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般臨床上青光眼手術都是用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在球後麻醉下行鞏膜深層咬切術.但此方法有一定危險性,特别對晚期管狀視野青光眼,高度近視眼青光眼患者.臨床上時有報導麻醉後無視力,及穿破眼球,損傷視神經,球後血管等,我科自1999年起對26例病人實行地卡因表面麻醉下行鞏膜深層咬切術.術中及術後效果良好,無1例追加其它麻醉,現報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外傷性化膿性眼内炎是病原菌随致傷物直接進入眼内,使眼内組織在短晴間内造成嚴重損傷,了解哪些因素對該病的預後起决定性作用,爲臨床醫師治瘵提供指導.方法1999年1月~2001年3月間眼球穿孔傷後臨床診斷爲化膿性眼内炎48例,回顧性分析傷口大小、异物存留、晶狀體損傷和病原菌檢查及外傷後手術時間對該病預後的影響.結果傷口大小、异物存留是否、晶狀體損傷對其預後無統計學差异,54%的病例發現病原菌,其中G+球菌占39%,G-杆菌占50%,真菌感染占11%,G-杆菌感染的眼内炎預後差,進對診斷爲眼内炎的患者越早行手術治瘵效果越明顯.結論眼球傷口大小、异物存留、晶體損傷對外傷性化膿性眼内炎預後無明顯影響,而感染病原菌的種類、發病距手術時時間的長短影響該病的預後.  相似文献   

3.
目的對小切口無縫合白内障超聲乳化吸出聯合PMMA人工晶體植入術進行總結和分析.方法對近4年來所收治的413例(467眼)白内障患者,采用小切口無縫合白内障超聲乳化吸出聯合PMMA人工晶體植入的方法進行治療.結果術后1周視力≥0.5者337眼(72.16%),其中79眼視力≥1.0(16.92%),術中常見的并發症爲后囊破裂(17眼、3.64%)、懸韌帶斷裂(4眼、0.86%)和誤傷虹膜(5眼、1.07%),術后爲角膜水腫(129眼、27.酡%)、人工晶體前膜(35眼、7.49%).結論該術式規範快捷、組織損傷小、術后散光輕、視力恢復快而穩定,且價格低廉,爲符合當前我國國情的理想的白内障手術治療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改善穿通性眼外傷伴晶狀體后囊破裂患者的預后.方法對14例眼球穿通傷伴晶狀體后囊破裂的患者縫合角鞏膜后行晶體玻璃體切割.結果對14例患者隨訪6~24個月,平均11.5個月.術后隨訪最終矯正視力範圍0.06~1.0,其中≥0.4者8眼.結論晶狀體玻璃體切割治療角鞏膜穿通傷伴晶狀體后囊破裂患者,具有能夠恢復有用視力,并發症少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報告首診眼科的外傷性海綿竇動静脉瘻2例.方法回顧性探討其在眼科的診斷依據及特徵.結果首診眼科的特徵單側眼球突出、視力减退、自聞頭内有連續不斷的轟轟聲.眼瞼有浮腫感,球結膜血管擴張曲,視網膜静脉怒脹,搏動性眼球突出,眼肌麻痹等.觸診有搏動感,聽診中聞到血管雜音.後經X綫攝片,腦血管造影及CT檢查確認,外科治療效果很好.結論依據眼科特徵性表現,外傷性海綿竇動静脉瘻在眼科可以明確診斷.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討脉絡膜腫瘤的診斷及治療方法。方法 回顧分析9例10眼脉絡膜腫瘤的臨床治療及6月-10年随訪资料。結果 脉絡膜轉移癌預后差;黑色素瘤手術治療后随訪5年,無眼外蔓延,視力穩定;血管瘤激光光凝后,視力穩定及增進者占50%。結論 脉絡膜腫瘤的治療方法與腫瘤的性質、部位、大小密切相關。  相似文献   

7.
