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调查南平市心脏介入术者的职业照射剂量分布,评估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风险.方法 用热释光探测器检测心脏介入术者有关部位的受照剂量,与肝脏和下肢介入术者比较.结果 心脏介入术者体表各部位的受照剂量和年有效剂量,均大于肝脏和下肢介入术者;体表各部位受照剂量以手部最大,腹部和头胸部次之,脚部最小;估算心脏介入术者全身年受照有效剂量4.00 mSv;防护设施及防护用品都有一定的防护效果;仪器累积剂量与眼晶体、胸部的受照剂量呈正相关.结论 术者受照剂量及年有效剂量均未超过年剂量限值,但大于全国放射工作人员年平均水平,应加强心脏介入术的放射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2.
局麻简便易行,安全性大,并发症少,特别适用于各种门诊手术.局麻虽然简便易行,但真正掌握好这一技术并不容易.实践证明.只有让病人在无痛中接受手术,才能使术者在平静的气氛中从容地进行各种手术操作,否则,病人不时呻吟挣扎,不仅直接给病人造成痛苦,也干扰术者本人情绪,影响手术操作,因而也就很难保证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3.
资料与方法 一、对象 本组1000例为1994年1月~1995年12月要求施行绝育术者,其中一孩27例,二孩及以上者937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40岁. 二、手术步骤 1.适应证、禁忌证,手术时间选择、术前准备,均与输卵管绝育术相同.  相似文献   

4.
张琳  朱建国  闵楠  卢峰 《中国辐射卫生》2011,20(2):149-150,153
目的 比较常见的血管内和非血管内介入诊疗时,第一术者、第二术者和巡回护士身体不同部位铅防护衣内外的受照剂量水平。方法 选取头、胸、腹部常见的血管内介入诊疗,如脑血管造影、冠状动脉造影、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和非血管内介入诊疗如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每种介入诊疗单次操作时,在第一术者、第二术者和巡回护士铅防护衣内外的不同部位(即铅帽内外、铅围脖内外、胸部、腹部的铅防护衣内外、左上臂的铅防护衣外、左手背部)及X射线机出射口各放置一枚热释光剂量计,介入诊疗结束后测量热释光剂量计,对铅防护衣内外的受照剂量进行计算分析。结果 不同类型介入诊疗时术者的体表剂量见表1至表4;巡回护士受照剂量很低;X射线机出射口的剂量大部分超测量量程。结论 在血管内和非血管两类介入诊疗中,术者铅防护衣内的体表剂量均低于铅防护衣外,充分说明了铅防护衣防护的重要性,要加强介入诊疗中术者的防护与管理,提高术者的自我防护意识,减少不必要的辐射照射。  相似文献   

5.
总结5年来,超声检查过程中遇到的3例子宫穿孔节育器外游的病例.原因多是节育器放置过程中术者技术不熟练或哺乳期宫壁较薄,造成节育器从宫角或子宫峡部穿孔而致节育器外游.临床表现为放环后腹痛或放环结束时术者探测不到节育环.  相似文献   

6.
介入放射学中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与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介入诊疗中工作人员辐射防护与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测定与研究,对相关影像因素的特点加以探讨.方法分别测定影像增强器照射野的大小、管球角度改变、冠脉造影中不同手术体位对受检者和第一术者体表入射剂量的影响,对介入诊疗中重要站立区域的辐射剂量进行测定与评价,测定和研究介入诊疗区域内辐射场的分布情况.结果成功测量各主要影响因素的相关数值.结论影像增强器照射野越大,受检者所受剂量越小,影像增强器照射野的改变对第一术者所受剂量的影响无明显规律.对第一术者而言足位辐射剂量最大,头位次之,其他体位辐射剂量相对较小.冠脉造影中正足位的面积剂量乘积值最大,其次为右足位.对第一术者的剂量贡献绝大部分是距地面高60-80cm处剂量高区散射束所致.一般的,被检者左上辐射场的强度最高.被检者右侧一般为手术人员站立处,必须加以防护.在介入手术过程中一定不要忽视防护装置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量使用不同辅助防护设施时介入诊疗中职业人员站立区域辐射剂量水平,为介入职业人员的放射防护提供合理可行的建议。方法根据DSA设备的特点,使用451P电离室巡测仪测量在使用不同辅助防护设施条件下介入职业人员操作位不同高度的周围剂量当量率,比较改进辅助防护设施后的防护效果。结果双球管曝光时术者位剂量要比单球管曝光时大。使用铅屏风,对第一术者的屏蔽效果优于第二术者。双球管曝光时使用铅屏风可降低第一术者31%~99%的剂量,可降低第二术者12%~90%的剂量;单球管曝光时使用铅屏风可降低第一术者4%~65%的剂量,可降低第二术者2%~30%的剂量。