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动脉弹性参数与肱动脉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健康对照组各30例,回声跟踪技术检测颈动脉弹性参数: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化参数(β)、顺应性(AC)、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和增大指数(AI);肱动脉袖带加压检测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结果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Ep、β、PWVβ均较对照组增高,AC、FMD减低(P〈0.01);所有受试者、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对照组的FMD分别与Ep、β、PWVβ呈负相关,与AC呈正相关,与AI无相关性。结论颈动脉弹性各参数与肱动脉内皮功能呈高度相关,提示回声跟踪技术能早期、定量反映冠心病患者血管的改变,是评价血管内皮功能简便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应用新版eTRACKING技术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应用新版血管回声跟踪eTRACKING技术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无斑块组与斑块组的特征进行研究。方法高血压颈动脉无斑块组43例,高血压颈动脉软斑组56例,高血压颈动脉硬斑组24例,正常对照组39例。应用新版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估颈动脉硬化参数,包括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化参数(β)、顺应性(AC)、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和增大指数(AI),并对高血压组上述参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高血压颈动脉无斑块组与斑块组Ep、β、PWVβ、AI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AC明显减小(P<0.01);高血压颈动脉硬斑组Ep、β、PWVβ较软斑组明显增高(P<0.01);高血压组的PWVβ与Ep、β呈正相关,与AC呈负相关;高血压组的AI与Ep、β、AC无相关性。结论新版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对高血压颈动脉无斑块组与斑块形成组均有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3.
274例eTRACKING参数相关性分析及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目的应用回声跟踪技术(Echo-tracking,ET)对受检者颈动脉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对评价血管僵硬度指标的影响因素及操作注应意事项作一探讨。方法应用ET技术对受检者颈动脉参数,包括血管的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化参数(β)、及顺应性(AC)、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增大指数(AI)、管径最大值Ds、管径最小值Dd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Ep与β、PWVβ、年龄、Ds、Dd、Ps、HR呈正相关;与AC呈负相关(P<0.01);与AI呈正弱相关(P<0.05)。β与Ep、PWVβ、年龄、Ds、Dd、Ps、HR呈正相关;与AC、Pd呈负相关。AC与Ep、β、PWVβ、年龄、Ps、HR呈负相关;与Dd呈正相关。PWVβ与Ep、β、AI、年龄、Ds、Dd、Ps、HR呈正相关;与AC呈负相关。AI与Ep、PWVβ、年龄、Ds、Dd、Ps、Pd呈正相关;与HR呈负相关。结论ET理论先进,测量精度高,各参数之间有一定相关性,并对血管僵硬程度均有一定的评估价值,检测过程中需注意影响精确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T)评价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弹性的变化,从而全面分析病因、评估预后。方法随机选择住院的短暂性脑缺血(TIA)患者30例、脑梗塞患者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应用ET术评估颈动脉硬化参数:血管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僵硬度(β)、顺应性(AC)、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增大指数(AI)、收缩期最大血管内径(Ds)及舒张期最小血管内径(Dd)。结果①脑梗塞患者β、Ep、AI及PWVβ较正常组升高,AC较正常组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IA患者β、Ep、AI及PWVβ较正常组升高,AC较正常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脑梗塞组年龄〈60岁者的Ds和Dd与≥60岁者无明显差异;正常组、TIA组年龄≥60岁者较〈60岁者的Ds和Dd增大(P〈0.05)。结论ET技术能有效评价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的弹性改变,为临床提供较丰富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T)的各弹性参数变化规律,及其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对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50例正常对照者行双侧颈总动脉ET检测及IMT测量,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2型糖尿病组的弹性系数(Ep)、僵硬度(β)、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高于对照组(P〈0.01),顺应性(AC)则低于对照组(P〈0.01),增大指数(AI)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p、β、PWVβ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r分别为0.514、0.523、0.421,均P〈0.001),AC与颈动脉IMT呈负相关(r=-0.462,P〈0.001)。结论 ET技术有助于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弹性的功能改变,并能在颈动脉IMT增厚之前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评价严格血糖控制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病程2~5年的T2DM患者68例和正常对照组54例,采用ET技术测定颈动脉弹性参数,即硬化值(β)、弹性系数(Ep)、增大指数(AI)、顺应性(AC)和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2DM组β、Ep、AI和PWVβ值明显增高,而AC值降低(P〈0.05);②T2DM组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13、Ep、AI和PWVβ呈显著正相关,与Ac呈显著负相关;③严格血糖控制的T2DM1组β、Ep、AI和PWVβ值较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2组明显降低,而AC值升高。