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氧化应激小鼠焦虑样行为的改善作用及对其体内氧化应激因子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给药组,给予小鼠L-丁硫氨酸-亚砜亚胺(BSO)造模后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白藜芦醇(10,20,40,80 mg·kg-1),采用明暗箱行为学实验观察药物对小鼠焦虑样行为的影响,通过检测小鼠杏仁核及海马中氧化应激相关因子SOD及MD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小鼠杏仁核以及海马中NADPH氧化酶亚基gp91phox的表达变化来研究白藜芦醇抗焦虑作用与氧化应激的关系。结果:行为学实验结果显示,给予白藜芦醇(80 mg·kg-1)48 h后能明显改善BSO引起的焦虑样行为,主要表现在明暗箱实验中小鼠穿梭明暗箱次数增多(P<0.05)以及停留在明箱中时间比变大(P<0.01),给予白藜芦醇(40,80 mg·kg-1)小鼠杏仁核(P<0.01,P<0.01)及海马中SOD活力明显增加(P<0.05,P<0.01),此外给予白藜芦醇(40,80 mg·kg-1)小鼠杏仁核(P<0.01,P<0.01)及海马中(P<0.05,P<0.01)MAD含量明显减少。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给予白藜芦醇(20,40,80 mg·kg-1)能明显降低BSO引起的杏仁核gp91phox表达增加(P<0.05,P<0.01,P<0.01),同时给予白藜芦醇(20,40,80 mg·kg-1)能明显降低海马中gp91phox表达(P<0.05,P<0.01,P<0.01)。结论:白藜芦醇能逆转氧化应激引起的小鼠焦虑样行为,其机制可能和其改善小鼠体内氧化应激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拮抗剂TAK-242抑制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I/R)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方法:选用48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I30min /R24h)、给药组[I/R+TAK-242(3 mg·kg-1)]、干预组[I/R+TAK-242+AG490(15 mg·kg-1)]。再灌注24 h后心脏超声检测小鼠心功能,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改变,WB检测心肌JAK2/STAT3磷酸化水平,ELISA检测血清IL-6、TNF-α、IL-10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浓度。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小鼠左心室收缩期直径(LVIDs)延长(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分数(LVFS)显著降低(P<0.001或P<0.01),心梗面积明显增加并出现心肌炎性浸润,心肌p-JAK2/p-STAT3表达明显升高(P<0.01或P<0.05),血清IL-6、IL-10、TNF-α和HMGB1水平显著升高(P<0.001或P<0.01)。与I/R组比较,TAK-242给药组小鼠LVIDs缩短(P<0.05),LVEF和LVFS显著升高(P<0.01或P<0.05),心梗面积缩小(P<0.01),心肌炎症浸润减轻,心肌p-JAK2/p-STAT3表达降低(P<0.01或P<0.05),血清IL-6和TNF-α水平明显下降(P<0.001或P<0.01),而IL-10和HMGB1浓度进一步升高(P<0.01)。与TAK-242给药组比较,AG490干预可显著加强TAK-242治疗作用,包括心肌收缩功能增强,心梗面积缩小及炎性浸润程度减轻,心肌p-JAK2/p-STAT3表达降低(P<0.05),血清IL-6、TNF-α浓度下降而IL-10、HMGB1浓度升高(P<0.01或P<0.05)。结论: Toll样受体4拮抗剂TAK-242抑制小鼠I/R炎症反应与JAK2/STAT3信号通路失活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川芎嗪对内毒素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纤维化和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LPS模型组、LPS+川芎嗪(50,100,200 mg·kg-1)组。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变。Masson染色分析肺纤维化。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tTNF-α)和IL-18水平。蛋白印记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type Ⅰ),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 type Ⅲ),PI3K,P-PI3K,AKT,P-AKT,mTOR和P-mTOR的蛋白水平。结果:LPS模型组大鼠肺组织湿/干重之比高于对照组(P<0.01)。与LPS模型组相比,LPS+川芎嗪(100,200 mg·kg-1)组大鼠肺组织湿/干重之比降低(P<0.01)。川芎嗪处理可改善LPS模型组大鼠肺组织病变及纤维化。LPS模型组大鼠α-SMA,TGF-β1,collagen type Ⅰ和collagen type Ⅲ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与LPS模型组相比,LPS+川芎嗪(50,100,200 mg·kg-1)组大鼠α-SMA、TGF-β1、collagen type Ⅰ和collagen type Ⅲ表达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LPS模型组大鼠IL-6、IL-1β、IL-18和TNF-α水平升高(P<0.01)。LPS+川芎嗪(50,100,200 mg·kg-1)组大鼠IL-6、IL-1β、IL-18和TNF-α水平低于LPS模型组(P<0.01)。