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新排放标准的实施,对推动炼油、石化、化工和再生金属等行业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工业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进步都具有积极意义。石油工业排放标准进一步提高、无机化工行业排放要求更加严格、火葬场大气污染物排放有标准……日前,环境保护部制定并会同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0-2015)、《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3-2015)、《火葬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801-2015)等6项国家大  相似文献   

2.
从中国再生铅行业废气中铅排放标准及其应用两个方面进行初步探讨,对中国再生铅行业废气中铅排放标准及其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再生铅行业污染源排放调查结果,结合现有特征污染物铅的排放标准和污染控制工艺所能达到的水平,建议尽快制订再生铅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我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调整的比较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我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现状出发,分析其结构特点,剖析了现行排放标准执行过程中的若干问题,并与美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进行比较,提出适应我国21世纪环境管理需要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调整的基本设想。主要包括: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建立在经济可行的技术基础上,脱离与功能区对应的关系,采用吨产品排放限值,缩小综合排放标准扩大行业排放标准,逐步按工艺、产品种类制定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美国环境保护局、德国按工业行业分类制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日本不分工业行业实施国家统一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本文在介绍美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的基础上,立足于电子工业,介绍美国、世行集团、德国、日本的相关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并对照我国情况进行美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特点分析.  相似文献   

5.
文章简要介绍了美国水污染物排放管理制度概况,并概述了美国按照不同污染物类型、行业以及技术形成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在此基础上,文章系统分析了包括数据收集、基于最佳现有实用技术(BPT)的标准限值和基于最佳经济可行技术(BAT)的标准限值确定方法等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订方法学。基于此,文章分析了美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订方法的可借鉴意义,并提出了我国开展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建议,即加强基础数据的调研与积累,探索水污染物排放的科学规律;就常规污染物和有毒污染物的排放限值的确定制定不同的方法体系;在标准中进一步界定标准限值的含义,保证标准的科学性;进一步发挥污染物排放标准促进污染防治技术进步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武汉市首次颁布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大气污染物铬酸雾氰化氢氨排放标准》和《大气污染物沥青油烟排放标准》。这两个标准的制订,是根据武汉市的地理、气候及环境特点,并结合有关行业、  相似文献   

7.
以浙江省为例,深入分析特种纸行业发展现状及特点、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和企业在执行国家现有污染物排放标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针对特种纸的特殊性,从完善造纸行业标准体系的角度,提出制定特种纸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确定一厂一策的标准执行体系的建议;从提升产业污染控制水平及产业转型升级角度,提出按规模、分区域、分纸品确定转型重点,研究制定最佳可行技术导则,加快污染治理设施的提升改造,加强企业技改力度及提高清洁生产水平等对策与建议,以促进特种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现状、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污染物排放标准是环境治理的基础手段和环境监管的基本依据。我国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订存在未能充分考虑技术经济可行性、新兴及特征污染指标在标准中体现不够、标准间尚不能无缝衔接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加快研究并建立系统的水污染物最佳控制技术评估体系,增加行业特征污染、新兴污染及有毒有害污染物控制项目,强化标准对接、减少标准限值或适用范围上的冲突,加快流域水环境质量达标管理计划及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建立与实施等建议,以期为我国水环境污染排放标准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污染物联合削减费用函数的建立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计量经济模型为手段,利用全国上千家重点污染源数据,从微观角度对工业企业的污染行为进行了经济分析,建立了企业污染物联合削减费用函数,并对水和大气污染物削减费用函数进行了回归.以2004年为例,说明了主要污染行业在不同的有效收费强度下的污染物排放强度,并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出了不同行业不同污染物削减的边际费用,对排污收费政策进行了初步经济评估.结果表明:利用污染物联合削减费用函数对目前我国工业企业的污染物削减费用、边际削减费用和污染物排放浓度与有效收费强度之间进行定量分析是可行的;不同行业企业的水和大气污染物边际削减费用不同;为增强工业企业污染物削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应针对不同行业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收费标准;排放标准与削减费用的关系表明,企业要达到既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其污染治理投入应达到一个合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以浙江省湖州某镇的废旧有机玻璃裂解再生行业污染整治为例,通过选取4家具有代表性的废旧有机玻璃裂解再生企业,对其整治后排放的工艺废气和厂界空气中特征污染物浓度进行监测,分析其与国内外现有标准限值的符合性,并评估其厂界特征污染物产生的人体健康风险,为建立该行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废旧有机玻璃再生行业排放废气成分主要为甲醇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且后者存在超标的情况;虽然厂界空气中的臭气浓度基本超过了现行的国家标准,但其特征污染物基本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较大的危害.另外,根据现有企业的实际情况,以较先进治理技术为依据,并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基础上,建议该行业地方标准中甲醇、甲基丙烯酸甲酯及臭气浓度指标现有/新建(无组织)限值分别为45/30(0.5)mg·m-3、30/25(0.5)mg·m-3及1 000/800(20).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美国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和排放标准法制化管理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锡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中应注意的事项。并指出我国污染物排放标准不适合用标准化管理,应借鉴美国的经验,走法制化管理的道路,通过健全的法律机制,保障锡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相似文献   

