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介绍参照UR011型透析机研制的槽式透析机,该机用于对压榨碱液的透析,以除去压榨碱液中的半纤维素,单台透析机每天可产出净液1.5m^3。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氯化镁透析膜分离压榨碱液中碱和半纤维素的原理。分析了棉帆布用作透析袋材料的不足之处,简述了用丙纶布制秀析袋时的透析机调试时间安排。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肠透析机清洗结肠后,进行中药汤剂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护理对策。方法随机将慢性结肠炎病人192例分成2组,治疗组98例,对照组94例,治疗组先采用透析机对结肠进行充分清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工清洁浣肠后用同样的中药汁200~250mL进行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82例症状完全缓解,随访半年无复发,14例临床症状部分缓解,1例症状未缓解。对照组56例症状完全缓解,半年以后无复发,28例症状部分缓解,10例症状未缓解,2组均无并发症。结论结肠透析机清洗结肠配合中药汤剂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明显好于传统的中药汤剂灌肠,且复发率大为降低,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4.
查庆武 《人造纤维》2004,34(3):39-40
在我公司粘胶长丝生产线原液制备车间的浸渍工序中,使用了瑞典卡尔斯泰德公司生产的WACO型转鼓式吸滤机,对浸渍后的回流碱液进行预过滤,除去碱纤维素大颗粒和杂质。经过滤后的碱液送到透析机进行透析回用。经过近一年时间的运行检验,该吸滤机过滤效率高、运行平稳、维护简单.大大减轻了对后续碱液处理的压力。下面对该滤机做以介绍。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天然气脱碳工厂降本增效目标,基于某工厂PZ活化MDEA半贫液工艺,在现有设备能力下进一步提升胺液性能,进行三元复配胺液配方筛选以替代原有吸收剂。本文针对单一胺液的贫液、半贫液及富液分别进行实验,确定合适的主体胺液及添加剂,将胺液进行三元复配后通过实验探究三元复配胺液的吸收及再生性能,旨在寻找吸收容量大、吸收速率快、解吸率高、循环溶解度高、再生能耗低综合性能优的胺液配方。通过研究发现,单一胺液中AMP、DETA及PZ吸收性能较优,TEA再生能耗最低,解吸率最高;对于三元复配胺液而言,当MDEA/DEEA为主体胺液时,两种胺液配方贫液状态下的吸收速率和吸收负荷均较高,MDEA/TEA双主体胺液的最终解吸率高于MDEA/DEEA双主体胺液,TEA的加入显著提高了胺液的解吸率;筛选得到的三元高效胺液配方18%MDEA+18%TEA+4%PZ的半贫液循环溶解度高于原PZ活化MDEA配方,再生能耗较低,可代替PZ活化MDEA胺液应用于天然气半贫液脱碳工艺。  相似文献   

6.
三氯乙烯与糠醛水溶液的液液平衡及萃取模拟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液液平衡釜了糠醛水溶液与三氯乙烯的液液平衡数据,用UNIQUAC方程关联糠醛-水-三氯乙烯体系的液液平衡数据,以UNIQUAC方程的模型,采用液液萃取法模拟计算糖醛和水的分离结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一端与活性剂溶液池相接的竖直平板浸涂液膜排液过程,基于润滑理论建立了液膜厚度、活性剂浓度及液膜表面速度的演化方程组,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Marangoni效应和表面黏度对液膜排液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Marangoni效应是影响液膜排液过程的重要因素,可导致液膜厚度增加,随Marangoni效应增强可得到更均匀的液膜。液膜表面速度随表面黏度增大而减小,较大的表面黏度将推迟表面速度逆流现象的发生,但其对膜厚均匀度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用新型中小型液—固旋流分离器,使造纸黑液中的有机物、杂质、渣等固形物同碱液分离,较干净的稀碱液进入黑液蒸发器组,蒸发浓缩后回收烧碱。造纸绿液或白液和渣进入中小型新型液—固旋流分离器,快速连续运作,除去绿泥和白泥渣后成干净的澄清液,代替大型的缓慢速度重力沉降的绿液和白液澄清器、稀白液澄清器,废液经处理后达排放水标准。  相似文献   

