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5 毫秒
1.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信息已然实现了向人们社会生活的全方位渗透。然而,互联网的出现与发展在为当今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便利等积极性影响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因此,如何运用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有效地消除这些网络安全问题,为网络用户营造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在对当前网络环境中所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的形式与成因进行了阐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对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下的计算机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中国已正式步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涵盖我国各领域并促进企业新业务的开展,也提升了人民的生活及工作水平。但是互联网技术的复杂性、共享型及其开放性,也给网络信息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本文以大数据时代为研究背景,针对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及防护策略予以深入探索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便利,近年人们逐渐加大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维护的关注度。本文将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展开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安全维护技术,为类似研究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4.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推动了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但是也随之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问题。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对计算机网络信息进行高度的安全保护也就成为了一项必须高度重视的紧急工作,基于此,本文从大数据时代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的重要性、安全性威胁要素以及防护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时代开始走向全人类的生活中。信息传播的速度相对于传统技术而言更加迅速,为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网络时代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在逐渐的增多。所以,网络中的安全防护工作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显得格外的重要,安全防护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信息的安全性。因此,人们需要加强保护自身隐私的意识,对于网络中信息安全更要加以额外的保护,进而保障自身信息的安全[1]。基于此,本文章首先从两个方面介绍了计算机网络安全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然后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云计算技术的特点,最后从两个方面分析了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中云计算技术的运用。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计算机终端的信息安全一直是整个信息网络安全的一个薄弱环节。病毒、木马等恶意软件在计算机终端间的恶意传播,网络黑客的攻击,系统软件安全漏洞,个人计算机安全意识淡薄等因素是影响计算机终端信息安全的几个重要因素。如何加强计算机终端安全管理,从物理环境安全、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等角度加强计算机终端的安全管理,对提高整个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防止信息安全事件发生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计算机终端的信息安全一直是整个信息网络安全的一个薄弱环节。病毒、木马等恶意软件在计算机终端间的恶意传播,网络黑客的攻击,系统软件安全漏洞,个人计算机安全意识淡薄等因素是影响计算机终端信息安全的几个重要因素。如何加强计算机终端安全管理,从物理环境安全、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等角度加强计算机终端的安全管理,对提高整个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防止信息安全事件发生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网络的使用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仅方便了日常生活,而且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虽然计算机网络非常实用,但同时存在安全问题。在网络数据库中有许多人私密与重要信息,其安全管理至关重要。本文阐述了数据库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从数据库安全管理方面中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加强安全管理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张志洲 《当代化工》2001,30(2):88-90
21世纪是计算机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但是网络的不安全因素很多,本文通过查找有关文献,对网络信息安全技术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如何构建一个安全的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10.
企业内网安全防护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企业内部网络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从信息泄密控制、文件安全服务管理、系统的工作状况监控和审计几个方面对防水墙系统的防护措施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程波 《广东化工》2014,(10):105-106
实验室安全保障体系的健全是实验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针对目前实验室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落实安全制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操作技能等方面来健全实验室安全保障体系,以确保实验室安全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2.
胡春明 《广东化工》2011,38(4):51-52
文章从安全文化建设的角度阐述了涂装车间的安全管理,涂装的安全文化建设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安全物质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和安全观念文化,并指出了各部分之间存在的相互促进的关系,安全物质文化是安全文化体系的最表层、最基础部分;安全制度的文化和安全行为文化是支柱;支承安全观念文化的形成,并反作用于其它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球变化的不断加速,生态安全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国外对生态安全的研究始于1970年代末,按照时间顺序和研究内容可以分为安全定义的扩展、环境变化与安全的经验性研究、环境变化与安全的综合性研究及环境变化与安全内在关系研究四个阶段,当前已进入环境变化和安全内在关系的探讨。我国生态安全研究始于1990年代,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理论和实践研究尚待深入。本文论述了生态安全的定义、生态安全研究的内容,总结概括了国内外生态安全的研究现状及其研究特点。  相似文献   

14.
于法鑫 《中国涂装》2009,(1):I0040-I0046
掌握一定的安全施工技术对保证防腐蚀施工顺利进行意义重大。本文着重介绍不同防腐蚀施工的工种在安全技术方面的共性,并对一些特殊要求和危险性较大的工程所涉及的某些工种的安全技术进行分别介绍。另外,还对防腐蚀施工相关工种的要求及安全技术作了相应介绍。  相似文献   

15.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提出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在“双碳”目标下,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由传统化石能源为主向可再生能源为主转变,能源结构的转变导致能源安全的内涵发生了改变,能源安全评价方法也将随之发生变化。本文主要总结了各类能源安全的定量评价方法,对比和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详细阐述了基于能源供应安全评价和基于国家或区域能源安全评价方法。在“双碳”目标下,能源安全指标参数与以往化石能源供应安全的评价指标不同,在参数选择上更加关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颗粒物的排放等环境指标,以及与之相关的水、粮食等也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纳入到能源安全定量评价体系中。在“双碳”目标下,特别是能源结构转型的过渡期,建立合理的能源安全定量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校企合作中企业方处于被动地位,高职院校必须通过有效手段推动合作深入开展。通过调动学校资源,如招生宣传、订单班冠名等方式,扩大服务企业;通过拓宽教学范围,为企业进行技术培训;通过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毕业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最终让企业主动找高职院校进行合作,从而深化校企合作。  相似文献   

17.
冯素波  叶庆  李配乾 《玻璃》2015,(8):44-46
介绍了安全膜对玻璃安全性能改造或提升的显著效果以及种类的多样化,不管是对新建建筑物的安全防护,还是对既有建筑物的安全改造,安全膜都表现出优异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8.
浅谈城市燃气安全管理的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长江  李勇华 《广东化工》2010,37(11):223-224,226
安全管理对于燃气企业来说是日常的一件大事,文章通过阐述安全管理的重新定位、安全管理主要关注的因素、日常工作所坚持的原则、安全管理的难点所在等几个方面,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深化思维和办法,希望以此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由于工业控制系统的运行环境和平台相对独立,其安全性易被忽视。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管理和控制网络更加深入地融合,平台愈加开放,新一代病毒入侵生产控制系统已成为企业平稳生产运行的重大安全隐患。为保障基于企业网络业务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对企业的管理和控制网络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建立有针对性的安全防护体系。  相似文献   

20.
吴有君 《化学工业》2007,25(2):29-34
认为我国的天然气进口在未来一段时间必将大幅增长,进口安全问题日趋重要,应从"俄-白天然气争端"中吸取教训,采取天然气进口来源多元化、提高天然气储备能力等措施,保障我国的用气安全和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