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研究川芎嗪对成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元前体细胞迁移的影响,初步探讨川芎嗪对脑缺血损伤后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线栓法制作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MCAO).术后2h腹腔注射川芎嗪注射液(40mg/kg,每天1次)、分别于MCAO后3、7、14、21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神经元前体细胞的标志Doublccortin(DCX)在侧脑室室下区(SVZ)及SVZ吻侧迁移流(RMS)的迁移情况。结果 缺血3天时,SVZDCX阳性细胞经RMS迁移至嗅球,持续至21天;缺血7天时,SVZ直接及由RMS向邻近缺血纹状体迁移,14天时明显增加;21天时有少量DCX阳性细胞经胼胝体向缺血皮质迁移,川芎嗪组SVZDCX阳性细胞迁移途径同缺血模型组,但程度明显增强.结论 川芎嗪可促进神经元前体细胞直接迁移至缺血皮质和纹状体,提示川芎嗪可能通过促进经元前体细胞的迁移对脑缺血后脑功能的自身恢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成体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皮质和纹状体缺血半暗带细胞增殖的作用,初步探讨川芎嗪对脑缺血损伤修复的可能途径。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MCAO),术后2 h腹腔注射川芎嗪(80 mg/kg,1次/d)、4 h腹腔注射B rdU(50 mg/kg,1次/d)。分别于MCAO后7、14、21 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皮质和纹状体缺血半暗带B rdU标记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缺血模型组于MCAO 7 d,在皮质和纹状体缺血半暗带分布有B rdU标记细胞,于14 d明显增加,21 d达峰值。川芎嗪组在皮质和纹状体缺血半暗带亦可观察到B rdU标记细胞,且随缺血时间延长而增加、密集,21 d达峰值;7、14、21 d B rdU标记细胞数量均明显高于相应时间点的缺血模型组(P<0.01)。结论:川芎嗪可促进大鼠脑缺血后皮质和纹状体缺血半暗带神经细胞增殖,以修复、替代损伤的神经细胞,对脑功能自身恢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MCAO)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情况,以及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MCAO)后血浆雌二醇(E2)含量变化和通心络对其影响。方法:采用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MCAO)模型,应用放免方法观察缺血后3天、7天、14天以及21天E2含量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缺血后缺血侧室管膜及室管膜下区(SVZ)、海马齿状回(SGZ)BrdU阳性细胞数的变化。结果:造模后通心络组BrdU阳性细胞荧光强度值明显高于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差异显著(P<0.05);MCAO血浆E2浓度显著降低(P<0.05),通心络能升高E2浓度。结论: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可引起其缺血侧SVZ、SGZ区星形胶质细胞及神经细胞反应和增殖;而通心络可显著增加MCAO大鼠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能力,E2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MCAO)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情况,以及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MCAO)后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含量变化和通心络对其影响。方法:采用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MCAO)模型,应用放免方法观察缺血后3天、5天、14天以及30天Hcy含量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缺血后缺血侧室管膜及室管膜下区(SVZ)、海马齿状回(DG)BrdU阳性细胞数的变化。结果:造模后通心络组BrdU阳性细胞荧光强度值明显高于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差异显著(P<0.05)。MCAO血浆Hcy浓度显著升高(P<0.05),通心络能降低Hcy浓度。结论: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可引起其缺血侧SVZ、DG区星形胶质细胞及神经细胞反应和增殖;而通心络可显著增加MCAO大鼠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能力。Hcy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MCAO)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情况,以及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MCAO)后血浆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和通心络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MCAO)模型,检测缺血后3,7,14 d以及21 d NO含量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缺血后缺血侧室管膜及室管膜下区(SVZ),海马齿状回(SGZ)B rdu阳性细胞数的变化。结果造模后通心络组B rdU阳性细胞荧光强度值明显高于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差异显著(P<0.05)。MCAO血浆NO浓度显著降低(P<0.05),通心络能升高NO浓度。