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测定了23个不同白桃品种的12项果汁品质指标和出汁率,借助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筛选核心指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核心指标的权重,利用"合理-满意度"和多维价值理论对不同白桃品种的制汁特性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得分将其分为3个等级,最后用判别分析法建立各等级白桃果汁的品质判别函数。结果表明白:桃果汁的制汁特性可用固酸比、出汁率、褐变度、L*值和总酚含量5个核心指标进行评价,罐桃14号、京玉和庆丰等为适宜制汁的白桃品种,利用19个品种建立各等级的桃汁品质判别函数,建模样本和检验样本的正确判别率均达到100%。  相似文献   

2.
《食品与发酵工业》2020,(3):167-173
基于出汁率、糖酸比、色泽、挥发性成分、甜菜红素、维生素C、总黄酮、总酚等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等多个指标,评价"海南蜜宝"、"金都1号"、"台农一号"和"越南H14"四种红肉火龙果品种的制汁适宜性,以筛选出优良火龙果制汁加工品种。结果表明"越南H14"出汁率(53.48%±0.28%)最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33±005°Brix)最高、糖酸比(12.22∶1)适宜;色泽鲜亮(其a*值最大)、甜菜红素达到20.01 mg/100 g;抗氧化活性成分总含量最高,其中总酚高达57.85 mg/100 g,抗氧化性较强;且风味物质中醛类和醇类较协调。综合评价认为"越南H14"较其他3个品种更适合果汁加工,为适宜制汁品种。  相似文献   

3.
不同胡萝卜品种制汁加工特性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学杰 《食品科学》2007,28(7):54-56
以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主要胡萝卜品种为实验材料,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与胡萝卜加工制汁有关的品种特性--总胡萝卜素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出汁率、亩产量四个主要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品系H4与参考品种关联度最大,综合性状最好,具有较好的市场开发前景;在市场上销售的商业品种中,适宜加工制汁的胡萝卜品种排序依次为橘红一号、超级五寸、改良黑田五寸、橘红二号、红心大根和Chanteney,橘红一号具有较好的加工特性,最适宜用作制汁品种。  相似文献   

