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胜利油田中深井优快钻井技术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对胜利油田中深井钻井作业的特点及难点进行了初步分析,并从应用PDC钻头及合理使用牙轮钻头、简化定向井施工程序、优选钻井液体系、采取必要的井眼保护措施等方面给出了优快钻井技术方案。现场应用表明,中深井钻井速度逐年提高,至2002年,已达到18.81m/h,从而缩短了钻井周期,降低了钻井成本,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过去10年国外钻井技术的重要进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过去10年中,国外钻井技术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大大提高了钻井能力和效率,降低了钻井成本。文中详细介绍这10年中的一些重要技术进步,包括连续油管钻井、钻头、随钻测量、随钻测井、地质导向钻井和自动化钻井技术等,这为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与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谢国民 《钻采工艺》1998,21(4):13-15
综述了国外近期深井钻井实践,探讨了深井钻井中深井钻井模拟技术、优化设计技术、近平衡钻井技术、钻头选型技术,应用井下动力钻具提高钻速技术,使用顶部驱动系统和随钻测量系统技术,深井钻井液技术和建立钻井分析及指挥中心等可行性技术,同时指出了我国深井钻井技术应开展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4.
钻井用PDC切削齿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2年,钻井工业界首次从国外引进PDC产品,而现在,PDC钻头已占到钻头市场总份额的45%。这主要是过去十年间PDC产品和钻头制造工艺技术持续发展的结果。目前,各类PDC产品已经能够为钻头制造商和钻井作业单位提供灵活、耐用和性价比高的选择。PDC产品对固定切削齿钻头市场的成长、钻井效率的提高和钻井成本的大幅降低都做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套管钻井技术是指用套管柱取代常规钻进作业,使钻进中的井眼始终有套管伴随到井底,从而提高井壁稳定性,减少井下事故的发生几率。套管钻井工艺的实施还存在许多待解决的问题和难点,比如钻机系统,钻井方式,钻头型式,测井技术等。文中从影响套管钻井技术的钻头,钻井方式及泥浆循环等方面探讨了套管钻井的技术特征,并就相关工艺问题的可行性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龙岗地区营山构造快速钻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伟  魏强  祝秀娟  杨玻 《钻采工艺》2011,34(3):28-31
基于近年4口井的钻井、 录井和测井资料, 开展了液相欠平衡钻井井壁稳定性分析、 欠平衡钻井应用效果分析以及钻头选型与个性化钻头应用分析, 结果表明: 无固相钻井液欠平衡钻井技术能够明显提高机械钻速,缩短钻井周期, 相同层位营山1 0 1井机械钻速是营山2井的2 . 7 3倍; 无固相钻井液欠平衡钻井技术在沙二段、 沙一段即使井壁存在垮塌, 也不影响正常钻井作业, 自流井组则需提高密度至1 . 4 7 g / c m 3 以上, 确保井壁稳定; P D C钻头提速效果明显, 不适合 P D C钻头的层位宜采用宽齿牙轮钻头提高机械钻速。文中形成的快速钻井方案可为营山构造后续勘探开发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外在钻井技术领域不断地研究推出一些新技术、新工具和新产品 ,对推动钻井技术的不断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根据近期文献报道 ,介绍了一些钻井新技术 ,其中包括固井扶正器、钻井数据快速采集系统、水合物抑制剂、不锈钢生产油管、自动化定向钻井技术和能量平衡牙轮钻头  相似文献   

8.
钻头地震技术使人们得以在钻井的同时,连续监测不同深度的地震时间,从而作出有关钻头距关键地层距离的决策,保证钻井作业的安全。介绍钻头地震技术的工作原理,并展望钻头地震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小井眼钻井技术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小井眼是继水平井之后,在80年代后期开始兴起的又一热点技术。据国外小规模现场试验及预测,小井眼钻井费用较常规尺寸井眼可节省钻井费用30%~40%,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小井眼钻井技术重新兴起的背景、小开眼的定义、为什么能节省钻井费用、适用范围及发展前景。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小井眼钻井技术中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以及国外目前解决的程度。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认为该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尽早在国内开展攻关,并在适用地区进行试验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国外钻井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美国及西欧一些发达国家一直处于钻井技术的前列,了解国外钻井技术现状,利于我国们在战略上决策钻井科技发展的方向,本文首先概述了国外比较成熟的大位移井钻井、欠平衡钻井、小井眼钻井、超深井钻井、老井重钻等技术,对国外正在研究和开发的钻井技术,如分枝井钻井技术、连续管技术、旋转导向钻井系统、套管钻井工艺、三维可视化技术等也作了一定介绍,对促进我国钻井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采用半连续乳液种子聚合法合成了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T)/丙烯酸甲酯(M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复合乳液,根据正交试验结果,得出复合乳液的最佳配方。考察了丙烯酸用量对乳液电解质稳定性的影响、引发剂用量对聚合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及乳化剂用量对粘度的影响。采用离心法测得乳液的乳胶粒径分布,并对胶膜的耐水性及拉伸强度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采用最佳配方可制得粘度适当、固含量适中、稳定性好、粒径分布较窄、转化率较高的BA/ST/MA/MMA/AA/AM复合乳液。由该复合乳液制得的胶膜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12.
采用附着-沉淀法制备了负载型SO42--ZrO2/γ-Al2O3催化剂.用NH3-TPD考察了催化剂的酸性,用XRD、IR等表征了催化剂的结构,用BET法测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考察了制备条件对催化剂酸强度、酸中心结构、催化剂活性的影响,以及预处理温度和反应温度对正己烷异构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液的浓度为0.8mol/l、焙烧温度为1043K时催化剂的酸性最强,催化剂样品中氧化锆以四方相存在,SO2-4与锆离子以单配位形式结合,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高于100m2/g.  相似文献   