结论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可引起其缺血侧SVZ,SGZ区星形胶质细胞及神经细胞反应和增殖;而通心络可显著增加MCAO大鼠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能力;NO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贺旭  葛金文  黄俊  潘爱华  李志远 《中草药》2016,47(9):1535-1540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TSPN)对全脑缺血后成年大鼠侧脑室室管膜区(SVZ)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制作全脑缺血模型。大鼠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和TSPN组。TSPN组大鼠全脑缺血后30 min ip给予剂量为75mg/kg的TSPN,每天1次,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14 d。分别于再灌注1、3、7、14 d处死大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SVZ区Brd U和微管相关蛋白Doublecortin(DCX)的表达,免疫荧光双标观察SVZ区Brd U/DCX、DCX/Ki67、GFAP/DCX的共表达情况。结果 TSPN组SVZ区7、14 d的Brd U+细胞数目均显著高于模型组对应的时间点(P0.01、0.001);TSPN组和模型组SVZ区DCX+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在7、14 d有统计学差异(P0.01、0.001);TSPN组SVZ区14 d的Brd U/DCX细胞,均显著多于模型组(P0.01);TSPN组SVZ区Ki67/DCX细胞在7、14 d的表达多于模型组,差异显著(P0.01、0.001);两组SVZ区GFAP/DCX细胞与DCX的比值在3、7、14 d差异显著(P0.05、0.001)。结论 TSPN促进全脑缺血后大鼠SVZ区神经再生,加速全脑缺血后大鼠SVZ区神经祖细胞增殖和分化,促进全脑缺血后大鼠SVZ区星形胶质细胞转化新生未成熟神经元。  相似文献   

7.
电针对大鼠脑梗死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电针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室下区(SVZ)神经干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按7、14、21天4个时间点分3个亚组,在梗死区对侧肢体取"曲池"和"足三里"二穴作为刺激部位,用电针治疗仪做连续刺激,每次15min.每天1次.免疫荧光法检测Dil /Brdu /MeuN 细胞和Dil /Brdu /GFAP 细胞的表达.结果:脑缺血后不同时相缺血侧SVZ区均有阳性细胞表达,而电针组在不同时相的阳性细胞数量均较同时相模型组有明显增加.结论:电针能促进缺血后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提示这种作用可能是电针治疗脑缺血的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成年大鼠脑梗死后电针作用对内源性神经前体细胞移行的影响。方法采用易卒中型肾性高血压大鼠(RHRSP),电凝法凝闭大脑中动脉(MCAO)。用Garcia评分、HE染色、免疫荧光等方法观察电针对脑梗死后1周、2周、3周、4周大鼠脑内梗死灶体积,行为学评分及5-溴脱氧尿核苷(Bromodeoxyuridine,Brdu)、Doublecortin(DCX)阳性细胞数的干预作用,并与脑梗死组和对照组比较。结果电针治疗后前3周梗死体积较脑梗死组缩小(P〈0.05);电针后2d与3d大鼠行为学评分较梗死组高(P〈0.05);MCAO后梗死灶边缘有Brdu阳性细胞和DCX阳性细胞分布。电针组Brdu阳性细胞较脑梗死组明显增加(P〈0.05),电针组DCX阳性细胞数在1周末明显高于脑梗死组(P〈0.05)。结论电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小脑梗死体积,并使缺血灶周移行的神经前体细胞增多,可能与其改变脑内微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形态观察及川芎嗪治疗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CIR)大脑皮质、纹状体神经元的形态学变化及川芎嗪对其影响.方法 参考Bannister′s.方法 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利用川芎嗪治疗;在光、电镜下观察了皮质水肿及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大脑皮质和纹状体的血管周围、神经细胞周围水肿带厚度有显著差异(P<0.05),模型组可见神经元凋亡,治疗组凋亡减少.结论 川芎嗪对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元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光义  陈斌  陈睿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7):1010-1012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对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巢蛋白(Nestin)和表皮生长因子(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电热凝闭大鼠大脑中动脉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术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另设假手术组。观察中药对大鼠侧脑室室管膜下层(SVZ区)Nestin和EGF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SVZ区Nestin和EGF免疫阳性细胞数增多(P<0.01);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大鼠SVZ区Nestin和EGF免疫阳性细胞数增多(P<0.01)。结论:脑缺血后EGF、Nestin的表达出现增高,说明EGF、Nestin参与神经元内源性保护;中药能明显提高Nestin和EGF在缺血脑内的表达,从而保护神经元、修复损伤。  相似文献   

11.
