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膜蒸馏浓缩硫氰酸铵溶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光辉 《广东化工》2013,40(6):10-11,16
以PVDF膜为材料,采用减压膜蒸馏对硫氰酸铵溶液进行浓缩,研究各种影响因素对膜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膜通量随进料液温度和冷侧真空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流速增加,膜通量略有增加;浓度较低时,膜通量随浓度的增加缓慢下降,浓度较高时,膜通量随浓度的增加骤降;高浓度连续运行时,膜通量的衰减随时间的增加而加剧;PVDF膜疏水性较好,截留率保持在99.9%左右。膜丝用去离子水清洗、烘干后,膜通量与初始值相当。  相似文献   

2.
十二烷基硫酸钠的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及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界胶束浓度(CMC)是表面活性剂活性的度量。采用电导法测定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的临界胶束浓度,并探讨了温度、NaCl或乙醇等对临界胶束浓度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CMC增大;NaCl的加入量增大时,CMC在较低浓度下增大,在0.2~0.8 mmol/L范围内CMC随NaCl的量增大而降低;乙醇的加入量随体积比从0%~2.5%增大时,CMC增大,并分析了SDS的CMC发生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许闽  黄海  刘辉  雷志刚 《化工学报》2012,63(1):42-50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研究了圆管中泰勒流的液侧传质特性,分析了泰勒气泡上局部传质特性,并研究了气泡上升速度、液膜长度和液栓长度对液膜处和气泡半球帽处平均传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泰勒气泡表面局部传质系数存在3个峰值,液膜处的平均传质系数随气泡上升速度增大显著增大,随液膜长度增大而减小,而半球帽处的平均传质系数随气泡速度和液膜长度的增大变化较小,即膜接触时间增加时,液膜处的传质系数降低,而半球帽处传质系数变化较小。另外,引入场协同原则对单元胞内速度场和浓度场进行分析,解释了局部传质特性及强化机理。最后,给出了分别预测短和长膜接触时间下泰勒流液侧体积传质系数的关联式,该式在较宽的管径尺度范围(0.25~3 mm)内的预测误差在±20%以内。  相似文献   

4.
利用低浓度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含Zn^2+废水进行了胶团强化超滤(MEUF)研究.结果表明:进料液的静置时间为3h时,Zn^2+在SDS胶团上的吸附达到平衡状态。当Zn^2+的浓度一定时,由于发生在膜表面的浓差极化现象的影响,在进料液中投加浓度低于1倍临界胶束浓度(CMC)的SDS,不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SDS的用量,而且亦可获得较高的Zn^2+截留率和渗透通量,Zn^2+的截留率主要受膜表面SDS浓度的影响。随着进料液中SDS浓度的升高,渗透通量逐渐降低,而渗透液中SDS的浓度随之不断增大,但无论进料液中SDS浓度有多大,渗透液中SDS的浓度都不会高于1倍CMC(2.25g/L),所以渗透液中的SDS的损失相对较小。Zn^2+截留率随进料液中Zn^2+浓度逐步增大而逐渐减小,基于低浓度表面活性剂的胶团强化超滤技术适宜处理低浓度含Zn^2+废水.  相似文献   

