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华仁康藻酸盐敷料在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6例烧伤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各组28例,对照组采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观察组用藻酸盐敷料覆盖创面,观察与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愈合率、局部炎症反应。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局部炎症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烧伤创面患者,采用藻酸盐敷料治疗,可显著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升创面愈合率,减轻局部炎症反应,总体效果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红光治疗II度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将60例烧伤患者,采用随机编码表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红光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创面分泌物完全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护士工作量等分别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在II度烧伤创面的愈合时间、护士工作量、疼痛评分、创面分泌物完全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红光治疗对II度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治疗方法,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创面分泌物消失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护士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酸化电位水在烧伤创面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用酸化电位水冲洗湿敷烧伤浅Ⅱ度创面,每天换药1次,观察创面疼痛、创面分泌物、创面细菌培养、愈合时间,用灭菌生理盐水作对照.结果:酸化电位水冲洗湿敷创面后,创面疼痛减轻、分泌物减少、细菌培养阳性率减少、创面愈合时间提前.结论:酸化电位水在烧伤创面治疗中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鸸鹋油对烧伤患者创面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鸸鹋油对烧伤患者创面愈合的影响 ,为鸸鹋油制剂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烧伤患者浅Ⅱ度或深Ⅱ度烧伤创面自身对照 ,观察鸸鹋油、石蜡油和皮维碘对患者疼痛刺激、创周炎症反应、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和定量及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结果 鸸鹋油较皮维碘和石蜡油可减轻创面刺激 ,抑制细菌生长 ,减少创面分泌物 ,减轻创周红肿 ,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结论 鸸鹋油对创面无明显刺激疼痛作用 ,可抑制创面细菌生长 ,减轻烧伤创面炎症反应 ,促进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伤口愈合凝胶(富林蜜)对深度烧伤后期残余小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自身对照法,将67例烧伤后期残余小创面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伤口愈合凝胶,对照组应用1%的磺胺嘧啶银霜。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及药物抗感染效果。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8.6±5.8)d,较对照组(25.8±4.2)d明显缩短(P〈0.01),创面治疗有效率为94.03%。治疗组用药第15天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2.99%),较对照组(4.48%)低,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富林蜜伤口愈合凝胶具有促进创面生长、加速创面愈合及一定的抗菌活性,且毒副作用少,是一种较理想的、具有综合性能的烧伤创面敷料。  相似文献   

6.
富林蜜凝胶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富林蜜凝胶对烧伤创面的促愈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自身对照法 ,将 5 3例烧伤患者的创面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富林蜜伤口愈合凝胶 ,对照组应用质量分数为 1%的磺胺嘧啶银霜。观察创面的愈合效果及包扎敷料的渗出情况。结果 实验组浅Ⅱ度、深Ⅱ度、残余创面的愈合时间分别为 (10 2± 2 1)天、(15 2± 3 2 )天、(2 2 1± 5 8)天。对照组愈合时间分别为 (12 6± 2 3)天、(19 3± 2 3)天、(2 9 7± 4 2 )天。两组的愈合时间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P <0 0 1) ,富林蜜对创面愈合总有效率为 90 5 7%。浅Ⅱ度、深Ⅱ度、残余创面的创面渗出平均消失时间 :实验组较对照组分别提前 2 5天、6 4天、7 3天。结论 富林蜜凝胶对于烧伤浅Ⅱ度、深Ⅱ度、残余创面的愈合均有促进作用 ,对深Ⅱ度、残余肉芽创面的作用更为明显 ,同时在吸收创面渗液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伤口愈合凝胶(富林蜜)对深度烧伤后期残余小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自身对照法,将67例烧伤后期残余小创面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伤口愈合凝胶,对照组应用1%的磺胺嘧啶银霜。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及药物抗感染效果。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8.6±5.8)d,较对照组(25.8±4.2)d明显缩短(P<0.01),创面治疗有效率为94.03%。治疗组用药第15天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2.99%),较对照组(4.48%)低,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富林蜜伤口愈合凝胶具有促进创面生长、加速创面愈合及一定的抗菌活性,且毒副作用少,是一种较理想的、具有综合性能的烧伤创面敷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rhEGF对烧伤后慢性溃疡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2001年1月~2002年12月在我科就诊的烧伤后慢性溃疡创面68例,随机分成rhEGF治疗组和非rhGF治疗组,rhEGF治疗组创面换药时外用rhEGF,非rhEGF治疗组创面换药时外用生理盐水,其它处理措施两组完全相同.观察创面变化、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局部和全身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比较,rhEGF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提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局部应用rhGF可促进烧伤后慢性溃疡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深Ⅱ度烧伤创面应用纳米银抗菌凝胶,探讨其在头面部特殊部位的疗效并进行分析。方法:将2009年2月至2012年8月周口市烧伤医院收治的86例头面部深Ⅱ度烧伤创面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创面应用纳米银抗菌凝胶覆盖创面行半暴露治疗,对照组创面应用磺胺嘧啶银混悬液暴露治疗。比照两组患者用药后创面疼痛持续时间、炎症情况、愈合时间及愈合质量。结果:治疗组创面疼痛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治疗中创面炎症反应轻。纳米银抗菌凝胶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19.2±3.5)d,明显短于对照组(25.1±3.8)d。治疗组愈后色素沉着、脱失及瘢痕增生发生率降低。结论:纳米银抗菌凝胶用于头面部深Ⅱ度烧伤创面能够有效地杀灭创面细菌,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创面愈合,提高愈合质量,有较好地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人组织工程全层活性皮肤在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刘亚玲  金岩  聂鑫  胡大海 《医学争鸣》2004,25(3):224-228
目的 :观察人组织工程全层活性皮肤 (ActivSkin)在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采用ActivSkin修复深度创面 31例 ,观察创面愈合情况 ;观察应用ActivSkin后受体、供体的性别对创面愈合的影响 .并对病例进行随访 .结果 :治疗组深II度创面 2 5例 ,愈合时间比对照组提前 6d(P <0 .0 5 ) .III度创面 6例 ,愈合时间比对照组提前 2 0d(P <0 .0 5 ) .随访病例提示 :ActivSkin移植后组织相容性好 ,作为角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三维结构支架的牛胶原膜在体内可降解 ,无免疫排异及局部炎症反应发生 .结论 :ActivSkin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较理想的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的新型皮肤代用品 .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活性炭纤维敷料结合浸浴对大面积烧伤后期残余创面的效果。方法选择有后期残余创面的32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为观察对象,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共150个创面,分别采用活性炭纤维敷料或安尔碘纱布结合浸浴半暴露治疗,观察创面炎症情况、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质量。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创面炎症反应轻,愈合时间缩短[分别为(16.9±7.9)d,(20.8±8.7)d],愈合质量较高。结论活性炭纤维敷料结合浸浴治疗大面积烧伤后期残余创面能有效控制感染、缩短愈合时间、提高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12.