改进现有辅助防护设施,可明显降低术者头部、胸部、腹部的剂量,对足部剂量的改善效果不明显。结论通过使用铅屏风、改进辅助防护设施等措施可以不同程度的屏蔽介入工作场所术者位的X射线,保护介人职业人员,降低辐射剂量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心血管介入诊疗中术蕾站立区域辐射剂量的分布特点,及我院不同心血管介入手术单次子术术者足踝部位的受照辐射剂量分布特点,为术者的辐射防护提供研究依据。方法用散射线测量仪及个人剂量仪分别测试术者站立区域各测试点及不同心血管介入手术术者足踝部位的辐射剂量,并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得到预设条件下的术者站立区域及不同心血管介入手术术行足踝部位辐射剂量监测数据,并绘制剂量分布曲线。结论术者站立区域的剂量分布存在一定的特征,不同手术术者足踩部位有不同程度的辐射剂黾,因此根据术者站立区域剂量分布特征,加强防护,做到辐射防护最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放射介入医生在进行DSA冠状动脉造影术时,医生各层面皮肤表面的吸收剂量,并对介入手术过程中的辐射剂量进行分析,为介入工作人员实行介入手术时,在防护问题方面,提供一些指导性的建议。方法 根据冠脉造影时的曝光条件,使用DSA设备对带有热释光剂量计的仿真人体模型进行曝光,再根据已经制作好的标准曲线,使用BR2000D,对医护人员(第一术者和第二术者)各高度层面铅衣前/后的皮肤表面吸收剂量进行测量,并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第一术者眼晶状体、甲状腺、乳腺和性层面腺吸收剂量分别为0.261、0.301、0.226和0.243 mGy,第二术者眼晶状体、甲状腺、乳腺和性腺吸收剂量分别为0.275、0.303、0.309和0.328 mGy。结论 在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时,第一术者在移动式铅屏风的作用下,乳腺和性腺层面范围内的皮肤表面吸收剂量明显低于第二术者,眼晶状体和甲状腺层面范围与第二术者无显著性差异。另外,对介入医生来说,第一术者的防护情况的关注度一般很高,对第二术者防护措施更应该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估算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常见介入手术过程中眼晶状体受照剂量水平。方法 选取常见血管内介入手术(脑血管造影、冠状动脉造影+支架置入、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下肢血管造影术),手术者进行前,将已经准备好的片型热释光剂量计置于术者手术帽边缘靠近左眼处,进行测量。结果 术者在不同类型介入手术一次手术过程中眼晶状体所受剂量存在差异,剂量最高者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手术,第一术者为(40.38±42.40)μGy,第二术者为(63.73 ±61.72)μGy;在同一台介入手术中,第二术者眼晶状体剂量往往高于第一术者;同一类型介入手术中眼晶状体所受剂量大小与手术中曝光时间长短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469,P< 0.01。结论 在介入手术中,术者眼晶状体受到一定剂量的照射,而介入工作人员防护铅眼镜的佩戴率很低,因此必须重视眼睛的防护,加强防护管理,尽可能的减少介入工作人员工作中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11.
由新英  李军 《中国医师杂志》2010,12(9):1229-1230
目的 观察眼球钝挫伤后轻度晶状体不全脱位的临床特点,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在轻度晶状体不全脱位病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本院就诊的30例30跟钝伤性轻度晶状体不全脱位的病例,行裂隙灯及UBM检查,观察视力、眼压、前房、晶状体脱位范围及手术选择等.结果 就诊时矫正视力<0.1者3眼,0.1~0.3者7眼,0.4~0.7者11眼,≥0.8者9眼.眼压低于10 mmHg者7眼;眼压超过21 mmHg者9眼中,眼压最高者45 mmHg,最低者30 mmHg.UBM检查见晶状体脱位范围<1/2象限14眼,1/2~1象限11眼,>1象限5眼;合并房角后退17眼,合并睫状体脱离9眼.随访观察者17眼;行前房冲洗者3眼;行超声乳化术者2眼;行晶体玻璃体切割术者2眼;行小梁切除术或联合晶状体摘除加前部玻璃体切割术者4眼;睫状体缝合术者2眼.结论 应当重视眼球钝挫伤中的轻度晶状体不全脱位,UBM对其诊断和治疗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2.
