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8 毫秒
1.
杨眉  蒋春樊  哈春芳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24):2920-2924
目的 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内膜中骨桥蛋白(OPN)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情况及二者的相关性,以及不同剂量孕激素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6-2015年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EMs患者105例,术前1 d行诊刮术获得在位内膜(EMs在位内膜组),由卵巢囊肿剥除术或患侧附件切除术切除组织获得异位内膜(EMs异位内膜组)。另选取同期行输卵管绝育手术的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绝育手术前1 d行诊刮术获取子宫内膜(正常子宫内膜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组内膜中OPN及MMP-9表达情况,并分析EMs在位内膜组、EMs异位内膜组OPN与MMP-9的相关性。2013年1-3月,从105例患者中随机选取9例患者的在位内膜组织进行后续试验,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不同剂量(0、1、10、100、1 000 nmol/L)孕激素干预后在位内膜腺上皮细胞中OPN、MMP-9 mRNA表达水平。结果 免疫组化法染色结果显示,正常子宫内膜组在位内膜DAB染色后腺上皮细胞呈淡黄色,OPN、MMP-9均主要表达于内膜腺上皮细胞中;EMs在位内膜组DAB染色后腺上皮细胞染色加深,呈棕黄色;EMs异位内膜组腺上皮细胞染色进一步加深,呈棕黑色,OPN和MMP-9主要表达于EMs腺上皮细胞中。EMs异位内膜组OPN、MMP-9表达情况强于EMs在位内膜组、正常子宫内膜组(u值分别为7.553、-6.153、-9.754、-10.240,P<0.001);EMs在位内膜组OPN、MMP-9表达情况强于正常子宫内膜组(u值分别为7.164,8.816,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EMs在位内膜组、EMs异位内膜组中OPN与MMP-9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rs值分别为0.657、0.745,P<0.05)。0、1、10、100、1 000 nmol/L孕激素分别干预EMs腺上皮细胞后,其OPN及MMP-9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PN、MMP-9在EMs患者在位、异位内膜中表达均增强,但不同剂量孕激素对EMs患者在位内膜腺上皮细胞OPN、MMP-9表达水平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杨眉  蒋春樊  哈春芳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24):2925-2929
背景 目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方法仍比较有限,而米非司酮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但其具体机制尚未明确。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中骨桥蛋白(OPN)、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3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妇科因卵巢巧克力囊肿行卵巢囊肿剥除术或患侧附件切除术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1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前是否接受米非司酮治疗将其分为米非司酮组(11例)和对照组(10例)。获取所有患者在位、异位内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中OPN、MMP-9表达水平;取对照组患者在位子宫内膜组织,培养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以不同剂量(0、0.1、1.0、10.0 mmol/L)米非司酮进行干预,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中OPN、MMP-9表达水平。结果 米非司酮组在位、异位内膜组织中OPN、MMP-9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0.1 mmol/L、1.0 mmol/L米非司酮干预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中OPN、MMP-9 mRNA表达水平低于0 mmol/L(P<0.05);1.0 mmol/L、10.0 mmol/L米非司酮干预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中OPN、MMP-9 mRNA表达水平高于0.1 mmol/L(P<0.05);10.0 mmol/L米非司酮干预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中OPN、MMP-9 mRNA表达水平高于1.0 mmol/L(P<0.05)。结论 米非司酮可明显下调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中OPN、MMP-9表达水平,从而抑制子宫内膜的侵袭、黏附以及种植性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雌激素药物(丙氨瑞林、米非司酮、孕三烯酮)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EMS)OPN、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建模成功的36例实验用大鼠随机性地均分为四组,各9例.分别给予丙氨瑞林、米非司酮、孕三烯酮三种雌激素类药物干预,另外使用酵母片进行干预,1个月后将大鼠杀死.将其在位与异位内膜取出,运用RT—PCR法对OPN与MMP-9蛋白及基因表达进行分析、测定。结果三组雌激素药物干预组干预后在位内膜与异位内膜中的OPN与MMP-9的表达均要明显低于干预前,且干预前后差异存在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干预后异位内膜中的OPN与MMP-9的表达要强于在位内膜;三组雌激素干预组干预后在位与异位内膜OPN表达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后雌激素干预组异位内膜中MMP-9表达明显强于在位内膜(P〈0.01);对照组干预后异位内膜中OPNmRNA的表达较干预前出现显著性降低(P〈0.01),且在位与异位内膜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激素类药物能够降低大鼠在位及异位内膜中OPN与MMP-9的表达能力,且对异位内膜中的OPN表达能力的抑制作用要明显强于在位内膜,对在位内膜中的MMP-9表达能力的抑制性作用不亚于对异位内膜;雌激素类药物可能通过对局部病灶OPN及MMP-9表达能力的抑制作用进行抑制来减小细胞的侵袭及黏附性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模型在位及异位内膜中骨桥蛋白(OPN)及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建模成功的13只大鼠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7只),对照组(6只),药物干预4周后开腹取材,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及RT-PCR法测定药物干预前、后在位及异位内膜中MMP-9及OPN的表达。