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法研究料液比、超声功率、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和时间5个因素对芡实叶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选择影响效果较显著的4个因素——料液比、超声功率、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出超声提取芡实叶黄酮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g/mL)、超声功率175W、乙醇体积分数85%、提取时间40min,在此条件下芡实叶黄酮提取量为90.28mg/g。  相似文献   

2.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碱蓬黄酮的提取工艺。以黄酮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对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进行考察,优选出最佳碱蓬黄酮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89.0%,料液比1∶35(g∶mL),提取时间3.1 h,提取温度67.0 ℃,碱蓬黄酮得率理论值为3.52%。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碱蓬黄酮得率实际值为3.50%,说明该优化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3.
研究微波法提取紫苏黄酮类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及响应面优化试验,分别考察紫苏粒径、提取时间、微波温度、乙醇体积分数及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苏粒径20目、提取时间70min、温度71℃、乙醇体积分数61%、料液比1:20(g/mL)时,黄酮得率最高为59.28mg/g。紫苏提取液经柱层析法纯化后,经全波长扫描和高效液相色谱显示,该物质主要成分为芦丁、木犀草素等。  相似文献   

4.
张吉祥  欧来良 《食品科学》2012,33(16):45-49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枣核中总黄酮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以枣核黄酮提取率作为考查指标,对影响黄酮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溶剂乙醇体积分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然后,利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对枣核黄酮提取的影响程度大小顺序为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微波功率,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60(g/mL)、提取温度60℃、乙醇体积分数50%、提取时间20min、微波功率500W。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枣核黄酮粗品的提取产率为10.14%,粗品中黄酮含量为7.00%。结论:采用正交试验-微波提取工艺,能显著提高枣核黄酮的提取效率,具有较好的提取效果。  相似文献   

5.
孙燕  杨峰  李成忠 《中国酿造》2019,38(12):163
采用乙醇提取法研究白背三七类黄酮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四个因素对类黄酮得率的影响;优化了白背三七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类黄酮得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白背三七类黄酮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5%,料液比1∶25(g∶mL),提取时间120 min,提取温度60 ℃。在此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类黄酮平均得率为3.81%。  相似文献   

6.
响应面法优化银杏叶黄酮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液料比和提取时间4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银杏黄酮提取条件进行优化,考察各因素的影响效应及其交互作用,得出银杏黄酮提取的回归方程,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8.6℃,乙醇体积分数72.95%,提取时间2.24 h,液料比36.47(mL/g)。在此条件下黄酮提取率预测值为1.299%,与试验值1.291%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孟宪军  刘欣  冯颖 《食品科学》2012,33(10):51-56
根据中心组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分别对回流法提取长白楤木中的皂苷与黄酮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回流法提取长白楤木中皂苷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乙醇体积分数80%、料液比1:65.3(g/mL)、时间2h、温度94.1℃,预测皂苷最大提取量为74.65mg/g,实际测得皂苷最大提取量为70.25mg/g;回流法提取长白楤木中黄酮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60(g/mL)、时间4h、温度100℃,预测最大提取量为20.56mg/g,实际测得最大提取量为19.86mg/g。  相似文献   

8.
孙兰萍  马龙  张斌  赵大庆  许晖 《食品科学》2009,30(6):97-101
研究了花生壳中黄酮物质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法研究了时间、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对花生壳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建立了具有提取条件的数学模型,确定了最优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对花生壳黄酮提取率影响作用大小的顺序为:提取时间>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时间2h、提取温度53℃、乙醇体积分数73%、液料比27ml/g,在该条件下花生壳黄酮提取率达4.04%。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野菠菜黄酮提取工艺,提高总黄酮提取率。利用正交试验考查不同粒度、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下总黄酮浓度,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粒度40目、料液比1∶30(g/m L)、提取时间1 h、乙醇溶液体积分数75%,在该工艺下,野菠菜总黄酮得率为3.216 mg/m L。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大蒜中黄酮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黄酮得率为指标,应用Design-Expert对影响黄酮提取效果的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4个因素进行中心组合设计试验,并建立教学模型,研究这些因素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各因素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料液比,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3.98 h,料液比1 ∶ 40.19,乙醇体积分数68.63%,提取温度96.66℃,该条件下大蒜总黄酮的提取率为1.134mg/g.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实际提取率为1.122mg/g,荧光法测得实际提取率为1.127mg/g.结论:响应面分析法优选黄酮提取工艺条件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以枇杷叶为原料,考察了枇杷叶中总黄酮提取率的主要因素。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提取总黄酮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25(g/mL),微波时间7min,微波温度65%,在此条件下枇杷叶中总黄酮的提取率达16.24%。  相似文献   

