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复杂断块群的特点,提出了断块模式的概念,并把现河庄油田划分为放射状、墙角状、平行弧状和入字型4种断块模式。探讨了各种断块模式的油气富集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断块模式的控油特点不同,即使是同一断块模式,在不同的部位,油气分布也不一致。其中,放射状构造的垒块、平行弧状构造的弧形断层内侧、入字型构造的锐角区是油气高产富集区。并进一步提出生油条件、储集条件、构造条件、构造应力场条件和断层封闭性条件是控制不同断块模式内油气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永安镇油气田成藏地质条件与油气富集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永安镇断块油气田油源充足储层发育、圈闭条件优越,具备形成丰富油气聚集有有利条件。油气分布受断层控制,中、低断块区油气最富集。油气呈阶梯状运移和聚集,因而由低到高断块区依次出现低饱和油藏、高饱和油藏、油气藏和纯气藏完整序列,同时原油逐渐变粘、变重。  相似文献   

3.
永安镇断块油气田油源充足、储层发育、圈闭条件优越,具备形成丰富油气聚集的有利条件。油气分布受断层控制,中、低断块区油气最富集,油气呈阶梯状运移和聚集,因而由低到高断块区依次出现低饱和油藏、高饱和油藏、油气藏和纯气藏完整序列,同时原油逐渐变粘、变重。  相似文献   

4.
油气不均一分布是含油气盆地中油气分布的普遍规律,这在复杂断块油田尤为明显:同一复杂断块油田不同断块之间或不同层段之间的原油物性及油气富集程度差异较大;同一断块内由于储层非均质性及成岩作用不同,断块内部油气分布也存在不均一性;复杂断块油田油藏类型复杂多变,且多与断层相关。断–砂配置和断层性质的差异性是导致同一复杂断块油田的不同断块油气富集差异性的关键因素;断层规模、产状、力学性质以及断层的平面或剖面组合样式等,均对油气富集有着重要影响。运用“断块区控制油气富集区”的思想来指导油气勘探工作,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东辛油气田为我国最大的复杂断块油气田,该区总体上由东营穹窿背斜、辛镇长轴背斜及过渡带三部分组成,受南北两翼近东西向延伸的二级断层的控制,呈现为东西向堑式背斜带。该区的断裂发育,断块多,断块大小、形状各异。构造的形成与下伏始新统孔店组上部和沙河街组下部的盐、膏岩和欠压实泥岩组成的塑性层上拱有直接关系。多期断裂活动导致油气在纵向上运移活跃,油气分布层位多,含油气井段长,油气藏沿断层呈叠瓦式展布,且由深到浅依次出现油藏、油气藏、气藏的完整序列。不同断块区油气富集程度差异大,构造翼部断块区较核部油气富集  相似文献   

6.
东辛油气田构造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辛油气田为我国最大的复杂断块油气田,该区总体上由东营穹窿背斜、辛镇长轴背斜及过渡带三部分组成,受南北两翼近东西向延伸的二级断层的控制,呈现为东西向堑式背斜带。该区的断裂发育,断块多,断块大小、形状各异。构造的形成与下伏始新统孔店组上部和沙河街组下部的盐、膏岩和欠压实泥岩组成的塑性层上拱有直接关系。多期断裂活动导致油气在纵向上运移活跃,油气分布层位多,含油气井段长,油气藏沿断层呈叠瓦式展布,且由深  相似文献   

7.
东营凹陷东辛油田油气成藏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含油气系统方法和油气成藏系统理论,研究了东辛油田的油气成藏条件以及形成模式.指出东辛油田有利成藏条件:(1)三面临洼,油源条件得天独厚;(2)砂体多层次多类型;(3)断层圈闭发育;(4)沙一段泥岩为区域盖层.东辛地区存在两个主要成藏期,分别对应于东营组末期和馆陶组末期——明化镇组时期,且以晚期成藏为主;油气先就近聚集,后在翼部断块区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油气断块的地质及成本特性和预算方法的研究,以及对构成油气断块的材料费、燃料费、动力费;生产人员工资及福利费;维护及修理费;原油处理费;工区管理费等的差异分析,提出了对油气断块生产运行过程的控制应包括:在总费用控制中,可以采用ABC分类法先进行分类,选出所占总费用比重较大的可控项目进行重点控制,以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在操作成本控制中,对所有油气断块主要单项费用总和的监控,对需要重点监控油气断块的运行监控。  相似文献   

