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剖宫产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行剖宫产术的产妇420例,随机分为镇痛组及对照组。镇痛组:232例,术后保留硬膜外导管连接镇痛泵,施行硬膜外(布比卡因+芬太尼+生理盐水)自控镇痛(PCEA);对照组:188例,术毕拔管,术后根据病情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均观察48 h。结果:镇痛组视觉模拟评分(VA 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泌乳开始时间及喂奶次数、泌乳量均比对照组早且多(P<0.01)。结论:剖宫产术后施行PCEA,镇痛效果确切,安全,使泌乳提前,泌乳量多,能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硬膜外自控镇痛泵用于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择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产妇200例,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术毕接镇痛泵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48h拔管,对照组术毕即拔管,术后未给任何药物,观察两组术后镇痛效果,肛门排气时间,拔尿管后排尿情况,产后出血情况,产妇泌乳,母乳喂养,新生儿体重丢失及早期新生儿黄疸情况.结果 观察组镇痛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产妇肛门排气时间,拔尿管后排尿情况,产后出血情况无明显差别.术后24h内开始泌乳、哺乳次数多于10次的例数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新生儿早期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体重丢失超重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剖宫产术后PCEA不但能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不延长肛门排气时间,不影响拔尿管后排尿情况,不增加产后出血量,还有助于增加母乳喂养次数,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减少新生儿早期因哺乳不足而出现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硬膜外麻醉自控性镇痛对剖宫产产妇泌乳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的初产妇278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39例,一组采用硬膜外自控性镇痛,对照组采用传统镇痛方法,比较两组产妇产后3d的泌乳情况。结果 采用硬膜外自控性镇痛的剖宫产产妇较对照组泌乳时间早,P〈0.05,哺乳次数增多P〈0.05。结论 剖宫产产妇术后应用硬膜外麻醉自控性镇痛不但能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小,而且还能促进泌乳功能,增加母乳喂养的次数,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赖坚  黎娟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3):350-351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自控镇痛技术对产妇泌乳、新生儿神经和适应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68例剖宫产术后采取自控镇痛技术的产妇作为自控镇痛组,以60例术后未接受硬膜外自控镇痛的剖宫产产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术后的母乳喂养和新生儿神经和适应能力情况.结果 自控镇痛组产妇产后24 h内开始泌乳例数及母乳喂养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神经和适应能力评分在各时点均大于35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自控镇痛明显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对新生儿精神、行为无明显不良影响,可安全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后自控镇痛(PCEA)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将172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PCEA组和对照组各86例.2组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PCEA组给予PCEA,对照组术后根据病情肌内注射哌替啶.观察术后镇痛效果、初乳时间、肛门排气时间、24h哺乳次数及48h催乳素.结果 PECA组8h、24h、48h镇痛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EA组初乳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4h哺乳次数多于对照组,48h催乳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EA能消除剖宫产术后患者伴随的焦虑、紧张等情绪反应,增加催乳素的分泌,促进早期泌乳、早期哺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麻醉自控镇痛对剖宫产妇泌乳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文对2008~2010年在我院行剖宫产患者100例采用术后自控镇痛,对产妇泌乳功能影响。结果镇痛组产妇产后24h内开始泌乳例数及母乳喂养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镇痛组乳汁不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经χ2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用麻醉自控镇痛不但能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副反应小,而且能促进泌乳功能,增加母乳喂养次数,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宫产病人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士舰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2):2366-2367
目的 :探讨PCEA对剖宫产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健康足月产妇 ,择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术毕随机等分成镇痛组 (A组 )和对照组 (B组 )。A组 (n=20)行PCEA镇痛 ,持续72小时。B组 (n=20)未采用任何术后镇痛。结果 :A组VAS明显低于B组 (P<0 01)。A组下床活动时间 ,初乳时间较B组提前 (P<0 05)。两组肠蠕动恢复时间差异无显著性 (P>0 05)。结论 :剖宫产术后PCEA ,病人早下床活动 ,提早泌乳 ,有利于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应用硬膜外镇痛泵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0例剖宫产孕妇,根据自愿选择术后镇痛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后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对照组术后不使用镇痛泵。观察两组产妇术后镇痛效果、阴道出血量、宫缩、乳汁分泌情况及肠蠕动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肠蠕动恢复速度及乳汁分泌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膜外镇痛泵有助于产妇剖宫产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9.
