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113m)In和γ-心功能仪测定13例正常人右室射血分数为52±7.5%,7例肺心病心功能代偿期右室射血分数为57±3.5%,24例肺心病心功能不全 I°右室射血分数为43±4.3%,12例肺心病心功能不全Ⅱ°右室射血分数为33±7.2%,8例肺心病心功能不全Ⅲ°右室射血分数为28±5.5%,7例肺心病心功能不全极重型右室射血分数为14±2.7%。除代偿期外,其它各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ρ< 0.05或<0.01。本文提示:γ-心功能仪可以用来估价肺心病患者各期心功能损害情况,对临床肺心病心功能分度有实用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用γ心功能仪以首次通过法测定正常人25例、慢支肺气肿11例和慢性肺心病12例的右心功能。结果,慢支肺气肿组和慢性肺心病组的 RVEF、RCO、SV、ER、PFR 比正常组均有显著性减低,FR 在慢性肺心组有显著性减低,而 TPFR、EDV、AFFR 与正常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其中5例慢支肺气肿和8例慢性肺心病的 RVEF 与其肺动脉平均压和右室舒张压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19和-0.607。作者认为核素右心功能研究在慢支肺心病诊断、病程估测上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了全面评价慢性肺心病X线胸片各参数的诊断正确率、特异性、敏感性以及肺动脉平均压与各X线参数的关系,本文观察了8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X线胸片及肺动脉压(PAPm)资料,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本组88例中,男82例.女6例,年龄15~77岁,所有病例均符合COPD诊断标准.其中并发慢性肺心病者49例,35例曾有右心功能不全的病史.全部患者均于疾病缓解期进行Swan—Gang右心漂浮导管检查,并于检查前后1周内拍前后位胸片.X线胸片测量指标有:右下肺动脉干横径(mm)、右下肺动脉干横径/气管横径、肺动脉段凸出度(mm)、中心肺动脉扩张与外周肺动脉纤细形成鲜明对比、左下肺动脉干横径(mm)、心胸比值等.  相似文献   

4.
张玮  万慧萍  张生录 《宁夏医学杂志》2014,36(11):1037-1038
目的探讨Tei指数对肺源性心脏病右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按照就诊顺序将受检者分为肺心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各36例,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右房、右室三尖瓣口舒张晚期和舒张早期(E、A峰)血流速度,分值比A/E及右室Tei指数。结果肺心病组EF较正常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心病组A/E较正常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心病组Tei指数较正常组显著延长(P〈0.05)。结论 Tei指数是评价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的敏感指标,且不受心率、右室几何形态的影响,可以指导基层医院提高和评估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脏结构与心功能相互作用的关系。方法:2006年7月~2006年12月应用超声方法测量了29例正常人和50例肺心病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心功能参数。结果:右室流出道扩大,主肺动脉增宽,右室流出道与左房比值增大;右室右房增大,左室与右室内径每项比值变小;右室前壁与室间隔增厚;右心输出量增加,但射血分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左室心输出量、射血分数正常;二尖瓣、三尖瓣E峰流速低,E/A<1,二尖瓣A峰速度变化不明显,三尖瓣A峰流速明显增高;平均肺动脉压增高。结论:肺心病患者右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均减低;左室收缩功能正常,舒张功能降低;均与肺动脉高压增高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1986年建立了γ心功能仪平衡法测定右心室功能的方法,1987年对其临床价值进行了广泛的评价,报告如下。方法共测定15例正常人和51例(56人次)非心瓣膜心脏病患者,所用γ心功能仪为FT—1908型,γ相机为GZA—I型,连接TRS—80 16B型微处理机。γ心功能仪  相似文献   

7.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脏病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是其主要病因。慢性肺心病的病理发展过程为肺动脉高压、右心负荷增加、右室肥大 ,最后导致右心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是其病理生理变化的中心环节和早期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可以观察肺心病心脏形态学及血液动力学改变 ,计算肺动脉高压 ,并评价肺心病人的右心功能 ,在肺心病的临床实践中已成为重要的辅助诊断工具〔1〕。1 材料与方法1 1 受检对象肺心病组患者 13例 ,男 8例 ,女 5例。年龄为 49~6 9岁。慢性支气管炎病程一般在 5~ 2 5年 ,均为慢阻肺患者。肺心病的诊断依据 1977…  相似文献   