补阳还五汤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干细胞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后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MCAO模型,缺血90 min后再灌.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层并随机分组分为模型和补阳还五汤组,24 h后ig补阳还五汤12g.kg-1,1次/d,连续3周.另16只不阻塞动脉大鼠设为手术组.分别在给药后1,2,3周进行行为学评分;并在第4天和18天ip 5-溴-2-脱氧尿苷(5-bromo-2-deoxyuridine,BrdU)50 mg· kg -1,各连续3d.2,3,5-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测量梗死面积;免疫组化检测BrdU阳性细胞;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SDF-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1周和3周神经行为学评分显著升高(P <0.05或P< 0.01),脑梗死面积、缺血侧室管膜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及纹状体区BrdU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增加(P< 0.05或P< 0.01).与模型组相比,补阳还五汤能显著改善大鼠MCAO神经功能缺失症状,药后1,2,3周神经功能评分为(1.33±0.60),(o.89±0.58),(0.50±0.31)分,明显低于模型组的(1.72±0.46),(1.56±0.51),(1.89±0.50)分(P<0.01);降低脑梗死面积,药后1,3周分别为(16.1±5.2)%,(10.3±0.40)%,明显低于模型组的(35.2±6.3)%,(29.8±6.9)%,(P<0.01),提高SVZ和纹状体区BrdU阳性细胞数,药后1周分别为(71.17±5.19),(83.8±3.83)个,明显高于模型组的(52.17±6.52),(60.20±6.72)个,药后3周分别为(43.33±6.06),(54.60±5.77)个,明显高于模型组的(35.83±4.88),(22.00±3.87)个(P<0.01);给药3周时显著提高SDF-1表达,3周时为(36.3±2.71) pg·mg-1,明显高于模型组的(28.65±3.47)pg·mg-1(P< 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能促进MCAO大鼠缺血侧NSCs迁移,其可能机制是通过上调SDF-1蛋白的表达水平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及Fas-L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36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川芎嗪组。采用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与医学图像分析结合的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Fas-L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缺血侧脑组织TUNEL阳性神经细胞及Fas-L阳性细胞表达增多;与模型组相比,川芎嗪组大鼠缺血侧脑组织TUNEL阳性神经细胞及Fas-L阳性细胞表达减少。结论川芎嗪可下调Fas-L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这可能是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正常兔眼视网膜急性缺血模型视网膜电图(ERG)最大反应、振荡电位(OPs)的影响及对兔视网膜小动脉平滑肌细胞环腺苷酸(cAMP)表达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川芎嗪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均予结扎右眼视神经lh制作兔视网膜急性缺血模型.造模前记录右眼ERG最大反应和OPs。川芎嗪组于视网膜缺血造模后0h、24h、48h及72h给予耳缘静脉注射川芎嗪注射液,复查ERG指标,模型组同期进行ERG检查,不予其他处理。视网膜缺血造模后72h处死动物,取右眼,免疫荧光技术观察cAMP在视网膜小动脉平滑肌细胞上的表达情况。结果视网膜缺血造模后24~72h,2组实验兔的最大反应振幅同期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川芎嗪组OPs振幅在缺血造模后24h、72h时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川芎嗪组缺血造模后72h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cAMP表达强于模型组。结论川芎嗪对缺血视网膜的Ops振幅有改善作用,可能与促进视网膜小动脉平滑肌细胞cAMP表达,改善视网膜血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14.