结果干预后米非司酮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中OPN及MMP-9的表达均较干预前表达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干预后异位内膜中OPN的表达强于在位内膜,而米非司酮组干预后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中OPN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3);对照组干预后异位内膜中MMP-9的表达强于在位内膜,且干预后米非司酮组异位内膜中MMP-9的表达也较在位内膜中表达增强(P=0.011);对照组干预后异位内膜中OPNmRNA表达较干预前明显减低,且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米非司酮可降低大鼠EMS模型在位、异位内膜中OPN及MMP-9的表达,对异位内膜中OPN的抑制作用要强于在位内膜;对在位内膜中MMP-9的抑制作用不弱于对异位内膜。米非司酮可能通过抑制病灶局部OPN、MMP-9的表达而降低细胞的黏附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机制是否与其纠正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在异位内膜的表达失衡有关.方法 35例行全子宫切除术的子宫腺肌症患者分为米非司酮治疗组(n=19)和对照组(n=16).子宫内膜作为在位内膜标本,腺肌瘤作为异位内膜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并比较在位和异位内膜中MMP-9和TIMP-1水平.结果 米非司酮治疗组异位内膜组织中,MMP-9在腺上皮细胞内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IMP-1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MP-9/TIMP-1的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子宫腺肌症患者经过米非司酮治疗后,异位内膜中MMP-9表达下降,TIMP-1表达上升;米非司酮通过下调MMP-9/TIMP-1的比值来控制异位内膜组织的种植侵袭.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与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及MMP-2与HIF-1α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异位内膜(异位内膜组40例)、子宫在位内膜(在位内膜组40例)及正常内膜(正常内膜组20例)中MMP-2、HIF-1α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MMP-2、HIF-1α的阳性表达分别位于腺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及细胞核和细胞质,异位内膜组阳性表达高于在位内膜组与正常内膜组(P〈0.05),在位内膜组阳性表达高于正常内膜组(P〈0.05);MMP-2与HIF-1α表达强度的变化呈正相关(r=0.657,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MMP-2和HIF-1α的表达明显增高,且HIF-1α可能参与调控MMP-2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Galectin-3、MMP-9和VEGF在20例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组织和20例正常对照内膜组织中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Galectin-3、MMP-9和VEGF在40例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异位内膜组织和40例正常对照内膜组织中蛋白的表达,分析其在异位内膜组织中高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内膜比较,Galectin-3、MMP-9和VEGF在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组织中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蛋白相对表达量也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内膜比较,Galectin-3和VEGF在子宫腺肌病内膜中高表达(P?<0.05)。Galectin-3和MMP-9(r?=0.493,P?=0.001)、Galecein-3和VEGF(r?=0.616,P?=0.000)、MMP-9和VEGF(r?=0.441,P?=0.004)高表达之间均呈正相关。结论 Galectin-3、VEGF和MMP-9在子宫腺肌病内膜组织中表达升高且呈正相关,可能共同参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和异位侵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在位内膜腺上皮细胞中骨桥蛋白(OPN)对核因子κB(NF-κB)p65表达的影响及其与细胞侵袭的关系。方法原代分离培养12例EMS患者在位内膜原代腺上皮细胞。采用OPN siRNA干扰细胞24 h后收集,Western blot、RT-PCR方法分别检测干预前、后细胞中OPN、NF-κBp65蛋白及其mRNA表达情况;Transwell试验检测干预前、后细胞侵袭性的变化。采用相同剂量的无RNA酶水干预EMS患者在位内膜腺上皮细胞作为未干预组。结果与干预前比较,OPN siRNA干扰后细胞中OPN蛋白、mRNA的表达明显下降(t1=7.92,t2=9.87,P<0.05);与未干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PN siRNA干扰后细胞中NF-κBp65蛋白及mRNA的表达明显减弱(t1=—2.13,t2=— 8 .61,P<0.05),与未干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PN siRNA干扰后原代腺上皮细胞的侵袭性明显降低(t=2.38,P<0.05),与未干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O PN、N F-κBp65在 EM S患者在位内膜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呈明显的正相关( r=0.87)。结论 OPN siRNA沉默EMS患者腺上皮细胞中的OPN后OPN、NF-κBp65的表达及细胞的侵袭性均明显降低,且二者呈明显正相关,揭示二者极有可能在异位细胞的侵袭中发挥同步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机制是否与其纠正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在异位内膜的表达失衡有关。方法35例行全子宫切除术的子宫腺肌症患者分为米非司酮治疗组(n=19)和对照组(n=16)。子宫内膜作为在位内膜标本,腺肌瘤作为异位内膜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并比较在位和异位内膜中MMP-9和TIMP-1水平。