9.
用NRTL方程预测部分互溶体系的汽液平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五参数NRTL方程,对辛烷-水二元部分互溶全系的汽-液相平衡数据和液-液相平衡数据进行关联,并用液-液相平衡数据优化所得的参数,预测汽液相平衡,关联和预测的结果均能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基于Fluent软件,采用层流模型、VOF模型及非稳态类型,模拟基准湿壁塔和改良型湿壁塔的气液两相流场,分析稳定液膜边界气液两相流场对传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液相入口流量的增大,在稳定液膜边界气相涡旋运动逐渐增强,气液两相混合程度加强,利于改良型湿壁塔的气液两相传质。在一定气相入口流量范围内,随气相入口流量的增大,液膜界面涡旋运动增强,气液两相混合程度加强,利于改良型湿壁塔的气液两相传质;气相入口流量不宜过大,否则导致液相不能沿湿壁柱向下流动形成稳定的液膜,不利于传质。改良型湿壁塔的变径结构和气体挡板均利于气液两相混合,利于传质。改良型湿壁塔的传质过程在液膜边界发生,随液相入口流量的增大液膜厚度增加,液膜表面积增大,有效传质面积增大,利于气液两相传质。通过对比基准湿壁塔和改良型湿壁塔的气液两相流场,改良型湿壁塔内气液两相混合程度加强,更利于传质。  相似文献   

11.
王亚安  陈建义  叶松  宋占荣  韩明珊  杨洋 《化工学报》2020,71(11):5216-5225
管柱式气液旋流分离器(GLCC)是一种耦合离心力与重力的分离设备,其上部筒体内旋流液膜的分布特征显著影响其分离性能。液膜厚度作为该旋流液膜的关键参数,掌握其分布规律可为理解液膜的流动机制奠定基础。利用纽扣式电导传感器测量了GLCC上部筒体内的液膜厚度,通过改变入口气液相流量、入口喷嘴尺寸,系统地研究了其空间分布特性。结果表明,操作参数一定时,液膜厚度沿轴向向上趋于减小;在某一轴向位置,液膜厚度随入口气量的增大呈现“S”形分布,随入口液量的增大而近线性增大;此外,入口喷嘴尺寸对液膜厚度的分布影响显著:在不同的轴向位置,不同尺寸喷嘴对应的液膜厚度间的大小存在差异。液膜厚度随气液量的变化规律证明液膜逃逸是GLCC液相分离效率降低的直接原因,而喷嘴尺寸对液膜厚度沿轴向分布的影响则反映了GLCC旋流效应与重力效应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细胞培养西洋参的提取液,皂甙液,野生西洋参的提取液,皂甙液,对小鼠均具有抗缺氧,抗疲劳,抗惊厥等药理作用,尤其是组培西洋参抗疲劳作用较为突出,且无毒性。  相似文献   

13.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液贮液罐,特别是化学实验废液的贮液罐,属于化学实验仪器设备技术领域。化学实验中产生的实验废液成分复杂,属于高浓度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较大,目前常用的化学实验废液贮液罐仅是一般的贮液器皿,具有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安全化学实验废液贮液罐”,它主要由贮液室、带盖导液管、导气管、和洗气瓶四大部分构成,导液管将废液导入贮液室,  相似文献   