8.
酚妥拉明对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3例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和肺心病患者进行了心脏微导管检查术,结果显示肺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分别波动在3.07~8.40Kpa,1.73~4.40kPa 和2.40~6.27kPa。13例中12例的肺动脉压明显升高,超过正常值。在缓慢静注酚妥拉明(5~10mg)后20分钟、30分钟和60分钟肺动脉压均显著降低。提示肺心病患者静注酚妥拉明,对降低肺动脉压,改善心功能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慢性肺心病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及微循环障碍,应用654-2与氨条碱治疗。同时于治疗前、后进行X光胸片检查右下肺动脉、肺动脉困难的横径与高度的变化以观察疗效。现将1993年治疗慢性肺心病10例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慢性肺心病10例,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25~70岁,病因为慢性气管炎6例,哮喘性气管炎2例,肺结核1例,支气管扩张1例。1.2观察方法慢性肺心病10例均行胸部正位及右侧位胸片,于右下肺动脉分叉上1.5~2.0cm处测出横径宽度及心左缘主动脉球下的弓形高度,即为右下肺动脉宽度及肺动脉圆推的高度,按照肺心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左右心功能,探讨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心功能改变的机理。方法对38例肺动脉高压患者(肺动脉高压组)和30例健康者(对照组),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其右室Tei指数及左心功能指标。结果 38例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Tei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表明右室收缩、舒张功能均受损,而左室收缩功能较对照组无明显改变(P>0.05),左室舒张功能明显降低(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对于肺动脉高压患者心功能的评价,对其治疗及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肺心病(肺心病)左心是否受到损害,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近年来国内也有人认为肺心病左心功能减低是受右心功能的影响。本文拟从肺心病肺动脉压对照左心功能。现简报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本文对18例肺心病并发呼吸衰竭住院患者以肺阻抗微分图测定肺动脉压及超声心动图仪测定左心功能,试以不同肺动脉压力比较左心功能状态。18例患者均符合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动脉血  相似文献   

12.
熊峰  唐炯  罗俊 《西部医学》2010,22(1):41-42,45
目的Tei指数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右心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2例临床确诊为COPD患者设为实验组,设立正常对照组30例,超声测量并计算右室Tei指数,观察测量两组研究对象常规超声指标,包括右房横径、右室横径、右室前壁厚度、主肺动脉内径、肺动脉收缩压。结果52例患者中有16例具有典型肺心病心脏形态改变(A组),24例无典型右心形态改变,但合并有肺动脉高压(B组),12例无右心形态改变和肺动脉压增高(C组)。各组右室Tei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右室Tei指数与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右室Tei指数的测量可作为COPD患者右心功能评价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1977年报导过13例肺原性心脏病的心脏大体病理形态观察,其主要病变表现为右室壁增厚(>0.52厘米),心室流出入道右/左比值增大等改变。在中心型肺病时,肺动脉园锥内周径、左室壁及心脏重量增大。为了对肺心病的病理形态学作进一步研究,今又将六例肺心病人心肌病变的观察报告予后:  相似文献   

14.
巴英文 《中国医药导报》2007,4(4X):112-112,153
目的:探讨心脏结构与心功能相互作用的关系。方法:2006年7月一2006年12月应用超声方法测量了29例正常人和50例肺心病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心功能参数。结果:右室流出道扩大,主肺动脉增竞,右室流出道与左房比值增大;右室右房增大,左室与右室内径每项比值变小;右室前壁与室间隔增厚;右心输出量增加,但射血分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左室心输出量、射血分数正常;二尖瓣、三尖瓣E峰流速低,E/A〈1,二尖瓣A峰速度变化不明显。三尖瓣A峰流速明显增高;平均肺动脉压增高。结论:肺心病患者右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均减低;左室收缩功能正常,舒张功能降低;均与肺动脉高压增高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5.
顾慕仁  房振羽 《医学综述》1995,1(10):479-480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心电图诊断标准应用已久,晚近有人提出了慢性肺心病心电图诊断的部分新指标[1],我们试用这些新指标与沿用的心电图诊断标准分别对96例确诊的肺心病患者及100例非肺心病患者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新指标对肺心病的诊断价值。1 材料及方法1.1 材料 本组肺心病病例为我院1987年1月~1991年5月期间的住院患者,共96例,年龄46~79岁,经病史、体检、心电图、胸片、部分辅以二维及M型超声心动图检查,均符合1977年全国肺心病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非肺心病组共100例,选自同期住院患者,临床检查排除慢性肺部疾病、高血压…  相似文献   