12.
张迪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3):173-178,184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马鞭草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乙醇浓度(A)、料液比(B)、提取时间(C)、提取次数(D)为自变量,总黄酮含量为因变量,运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优化马鞭草中总黄酮闪式提取工艺。并通过马鞭草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马鞭草中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0%,料液比为1:35 (g/mL),提取时间为1.5 min,提取次数为2次。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含量达到(8.282±0.003) mg/g,与模型预测值8.280 mg/g相近。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稳定可靠,总黄酮得率高,适于马鞭草中总黄酮的提取。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当马鞭草中总黄酮浓度为60 μg/mL时,其对DPPH、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3种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74.8%、43.2%、89.5%,表明马鞭草总黄酮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为优化超声辅助酶法提取鱼腥草根总黄酮的工艺,以黄酮提取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出适宜的液料比、粒径、乙醇浓度、酶解时间、加酶量,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鱼腥草黄酮提取最佳条件,并对黄酮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28:1 mL/g、粒径<250μm、乙醇浓度54%、酶解时间22 min,在该条件鱼腥草黄酮提取量为22.197 mg/g,产品干燥后纯度为26.63%。所得鱼腥草黄酮对DPPH·、·OH、ABTS+·有良好的清除能力,EC50值分别为0.097、2.250、0.384 mg/mL。本研究为鱼腥草根总黄酮提取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进一步实现鱼腥草资源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方竹笋加工剩余物为原料,以总甾醇、β-谷甾醇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超声波处理法提取竹笋甾醇。在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料液比、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及颗粒粒径对竹笋甾醇提取率影响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超声波处理法提取竹笋甾醇的工艺,在料液比1:31、超声功率410W、超声时间10.5min、颗粒粒径86目条件下,竹笋总甾醇提取率达0.317%,β-谷甾醇提取率达0.249%。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化柿子叶总黄酮的回流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总黄酮提取量为指标,根据单因素实验的结果,通过响应面法与正交法分别得出最佳的回流提取总黄酮的条件,确定最优工艺条件,并在最优工艺条件下,以VC作为对照,通过柿子叶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等的清除作用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正交试验设计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40%,提取温度50 ℃,料液比为1:50 (g/mL)和提取时间为120 min,总黄酮提取量为18.11 mg/g。响应面法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50%,提取温度50 ℃,料液比为1:60 (g/mL)和提取时间为120 min,总黄酮提取量为18.21 mg/g。响应面法总黄酮提取量比正交试验法提高了0.55%。但从经济角度考虑,低乙醇浓度和低料液比能节约成本和能耗,而两者提取率几乎没有差别。因此,正交试验更适合柿叶总黄酮提取工艺。同时在正交试验法最佳工艺条件下,柿叶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IC50分别为8.0、18.0、76.0 μg/mL,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柿叶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OH自由基均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明显高于抗坏血酸,而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但清除能力低于同浓度的抗坏血酸。结论:正交试验提取柿叶总黄酮工艺合理可行,经济节约,可适用于工业生产。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均匀设计法试验和SPSS 13.0统计软件回归分析,进行微波辅助和超声波辅助提取赣南脐橙皮渣中总黄酮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最佳提取条件为功率390W、辐射时间7min、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45(g/mL),总黄酮提取可达19.3mg/g;超声波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70℃、超声提取时间60min、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45(g/mL),总黄酮提取可达16.6mg/g。  相似文献   

17.
正交试验优化淫羊藿总黄酮和多糖的分步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淫羊藿总黄酮和多糖进行分步提取工艺优化,探寻一种提高淫羊藿综合利用率的提取工艺。利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优化淫羊藿总黄酮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并对此工艺所得药渣进行多糖的水煮提取工艺优化。结果表明,总黄酮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按料液比1:10(g/mL)加入70%乙醇溶液,在60℃提取温度、150W超声功率下提取2次,每次5min,提取效率达4.72%;多糖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按料液比1:10加入水,在90℃提取温度提取2次,每次30min,提取效率达1.89%。优化后的淫羊藿总黄酮和多糖分步提取工艺操作简单、能耗低、提取效率高、多糖损失率低、较大限度地提高了淫羊藿的综合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贾仕杰  宁玮钰  曾栋  王金玲 《食品工业科技》2018,39(23):188-192,198
为获得红树莓籽中活性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本实验以脱脂"秋福"红树莓籽为原料,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pH 5个因素对活性物质提取的影响,以多酚提取含量为主要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加以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50(g/mL)、提取温度51℃、提取时间3.5 h、乙醇浓度57%、pH=3。测得红树莓籽中多酚提取含量为(38.32±0.25)mg/g,黄酮提取含量为(17.50±0.14)mg/g,原花青素提取含量为(19.71±0.27)mg/g。该工艺稳定,可靠,能为红树莓果籽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