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乳腺疾病是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如何提高乳腺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一直是医学工作者努力的方向。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MRI技术在乳腺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从早期的解剖成像到现在解剖和功能成像的广泛应用,MRI在乳腺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本综述主要探讨MR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2.
刘超  鲁际 《放射学实践》2019,34(5):583-586
【摘要】MRI的临床应用可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乳腺MRI正在逐步向3.0T甚至7.0T的高场强方向发展。目前,高场强MR功能成像技术在乳腺成像方面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它可为乳腺癌患者的个性化诊疗提供更好的检测、评估、分期和监测手段。本文对高场强MR诊断乳腺癌的技术应用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正>乳腺癌发病率高居于全球女性癌症的首位[1],死亡率仅次于肺癌位于女性癌症第二位,同时是全球癌症死亡率的第五大原因[2]。许多超早期癌灶在筛查中难以被发现,因此需要提高早期乳腺癌影像检查的阳性率。早期发现、精准诊断、个体化诊疗对于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改善预后及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目前用于乳腺癌筛查及诊断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包括乳腺X线摄影、超声、MRI及锥光束乳腺CT(CBBCT)。乳腺X线摄影是乳腺癌早期筛查及诊断最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数字乳腺三维成像(DBT)与MRI对乳腺肿瘤的鉴别诊断能力,评价不同影像检查方法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3例临床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病变的女性患者的病例资料,均采用FFDM、DBT及MRI检查。观察肿瘤大小、形态、边缘、有无钙化等,强化方式、早期强化率(EER)、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及表观扩散系数(ADC),根据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BI-RADS)进行分类,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采用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分析不同检查方法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评价单纯的FFDM、DBT、MRI对乳腺癌的诊断准确性。结果:253例乳腺病变患者中良性病灶112例,恶性病灶141例。FFDM、DBT及MRI诊断乳腺癌的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26、0.897、0.884;诊断其敏感度分别为84.2%、92.3%、95.6%;特异度分别为82.5%、85.5%、84.5%。DBT及MRI 诊断乳腺癌的曲线下面积大于FFD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DBT与MRI诊断乳腺癌的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BT及MRI较FFDM检查能够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效能,DBT和MRI 对乳腺病灶的检出及诊断效能相近,但DBT更为经济适用,且禁忌证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和癌症致死的主要原因.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和降低死亡率的主要手段.MRI是乳腺癌诊断中重要的影像学技术.fMRI多参数成像可在多个维度上可视化和量化乳腺癌进展的病理过程,并提供有关癌症标志的特定生物学信息.fMRI可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和特异度,对新辅助疗法反应的评估和预测有独...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其发病率已上升至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因此乳腺癌的早期诊治是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关键。迄今为止,医学界广泛认同的、乳腺癌早期诊断最有效和可靠的方式是乳腺X光成像。而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数字化摄影(CR)系统在乳腺检查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乳腺癌的早期检出率。本文回顾性的分析了27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早期乳腺癌的X线片资料,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2022年RSNA大会中,乳腺影像学方面的研究重点和热点主要包括:人工智能系统辅助乳腺X线摄影提高乳腺癌筛查方面的诊断效能、降低召回率,并评估乳腺腺体密度;超声在乳腺癌诊断、腋窝淋巴结评价及新辅助化疗疗效方面的应用;探讨简化MRI序列早期筛查乳腺癌的可行性;功能成像、多参数MRI及深度学习系统在乳腺的良恶性病灶鉴别和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的动态增强MRI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MRI是乳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一种重要影像学手段,其中动态增强扫描尤为重要,综述了乳腺MR动态增强的影像表现、增强扫描应用价值和局限性等。