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动着的“清明上河图”——屯溪老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永明 《城建档案》2006,(12):15-17
“三江索绕小蓬壶,宋式崇楼风格殊。水洗长街街畔水,人称活动上河图”,这便是描述黄山市屯溪老街的诗句。来到黄山市的中心城区,如果时间充裕的话,不妨到屯溪老街去转一转、看一看,看看这条老街有哪些特色风貌,有何吸引人之处。否则,与屯溪老街擦肩而过,不夸张地说,多少会有些遗憾。屯溪老街,原名屯溪街,1949年解放后曾改为人民路,1985年定名为“老街”。叫它老街,它是真的有些年头了,“元末明初,屯溪率口人程维宗在屯溪建造店房47间,用以招徕商贾,囤居客货商物”,这是目前可追溯屯溪老街形成历史的最早文字记载。明弘治四年(1491年),《休宁县志》中就已有“屯溪街”的名目记载。由此可见,屯溪老街的形成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屯溪老街地处黄山市中心城区,镶嵌在青山绿水间,北依四季葱茏的华山,南伴终年如蓝的新安率水,西起镇海桥,东至青春巷,全长1270米,精华部分853米,街宽6-7米,街道狭窄幽深、绵长,店铺林立,进退有序,或前店后坊,或前店后仓,或前店后住,马头墙层叠错落,砖木石雕,精雕细刻,赭色道面,古色古香,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具有宋、明、清时代建筑风格的商业步行街,是“国家历史保护街区”,历经多年的风风雨雨,...  相似文献   

2.
屯溪老街历史文化街区是古徽州传统商业文化的核心传承地,传统商业建筑作为老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成长发展是延续屯溪老街历史文化的基点。文章通过对屯溪老街传统商业建筑现状问题的分析,结合实际案例,从功能置换、空间重组、建筑外部界面重塑3个方面剖析基于"微更新"的屯溪老街传统商业建筑再利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屯溪老街保护整治规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屯溪老街保护整治规划朱自煊一、屯溪老街概况屯溪老街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屯溪区。是旧城区中一条历史悠久、经济繁荣、文化深厚并富有传统特色的商业老街。黄山市原称徽州地区,南宋以来,境内商业活动有很大发展,尤其在明、清两代,徽商崛起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屯溪...  相似文献   

4.
正黎阳IN巷项目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东南角黎阳镇内,基地西侧、北侧为占川河,南侧濒临率水河。基地内有一条黎阳老街,黎阳老街始建于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古徽州人素有"唐宋之黎阳,明清之屯溪"之称。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黎阳古镇失去了往昔的繁华,街巷破败不堪,房屋损毁严重。经现场勘察,基地中贾宅、石宅为市级文物保护建筑,另有8栋外观基本保存完好,可以经修缮再利用的老民居予以保留。  相似文献   

5.
屯溪老街是一条闻名、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商业步行街。传统的砖木结构,保留着浓厚的徽派建筑特色。为了保护好这条具有历史文物价值的老街,根据“整旧如旧”的原则,整修好老街的古建筑,要明确整修老街的指导思想,制定整修老街的修缮原则,落实整修老街的措施。屯溪老街通过改造已恢复了古街风貌。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黎川老街为研究对象,主要从街巷的空间结构、空间界面、空间理论三个方面解读黎川老街的街巷空间形态,以此发掘黎川老街街巷风貌的构成特征。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7)
文旅融合为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发展供了新动能,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以黄山市屯溪老街为例,在分析屯溪老街文旅融合发展基础及主要形式的基础上,分析屯溪老街文旅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历史文化街区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黎阳IN巷     
《中国住宅设施》2014,(10):82-95
黎阳IN 巷项目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东南角黎阳镇内,基地西侧、北侧为占川河,南侧濒临率水河。基地内有一条黎阳老街,黎阳老街始建于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古徽州人素有“唐宋之黎阳,明清之屯溪”之称。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黎阳古镇失去了往昔的繁华,街巷破败不堪,房屋损毁严重。经现场勘察,基地中贾宅、石宅为市级文物保护建筑,另有8栋外观基本保存完好,可以经修缮再利用的老民居予以保留。  相似文献   

9.
克服上海七宝老街"华夏名苑"旧区改造两难的选择,尊重老街自然物理和环境,不惜牺牲经济效益,以空间换时间,运用传统建筑的理念、格局和装饰,以现代的手法营建老街整体环境和传统建筑特色,保护了七宝老街的文脉根基和历史渊源。强调老街的"街巷体系保护"是开发改造的重中之重,并针对当前老街"见物不见人"带有共性的发展问题,探讨了"调结构,促转型",建设"文化七宝"的现实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0.
传统商业街区旅游景观整治研究--以安徽屯溪老街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必虎  党宁  吴冬青 《规划师》2004,20(11):17-20
近年来,安徽屯溪老街面临着旅游景观走向衰败的危机。屯溪老街景观整治以地方性、保护与整治相结合、综合整治、景观实体空间一体化为原则,以达到使老街景观没有视觉污染、合理布局、与徽文化相协调、拥有统一标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屯溪老街是一条闻名的、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商业步行街。路面全用赭红石精筑而成,街道两旁店铺林立,错落有序,层楼叠致,一色是传统的砖木结构。小青瓦、马头墙、古朴端庄,至今仍保留着浓厚的徽派建筑特色。有"东方的古罗马"之称,被誉为"活动着的清明上河图"。为了保护好这条具有历史文物价值的老街,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办公室,重点抓好老街的保护与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屯溪老街街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引入空间句法这一空间研究方法,对屯溪老街历史商业街区的空间形态进行量化的描述和分析,通过对整合度、平均深度、控制值等句法变量的解读,揭示街区空间形态的构成逻辑。  相似文献   