16.
<正> 超声心动图在我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用其评价左心功能,及对某些疾病的诊断、治疗效果的估价都很有价值。关于正常小儿超声心动图的测量及左心功能测定的报告国内已见,但尚未见到小儿肺炎及其合并心衰患儿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功能的报告。现将我们测定的结果报道如下。一、仪器及测定方法仪器为日本东芝SSL—53M/53S 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兆赫。探测时患儿取仰卧位,个别不合作的小儿加用镇静剂。在做超声心动的同时,检查心电图及拍胸片。二、检查对象及一般情况受检者为1987年1~3月住院的小儿肺炎患者。其中单纯支气管肺炎20例;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者10例,有5例于心衰缓解后做了第二次检  相似文献   

17.
肺心病与冠心病均为中年和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两者常可合并存在,其并发率各家报道不一,且相差很大,为4.3~21.9%,而肺心病尸检发现并存冠心病者占25~70%,明显高于临床报道。说明两病并存时易于误漏诊。肺心病既往多认为仅单独侵犯右心室,近年来国内外资料,尤其通过尸检证实肺心病是个全心病,左右心室均可受累,但以右室为重,左室增大的发生率也较高。临床资料的根据是心脏导管检查发现患者的肺动脉楔压、左房与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升高;并曾有肺心病并发左心衰竭的报告。就 X线检查,据报道肺心病时双侧心室扩大达24.5%,左室扩大为7.3%,左室扩大的总发生率达31.8%。肺心病有1/4~1/3的病例可引起左心室肥厚,而冠心病也可引起右心室肥厚,故有时不能简单地根据左、右心室同时肥厚作为两病并存的依据。肺心病及冠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动态观察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临床综合检查确诊的PE的19例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资料,对肺动脉栓塞患者的右心功能进行动态评价. 结果 19例PE患者中,17例患者右心室内径增大,肺动脉内径增宽,三尖瓣返流,检出2例右室血栓,1例右房血栓,6例肺动脉附壁血栓;溶栓治疗10天后1例右房、右室、肺动脉附壁血栓消失,1例主肺动脉及右肺动脉附壁血栓消失,3例右房、右室恢复正常,肺动脉内径恢复正常,14例右房、右室内径较前缩小,主肺动脉内径缩小,肺动脉收缩压下降.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动态观察PE患者的右心功能及变化,虽难以直接诊断但可动态评价右心功能,对临床早期诊断及评判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右室Tei指数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应用右室Tei指数测定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右心功能的价值。方法超声观察测量47例临床怀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及35例正常人常规超声指标,测量并计算右室Tei指数。超声测量指标包括右房横径、右室横径、右室前壁厚度、肺动脉主干内径、根据三尖瓣返流估测肺动脉收缩压。结果47例患者中16例具有较明确的肺心病超声征象和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20例无明显二维超声改变但有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另11例患者无肺心病二维超声征象,又无三尖瓣或肺动脉瓣少量返流,多谱勒超声无法估测肺动脉压,超声诊断为正常超声心动图。上述3类患者右室Tei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ei指数的测量可为临床提供一定的诊断信息,对治疗、预后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功能不全33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28例进行疗效对比,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本院住院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共61例,均有反复发作史,符合1997年修订的“慢性肺心病诊断标准”。患者由慢支、肺气肿及其它胸肺疾病或肺血管病变而引起肺动脉高压、右室肥大和右心功能不全表现。将61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中,男20例,女13例,年龄55~74岁,平均(61.2±4.1)岁。对照组28例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54~76岁,平均(62.4±2.5)岁。两组性别、年龄、入院前心功能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