疗程 4周 ,胃溃疡 (GU)为 6周。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症状的改善及总的缓解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但服药第一天时治疗组的腹痛缓解率在DU和GU分别为 5 8%和 4 5 %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38%和 2 4 % (P <0 .0 5 ) ,其于各天内两组间无差异。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人中 ,治疗组愈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 91%、9%、10 0 % ,对照组分别为 87.9%、9%、97% ,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均 >0 .0 5 ) ;胃溃疡病人中 ,治疗组愈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 84 .2 %、10 .5 %、94 .7% ,对照组分别为 76 .5 %、17.6 %和 94 .1% ,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 ;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1.92 %和 2 % ,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雷贝拉唑 10mg d能有效地治疗消化性溃疡 ,其腹痛总的缓解率、促进溃疡愈合的疗效、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达喜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0年3月在我院治疗良性胃溃疡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胃达喜和奥美拉唑,对照组单独服用奥美拉唑,疗程均为6周。对两组的腹痛消失时间、溃疡愈合率、Hp根除率和复发率行比较。结果 2d、4d治疗组上腹腹痛消失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溃疡治疗率和Hp根除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3个月、6个月的复发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达喜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效果显著,优于单独使用奥美拉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利用计算机视觉测量软件法(EAS)对艾司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溃疡疗效的评价.方法 选取69例行胃 ESD 治疗的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物联合组35例、质子泵抑制剂(PPI)组34例.药物联合组给予艾司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治疗,PPI组仅给予艾司奥美拉唑治疗,疗程均为4 周.应用EAS法评价两组患者术后2周及术后4周溃疡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药物联合组无迟发性出血的发生,两组均未出现术中及术后穿孔.ESD 术后2周两组溃疡分期、溃疡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周药物联合组溃疡愈合级别高于PPI组(P<0.05) ,药物联合组溃疡面积小于PPI组(P<0.05).结论 艾司奥美拉唑联合替普瑞酮能有效提高ESD术后溃疡愈合的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EAS法有利于ESD术后溃疡愈合疗效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