牛珀至宝微丸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 Nestin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牛珀至宝微丸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干细胞Nestin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造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神经上皮干细胞巢蛋白 (Nestin)的表达 ,观察牛珀至宝微丸对脑缺血后神经上皮干细胞巢蛋白的影响。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后 ,牛珀至宝微丸组缺血侧室管膜、室管膜下区、皮层和纹状体Nestin阳性细胞数显著多于缺血对照组 (P <0 0 5 ) ,且神经病学评分明显低于缺血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牛珀至宝微丸能持续上调脑缺血再灌注后Nestin的表达 ,这可能是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5.
贺旭  刘英飞  王伟  赵宏  严小新  易亚乔  葛金文 《中草药》2017,48(22):4695-4700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TSPN)对全脑缺血后成年大鼠海马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及脑水肿的影响。方法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制作全脑缺血模型,大鼠被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和TSPN组。TSPN组大鼠全脑缺血后30 min ip 75 mg/kg TSPN,每天1次,假手术组和模型组ip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14 d。分别于再灌注1、3、7、14 d后处死。采用干湿法计算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海马齿状回(SGZ)区GFAP的表达,免疫荧光双标观察SGZ区GFAP/DCX的共表达情况,免疫印迹技术检测海马CA1区GFAP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TSPN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TSPN组、模型组SGZ区GFAP+细胞密度值在3、7、14 d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SGZ区GFAP/DCX共表达细胞与DCX阳性表达细胞数目的比值在第7、14天差异显著(P0.05);免疫印迹结果显示TSPN组海马CA1区GFAP蛋白表达水平在第3、7、14天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TSPN可通过促进全脑缺血后大鼠SGZ区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促进神经再生、减轻脑水肿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刺百会、大椎对脑缺血模型大鼠GAP-43表达的影响,探索其对神经功能再生的影响机制,为临床针刺百会、大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SPF级雄性大鼠150只,体质量230~270 g,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五个大组,每组30只大鼠。各组又随机平均分为术后3 d、7 d、21 d 3个不同时段亚组,每组10只。采用线栓法制备脑缺血模型。电针组针刺主穴后,接G6805-2型电针仪,每天1次,每次30 min。针刺组予针刺干预,不接电针,每5 min行针1次,每天1次,电针结合传统针刺组,行电针及传统针刺方法,每天1次。模型组术后不予处理,假手术组使实验大鼠大脑中动脉暴露,不予栓线。各组大鼠在造模后3 d、7 d、21 d 3个不同时段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缺血周围组织GAP-43蛋白表达情况,采用JD801形态学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时间段模型组神经功能评分与假手术组比较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各时间段其他组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传统针刺组、电针结合传统针刺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模型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第7天和第21天,与电针组、传统针刺组比较,电针结合传统针刺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段模型组脑组织GAP-43蛋白的免疫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时间段其他组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传统针刺组、电针结合传统针刺组大鼠相应区域GAP-43免疫活性较模型组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第3天、第7天和第21天,与电针组、传统针刺组比较,电针结合传统针刺大鼠GAP-43免疫活性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传统针刺百会、大椎能促进各时间点脑缺血大鼠脑组织内GAP-43表达,改善脑血管的缺血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意义及川芎嗪对其影响。方法:采用Griess法测定了20史对照者和62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患者(川芎嗪组和普通组)治疗前后脑脊液(CSF)、血浆中NO的含量。结果:治疗前患者CSF中NO含量为重型〉中型〉轻型〉对照组,并与脑梗塞灶大小呈正相关,血浆NO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但有随病情加重而下降的趋势。治疗后川芎嗪组疗效和血浆NO含量均显著于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