5.
袁子怡  樊华  侯得印  王凯  王军 《化工学报》2019,70(4):1455-1463
膜蒸馏具有较低的操作压力、操作温度以及运行成本等优点,因此在水处理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膜蒸馏过程中的膜润湿和膜污染现象仍然是阻碍其工业化应用的主要问题。表面活性剂作为一种能显著降低溶液表面张力、改变进料液性质的物质,对膜蒸馏造成的影响值得被研究。基于此,研究了在直接接触式膜蒸馏(DCMD)过程中表面活性剂对不同商业微孔疏水膜造成的影响,选用了一种常见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进料液中SDS浓度的上升会引起更为严重的膜润湿现象,并且所使用的三种商业膜中,双疏膜抗润湿性最强,而PVDF膜最弱。而当Ca2+大量存在于进料液中时,Ca2+与SDS的聚集降低了膜润湿的程度但其在膜表面的沉积造成了严重的膜污染。界面相互作用自由能的计算结果表明Ca2+/SDS与PVDF膜之间的吸引力最大、PTFE膜其次、双疏膜最小,这一结果与膜蒸馏过程中通量变化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6.
膜蒸馏具有较低的操作压力、操作温度以及运行成本等优点,因此在水处理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膜蒸馏过程中的膜润湿和膜污染现象仍然是阻碍其工业化应用的主要问题。表面活性剂作为一种能显著降低溶液表面张力、改变进料液性质的物质,对膜蒸馏造成的影响值得被研究。基于此,研究了在直接接触式膜蒸馏(DCMD)过程中表面活性剂对不同商业微孔疏水膜造成的影响,选用了一种常见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进料液中SDS浓度的上升会引起更为严重的膜润湿现象,并且所使用的三种商业膜中,双疏膜抗润湿性最强,而PVDF膜最弱。而当Ca~(2+)大量存在于进料液中时,Ca~(2+)与SDS的聚集降低了膜润湿的程度但其在膜表面的沉积造成了严重的膜污染。界面相互作用自由能的计算结果表明Ca~(2+)/SDS与PVDF膜之间的吸引力最大、PTFE膜其次、双疏膜最小,这一结果与膜蒸馏过程中通量变化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7.
疏水改性羟丙基胍胶(Hm-HPG)水溶液黏度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研究了疏水改性羟丙基胍胶(Hm-HPG)水溶液的黏度行为。结果表明:当Hm-HPG水溶液浓度超过临界缔合浓度cac后,溶液表观黏度(ηa)会迅速增加;水溶液中Hm-HPG质量分数为0.4%时,ηa随温度的升高经历升高-降低-平衡的变化过程,在20℃附近出现最大值;水溶液的ηa随NaCl、KCl和CaCl2加入量的增大不断增加,NaCl对溶液ηa增加的贡献最大,KCl次之,CaCl2最弱。当水溶液中Hm-HPG-R16和Hm-HPG-R12质量分数分别高于0.2%和0.3%时,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与疏水聚合物存在着明显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表面活性剂对孪尾缔合聚合物水溶液表观黏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耿同谋  吴文辉 《日用化学工业》2005,35(5):279-282,301
用黏度法研究了孪尾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聚(丙烯酰胺/丙烯酸钠/N,N-二己基丙烯酰胺)[P(AM/NaAA/DiC6AM)]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RAB)、OP-10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水溶液的表观黏度随SDS、CTAB质量浓度的增加急剧上升,超过一定浓度后水溶液黏度又急剧下降;黏度上升的幅度随疏水单体用量的增加、表面活性剂与疏水单体的摩尔比率(SMR值)的减小而增大;随水解度的增加,黏度上升的幅度较小。P(AM/NaAA/DiC6AM)的临界缔合浓度cac约为30g/mL,当加入SDS、CTAB时,能显著地降低。随OP-10质量浓度的增加,水溶液表观黏度几乎不变。表明P(AM/NaAA/DRAM)与SDS、CTAB的疏水缔合作用较强,而与OP-10的疏水缔合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9.
采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两性表面活性剂十八烷基羟基磺酸基甜菜碱(ODHSB)复配构建了蠕虫胶束体系。研究体系的流变学行为,耐盐性能,抗碱性能。结果表明,当体系的温度为50℃,n(ODHSB)∶n(SDS)=5时,体系的黏度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种类和不同质量浓度的无机盐对胶束的影响不同,体系黏度随无机盐质量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体系有较强的耐一价金属和二价金属的能力,在弱碱质量浓度为2 500mg/L、或强碱质量浓度为10 000mg/L时,体系仍显示较好的抗碱性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声分散和吸光光度法,考察了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吐温80三种不同表面活性剂对氧化石墨烯在水溶液中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溶液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增加,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的电导率也随之增加,表明添加表面活性剂能够有效提高其分散性。当溶液中SDBS浓度为1.2 mmol/L时,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的电导率为0.997 mS/cm。加入SDBS后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放置45 h后,吸光度略微降低,表明SDBS这种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