9.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北部地区断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烃源岩的分布特征和断裂活动期次探讨了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北部地区佟二堡断层和茨东断层对牛居-长滩洼陷的控制作用。依据石油运移地球化学资料和油气分布特征,研究了牛青断层和茨西断层对油气运移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北部地区油气以沿断层垂向运移方式为主,以侧向运移为辅。据此建立了油气沿断裂运移的模式,并预测了有利的油气聚集区域。预测结果表明,该区油气藏类型多与断层有关,主要圈闭类型为断块和断鼻型。茨东断层和牛青断层之间区域以及沈旦堡-头台子地区为有利勘探区。  相似文献   

10.
六盘山盆地下白垩统沉积层序与含油气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露头剖面、钻井及地震资料对六盘山盆地下白垩统的沉积层序进行了剖析,把下白垩统六盘山群划分为一个沉积层序,分别由低位体系域、湖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组成,反映了早白垩世六盘山盆地从形成、扩张、鼎盛到萎缩消亡的发展过程。探讨了六盘山盆地白垩系含油气系统的地质要素(生油层、储集层、盖层及上覆层)和作用(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圈闭形成、关键时刻和保存)的发育特点,指出虽然六盘山盆地白垩系含油气系统形成的关键时刻整体上尚未到达,但在逆冲断块的下盘及断层带附近的局部构造中仍会找到白垩系含油气系统的油气藏。  相似文献   

11.
伊通地堑构造样式及其油气分布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伊通地堑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系统的构造解析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和钻井资料,对伊通地暂构造样式进行了详细的解剖,并简要分析了不同构造样式的油气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伊通地暂构造样式以“基底卷入型”为主,从盆地的动力学机制上属于“走滑-拉分型”,进一步可概括为5个类型构造样式,分别是:台阶式断块型、掀斜反转型、简单掀斜型、不对称双断型和伸展断块型,而且每一个断陷都以一种构造样式占主体,其展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构造样式的差异是造成不同断陷具有独特油气分布规律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2.
法21断块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储层非均质性变化是影响地下油、气、水运动及油气采收率的主要因素。本文以法21断块的岩石物性分析资料为基础,分析了该断块的层内、层问及平面的非均质性变化特点,从而为该断块制定开发调整方案奠定了基础。本文的分析方法也可推广到对同类型非均质性油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民丰断裂带是构造、沉积及油气成藏条件复杂的典型复杂断块油气富集区。断裂系统不仅对断块的形成具有控制作用,而且对油气的运聚也有显著的影响。复杂性和经典性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多年的滚动勘探工作中,一直未有明显的突破。通过对民丰断裂带油气地质特征分析以及深入研究断块区油气富集规律及控制因素,将对该区合理勘探开发、增储上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北塘凹陷断裂特征与油气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底大断裂控制了北塘凹陷的构造格架,形成了各具特征的西部、北部和南部三大断裂系统.发育了7种成因特征的断裂,总结出6种断裂组合发育模式.基底大断裂(临近生油区的)及其次级断裂控制了油气的宏观分布,形成以断裂为主控因素的复式油气聚集区带.对油气生运聚散和分布有控制作用的控烃断裂有:控源断裂、油源断裂、遮挡断裂、改向断裂、控圈断裂和破坏断裂6种基本类型.断块是油气藏的基本单元,其周边断裂既是遮挡断裂又是控圈断裂.  相似文献   