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是危及女性健康的常见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欧美发达国家多居女性全部肿瘤的首位,国内统计,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持续明显上升,目前已跃居我国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乳腺癌治疗后生存率较高,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改善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乳腺钼靶X线摄影是诊断乳腺癌的主要方法,近年来随着MRI技术的成熟和发展,本研究将钼靶、MRI技术相结合,探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提高乳腺癌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摘要】2021年RSNA大会中关于乳腺影像学方面的研究热点和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乳腺X线摄影如何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及降低召回率,测量乳腺腺体密度并评估乳腺癌患病风险;②超声在乳腺癌诊断、腋窝淋巴结评价方面的应用,引用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可提高诊断性能,采用冷冻消融新技术治疗低级别乳腺癌;③探讨简化乳腺MRI序列早期筛查乳腺癌的可行性,乳腺多参数MRI、影像组学及深度学习系统在乳腺癌非肿块病变的诊断、乳腺腺体分类、预测预后和新辅助化疗应答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MRI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MRI在乳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30例临床或乳腺X线摄影诊断有困难的患者行乳腺和腋窝MRI检查,17例经组织病理证实为乳腺癌,分析MRI显示乳腺癌病灶和胸肌浸润以及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所有结果均与病理对照。结果 17例乳腺癌患者共检出35个病灶,包括6例多中心性乳腺癌、4例多灶性乳腺癌和7例单发病灶(包括2例隐匿性乳腺癌)。6例(35.3%)出现胸肌浸润;腋窝淋巴结转移11例,其中9例病理证实,其敏感性为81.8%。结论乳腺MRI对检出隐匿性乳腺癌,多灶性和多中心性乳腺癌,评估胸肌有无浸润以及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的上升,提出了早期诊断乳腺癌的要求.对乳腺癌病人进行更为准确的术前分期,有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对化疗后疗效的监测,有利于后续方案的及时调整.在这些需求中,影像学检查的作用日益突出.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乳腺X线摄影、超声、CT、MRI等,了解它们在乳腺癌诊断中的研究现状,合理有效地选择检查方法,能够为临床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摘要】卵巢肿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病变之一,其中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对于提高疗效及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常规MRI技术主要依据病变的形态学特点及信号特征来鉴别卵巢肿瘤的良恶性,其诊断结果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局限性。近年来,DCE-MRI、DWI等fMRI技术联合常规MRI序列,在卵巢交界性肿瘤及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就上述内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增强技术对青年乳腺癌的诊断价值,以期提高青年乳腺癌的检出率。方法回顾分析5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青年女性乳腺疾病的MRI影像检查资料,包括恶性病变42个,良性病变27个。比较青年乳腺良恶性病变的MRI各种征象,包括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特点,计算病变的早期强化率,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探讨这些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青年乳腺良性病变多呈类圆形或分叶状,边缘光整,无毛刺,边界清晰,强化均匀,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多为Ⅰ型;恶性病变多呈不规则形结节或肿块,边缘不规则或呈星芒状,边界不清,强化不均匀,部分呈典型环形强化或填充型环形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多为Ⅲ型。早期强化率在青年良恶性病变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分布则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动态增强技术能满意地显示青年乳腺病变的形态学特征和增强的血流动力学特点,是诊断青年乳腺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乳腺MRI的人工智能模型应用于乳腺疾病的诊疗, 对提高乳腺癌诊断准确度及早期预测乳腺癌疗效具有价值。多中心、大样本及标准化的乳腺MRI数据库是开发基于乳腺MRI的人工智能模型的必要基础。结合联邦学习及FAIR科学数据管理准则(可查询、可访问、可交互、可再用)有助于促进多中心乳腺MRI数据库构建、管理及使用, 进而开发高效、准确的基于乳腺MRI的人工智能模型, 并辅助临床进行乳腺疾病诊疗决策。