结论严格血糖控制可明显增加T2DM患者颈动脉弹性,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绝经期妇女颈动脉血管的僵硬度、血管顺应性与血清雌二醇(E2)、一氧化氮(NO)、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及血脂的相关性.方法 25例绝经后妇女,20例正常行经妇女作为对照组,超声检测其颈动脉血管内径的变化幅度、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弹性僵硬指数(β)、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动脉顺应性(AC)、脉搏波放大指数(AI)及单点脉搏波传递速度 (PWVβ), 分别检测血清雌二醇(E2)、一氧化氮(NO)、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和血脂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绝经后妇女颈动脉β、Ep、AI及PWVβ较对照组升高,AC降低,绝经后妇女血清FSH、LH、PRL较对照组升高,血清E2和NO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β、Ep、AI及PWVβ与血清E2、NO呈负相关,与FSH、LH、PRL呈正相关,AC与血清E2和NO呈正相关,与FSH、LH、PRL呈负相关,而均与血脂无相关性.结论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是评价绝经后妇女颈动脉弹性的简便且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8.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功能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检测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弹性特征。方法 糖尿病组57例,正常对照组39例。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估颈动脉硬化参数,包括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化参数(β)、顺应性(AC)、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和增大指数(AI),并对上述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组颈动脉Ep,β、PWV8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AC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AI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结论 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有助于评估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弹性的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新版血管壁回声跟踪技术(E-Tracking)评价高血压颈动脉血管病变。方法:分别对高血压患者56例(平均年龄55.5岁)和正常健康者52例(平均年龄54.7岁)采用高频线阵探头测量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应用新版血管壁回声跟踪技术检测弹性系数(Eρ)、硬化参数(β)、顺应性(AC)、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和增大指数(AI),并对高血压患者组上述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高血压组较正常对照组Eρ,β,PWVβ及IMT增高,AC降低,且均有显著性差异。高血压组的PWVβ与β,Eρ和IMT呈正相关,与AC呈负相关;高血压组的AI与Eρ,β,AC和IMT无明显相关。结论:新版E-Tracking技术客观准确的反映了高血压患者血管弹性改变,是评价血管壁弹性简便实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T)评价孕妇颈动脉弹性的变化。方法将60例孕妇按年龄分成20~29岁组(即Ⅰ组)和30~39岁组(即Ⅱ组)。应用ET技术检测其双侧颈动脉的血管僵硬度(β)、弹性模量(Ep)、顺应性(AC)、膨大指数(AI)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并分别与国人正常值进行比较。结果和国人正常值比较,Ⅰ组的Ep、PWVβ、AI及Ⅱ组的AI、PWV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的β、AC及Ⅱ组的β、Ep和A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妊娠对颈动脉的AI、PWVβ有一定的影响,而对β、AC的影响不明显。(2)ET技术能敏感地评价孕妇颈动脉弹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弹性参数的变化.方法 应用ET技术检测44例被首次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及31例健康者为对照组的颈动脉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僵硬度参数(β)、顺应性(AC)、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并分析其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之间的关系.结果 2型糖尿病组的Ep、β、PWVβ高于对照组(P<0.01),AC则低于对照组(P<0.01).Ep、β、PWVβ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AC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呈负相关(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弹性明显减低,减低程度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相关;应用ET技术有助于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弹性的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分辨力超声结合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定量评价脑梗塞患者颈总动脉弹性参数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用脑梗塞患者160例和正常对照组40例,应用高频线阵探头采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测量颈总动脉,获取颈总动脉的弹性系数(Ep)、僵硬度(β)、顺应性(AC)、脉搏波放大指数(AI)、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收缩期血管内径(Ds)及舒张期血管内径(Dd)等指标,分析这些指标与性别、年龄及心率的关系.结果 脑梗塞患者与正常人颈动脉弹性相比较,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度指数(β)、AI及PWVβ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AC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性别差异对脑梗塞患者颈动脉弹性参数无影响.脑梗塞患者的β、Ep、AC、AI、PWVβ、Ds、Dd与年龄呈正相关;脑梗塞患者心率与AC、AI、Ds、Dd呈正相关;心率与β、Ep、PWVβ呈负相关.结论 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能够准确定量评价脑梗塞患者颈总动脉弹性.  相似文献   

13.