LPS模型组大鼠P-PI3K/PI3K,P-AKT/AKT和P-mTOR/mTOR比值高于对照组(P<0.01)。与LPS模型组相比,LPS+川芎嗪(50,100,200 mg·kg-1)组大鼠P-PI3K/PI3K,P-AKT/AKT和P-mTOR/mTOR比值下降(P<0.01)。结论:川芎嗪可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活化减轻内毒素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纤维化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虎杖苷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调控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炎症作用的影响。方法:通过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高脂饲料喂养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将成模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缬沙坦组(20 mg·kg-1)、虎杖苷组(75 mg·kg-1)、虎杖苷组(150 mg·kg-1),每组10只,日常进行高脂饮食喂养,连续灌胃给药90 d,每日1次。于第90天采集尿液,测量尿量及终点法测24 h尿白蛋白(UP)含量。通过HE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组织的病理学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肾组织中TGF-β1、FN纤维化指标表达及肾脏组织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Myd88)、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虎杖苷组大鼠Scr、BUN、UP含量显著降低(P<0.05)。TGF-β1、FN纤维化指标明及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含量显减少(P<0.05),TLR4、Myd88、NF-κB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虎杖苷对糖尿病肾病所引起的肾脏炎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LR4/NF-κB信号通路,降低肾脏组织的炎症因子含量,而起到抗炎的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金乌健骨方含药血清对人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IL-17、IL-1α、IL-1β、TNF-α、IL-6分泌的影响,探讨其抗炎作用。方法:选取符合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的手术患者关节滑膜组织,进行原代滑膜细胞培养,并制备金乌健骨方兔含药血清,取3代对数生长期滑膜细胞加入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冻干粉,采用ELISA法检测IL-17、IL-1α、IL-1β、TNF-α、IL-6的分泌情况。结果:兔血清组IL-17、IL-1α、IL-1β、TNF-α、IL-6分泌量较空白对照组降低,但2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治疗组IL-17、IL-1α、IL-1β、TNF-α、IL-6的分泌量均较空白对照组降低(P<0.01,或P<0.05),金乌健骨方高剂量组(43 g·kg-1)对各炎性因子的降低最明显,对IL-17、IL-1β和TNF-α的降低作用优于雷公藤多苷组和强的松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苗药金乌健骨方能够抑制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的IL-17、IL-1α、IL-1β、TNF-α、IL-6的分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曲唑酮对脑卒中后抑郁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受体酪氨酸激酶B(Trk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曲唑酮小、中、大剂量组),每组均为12只。选择右侧大脑中动脉进行栓塞,并连续给予慢性无法预见性的应激(3周)建立大鼠卒中后抑郁模型(对照组除外)。在给予慢性应激的同时,曲唑酮小、中、大剂量组分别给予曲唑酮(8,13,20 mg·kg-1)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文拉法辛(20 mg·kg-1)灌胃,均每天1次,连用21 d。Morris水迷宫试验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进行评价,免疫组化法对海马区BDNF表达进行检测。免疫印迹法对BDNF及其受体TrkB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模型组、曲唑酮中剂量组、大剂量组在用药第7,14,21天大鼠糖水偏爱情况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大剂量组在用药第14天、第21天大鼠糖水偏爱情况与小剂量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曲唑酮小、中、大剂量组逃避潜伏期、穿平台次数、空间探索时间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中、大剂量组逃避潜伏期、穿越平台次数、空间探索时间与小剂量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模型对照组BDNF、TrkB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曲唑酮小、中、大剂量组BDNF、TrkB阳性细胞数、BDNF及TrkB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大剂量组BDNF、TrkB阳性细胞数、BDNF及TrkB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小、中剂量组(P<0.05)。