4.
基于层次分析和灰色关联度法的苹果(等外果)汁品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品种苹果(等外果)汁的品质特性,对中国7个省市的21份苹果(等外果)汁的理化与营养指标和加工指标等26项指标进行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筛选核心指标,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最后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建立苹果(等外果)汁品质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总酚、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原始浊度、颜色L*、黏度和褐变度是苹果(等外果)汁品质评价的核心指标。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可知,综合制汁品质较好的品种是山西运城"澳洲青苹"、内蒙古"沙果"、云南昭通"富士"、辽宁葫芦岛"寒富"和山西运城"秦冠"。此结果可为苹果(等外果)的选用和生产加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我国橄榄主产区福建主栽的5个橄榄品种的果汁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惠圆橄榄出汁率最高,果汁褐变度轻、色泽鲜亮、感官品质良好,适合作为澄清型果汁的加工原料;长营橄榄的果汁糖酸含量最高,色泽鲜艳,适合加工成浑浊型果汁,但是其果汁褐变速率最快,耐贮性较差,因此加工过程应注意护色;檀香橄榄汁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褐变程度轻、出汁率较高,且酚糖比最低、果汁风味好,是制汁与鲜食兼用的良好品种。因此,所研究的5个品种中,惠圆、长营及檀香橄榄具有较好的制汁特性,而自来圆和诏安橄榄两个品种各项制汁指标均没有显著的优势。试验结果为果农和橄榄汁生产者选择适宜的橄榄品种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桃果实品种和成熟度对出汁率和桃汁品质的影响,选择适宜的制汁品种,对15?个中、早熟桃品种3?个成熟度(I、II、III)果实的出汁率以及桃汁的糖、酸组分及质量浓度、总酚质量浓度、褐变度等15?个指标进行测定,运用描述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桃汁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和成熟度桃果实制备的桃汁品质差异较大。主成分分析一共提取了5?个主成分,反映了原变量80.333%的信息。第一、第二主成分主要综合了糖、酸质量浓度的信息;第三、第四主成分主要综合了出汁率和色泽的信息;第五主成分主要综合了总酚质量浓度和褐变度的信息。在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得分图上,综合得分排名较高和较低的品种可以明显区分;通过第一主成分和第三主成分得分图可以将3?个成熟度很好地区分。聚类分析将45?个样品聚为6?类,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在所有样品中,综合得分排名第一的是‘中油桃12号’-III,排名最后的是‘中桃1号’-I。整体而言,黄肉品种桃汁的综合品质较好,中熟品种优于早熟品种,成熟度高的原料制得的桃汁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7.
基于基本理化成分、营养活性成分、抗氧化能力与感官分析等多项指标的综合分析,评价黄皮洋葱、白皮洋葱和紫皮洋葱3种品种制调味汁的适宜性,以筛选出最优的加工品种.结果表明,黄皮洋葱制汁后理化指标为出汁率68.53%、pH 5.70、总酸1.03%、总糖5.69%、固形物含量7.60 °Brix、糖酸比7.3 7,其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定生产树莓汁的最佳解冻方式,本实验选择水浴解冻、微波解冻、超声波解冻、室温解冻、冷藏解冻对速冻树莓进行处理,研究不同解冻方式对树莓解冻效率及汁液损失率的影响,并通过测定不同解冻方式处理后的16 项树莓果汁的加工特性指标,研究不同解冻方式对树莓果汁加工特性的影响;最终结合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6 项指标进行分类筛选,并对5 种解冻方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 种解冻方式的解冻效率和树莓汁液损失率均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解冻效率从大到小为:微波解冻>超声波解冻>水浴解冻>室温解冻>冷藏解冻,树莓汁液损失率从小到大为:微波解冻<室温解冻<冷藏解冻<超声波解冻<水浴解冻;在16 项树莓果汁的加工特性指标中,出汁率、黏度、糖酸比和褐变度是具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其权重系数分别为0.239、0.196、0.250、0.315,经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更适宜生产树莓果汁的解冻方式为微波解冻。  相似文献   

9.
以皖南丘陵地区主栽的8个品种蓝莓为原料,通过测定各品种果实品质性状和分布,分析其差异显著性,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建立综合评价模型进行蓝莓品质性状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蓝莓品质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单果质量、体积、果汁p H值、糖酸比与果实籽、总酸、果胶、总酚、黄酮和花色苷含量变异系数大于10%,品种间差异显著;硬度、果形指数、出汁率与水分、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VC和单宁含量变异系数小于10%,品种间变异较小。主成分分析提取了前5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92.261%。根据蓝莓主要品质指标,对8个蓝莓品种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得出,圆蓝和粉蓝两个蓝莓品种综合品质高,可作为蓝莓育种、品种改良和加工利用的优质原料。  相似文献   