结果米非司酮治疗组异位内膜组织中,MMP-9在腺上皮细胞内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IMP-1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MP-9/TIMP-1的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腺肌症患者经过米非司酮治疗后,异位内膜中MMP-9表达下降,TIMP-1表达上升;米非司酮通过下调MMP-9/TIMP-1的比值来控制异位内膜组织的种植侵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F-κB)、环氧化酶-2(COX-2)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COX-2在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子宫腺肌病在位子宫内膜(在位内膜组)、异位子宫内膜(异位内膜组)中的表达.结果 NF-κB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组和在位内膜组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异位内膜组的表达明显高于在位内膜组(P<0.05);COX-2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组和在位内膜组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异位内膜组的表达明显高于在位内膜组(P<0.05).NF-κB、COX-2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786,P<0.05).结论 NF-κB、COX-2在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MP-7、CD147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本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33例正常子宫内膜(增生期13例,分泌期20例),45例在位子宫内膜(增生期25例,分泌期20例)、45例巧囊异位内膜中MMP-7、CD147的表达情况。检测结果用美国Media Cybernetics公司的image pro—plus5.0专业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秩和检验和等级秩相关Spearman分析。结果(1)MMP-7、CD147在巧囊异位内膜中的表达高于其在在位内膜及正常内膜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在在位内膜中的表达高于在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在在位内膜分泌期中的表达高于增生期,差异有显著性;而在正常子宫内膜分泌期与增生期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2)MMP-7与CD147在巧克力囊肿中的表达呈正相关趋势,差异有显著性。结论MMP-7、CD147与EMT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7(matrix metalloproteinase-7,MMP-7)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及痛经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原位内膜、异位内膜及对照组(40例)正常子宫内膜MMP-7的表达.结果 MMP-7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组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CD24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内异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内异症异位内膜组、48例内异症在位内膜组和30例正常内膜(对照组)标本及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间质细胞、不同月经周期中CD24的表达情况。结果内异症异位内膜组、内异症在位内膜组CD24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内异症异位内膜组、内异症在位内膜组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中CD24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内异症在位内膜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中CD24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内异症在位内膜组增生期、内异症异位内膜组增生期、对照组增生期、分泌期CD24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内异症在位内膜组分泌期(P均〈0.05)。结论CD24在内异症的发病中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以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与MMP-2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与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5-01~2006-01间治疗的30例子宫腺肌病病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子宫腺肌病在位组及异位组子宫内膜CD105、MMP-2的表达,并运用图像分析仪检测CD105标记的MVD。结果以CD105标记的MVD异位组为24.19±5.30,在位组为17.89±4.53,异位组子宫内膜中表达显著高于在位组子宫内膜(P〈0.05),在位组子宫内膜分泌期MVD18.09±3.60、增生期17.69±5.57,无显著差异(P〉0.05);MMP-2在子宫腺肌病异位组内膜的阳性表达率76.67%(23/30),在位组阳性表达率为46.67%(14/30),异位组内膜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在位组子宫内膜(P〈0.05),在位组子宫内膜分泌期MMP-2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增生期(P〈0.05)。经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MMP-2阳性率的表达与MVD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489,P〈0.01)。结论CD105和MMP-2的过度表达与子宫腺肌病新生血管的生成有关,在子宫腺肌病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子宫腺肌病具有侵袭性生长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在位和异位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表达的差异以及红藤颗粒剂对其调节作用。方法用自体移植法建立内异症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成红藤颗粒高、中、低(含生药浓度分别为120、80、55S/kg)剂量组,达那唑高、中、低(分别为80、40、20mg/kg)剂量组,以及去势组和空白组,共8组。采用明胶酶谱法测定给药后大鼠在位以及异位内膜组织中MMP-9和MMP-2蛋白表达。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在位和异位组织中均有MMP-9和MMP-2蛋白表达,红藤颗粒剂和达那唑高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在位和异位组织中MMP-9和MMP-2的活性(P〈0.05),与去势组作用相当。结论红藤颗粒剂可抑制MMP-9和MMP-2蛋白表达,这可能是其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