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弹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弹性的变化。方法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检测135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改变,并与70例正常人(对照Ⅰ组)及70例颈动脉有斑块形成的非脑梗死患者(对照Ⅱ组)相对照。结果脑梗死组β、Ep、AI及PWVβ较对照Ⅰ组升高,但AC较对照Ⅰ组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梗死组β、Ep、AI及PWVβ较对照Ⅱ组升高,AC较对照Ⅱ组稍降低,两组β、Ep及PWV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C及A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颈动脉弹性指标Ep、β、AI及PWVβ的RR值大于1,其中PWVβ的RR值最大。结论ET技术可较为敏感地反映出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弹性的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评价不同程度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弹性功能参数的改变.方法 应用ET技术检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50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50例非冠心病者(非冠心病组)颈动脉,检测僵硬度参数(β)、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顺应性(AC)、增大指数(AI)及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血管弹性功能指标,以及血管壁内-中膜厚度(IMT).冠心病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又分为单支、二支和三支病变组.分析上述检测参数与冠心病患者血管病变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组β、Ep、AI、PWVβ及IMT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AC则明显低于非冠心病组(P〈0.05),并且冠心病病变程度越重,差异越明显.结论 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弹性明显减低,应用ET技术检测颈动脉弹性功能有助于评估冠心病患者血管的改变,可作为监测冠状动脉疾病发生和发展的一项有临床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Tracking)评价颈动脉弹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对103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和E-Trackingk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分为非冠心病组(A组:对照组)和冠心病组,冠心病组又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和血管阻塞程度由轻至重依次分为B、C、D、E四组。分析比较各组间应用E—Tracking检查获得的颈动脉弹性参数(包括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化参数β、动脉顺应性AC、单点脉搏波速度PWVβ、增大指数AI)。结果冠心病组的参数Ep、β和PWVβ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各组间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不断加重,参数Ep、β和PWVβ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参数AC和AI在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测量的颈动脉弹性参数大小与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管回声跟踪(Echo tracking,ET)技术检测正常高值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颈总动脉弹性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T技术检测51例正常高值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Ⅰ组)、62例正常高值血压患者(Ⅱ组)及50例正常人(Ⅲ组)双侧颈总动脉的弹性参数,即弹性系数(β)、僵硬度(Ep)、顺应性(AC)、增大指数(AI)、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并用常规血管超声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进行对比分析。上述各组常规血管超声扫查未见明显异常。结果:各组左、右侧颈总动脉的各弹性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Ⅱ组颈总动脉β较Ⅲ组明显增高,AC较Ⅲ组明显降低,Ⅰ组与Ⅱ组间的β、AC无明显差异;3组间颈总动脉的Ep、PWVβ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I、IMT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高值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颈总动脉弹性明显降低;应用ET技术优于常规超声,能更早的发现颈总动脉弹性改变,为临床及时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不同透析方式对尿毒症患者股动脉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81例尿毒症患者分为腹膜透析组42例,血液透析组39例;另有正常对照组31例,实验对照组(未透析组)30例。