10.
为正确评价鲜食百香果的品质,以广西和福建的百香果果实为试材,测定果实品质相关指标,通过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筛选核心指标,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最后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建立鲜食百香果品质综合评价模型,并结合感官审评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单果质量、可食率、糖酸比、总黄酮含量为鲜食百香果品质评价的核心指标;鲜食百香果品质综合评价模型:百香果品种(系)的加权灰色关联度=单果质量×0.418 1+可食率×0.222 6+糖酸比×0.249 7+总黄酮含量×0.109 6。感官评审结果与综合评价模型得分结果拟合度达0.97,表明建立的鲜食百香果品质综合评价模型可为鲜食百香果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不同品种蓝莓的品质特性,本文以9个品种蓝莓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外观、理化及糖酸组成等方面对果实品质进行差异分析,采用相关性分析分析了不同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对蓝莓的品质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蓝莓外观、理化和糖酸组成等指标均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多个指标如葡萄糖和果糖(r=0.93)、FRAP和DPPH(r=0.755)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柠檬酸、pH、b*、总酚、DPPH、黄酮、出汁率是评价蓝莓综合品质的关键性指标。‘灿烂’、‘莱格西’、‘双丰’果形指数优(>0.73)、固酸比适中为6.12~9.57,适合鲜食。‘巴尔德温’、‘都克’、‘微三’糖酸含量高、抗氧化能力较好,适合果汁、果酒等产品开发。‘微三’、‘都克’的黄酮(1.95、1.62 mg/g)、总酚(1.34、1.38 mg/g)含量高,适宜于功能性产品开发。该研究结果可作为不同用途蓝莓品种筛选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不同品种猕猴桃果实制汁的品质特性,选取了全国5个地区,3个种系,12个品种猕猴桃,对其理化品质、营养成分、加工性能等22项指标进行测定,对测定结果进行描述性评价和相关性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对不同品种猕猴桃汁进行综合评价,建立了猕猴桃制汁品质评价模型,得出12个品种综合评分值排列顺序,筛选出适宜加工制汁的品种;并用电子鼻对猕猴桃汁香气进行测定和分析,得出不同品种果实香气成分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软枣猕猴桃中绿迷、益玉,中华猕猴桃中脐红、华优制汁品质较好,经主成分综合得分模型计算,综合得分 F均大于0,适合做为果汁类产品的加工原料。东红、海沃德不适宜作为制汁品种,F均小于-1。12种猕猴桃果汁主要的挥发性物质为甲基类、无机硫化物、氮氧化物和芳香醇类,响应值G/G0分别为20.43、19.90、17.95、8.06。研究结果为猕猴桃果汁等加工企业选择适宜的制汁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蟠桃品种用于加工鲜榨汁的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不同蟠桃品种的鲜榨汁加工适宜性,本实验对北京平谷地区的7 个蟠桃品种的理化与营养指标(pH值、总酚含量、抗坏血酸含量、蛋白质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s content,SSC)、固酸比、果胶含量)和加工品质指标(单果质量、L*、a*、b*值、褐变度、出汁率、黏度)进行了测定,并从色泽、气味和风味三方面进行感官评价。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筛选出了SSC、出汁率、果胶含量、a*值和蛋白质含量5 个核心品质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出:SSC和出汁率的权重值为0.32,果胶的权重值为0.18,a*值和蛋白质的权重值分别为0.11和0.07。对7 个蟠桃品种的鲜榨汁品质综合评价表明:瑞蟠21的鲜榨汁品质最好,其次为瑞蟠20、瑞蟠4和瑞蟠19,而巨蟠、瑞蟠2和瑞蟠3的鲜榨汁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14.
辽宁主栽蓝莓品种加工适应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 种蓝莓品种果实为实验材料,对其理化和营养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蓝莓品种间的单果质量、密度、硬度等物理指标有一定差异;不同蓝莓品种间的出汁率、总酸、糖酸比、VC、粗蛋白和花色苷的差异较大。伯克利的出汁率最大(78.47%),杜克的出汁率最小(44.75%)。不同蓝莓品种间糖酸比范围为11.01~51.75,可溶性固形物、电导率、pH值和总酚含量差别较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范围为8.9%~13.3%。不同蓝莓品种间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有较大差异。通过聚类分析以及感官评定初步评价,杜克、日出为鲜食的优良品种;伯克利、北陆1和北青为适宜果汁果酒加工的优良品种;圣云、北陆3为适合加工果酱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5.
对9个品种树莓果实在加工过程中的理化指标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9个品种中,Tulameen的糖度高,糖酸比合适,VC含量较高,既可鲜食,也适合作加工品种.在树莓果汁的加工过程中,加酶处理比热榨的出汁率平均增加9.89%,可溶性固形物平均增加5.93%,是果汁加工必不可少的措施.提汁后比提汁前,树莓果汁总糖、总酸变化不明显,VC含量明显减少,这表明温度对VC的影响比较大.  相似文献   