烧伤残余创面浸浴前后的细菌菌群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烧伤残余创面浸浴前后细菌菌群变化。方法 对 10 0例烧伤残余创面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 (浸浴加常规换药 )和对照组 (常规换药 ) ,两组在治疗前后进行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 ,观察细菌菌种变化。结果 烧伤残余创面浸浴前后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为主 ,治疗后两组菌种均有所减少 ,无明显差异性 (P>0 0 5 ) ;1∶5 0 0 0高锰酸钾浸浴具有清洁创面、促进创面提前愈合的作用。结论 烧伤残余创面治疗前后细菌菌种变化无差异性 ,浸浴治疗能有效控制感染、使创面提前愈合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面、颈部深II度烧伤不同治疗方法对创面愈合过程的影响,观察了80例面、颈部深II度烧伤A、B型两组病人分别应用白天鹅气雾剂与SD-Ag进行治疗的疗效。结果:应用白天鹅气雾剂治疗组创面炎症反应轻,愈合时间短、愈合过程顺利,疤痕增生轻,功能恢复好。认为面、颈部深II度烧伤应用白天鹅气雾剂治疗效果较SD-Ag治疗组为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海普林软膏对Ⅱ度烧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治疗组外用海普林软膏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 治疗组创面洁净 ,炎症反应轻 ,创面愈合提前 ,瘢痕增生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海普林软膏是治疗Ⅱ度烧伤的良好外用药  相似文献   

15.
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烧伤创面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 :观察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牛长因子 (rh -bFGF)对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2 0 0 0年 2月~2 0 0 1年 12月局部清创后随机对 80例Ⅱ°烧伤创面和 8例烧伤后残余肉芽创面作为治疗组 ,用rh -bFGF喷雾剂以 15 0AU/cm进行局部喷涂 ,无菌敷料覆盖包扎。 80例早期烧伤创面采用自身对照法行常规治疗 ,观察同一深度、面积相近的创面的愈合时间 ,同期随机另选择 8例烧伤后残余肉芽创面者行常规治疗作为对照 ,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创面局部及全身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提前 ,经统计学处理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rh -bFGF有明显促进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薛仰杰 《安徽医学》2011,32(7):928-929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rhEGF)在烧伤后慢性溃疡创面应用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就诊的烧伤后慢性溃疡创面68例,随机分成rhEGF治疗组和非rhEGF治疗组,rhEGF治疗组创面换药时外用rhEGF,非rhEGF治疗组创面换药时外用生理盐水,其他处理措施两组完全相同。观察创面变化、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局部和全身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方法比较,rhEGF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hEGF应用后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创面局部应用rhEGF可促进烧伤后慢性溃疡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荷负电气溶胶对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40例单纯浅Ⅱ度或深Ⅱ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气溶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处理,气溶胶组在换药的基础上采用气溶胶对烧伤创面进行治疗护理,每次2h,每天2次.结果 两组创面疼痛消失、创面渗出物消失情况及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荷负电气溶胶能有效促进Ⅱ度烧伤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烧伤分期配合中西药联合应用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烧伤渗出期外涂磺胺嘧啶银和中药治疗,感染修复期外涂复方氨基酸脂质体愈合膜和中药治疗;对照组磺胺嘧啶银外涂创面,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水泡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烧伤分期疗法配合中西药联合应用使烧伤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红外线治疗仪对烧伤创面修复的作用。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对同期住院的TBSA>30%的烧伤病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2例),就创面渗出,创面结痂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创面基本愈合时间等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创面渗出量减少30%,结痂比对照组快1.5天,抗生素应用时间少3.2天,创面愈合时间提前5.8天。结论红外线治疗仪对烧伤创面修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复方桐叶烧伤油在烧伤创伤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桐叶烧伤油与紫草油、磺胺嘧啶银治疗烧伤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复方桐叶烧伤油与紫草油、磺胺嘧啶银粉纱条覆盖组织治疗烧伤创面进行比较.48例患者通过随机抽取分成3组,复方桐叶烧伤油治疗组20例,紫草油对照组14例,磺胺嘧啶银对照组14例.结果:复方桐叶烧伤油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12.55±5.5)天,紫草油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20.33±5.59)天,磺胺嘧啶银对照组愈合时间(19.58±8.2)天,治疗组比对照组至少提前7天,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桐叶烧伤油具有明显的改善局部疼痛及肿胀、渗液等症状功能,具有抗感染、避免Ⅱ度创面进一步加深、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的功效,加快可以在烧伤创面上推广使用,尤其是Ⅱ度烧伤创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