1 病例報告 患者,男,20歲.2001年12月25日在施工中不慎用電鑽柄打傷右眼,當時感右眼疼痛,視物模糊不清,眼内熱泪流出,急來我院眼科門診,門診以右眼球穿通傷收入住院.兩年前因病毒性角膜炎行右眼穿透性角膜移植術,術後出現排斥反應,給予激素治瘵後病情穩定,但衍後視力仍較差.檢查右眼視力眼前光感,右眼球輕度塌陷,4~11黠位角膜移植片全層裂開,眼内容物部分溢出,并有少量出血,左眼視力1.5,外眼、屈光間質及眼底未見明顯异常.診斷:右眼球角膜穿通傷.入院後急診在局麻下行右眼球穿通傷探查及修補衍,衍中見角膜植片呈灰白色混濁、水腫,邊緣不齊,4~11黠植片裂開翹起,眼内容物(虹膜及玻璃體)部分脱出,有少量出血,給予清洗後剪除部分脱出之組織,用0-10尼龍綫間斷縫合角膜移植片,前房内注入粘彈劑.球結膜下注入慶大霉素2萬U+地塞米鬆2mg,單眼包扎.衍後給予抗菌、激素及對癥治瘵.出院時右眼視力眼前光感,角膜移植片縫合對合好,角膜仍混濁,其後組織窺視不清.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顧性分析閉合式玻璃體切除術治療眼内异物的臨床療效.方法對22例(22眼)眼外傷合并眼内异物患者施行玻璃體切除術、晶體切除術、眼内异物取出、視綱膜脱離復位及鞏膜外環扎等聯合術.結果所有病例眼内异物均一次性取出,術後視力多數有不同程度的提高(0.05以上者共14例),視力提高者15例,不變者4例,下降者3例.結論應用閉合式玻璃體切除術取出眼内异物手術效果好,有利于及時處理并發癥和恢復有用視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討渦静脉、睫狀后長動脉在眼内异物,尤其是后極部异物定位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對26例(26只眼)眼内异物患者,先行X绕縫環定位后,以渦静脉、睫狀后長動脉的鞏膜表面標志作參考,確定切口位置,摘出异物。結果 异物摘出率100%。18例術后視力有不同程度提高,1例視力下降,7例視力不變。結論 渦静脉、睫狀后長動脉鞏膜表面標志對眼内异物具有可靠的輔助定位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引進超聲乳化系統治療白内障.方法通過對78例83只眼的超聲乳化白内障吸除手術的臨床應用進行分析.結果術后1周視力1.0以上者爲29%,0.5~0.8者爲63%;術后1月1.0以上者爲55%,0.5~0.8者爲39%.結論超聲乳化手術后視力恢復快、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严重眼球破裂伤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临床效果。方法12例(12眼)严重巩膜破裂,均为钝挫伤。有脉络膜下腔出血、脉络膜裂伤、脉络膜脱离及视网膜脱离等。进行巩膜伤口一期缝合,脱出的眼内容物尽可能还纳,眼内注入透明质酸钠恢复眼压及眼球形态。7~10d行常规睫状体平坦部三通道闭合式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结果8例眼压高于10mmHg,视力光感-0.03。1例术后2周眼球萎缩行义眼台植入术;3例眼压5~10mmHg有不同程度的眼球萎缩但视力为光感;3年后1例角膜失代偿,因大泡性角膜病变行眼球摘除义眼台植入术。结论严格选择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时机,掌握熟练的手术技巧,则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能够挽救大多数严重眼球破裂伤的视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隐匿巩膜破裂伤的诊断要点及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分析了10例隐匿性巩膜破裂伤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后视力提高3例,保持眼球形态6例。结论 眼挫伤后低眼压或形态改变要排除巩膜破裂。影像检查有参考价值。疑有后部巩膜破裂时应及早进行手术探查,是避免漏诊或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隐匿性巩膜破裂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波 《临床眼科杂志》2006,14(5):432-433
目的探讨诊治隐匿性巩膜破裂伤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6例(26只眼)隐匿性巩膜破裂伤的临床资料。结果26只眼均行术中探查,其中23只眼行巩膜显微缝合术。术后视力提高8只眼,保持眼球形态23只眼。一期眼球摘除3只眼。结论隐匿性巩膜破裂伤的诊断无绝对依据,对疑似病例应及时手术探查。视力无光感不应作为眼球摘除的唯一指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23G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金属异物所致眼球贯通伤的效果,分析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6例(26眼)因金属异物所致眼球贯通伤,术前常规CT和(或)DR异物定位和(或)眼部B超定位,行角膜和(或)巩膜伤口清创缝合、白内障摘出和(或)同时施行23G玻璃体切除、眼内异物摘出、视网膜激光光凝、C3F8或硅油填充等治疗.术后随访3~24个月.结果 26例经一期或二期23G玻璃体切除手术均顺利摘出异物.大部分患者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裸眼视力≥0.3者3眼,0.12~ 0.25者5眼,手动~0.1者10眼,光感者6眼,无光感者2眼;术后有19眼解剖及功能修复、视力较术前提高,4眼解剖修复、视力同术前,1眼为硅油依赖眼,1眼眼球萎缩,1眼行眼球摘除术.结论 金属异物所致眼球贯通伤行一期处理后适时施行玻璃体切除术,可以改善其预后;23G玻璃体切除术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眼球贯通伤患者.  相似文献   

15.