12.
吴文璐  单春艳  赵菁林  崔羽浓 《环境科学》2023,44(11):5924-5932
基于济南市2020年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选取化工、工业涂装、印刷和家具制造作为VOCs排放典型行业,对VOCs排放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依据企业规模及末端治理技术现状,设计出2种减排情景,估算减排潜力.结果表明,典型行业VOCs排放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化工(7 947.92 t)、工业涂装(2 383.29 t)、印刷(792.87 t)和家具制造(143.79 t),其中,化工和工业涂装以大型企业为主,VOCs排放量占比分别为46.45%和50.89%,印刷和家具制造以中型企业为主,VOCs排放量占比分别为51.76%和42.37%;末端治理以单一低效治理技术为主,燃烧技术和组合技术等高效治理技术的使用率仅为7.46%;企业现场调研发现部分企业存在未完成源头替代、无组织排放管理不到位和末端治理设施适配性差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减排潜力.在设计的2种减排情景下,化工行业减排潜力最大,减排率为69.58%~84.99%,工业涂装、印刷和家具制造行业的减排率分别为26.98%~34.74%、 36.96%~59.74%和8.55%~40.45%.各行业的大、中型企业减排潜力较大,平均减排率...  相似文献   

13.
科学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治理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欧美等发达国家分别制定了适合本国国情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并进行了多次修订。为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在电力行业污染物控制的成功经验和科学制定我国火电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比分析了中美欧等国家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SO2,NOx和颗粒物排放控制历程,当前中美欧现行燃煤电厂排放标准和控制技术水平及我国火电污染物控制现状,提出了科学制定我国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企业参与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是提高标准实效性的手段,问题在于怎样的法律设置才能保障企业参与的权利同时规制企业的参与行为。文章首先论证得出法律保障企业参与的必要性,即通过立法保障企业的参与符合国内外参与型行政理论;具有提高排放标准的制定效率、减少企业参与负面影响的现实必要性;同时有助于将标准行政主管部门与企业间的利益权衡前置,增强标准制定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文章同时分析了实现企业有效参与对相关立法的应然要求及我国现行法律规制不同程度的缺失;企业参与阶段、征求意见的执行、排放标准制定过程的监督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最终提出以完善标准化法及相关管理办法为途径,充分保障企业的参与权利、程序性规制其参与行为、明确各参与主体的法律责任、完善司法救济和配套制度等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工业粉尘排放影响因素分解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粉尘排放是工业环境污染的重要部分,为了研究工业粉尘排放的主要动力以及应对措施,文章对2001-2009年的中国工业粉尘排放进行了趋势分析及影响因素分解。首先利用2001-2009年中国工业的产值与环境排放数据,描述了工业粉尘排放的基本情况,再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将工业粉尘排放的影响因素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和治理效应四部分,并比较分析了各子效应的影响程度及发展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规模效应仍是工业粉尘排放的重要动力,而结构效应将会是未来粉尘减排的关键方向。文章在将工业划分为6个子行业之后,根据粉尘的产生与排放量,选择化工及金属行业作为重点工业子行业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指出目前该子行业粉尘减排的主要方向应为充分发挥治理效应的减排作用。  相似文献   