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检测全部病患股总动脉各项弹性参数,包括内-中膜厚度(IMT)、收缩期内径(Ds)、舒张期内径(Dd)及二者之差(△D)、僵硬度(β)、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顺应性(AC)、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增大指数(AI)。结果:透析组β,Ep, PWVβ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 <0.05);血透组β、Ep高于未透析组,腹透组β、Ep低于未透析组(P <0.05);血透组β、Ep及PWVβ明显高于腹透组(P<0.05),A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血管僵硬度与年龄、透析时间、IMT、脉压差、Dd等影响因素呈正相关性,与△D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股动脉内皮功能受损早于形态学改变,血液透析造成血管内膜损伤程度相对更重,血管弹性功能的降低与年龄增长、透析时间延长、脉压差增大等因素相关。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能够对尿毒症患者外周动脉内皮功能障碍提供量化依据,对于协助临床早期干预治疗具有一定意义,但检测中需注意影响其测值偏倚的干扰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利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T)测量高血压病患者的颈动脉弹性功能,探讨管径增大指数(AI)、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ewv[3)与动脉弹性功能的关系。方法高血压病患者90例,均分为三组:A组肱动脉脉压差〈60mmHg,B组脉压差为60~80mmHg,C组脉压差≥80mmHg。测量患者颈动脉ET参数:硬化指数(B)、压力一应变弹性系数(Ep)、顺应性(AC)、AI、PWV[3及肱动脉脉压差,比较不同脉压差组问颈动脉弹性功能参数的差异。结果A、B、C三组间收缩压依次增高,B、C组收缩期颈动脉内径(Ds)、舒张期颈动脉内径(Dd)较A组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β、Ep、AC、AI较A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与年龄、IMT、脉压差呈正相关,与Ds—Dd呈负相关;PwVB与年龄、收缩压、脉压差、Dd呈正相关,与Ds—Dd呈负相关。结论AI、PWVβ随脉压差增大而增大,参数异常早于脉压差增大,二者结合能较敏感地早期反应动脉弹性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用回声跟踪(E-Tracking)技术评价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颈动脉弹性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T2DM)患者93例和正常对照(NC)32例,按照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T2DM分为正常蛋白尿(DM1)、微量尿蛋白(DM2)和临床尿蛋白(DM3)三组,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收缩期颈动脉内径(Ds)、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化指数(β)、顺应性(AC)、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和增大指数(AI)等参数.结果 (1)与NC组比较,T2DM患者IMT值均明显增高(P<0.05); (2)与NC组比较,T2DM患者β、Ep、AI和PWVβ值明显增高,AC降低(P<0.05),而与DM1和DM2两组比较,DM3组的β和PWVβ值均升高(P<0.05);(3)直线相关分析发现IMT与β、Ep、AI、PWVβ呈正相关(P<0.05),与AC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UAER与β、PWVβ和IMT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糖尿病早期肾病期患者的颈动脉弹性已经发生改变,测定颈动脉弹性的变化可以反映糖尿病微血管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cho-tracking,ET)检测正常高值血压患者股总动脉弹性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ET技术检测63例正常高值血压患者双侧股总动脉的弹性参数,即弹性系数(β)、僵硬度(Ep)、顺应性(AC)、增大指数(AI)、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并用常规血管超声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同期检查的50例正常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左、右侧股总动脉的β、Ep、AC、AI、PWVβ及IMT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男性与女性之间各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常高值血压组股总动脉的β、Ep、PWVβ均增高,AC降低,IMT、AI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正常高值血压患者股总动脉僵硬度增加,弹性下降;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优越于常规超声,能更早的发现股总动脉弹性改变,对临床早期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股总动脉作为采样血管波形相对稳定,重复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