结论:大、中、小剂量曲唑酮能改善脑卒后抑郁大鼠的空间学习及记忆功能,以大剂量曲唑酮效果最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同时上调海马BDNF及其受体TrkB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建立铜绿假单胞菌(PA)慢性肺部感染大鼠模型,给予其不同剂量左氧氟沙星(LVF),进行药效学和耐药机制研究,评价其给药方案的合理性。方法:建立PA肺部慢性感染大鼠模型,各组大鼠灌胃口服LVF 45.0和67.5 mg·kg-1治疗,连续21 d;考察各组大鼠的生理状态、细菌突变频率及治疗后PA的MIC比值的"动态变化"等。筛选不同治疗时间分离的PA耐药菌株,检测耐药菌株的耐药基因变异的动态变化。结果:与模型组大鼠比较,治疗组大鼠的一般状态、肺组织病理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炎性指标显著下降(P<0.01或P<0.05);肺指数显著降低(P<0.01);死亡率显著降低(P<0.01或P<0.05),PA清除率显著升高(P<0.05);大鼠肺内分离PA的MIC值随给药时间增加而呈升高趋势,且45.0 mg·kg-1剂量组的升高幅度大,停药后其值有所下降。LVF 45.0 mg·kg-1剂量组较LVF 67.5 mg·kg-1剂量组细菌突变率高。结论:根据LVF不同剂量对PA慢性肺部感染大鼠模型的疗效和PA对其的耐药情况,LVF 67.5 mg·kg-1为合理的剂量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荔枝核总黄酮(TFL)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胆碱能抗炎通路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地塞米松3 mg·kg-1组、荔枝核总黄酮100,50,25 mg·kg-1组,每组10只大鼠,连续灌胃给药7 d。末次给药30 min后,腹腔注射20%酵母混悬液(5 mL·kg-1)建立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末次注射2 h后,处死大鼠,摘眼球取血法取血,分离出血清,待测。测定大鼠左肺组织进行的湿干比重(W/D)。测定肺组织中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一氧化氮(NO)、乙酰胆碱(AC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肺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的蛋白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湿干比重上升,IL-1β、NO、TNF-α及NF-κB的含量提高,ACh 的含量下降,ChAT和AChE的活性减弱(P<0.05)。与模型组相比,荔枝核总黄酮组的大鼠肺组织湿干比重下降,IL-1β、NO、TNF-α及NF-κB的含量下降,ACh 的含量升高,ChAT和AChE的活性增加(P<0.05)。结论:荔枝核总黄酮可通过调节胆碱能抗炎通路,抑制炎症反应的发展,使受损肺组织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美托洛尔药动学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美托洛尔组和美托洛尔联合银杏叶提取物组,美托洛尔组口服给予美托洛尔40 mg·kg-1,美托洛尔联合银杏叶提取物组口服给予银杏叶片28.8 mg·kg-1(按黄酮醇苷量)和美托洛尔40 mg·kg-1。给药后2,5,10,20,40,60,90,120,240,360,480,720 min股动脉采血,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美托洛尔及代谢物血药浓度。结果:美托洛尔组联合灌胃给予银杏叶提取物与美托洛尔后,美托洛尔Ka和AUC0-t显著降低(P<0.05),tmax显著增加(P<0.05),美托洛尔代谢产物O-去甲基美托洛尔和α-羟基化美托洛尔AUC0-t显著增加(P<0.05),而CL显著减小(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能够显著降低美托洛尔的血药浓度,抑制其代谢物O-去甲基美托洛尔和α-羟基化美托洛尔的清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百事乐胶囊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抑郁模型组、氟西汀组及百事乐胶囊高、中、低(2.88,1.44,0.72 g·kg-1)剂量组,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应激加孤养的方法建立抑郁模型,造模同时灌胃给药,连续21 d Morris水迷宫测定对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放射免疫法观察大鼠血浆CORT含量的变化,Western-blotting观察大鼠海马GR,p-GR,SGK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EL)、目标象限潜伏时间显著增长(P<0.01);穿越目标象限的次数显著降低(P<0.05);CORT含量显著增高(P<0.01),海马GR、p-GR的表达下调(P<0.01),SGK1的表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百事乐胶囊高剂量能缩短模型大鼠的EL(P<0.05),并能缩短目标象限潜伏时间(P<0.05),增加目标象限的穿越次数(P<0.05);同时高、中剂量组大鼠血浆CORT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或P<0.01);高、中剂量组海马GR、p-GR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或P<0.01),高剂量组SGK1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百事乐胶囊可能通过GR/p-GR/SGK1信号级联增加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学习记忆的功能,进而实现抗抑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当归水溶性低分子质量部分抗炎作用的研究。