16.
该实验对四川地区8种不同品种桑椹的出汁率、pH值、可滴定酸、可溶性总糖、还原糖、糖酸比、密度及原花青素等多种指标 进行分析,并对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系统聚类分析(CA)。结果显示,8个品种的品质指标差异较大,桑椹品种无核大十的 出汁率最高(75.25%),且原花青素含量最高(0.674 g/100 g)。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对桑椹加工品质影响最大的是糖酸比、可溶性总糖 及密度,方差累计贡献率为92.58%。 桑椹品种无核大十最适宜深加工,德果1号、台湾四季桑及嘉陵30号等桑椹品种次之。  相似文献   

17.
5种杂柑果实品质及制汁适应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5个杂柑品种果实品质及制汁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果汁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范围为12.8%~14.2%,平均为13.7%;可滴定酸含量变化范围为0.51%~0.84%,平均为0.69%;出汁率变化范围为46.3%~57.8%,平均为52.5%,出汁率顺序为天草>南香>宫内伊予柑>诺瓦>甜桔柚。综合评价,天草和南香的出汁率、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滴定酸、还原糖指标均比较高,果汁风味浓郁,且果汁滋味和香气品评分数较高,是制汁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了14 个主栽梨品种的制汁性能,为选择制汁品种和制汁工艺提供依据。方法:从理化指标(总糖、还原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出汁率)、褐变程度(总酚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OD420nm 值、L 值)和感官鉴评(外观、滋味、气味)3 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发现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变化范围为10.94%~ 13.00%,可滴定酸含量变化范围为0.062%~0.76%。总酚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在果实中分布不均衡,果皮中的总酚含量最高,与果汁的OD420nm 值显著正相关,与L 值极显著负相关。果皮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也很高,与果汁的OD420nm 值有显著的正相关性。结论:综合评价,所选14 个梨品种中锦香、黄金、安梨为较好的制汁梨品种。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不同品种莲藕加工制汁的适宜性,选用了10个具有代表性的莲藕品种为实验材料,测定了莲藕原料的理化指标和基本营养成分,并对制得的莲藕鲜榨汁的加工品质、营养价值及物理性质进行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莲藕鲜榨汁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种莲藕原料及其鲜榨汁的各项品质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主成分分析将莲藕鲜榨汁9个品质指标降维为3个因子,累计贡献率达88.279%。聚类分析将10种莲藕划分为4类,第Ⅰ类为鄂莲5号、鄂莲6号和鄂莲11号;第Ⅱ类为庐江花香藕、浠水巴河莲藕、鄂莲9号、杭州白莲藕和新35;第Ⅲ类为武植二号;第Ⅳ类为沔城藕。进一步对莲藕鲜榨汁品质指标与莲藕原料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藕肉亮度小、淀粉含量低和出汁率高的品种更适合加工制汁。因此,杭州白莲藕、浠水巴河莲藕、鄂莲9号和庐江花香藕更适合作为制汁专用品种。  相似文献   

20.
不同品种荔枝果实加工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25 个荔枝品种的果实为试材,利用常规的加工特性分析方法,进行果实的组成、理化指标、可溶性蛋白、总酚和总抗氧化能力的分析。结果表明:荔枝品种间果实出汁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食率、总酸、糖酸比差异较大,惠东红岩出汁率最高(70.76%),甜岩最低(32.77%),水晶球可溶性固形物最高(19.57%),香荔最低(12.00%)。荔枝品种的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和色泽稳定性差异较大。初步评价,惠东红岩、糯米糍、园枝、黑叶、中山状元红和白糖罂是适宜于果汁和果酒加工的优良品种。荔枝的可溶性蛋白、总酚和总抗氧化能力差异也较大,分别在0.03~1.26mg/L、11.75~487.35mg/L 和1.90~30.06mmol/L 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