外伤性眼球脱臼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外伤性眼球脱臼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方法外伤性眼球脱臼6例(6眼),其中眼球半脱臼5例,眼球全脱臼1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眼球半脱臼5例中,4例合并眶壁骨折,2例合并巩膜裂伤。5例均行巩膜伤口探查及眼球还纳术。术后除1例保留颞侧光感外,其余均无光感。眼球全脱臼者合并眶壁骨折,无法还纳,行眼球摘除术。结论外伤性眼球脱臼伤情复杂,可合并眶壁骨折和巩膜裂伤,预后差。  相似文献   

16.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严重眼外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术治疗严重眼外伤的疗效。方法:分析我院自2005年以来收治的严重眼外伤患者38例38眼,其中钝挫伤5眼,眼球破裂伤27眼,眼内异物6眼,全部患者均经睫状体平坦部行闭合式巩膜三通道玻璃体切割术,其中全部联合行视网膜光凝术38眼,联合硅油填充术30眼,行C3F8注气术8眼,联合巩膜外环扎术15眼。结果:术后随访6mo~2a,38例患者眼球萎缩仅2例,视力无提高5例,其余31例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其中1例术前无光感,术后出现光感。结论:玻璃体切割术治疗严重眼外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Wang YS  Xu JF  Guo CM 《中华眼科杂志》2008,44(5):431-435
目的 探讨隐匿性巩膜破裂伤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为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分析1996年11月至2006年11月间收治的、经手术探查证实的、资料完整的28例(28只眼)隐匿性巩膜破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手术探查证实存在巩膜破裂伤后均行Ⅰ期修复手术,其中14例(14只眼)在随访中接受了Ⅱ期玻璃体手术.患者手术前和末次随访时最佳矫正视力的变化以及与预后相关性分别采用R×C表的X2检验和Spearman 秩相关分析.Ⅰ期与Ⅱ期手术后视力改善情况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检验.结果 患者中常见临床体征依次为球结膜水肿或球结膜下大量出血(100%)、玻璃体积血(89.3%)、前房积血(78.6%)、低眼压(75.0%)、眼球运动障碍(75.0%)、视力光感或光感以下(67.90%)、晶状体损伤或脱位(39.3%)、瞳孔变形或扩大(35.7%)、脉络膜出血或脱离(35.7%)以及视网膜脱离(32.1%)等.接受A或B超榆查的23例患者中,10例显示为球后壁中断或球壁紊乱并伴有眼轴缩短(与对侧眼比较),5例显示球后壁中断或球壁紊乱,4例仅显示眼轴缩短.术前CT检查10例,提示5例为眼环中断或不清、同时伴眼内密度不均,3例仅表现眼环中断或眼环不清,2例仅显示眼内密度不均匀.末次随访时最佳矫正视力较治疗前明显改善(X2=13.29,P<0.05),其中视力增进者18例,无变化者9例,下降者1例.视力预后与治疗前视力明显相关(r=0.62.P<0.05).1期修复手术后视力增进者占21.4%(6/28),联合Ⅱ期玻璃体手术后视力增进者达85.7%(12/14).结论 视力光感或光感以下、球结膜水肿或结膜下大量出血、低眼压、前房积血及眼球运动障碍为诊断隐匿性巩膜破裂伤的主要依据.晶状体损伤或脱位、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等眼内结构损害,可作为其诊断、指导治疗以及判断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与A、B超及CT等检查相结合,可减少误诊和漏诊率.及时恰当的手术治疗,对改善患者视功能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眼外伤后二期眼球摘除义眼台植入后发生自体巩膜溶解的原因。方法对行眼球摘除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根据是否斟眼外伤后一期缝合并在不同时间二期行眼球摘除义眼台植入分成两组,组1为眼外伤后二期眼球摘除义眼台植入164例(164眼);组2为其余原因眼球摘除义眼台植入352例(352眼)。从一期眼球破裂情况、术后眼球炎症反应、二期眼球摘除原因、术后并发症、术后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两组之间发生自体巩膜溶解的差异及可能的原因。结果外伤后二期眼球摘除义眼台植入术后自体巩膜溶解的发生率(8.54%)明显高于其它原因行眼球摘除义眼台植入者(1.99%)(x^2=12.868P〈0.001)。结论推测外伤后二期眼球摘除义眼台植入术后自体巩膜溶解发生的可能原因众多:二次植入的时间、义眼台排斥、多次手术激发了超敏反应及抗原抗体反应、外伤及手术大面积扰动致使眼球筋膜囊瘢痕粘连等。提示我们适时的选择眼球摘除义眼仃植人对预防术后发生自体巩膜溶解有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隐匿性巩膜破裂的诊断要点及手术方法。方法 分析了 15例 (15眼 )隐匿性巩膜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后视力提高 6眼 (4 0 0 0 % ) ,除 1眼行二期眼球摘除外 ,其余眼球得以保留 ,为以后争取复明提供了机会。结论 视力光感以下、低眼压、球结膜下大量出血、结膜水肿及前房积血为隐匿性巩膜破裂的诊断依据。眼球某一方向运动受限、眼球塌陷变形及角膜横形皱纹对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疑有巩膜破裂的患者早期行手术探查是避免漏诊和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眼部弓箭射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7例(7眼)眼部弓箭伤进行分析。7例眼部巨大异物(箭)分别采用分离软组织后拔出和眼球摘除同时拔出异物(箭)。结果7例均完整取出弓箭异物,不伤及眼球者视力完好,眼球破裂者视力丧失,伴颅脑损伤者有神经并发症。结论眼部弓箭射伤是罕见的眼部巨大异物,需及时手术取出,术前行CT检查,手术的方式根据箭伤及的部位和是否伴有眼球贯通和颅脑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