15.
多期叠合盆地油气运聚模式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7  
多期叠合盆地的主要特征是盆地经历了多个演化阶段,并且在不同演化阶段中具有不同的盆地类型和性质。对中国西北塔里木和柴达木盆地进行了多期叠合盆地油气运聚研究。这两个盆地自塬旦纪以一经历了震旦纪-交替转化,形成了油气来自多源、油气形成多期、油气运移多方向、油气聚集多场所的油气运聚特征。多期叠合盆地有3种基本油气运聚模式;(1)放射状运移、太聚集模式,以柴达木盆地西部环英雄岭构造带为代表,油气运移方向垂直  相似文献   

16.
东濮凹陷马厂地区油气聚集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油气的来源,油气运移方式和盖层分布,断裂系统的发育特征,储集相带的类型四个方面,对马厂构造成藏的主控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油气成藏规律,指出顶部地垒带气源条件优越,发育三套储集层系,是寻找成气藏的主要场所;中部断层阶带沙四段具有接受油型气和煤成气两套气源的有利构造位置,易形成混源气藏;构造翼部斜坡带油藏顺反向断块呈牙刷式分布,是现阶段增储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7.
沾化凹陷东部油气成藏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沾化凹陷的油气成藏类型和成藏模式。方法 以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的基本研究思路,探讨成藏动力学系统与复式油气聚集带的关系。结果 沾化凹陷东部主要存在以披覆背斜构造带、断裂构造带、洼陷缓坡断阶构造带为主的复式油气聚集带和洼陷带复式油气聚集带4种类型;建立了侧向运聚、它源断层垂向入山、跨断层、阶梯状移聚、多洼多源复式等5种油气成藏模式。结论 指出沾化凹陷东部的有利勘探方向,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松南八屋油气田储层物性参数与油气储集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八屋油气田,储层的物性参数随深度呈较强的指数规律变化,且在T4界面附近出现较明显的特点,不仅反映了T4界面上下地层的压实情况和储层的含油气性,也反映了不同地层中含油气储层物性界限值的复杂函数变化趋势,油气运移时总是优先储集在物性条件相对较好的储层中,同时储层的油气储层物性界限值的复杂函数变化趋势,油气运移时总是优先储集在物性条件相对较好的储层中,同时储层的油气产能与孔隙度和渗透率都是成正比的,而T3界面附近的储层物性条件相对最好,是油气储集的最佳场所,所以应将登娄库组的小I至小Ⅲ和泉一段的农Ⅷ油气层作为重点开发层系。  相似文献   

19.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北部地区断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烃源岩的分布特征和断裂活动期次探讨了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北部地区佟二堡断层和茨东断层对牛居长滩洼陷的控制作用。依据石油运移地球化学资料和油气分布特征 ,研究了牛青断层和茨西断层对油气运移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 ,北部地区油气以沿断层垂向运移方式为主 ,以侧向运移为辅。据此建立了油气沿断裂运移的模式 ,并预测了有利的油气聚集区域。预测结果表明 ,该区油气藏类型多与断层有关 ,主要圈闭类型为断块和断鼻型。茨东断层和牛青断层之间区域以及沈旦堡 -头台子地区为有利勘探区。  相似文献   

20.
东部凹陷荣兴屯构造特征及油气远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揭示荣兴屯构造带各局部构造的构造特征并优选出有利区带,通过构造平面图、剖面图以及平衡剖面图,对荣兴屯构造带的基本构造格局、次级构造单元、构造层划分、构造样式以及圈闭类型等进行了深入研究,阐明了其总体具有东西倾向分带、南北走向分段和垂向构造分层的变形特点,东西分为5个构造单元,上下分为4个构造层,中—南段较北段构造样式更为复杂,圈闭类型主要是断块、断鼻等构造型圈闭,各局部构造与不同构造层油气富集程度差别大。结合烃源发育与已探明油气藏分布特点,指出烃源岩、构造格局和断裂体系是控制油气成藏的主要因素,综合分析认为荣兴屯斜坡带是进一步勘探的有利区带,并对其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扼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