方法:首先取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氢化可的松2 mg·kg-1组和当归水溶性低分子质量部分0.18 g·kg-1、0.09 g·kg-1组。按1 mg·kg-1脂多糖(LPS)腹腔注射制作炎症模型,ELISA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比较各组给药前后TNF-α和IL-6的差异。然后取40只KM小鼠随机分为4组进行二甲苯致小白鼠耳肿胀试验,比较各组耳肿胀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当归水溶性低分子质量部分组TNF-α、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当归水溶性低分子质量部分可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白鼠耳肿胀(P<0.01)。结论:当归水溶性低分子质量部分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异型南五味子对D-半乳糖胺/脂多糖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ICR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 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联苯双酯(200 mg·kg-1)组,异型南五味子醇提物低、中、高剂量(200、400、800 mg·kg-1)组。每天给药一次,连续给药14 d,末次给药1 h后,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用600 mg·kg-1 D-半乳糖胺和40 μg·kg-1脂多糖腹腔注射以复制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末次给药12 h后,摘眼球取血,取材。用生化法测定血清中ALT、AST水平,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小鼠肝匀浆中SOD、MDA、MPO及GPx-2含量,测定血清及肝组织中 TNF-α、IL-6、IL-10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并于光镜下检查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异型南五味子200、400、800 mg·kg-1剂量均能显著降低血清中ALT、AST水平(P<0.05或P<0.01),明显降低肝匀浆中MDA、MPO含量,显著升高SOD、GPx-2水平(P<0.05或P<0.01),并能降低肝脏及血清中TNF-α、IL-6含量,升高IL-10的表达水平(P<0.05或P<0.01)。病理观察显示异型南五味子组能明显减轻肝脏灶性坏死、水肿,减少肝脏炎性细胞浸润。结论:异型南五味子对腹腔注射600 mg·kg-1D-半乳糖胺和40 μg·kg-1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川芎嗪(TMPZ)联用亚剂量环孢素A(CsA)对同种异体小鼠皮肤移植的抗排斥反应作用。方法:将BALB/c小鼠作为供体,C57BL/6小鼠作为受体,行背-背皮肤移植术。随机分为模型组、TMPZ组(50 mg·kg-1)、CsA组(10 mg·kg-1)、TMPZ+亚剂量CsA组(TMPZ 50 mg·kg-1+CsA 5 mg·kg-1)、假手术组,腹腔注射给药10 d。观察受体鼠移植皮片的存活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中白介素-2(IL-2)、IL-4、IL-10、γ-干扰素(IFN-γ)含量,流式细胞术分析脾脏CD4+、CD25+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结果:各给药组小鼠移植皮片的存活天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TMPZ+CsA组的移植皮片存活天数比TMPZ组或CsA组均有显著延长(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TMPZ+CsA组以及TMPZ单用组均可明显减少血浆Th1类细胞因子(IL-2、IFN-γ)的表达(P<0.01),明显增高Th2类细胞因子(IL-4、IL-10)的表达(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均可明显增高脾脏CD4+ CD25+T淋巴细胞的比例(P<0.05或P<0.01)。结论:TMPZ具有抑制同种异体小鼠皮肤移植排斥反应的效果,与CsA联合应用可能具有协同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Th1/Th2细胞因子、刺激CD4+、CD25+T淋巴细胞的表达等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与二者单独使用对兔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LI)时促炎因子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60只,体质量2.2~2.8 kg,随机分为5组(n=12):对照组(C组)、急性肺损伤组(ALI组)、瑞芬太尼组(RF组)、舒芬太尼组(SF组)、瑞芬太尼+舒芬太尼组(M组)。