本共识旨在对构建高质量、标准化的乳腺MRI公开数据库给予示范及引导。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的MRI成像技术及其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斌  阮正敏  高佩虹  蔡世峰 《放射学实践》2007,22(11):1131-1134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MRI特征表现,分析各种MR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存在的不足.方法:38例乳腺癌患者术前均经MRI平扫、DWI、动态增强及1H-MRS检查,回顾性分析乳腺癌的MRI表现,并分析各种乳腺MR成像技术的应用价值及存在的不足.结果:在平扫T1WI、压脂T2WI乳腺癌多表现为等或低信号;DWI中b=0时病灶呈明显高信号,随b值增加病灶信号强度依次降低;以形状不规则、毛刺征、环形强化、早期增强率≥70%和Ⅱ型或Ⅲ型曲线作为诊断乳腺癌标准,其敏感度分别为65%、67.5%、80%、95%和95%;1H-MRS显示乳腺癌出现明显升高的Cho峰,Cho/Cr升高,基于Cho峰的出现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77.5%.结论:乳腺癌MRI病灶形态学、动态增强特点具有特征性,DW和1H-MRS检查具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但是部分良、恶性病灶的表现存在部分重叠,对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诊断MRI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上升,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其疗效评估显得非常重要。常规影像学检查,包括乳腺X射线摄影、超声、CT、MRI等,在乳腺癌的诊断和疗效监测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也表现出较大的局限性。分子影像学技术,特别是磁共振分子显像和PET分子显像,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指导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可大幅度提高影像学诊断的准确率。笔者就目前乳腺癌磁共振分子影像学和PET分子影像学诊断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乳腺X线成像对早期乳腺癌诊断的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提高乳腺癌的早期检出率。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30例女性早期乳腺癌,行常规钼靶X线摄影,必要时加摄侧位或小角度斜位及放大摄影。结果:30例早期乳腺癌X线征象为:簇样钙化,乳腺局限性增厚,小致密灶和结构紊乱不对称血管升导管扩张等。乳导管造影显示,导管壁不规则浸润、僵硬狭窄,导管截断等。结论:乳腺钼靶X线摄影是早期发现乳腺癌首选方法,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MRI三维动态增强减影技术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磁共振三维动态增强减影技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2例乳腺病变磁共振检查分别进行反转恢复法加权成像、动态增强扫描、减影成像。评价乳腺良恶性病变的MRI征象(包括形态学、内部信号及其动态增强特征等)、早期增强率、峰值增强率、峰值时间、时间-信号强度(T-SI)曲线等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乳腺癌的形态学特征性表现有形态不规则、环形强化和毛刺征。乳腺良性病变特征性表现有类圆形或分叶状,边缘光整,强化均匀及强化后可见低信号间隔。良恶性病变的早期增强率、达到峰值强化的时间以及曲线类型分布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峰值增强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MRI三维动态增强减影技术能满意显示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形态学特征和增强的血液动力学特点,是诊断乳腺癌十分有用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在单次乳腺MRI中,结合T1WI动态增强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T1-weighted imaging,DCE-T1WI)与T2*W首过灌注成像(T2*-weighted first-pass perfusion imaging,PWI-T2*W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40例患者在一次乳腺MRI中,先进行DCE-T1WI,随后进行PWI-T2*WI。结果DCE-T1WI如果将流出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作为诊断病灶恶性的阈值,诊断敏感性为74.2%,特异性为88.9%。良、恶性病灶早期强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如果将病灶早期强化率90%作为诊断恶性病灶的阈值,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83.9%、77.8%;PWI-T2*WI将病灶早期信号丢失率20%作为诊断恶性的阈值,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0.3%、92.9%。良、恶性病灶在PWI-T2*WI早期信号丢失率的重叠范围小于DCE-T1WI早期强化率的重叠范围。就乳腺良、恶性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而言,PWI-T2*WI中病灶早期信号丢失率高于DCE-T1WI病灶早期强化率(A值分别为0.910 vs 0.791,P=0.000)。结论 PWI-T2*WI在鉴别乳腺病灶的良、恶性方面有很高的特异性,在单次乳腺MRI中联合DCE-T1WI与PWI-T2*WI,能够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