肖长珍 《淮海医药》2013,(6):572-572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自控镇痛(PECA)对产后泌乳的影响。方法选择140例硬膜外麻醉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2组:镇痛组70例,术后施行自控镇痛;对照组70例用传统方法(术后6~8h肌注盐酸哌替啶)镇痛。观察术后72h内母乳喂养情况。结果镇痛组泌乳时间及喂奶次数,均比对照组多、早。结论剖宫产术后自控镇痛,能提早产妇早期哺乳及喂奶时间,有利于早开奶,明显提高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应用自控止痛泵镇痛对产后泌乳的影响.方法 选择剖宫产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例均为持续硬外麻醉,穿刺点选择L1~4,麻醉药为2%利多卡因10~18ml.在手术结束时,观察组带硬膜外持续自控镇痛泵,对照组术后拔出硬膜外导管.观察两组产妇术后生命体征的变化、镇痛情况和泌乳情况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镇痛效果较对照组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泌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生命体征差异无明显差异.结论 剖宫产术后应用自控止痛泵镇痛能明显减轻术后疼痛,对母婴无任何不良影响,且能提前泌乳时间、增加泌乳量,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对子宫收缩的影响.方法 60例患者剖宫产术后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剖宫产手术结束后留置硬膜外导管施行术后自控镇痛)和对照组30例(手术结束后即拔除硬膜外导管不施行术后自控镇痛,必要时肌内注射哌替啶).观察术后镇痛效果、对子宫收缩、产后阴道出血量及对哺乳的影响.结果 剖宫产术后施行术后自控镇痛其镇痛效果显著,产妇伤口疼痛明显减轻,促进机体的恢复;对子宫收缩无不良影响,不增加产后阴道出血量;并能做到早期哺乳,促进母乳喂养.结论 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良好,对子宫收缩无影响,不增加术后阴道出血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应用吗啡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对产妇泌乳和消化道蠕动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拟行剖宫产的足月孕初产妇,在硬膜外麻醉下施行剖宫产术,术毕随机分成镇痛组和对照组(各40例),镇痛组术后用0.15%希比卡因和0.005%吗啡以2ml/h经硬膜外导管持续泵注行术后镇痛,对照组常规按需肌注哌替啶进行镇痛.观察镇痛镇静效果,泌乳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作为肠蠕动恢复的指标).结果镇痛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镇痛组泌乳时间比对照组提前(P<0.05).镇痛组肠蠕动恢复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1).结论吗啡行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能促进产妇泌乳,促进胃肠功能早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自控镇痛 (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 ,PCEA)对于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以及 PCEA对于剖宫产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观察了 PCEA镇痛 110例及非 PCEA镇痛 67例选择性剖宫产患者的镇痛效果 ,并且观察了PCEA镇痛对剖宫产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结果 :PCEA对于剖宫产术后 6及 2 4小时镇痛有效率分别为 98%和 94%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显著 ( P <0 .0 5 ) ,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另外 PCEA镇痛患者术后开奶时间较对照组提前 ( P <0 .0 5 )。而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肠蠕动恢复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不显著 ( P >0 .0 5 )。结论 :PCEA用于剖宫产手术后镇痛 ,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的观察和护理。方法200例剖宫产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硬膜外自控镇痛)和对照组(肌注杜冷丁镇痛)。观察手术后48小时镇痛效果、母乳喂养情况、肛门排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48小时镇痛有效率差异极显著(P〈0.01);观察组母乳喂养成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最早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结论剖宫产手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好,安全、简便。产妇下床活动时间早,肠蠕动恢复快,肛门排气早。泌乳量增多,母乳喂养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5.
邸玲玲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6):1598-1600
目的:观察持续硬膜外镇痛对剖宫产产妇恢复的影响及实施护理。方法:选取行剖宫产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在硬膜外腔持续吗啡与布比卡因混合液镇痛。对照组为常规哌替啶注射。观察其镇痛效果及术后开始泌乳的时间、产后出血量、子宫复旧、排尿、肛门排气时间、产妇下床活动时问的影响。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开始泌乳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产妇下床活动时间均提前,对子宫缩复无影响。产后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剖宫产术后采用硬膜外镇痛可有效控制疼痛并促进剖宫产产妇术后身体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硬膜外持续吗啡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的效果以及对泌乳、肠蠕动等方面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行剖宫产术的孕妇,年龄22~36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试验组(硬膜外持续吗啡镇痛)和对照组(术后按需肌内注射杜冷丁).通过观察其镇痛、镇静的效果以及对泌乳、肠蠕动的影响.结果 两组各时点VAS镇痛、镇静评分,泌乳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硬膜外持续吗啡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效果满意,且能促进泌乳和胃肠蠕动功能的恢复,利于新生儿的早期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7.
邸玲玲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4):1343-1344
目的:观察持续硬膜外镇痛对剖宫产产妇恢复的影响及实施护理。方法:选取行剖宫产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在硬膜外腔持续吗啡与布比卡因混合液镇痛。对照组为常规哌替啶注射。观察其镇痛效果及术后开始泌乳的时间、产后出血量、子宫复旧、排尿、肛门排气时间、产妇下床活动时间的影响。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开始泌乳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产妇下床活动时间均提前,对子宫缩复无影响。产后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剖宫产术后采用硬膜外镇痛可有效控制疼痛并促进剖宫产产妇术后身体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剖宫产产妇实施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其影响。方法选取实施剖宫产手术的产妇3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0例和对照组380例,两组产妇术中均使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术后镇痛方面,观察组予以PCEA镇痛,对照组产妇剖宫产后进行常规镇痛。结果两组产妇在术后镇痛效果方面比较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影响方面,观察组产妇在脉搏、睡眠时间、泌乳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后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提早泌乳时间并增加产妇睡眠时间,对产妇的术后康复十分有利,且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剖官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择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共360例,把其随机分为两组:镇痛组180例,对照组180例;镇痛组是在剖官产术后,保留硬膜外导管连接镇痛泵.施行硬膜外自控镇痛48小时.对照组180例足术毕拔除硬外管,术后6~8小时如果产妇出现疼痛难忍时肌注止痛剂.观察产妇肛门排气时间、排尿时间、乳汁分泌、新生儿黄疸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泌乳时间及喂奶次数比对照组早而且多;出现新生儿黄疽低于对照组;排尿时间无差异(P>0.01).结论 刮宫产术后施行硬膜外自控镇痛,能及早促进母乳分泌,缩短肛门排气时间,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增加母乳喂养次数,减少新生儿黄疸的发生,术后排尿情况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自控镇痛对产后泌乳的影响。方法140例硬膜外麻醉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各70例。镇痛组术后施行自控镇痛,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术后6~8h肌内注射盐酸哌替啶)镇痛。观察2组术后24h内母乳喂养情况。结果镇痛组24h内泌乳及24h内哺乳次数≥10次的产妇所占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自控镇痛能提早产妇早期哺乳及喂奶时间,有利于早开奶,明显提高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