13.
以屯溪老街为例,梳理了老街的变迁历史及其功能空间的利用现状,以此分析老街在保护及利用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功能复兴理念,从以功能空间维护为前提保护传统风貌、以街区安全为基础丰富功能业态、梳理公共空间节点等三个方面探讨屯溪老街功能复兴的基本策略,以期为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功能复兴提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4.
屯溪老街保护整治规划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朱自煊 《城市规划》1994,18(1):29-34
由于严格遵循对历史地段采取保护、整治为主的原则,并长期实行规划与建筑设计密切配合的实施办法,屯溪老街历史风貌得以保存和更新,促进了当地旅游事业和经济的发展。在1985年规划基础上,最近又对屯溪老街保护规划进行了修订。本文对规划指导思想、规划方法、实施过程及整治效果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传统街巷空间保护利用为目标构建了街巷空间价值评估体系,利用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山口老街作为实证案例进行研究。首先,对山口老街的历史性保护项目现状进行梳理,提炼本地传统街巷的价值特色,从"历史原真性、生活延续性、风貌完整性、改造合理性"出发,建立价值评估体系;然后,利用德尔斐法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打分,并且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评价矩阵计算权重,最终得到加权总和各个指标层的综合分值,针对分值划分空间价值等级,根据价值等级不同,提出相对应的保护策略。结果表明:增加"改造合理性"指标有别于以往的传统街巷空间价值评估体系,能够进一步分析出改造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空间感知,且为今后传统街巷空间感知的维护和塑造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马皎  吴国源 《城市规划》2024,(3):125-126
<正>1.老街概况咸阳老街指由中山街、东明街、北平街三条历史文化街区构成的咸阳老城片区的代称,是咸阳明清文化遗产重要承载地。明清咸阳古城区建于明洪武年间,布局为“田”字形,有东、西、东南、东北四城门,设有三条东西街和四条南北街巷。明嘉靖年间抚军谢兰、道台刘志对其进行扩建,“拓东西北三隅,计广逾八里,雄跨渭岸,屈曲不方,以象斗杓。”后于万历、崇祯和清乾隆年间重修,城内街巷布局近于棋盘形。现存咸阳老街内的古建筑、古遗址、街道尺度、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6,(7)
文章从传统元素在古城中的应用效果出发,以安徽屯溪老街中的户外广告作为研究对象,结合里克特量表的调研数据,采用SPSS软件对传统元素在屯溪老街户外广告设置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回归分析,并得出相应的回归方程,这对以后古城的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有这样一群"娘子军",她们穿梭在北京大栅栏胡同里的各个角落,她们凭借着对消防事业的热爱,坚守着那份责任,不怕苦、不言累。当她们取下防护面罩时你会发现,这支队伍竟清一色是50岁上下的女性,人们尊敬的称她们为"妈妈消防队"。排查隐患保障安全"大栅栏儿"是北京最古老、最著名且又最别具一格的繁华老街市和商业闹市区。这里街道狭窄,两侧老字号店铺麟次栉比,终日人流如梭,热闹非凡。在1.2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交错着114条街巷,最窄的胡同宽度仅为0.75米,大部分建筑耐火  相似文献   

19.
李俊 《安徽消防》2000,(11):38-38
黄山市中心城区“屯溪老街”,被当代中外学者称之为活动着的“清明上河图”。她的面貌、风格仍保留着宋、明、清的遗风。1995年被国家列为“全国历史文化保护街区”,许多影视剧导演大多钟情于屯溪老街古色古香,将她作为外景拍摄地。由于她的名气日盛,已经成为来黄山旅游的客人必览的重点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20.
塞上老街是呼和浩特"百年古城"城市空间肌理的最后遗存,也是西口文化和晋风建筑风格的"孤本",其宜人的尺度、极具识别性的街巷空间和充满市井文化气息的生活方式均蕴含着人文魅力.在近几年发展过程中,内部功能单一、公共空间丰富性与多样性缺失、空间肌理磨灭和集体记忆断层问题尤为凸显.通过研究传统民居院落空间,挖掘物质空间形式所承载的人文信息,分析院落空间、街巷空间与人文空间三者关系,将传统民居院落空间研究应用在旧城街巷空间改造与更新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