14.
液桥是螺旋液桥降膜规整填料的重要特征,存在于螺线间隙,将两个相距一定距离的平行螺线连接起来,目前对螺线间隙液桥形成和流动的研究鲜有报道。为了研究螺旋液桥降膜规整填料各参数和液相负荷对液桥的影响,以及液桥在填料螺线间隙的流动形式,本文搭建了流体流动观测实验装置,通过配备微距镜头的高清相机和高速摄像仪,结合示踪粒子追踪方法,观测了液桥在不同规格螺线间隙的形成、变化和流动形式。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液相负荷下,不同规格螺线间隙均能形成稳定且连续的液桥,螺线直径和宽度对液桥的形成、变化和流动影响不大,螺线间隙宽度越小、液体体积越大,液桥越稳定,但液桥表面积会减小。同时,液桥边界随着液相负荷的增加会由凹变平,通过图像慢放发现,液桥在螺线间隙沿着螺旋线方向螺旋下降。本研究对螺旋液桥降膜规整填料结构参数设置及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1.5MPa下仲丁醇-水-C_4三元体系高压液液平衡的测定与关联高光华,王佳峰,徐小冬,童景山(清华大学化工系,北京100084)关键词液液平衡,水,仲丁醇,碳4,状态方程1前言液液平衡是石油化工、生物化工萃取单元操作的基础。长期以来,人们积累了丰富?..  相似文献   

16.
陈恭源 《中国玻璃》1996,21(4):41-47
在浮法玻璃成形过程中,对典型浮法钠钙玻璃液与锡液之间化学平衡的研究,是在现行作业条件下进行的。考虑到玻璃液中某些氧化物,如CaO,MgO,Al2O3和SiO2的热力学稳定性,它们并不参加“玻璃液-锡液”系统中的多相反应。然而,钠能从玻璃液跃迁到锡液中,锡能被氧化,并以氧化亚锡(SnO)和氧化锡(SnO2)溶于玻璃液中。有关“玻璃液-锡液”系统中,钠和锡反应的热化学资料,本文作了汇集。以此资料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锡铅合金镀液配方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针对近几年锡铅镀液配方的改进,介绍了这一时期出现的较具代表性的表明,即烷基磺酸型镀液,增亮型镀液,消泡型快速镀液等方面的较新专利,综述了锡铅镀液由氟硼发展为无毒,高效的烷基磺酸型镀液的改进进程。  相似文献   

18.
我厂初冷器上、下两段的冷凝液分别经φ200/150ram的液封管进入各自水封,经φ150mm出口管由水封槽进入冷凝液槽,再用冷凝液泵抽送至初冷器上、下段喷洒,部分冷凝液由上段冷凝液泵送入吸煤气管,以保持系统的液相平衡。  相似文献   

19.
受尺度效应的影响,液桥的形态特征决定了液桥力的变化,液桥力的变化对液桥的形成与断裂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液桥形态学的液桥断裂机理是生物、化学、材料、微纳技术等研究领域的理论基础。目前,液桥断裂研究属于跨学科研究,涉及数学、流体力学、界面化学、材料学等学科,但较少有专注于液桥形态学的液桥断裂研究的综述。本综述总结了轴对称液桥、非轴对称液桥和非牛顿流体液桥的断裂理论模型和实验方法。首先,介绍了平衡或稳定状态下,液桥受迫拉伸、断裂过程中产生的流体弱非线性行为。其次,描述了液体体积、黏度、表面张力、表面润湿性和粗糙度、断裂速度、液桥形态等关键因素对液桥断裂位置或分配率的影响,归纳了研究影响液桥断裂参数时所采用的实验方法,讨论了不同实验装置的结构特征及其优缺点,总结并提出了该研究的创新特性和高价值的研究方向。最后,展望了微纳技术领域的液桥断裂的前沿研究方向,指出建立更全面的液桥断裂模型、研究多参数约束下的液桥断裂机理和控制方法是未来的研究重点。要点:(1)阐述了微尺度下液桥断裂研究的意义。(2)介绍了轴对称液桥,非轴对称液桥和非牛顿流体液桥的断裂机理、实验方法和研究进展。(3)描述了液体固有物理特性...  相似文献   

20.
毛梅芳  顾正桂 《化工时刊》2002,16(12):39-43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各种分离糠醛水溶液的方法。如蒸馏法,吸附法,超临界萃取法及液液萃取法,通过比较各种的优缺点,认为:用液液萃取法分离糠醛与水,不仅工艺简单,投资少,能耗低,结合计算机模拟,实现了分离过程的优化控制,为工业转化和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可以预言:采用液液萃取法浓缩和回收糠醛将是今后普遍采用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