李方淑 《中国保健》2007,15(2):46-47
目的观察分析传统的人工流产术,药物流产术与微管微创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优缺点.方法妇产科门诊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妊娠35~50d之间,孕囊直径小于或等于20mm,年龄18~44岁的健康妇女.100例自愿实行微管微创人工流产术者为治疗组,100例自愿实行传统的金属吸管人工流产术者和100例自愿实行药物流产术者为对照组,在施术过程中观察术中疼痛,出血时间和完全流产率.结果无痛率和术后出血时间,治疗组和常规组药流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完全流产率治疗组与药流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常规驵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微管微创人工流产术微创无痛,痛苦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杜绝了交叉感染,确是早孕流产术中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DSA介入诊疗第一术者受照剂量水平及辐射致癌危险。方法采用模拟散射体测试介入诊疗有、无防护时第一术者头、胸、腹部位置的空气比释动能率,并对介入诊疗第一术者进行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床上管DSA第一术者的受照剂量头部>胸位>腹位,而床下管则正好相反;采取防护措施对降低胸、腹剂量较明显达76%以上;床下管DSA第一术者的有效剂量比床上管的要小,床上管及床下管介入诊疗第一术者因从事介入诊疗1a而罹患致命癌症的概率分别为6.1×10-4和2.3×10-4。按放射工龄20a计,则概率为1.2×10-2及4.6×10-3,即每千人因职业照射而罹患致命癌症的人数为5~12人。结论介入诊疗第一术者防护最优化工作尚大有潜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设计出一套适用于整形美容患者体相心理状态的自评量表,从而在整形美容临床医学中应用于对整形美容患者的心理状况评估。方法:以国际化标准的SCL-90量表与体相障碍自测表为基本依据,根据我国整形美容求术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一套适用于整形美容求术者进行体相心理状态自评量的心理状态自测表。对150位来我院求术整形美容手术的患者采用该套自测表进行心理状态评估,对患者的填表信息进行分析。结果:150例整形美容患者对该套整形美容求术者心理自测表的测试结果表明,整形美容求术者在术前的精神病性,焦虑倾向,抑郁倾向,人际敏感程度与美容平均分之间存在着关系,具有显著相关性,整形美容求术者的心理状态普遍不佳,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5.
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可逆的避孕工具[1],深受广大妇女的欢迎.但如果术者技术不熟练或经验不足,在放置IUD时手术操作不当或在宫内放置时间过长则可导致IUD位置异常,如下移、嵌顿入子宫肌层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心血管介入手术中操作者辐射剂量控制措施与设施防护效果进行监测与评价,获取对心血管介入手术辐射防护设计有意义的数据。方法:将热释光剂量计(TLD)元件分别放置于第一术者、第二术者和护理人员的铅衣内侧以及铅衣外侧,对铅衣屏蔽效果进行测量;通过在诊疗床上铅屏内侧以及外侧、床侧铅帘内侧以及外侧放置TLD元件,对其诊疗床铅屏、铅帘的防护效果进行测量。结果:第一术者与第二术者胸部铅衣外侧的剂量大于内侧,说明铅衣发挥了屏蔽散射X射线的作用。第一术者铅衣对射线的衰减率为91.1%,第二术者为88.6%。固定防护设施床上铅屏对射线的衰减率为96.0%,床侧铅帘对射线的衰减率为97.0%。结论:心血管介入手术现场的辐射防护措施与设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脾动脉灌注在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中的应用.方法 将2006年1月~2010年6月110例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并监测Hb、HCP及输血量.结果 对照组术后Hb、HCP低于术前,治疗组术后明显高于术前,术中失血量及异体输血量均多于治疗组.结论 脾动脉灌注在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中应用有着操作简单、安全、可靠、脾血回收完全、不需使用抗凝剂等优点,且节约血源、减少输血并发症,也实用于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需急行断流术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宫腔镜在诊治宫角妊娠的作用.方法 应用宫腔镜对宫角妊娠进行明确诊断和成功治疗的32例宫角妊娠进行分析,评价宫腔镜在诊断和治疗宫角妊娠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 宫腔镜下32例均确诊为宫角妊娠,其中宫腔镜检查定位后行吸宫术者为56.3%(18/32),清宫术后加宫腔镜下插管局部甲氨喋呤注射术者占为9.4%(3/32),宫腔镜检查及B超监护下清宫术者为21.9%(7/32),宫腔镜下异物钳钳取宫角残留病灶和B超监护下宫腔镜下电切术者各为6.3%(2/32).结论 宫腔镜早期诊断及治疗宫角妊娠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方法 对我院2011年01~12月间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4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是多因素造成的,以术者与助手配合不当占主要因素,其次为胎头高浮、麻醉效果不佳.胎头深定、腹壁切口与子宫切口过小等.结论 术前术中充分评估切口大小及胎头入盆情况,加强术者与助手的配合,术中根据不同原因及时作出及时相应的对策,最大限度地降低胎头娩出困难,保证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显微眼科手术的开展,术者需要一种操作时能支撑而支撑物又不限制操作的托架。国外为手术椅扶手托臂架,价格较贵。国内未见类似托架的报道。我们研制了显微眼科手术前臂托架,经临床86例显微眼科手术应用证明,术者双手操作有依托,不易疲劳;在器械护士的配合下,术者双手不需离开手术野,缩短了手术时间;托架使用方法简单,便于掌握,灵活舒适,性能良好,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