16.
总结分析了中美两国二噁英有关标准的特点。我国二噁英相关的标准体系有待完善,主要集中在重点行业的烟气排放标准方面。美国二噁英相关标准体系较为完善,以风险评估为重点,二噁英排放源涉及的行业划分细致。排放标准分级明显,技术导向明显。通过对比分析指出,我国应继续深化重点行业的烟气排放控制的策略。加强二噁英风险评估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以减排技术为基础,强化分级管理的思路,并针对不同排放源细化二噁英的标准。  相似文献   

17.
将环境规制的就业影响识别为:劳动投入-污染排放弹性、环境规制的相对成本和环境规制-污染排放弹性,并利用2003~2017年的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制造业总体就业造成显著负向影响,且该影响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其研发和非研发人员均受到显著负向冲击;资本密集型行业受影响不显著;技术密集型行业总体就业和非研发人员就业受到显著正向影响.弹性和相对成本测算表明,劳动密集型行业受到规模(减小)、挤出、技术替代等多效应的负向冲击;技术密集型行业受规模(增大)效应和就业创造效应的正向促进;资本密集型行业中各效应均不明显.建议有关部门通过减排成本补贴、劳动力技能培训、新型环保产业培育等措施减少环境规制的负向就业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李辉  孙雪丽  庞博  朱法华  王圣  晏培 《环境科学》2021,42(12):5563-5573
从我国"十四五"及2035年远景目标经济发展预测出发,结合碳减排战略目标下的既有与强化政策情景,基于弹性系数法预测电力需求,测算在不同污染物排放标准约束情景下火电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及减排潜力,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政策和排放标准约束情景下,我国火电行业烟尘、SO2和NOx排放水平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趋势,到2035年,在2016年水平上的减排潜力分别在45.97%~85.37%、52.61%~84.90%和33.80%~71.08%之间,来自碳减排目标下政策因素带来的减排潜力,较不同污染物排放标准约束条件带来的减排潜力更为明显,在强化政策情景下,采取保持模式标准约束的污染物减排潜力已与超低模式基本相当,甚至超过或接近既有政策下采取收严模式标准约束的效果,通过强化实施能源和电力优化政策,加快实现火电发电量达峰,合理引导高污染排放水平火电机组优先退出生产,同样可使火电大气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还可避免环保改造投资的浪费和损失.  相似文献   

19.
构建2011~2015年水污染物排放及社会经济数据库,选取COD、氨氮2项指标,解析“十二五”时期长江经济带水污染物的减排过程与时空特征,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定量解析减排空间效应及驱动因素.研究发现:5年间长江经济带水污染物减排过程的集聚特征显著,高排放-高减排区主要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而环境效益趋差的高排放-低减排区仍然存在.空间效应对长江经济带水污染物减排具有一定影响,本地排污增加不利于邻地减排.人口规模、城镇化水平和农业经济份额是驱动长江经济带水污染物排放的主导因素,到2015年,人口规模和农业经济份额因素的驱动力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城镇化水平的驱动力仍在提升.外商直接投资和工业化水平分别对COD和氨氮排放呈正向驱动,需警惕外资流入和快速工业化进程给相应特征污染物造成的减排压力.亟需推动本地和邻地就排污标准与减排总量达成规制共识,协同建立环境准入、污染付费等深层次减排模式;工程减排的同时共抓结构减排,针对长江经济带驱动因素与污染排放的空间耦合性,从源头倒逼产业结构、消费结构、种植结构、资本结构等向清洁化转变.  相似文献   

20.
廊坊市大气污染特征与污染物排放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廊坊市2014年12个监测站点的大气污染物监测数据,分析了廊坊市大气污染的主要特征,包括空气质量水平、大气污染的季节与空间分布.结果发现,虽然与2013年相比2014年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12个站点空气质量超标均十分严重.秋季、冬季与春季PM_(2.5)为主要的空气污染物,夏季O3日最大8 h平均浓度频繁超标,需要引起重视.为实现廊坊市空气质量模拟,制定最优空气质量改善政策,基于污染源普查、环境统计数据,编制了廊坊市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工业部门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是SO_2、NO_x和PM_(2.5)的重要来源.VOCs则主要来自于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另外,廊坊全市道路扬尘和建筑施工扬尘污染贡献了PM2.5的38.6%,但扬尘的管理十分薄弱.同时结果表明,廊坊市黄标车排放在交通源排放中比重较高.因此,需要对上述重点排放源进行有效控制,从而改善廊坊市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