13.
HPAM/酚/醛/Al3+交联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实验考察了用于深部调剖的地下交联成胶聚合物水溶液体系的组成。所用聚合物HPAM分子量8.25×106,水解度30.2%;用蒸馏水配制溶液;在不同时间(最长45d)测定体系60℃下的粘度。从3种酚和3种醛中选用苯酚+甲醛为交联剂。HPAM/苯酚/甲醛体系(1000+400+400mg/L,pH=7.5)成胶时间为20d,凝胶粘度低,稳定性差。在该体系中加入一种柠檬酸铝盐,在Al3+浓度为50~80mg/L时,体系成胶时间15d,最高粘度达1.0×105mPa·s,可稳定存在20d以上。加入AlCl3的该体系不能成胶。选定HPAM/苯酚/甲醛/柠檬酸铝盐体系的组成(mg/L)为800+400+400+50(以Al3+计),考察影响因素,发现该体系的适用温度在60℃左右,适用pH值范围在7.0~7.5,矿化度6390mg/L的环境下成胶性能大体不变。表6参3。  相似文献   

14.
倪良  蒋文华  韩世钧 《石油化工》2001,30(6):456-459
通过新制备的电导电极 ,测定了不同组成的环己烷 -水 -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乳状液在富水相不同时间的电导率。为了定量讨论乳状液的稳定性 ,提出了增比电导率的概念 ,根据富水相增比电导率时间曲线 ,求得了乳状液的初始分层速率常数。同时进一步讨论了不同添加剂 (正丁醇和聚乙二醇 )对乳状液初始分层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用初始分层速率常数的大小来衡量乳状液的稳定性 ,是简明直观、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精细石油化工》2017,(3):44-48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AM/AMPS/DMAAC/DAAM四元共聚物,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测定了黏均相对分子质量,研究了不同加量、不同温度下聚合物的降滤失性能,与油田常用降滤失剂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m(AM)∶m(AMPS)∶m(DMDAAC)∶m(DAAM)=5∶3.6∶1∶0.4,w(引发剂)%=0.3,聚合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6h条件下,其黏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107;当温度达到130℃时,AM/AMPS/DMDAAC/DAAM四元共聚物的滤失量在淡水基浆中保持在10mL以下;在淡水基浆中,在AM/AMPS/DMDAAC/DAAM四元共聚物的加量为0.2%时,其滤失量为8.4mL。四元共聚物在淡水、盐水、人工模拟海水三种基浆的滤失量均小于FA367和低黏CMC在三种基浆的滤失量,且四元共聚物在三种基浆的滤失量均在10mL以下,符合SY/T 5621—93的API滤失量标准。  相似文献   

17.
The size of the nanoparticles and the number of oxygen vacancies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copper-based catalysts used for the synthesis of methanol from syngas. In this study, the authors prepared a series of catalysts CuO/ZnO/Al2O3/CeO2(CZAC) with CuO particles of different sizes and varying number of oxygen vacancies on the surface by changing the added volume of CeO2 by using the co-precipitation method. The properties ...  相似文献   

18.
三元复合驱钙镁硅钡成垢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清河  钱慧娟  侯志峰  唐琳 《油田化学》2012,29(1):94-97,115
由于三元复合驱中的碱对储层矿物的溶蚀作用,使得岩石矿物以可溶物形态进入到储层流体,造成了严重的结垢、堵塞问题。在50℃动态环境,模拟油井采出液离子组成,进行硅钙镁钡成垢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三元复合驱垢主要为碳酸盐、硅酸盐混合垢。随着油井采出液pH值增加,垢样中硅酸盐含量增加,碳酸盐含量降低。在pH值小于10.7时,溶液中硅酸盐沉积速度较快;pH值大于10.7时,硅酸盐沉积速度较缓慢。模拟体系中碳酸根离子含量较低(80 mg/L)时,产生片状硅酸盐沉淀;碳酸根含量较高(1100 mg/L)时,产生颗粒状碳酸盐沉淀。硅离子促进钙盐垢的沉积,在硅含量500 mg/L时,沉垢量最多,达247 mg/L。阳离子增多促进垢的生成,但在钙、钡离子未达到沉积平衡前,镁离子不发生沉积反应。  相似文献   

19.
采用机械混合法将WOx/ZrO2引入Hβ制备Pt/WZr-Hβ催化剂,比较其与Pt/WOx-ZrO2、Pt/Hβ以及两者简单加合的Pt/WZr-Pt/Hβ催化剂上正庚烷(n-C7)加氢异构化的性能.结果表明,Pt/WZr-Hβ上的n-C7转化率较Pt/Hβ略有下降,但异构化选择性显著提高.Pt/WZr-Pt/Hβ上的n-C7转化率比Pt/WOx-ZrO2和Pt/Hβ均明显下降,但异构化选择性比Pt/WOx-ZrO2低,而比Pt/Hβ显著提高.Pt/WZr-Hβ上的n-C7转化率及异构化选择性比Pt/WZr-Pt/Hβ均高,说明Pt/WZr-Hβ并非是Pt/WOx-ZrO2和Pt/Hβ的简单加合.  相似文献   

20.
首次将固体酸TiO2/SO4^2-和TiO-ZrO2/SO4^2-用于催化合成烷基糖苷,讨论了各种因素对合成正丁苷的催化活性的影响,确立了其最佳催化效果时的制备条件,H2SO4浸泡浓度为0.1mol/L,焙烧温度为350 ̄500℃、混合催化剂的最佳Zr/Ti原子比为0.66 ̄1.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