C组,30 min静脉泵注生理盐水10 mL;ALl组,30 min静脉泵注大肠杆菌脂多糖(LPS)0.7 mg·kg-1;RF组与SF组先静脉泵注LPS(方法同ALI组)再分别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8 μg·kg-1·min-1,舒芬太尼0.02 μg·kg-1·min-1;M组先静脉泵注LPS(方法同ALI)后静脉缓慢推注舒芬太尼1.0 μg·kg-1,3 min后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8 μg·kg-1·min-1。各组分别于泵注LPS前(T0)、泵注结束即刻(T1)、泵注结束1(T2)、3(T3)、6(T4)h时记录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介素(IL)-1、IL-6、IL-8的浓度;称量肺组织湿重(W)和干重(D),计算W/D比;观察肺组织病理学结构变化。结果:在T0~T1时段,各组各项检测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T2~T4时段:与C组比较,ALI组、RF组、SF组和M组的MAP、HR、PaO2均降低(P<0.05),W/D比值、和血浆TNF-α、IL-1、IL-6、IL-8的浓度均升高(P<0.05);与ALI组比较,RF组、SF组和M组PaO2、MAP、HR均升高(P<0.05),肺组织W/D比和血浆TNF-α、IL-1、IL-6、IL-8的浓度降低(P<0.05);M组、RF组和SF组相比较,PaO2、MAP、HR变化以及肺组织W/D比和血浆TNF-α、IL-1、IL-6、IL-8的浓度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整个实验过程中各组生命体征的稳定性:C组 > M组 > SF组 > RF组 > ALI组。肺组织病理学损伤结果表明,RF组、SF组和M组均较ALI组减轻。结论:瑞芬太尼、舒太尼静脉麻醉可使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兔血液中TNF-α、IL-1、IL-6、IL-8的浓度降低,从而减轻其肺损伤的程度。二者联合使用与单独使用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在未成年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1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黄芪多糖组(40 mg·kg-1,APS组、p38MAPK阻断剂SB203580组(5 mg·kg-1,SB组),APS+SB203580组(APS 40 mg·kg-1+SB203580 5 mg·kg-1,APS+SB组) ,给药20 d后,进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60 min后恢复血流再灌注120 min,经眼眶采血后处死大鼠。ELISA法和Western-blot法分别测定外周血和心肌组织中TNF-α、NF-κB、p38MAPK及p-p38MAPK蛋白表达。结果:在外周血和心肌组织中,与S组比较,I/R组、APS组、SB组、及APS+SB组中TNF-α、NF-κB、p-p38MAPK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值均小于0.05);与I/R组比较,APS组、SB组及黄芪APS+SB组中TNF-α、NF-κB和p-p38MAPK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值均小于0.05)。APS+SB组对TNF-α、NF-κB、和p-p38的蛋白表达抑制作用要显著强于APS组的抑制作用(P值均小于0.05)。结论:黄芪多糖和p38MAPK阻断剂(SB203580)均能够有效改善未成年大鼠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炎症反应,黄芪多糖和SB203580联用可以明显抑制TNF-α和NF-κB的表达,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具有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美金刚(Memantine)对慢性脑缺血老龄大鼠认知障碍及海马区神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2VO)建立慢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1只12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组(n=7)和干预组(3.75,7.5,15,30 mg·kg-1,n=6),对照组(n=5)只分离血管不做结扎处理。采用水迷宫评估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免疫荧光染色后对海马齿状回神经细胞增殖及CA1区凋亡细胞进行计数。结果:水迷宫实验显示:缺血组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明显受损,与对照组和干预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美金刚干预后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得以改善(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缺血组大鼠新生神经细胞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齿状回新生神经细胞数量较对照组进一步增多(P<0.01);缺血组大鼠凋亡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美金刚干预后凋亡细胞数量较缺血组明显减少(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CA1区凋亡细胞数量与空间记忆功能呈负相关。结论:美金刚可通过促进海马神经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改善认知功能障碍,且不同的药物剂量作用效果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