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磁共振胆道成像对胆道梗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磁共振胆道成像对胆道梗阻的诊断价值张联合陆之安宋建荣钱铭辉为了探讨磁共振胆道成像(MRC)对胆道梗阻的诊断价值,我们对44例胆道梗阻患者进行MRC检查,现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44例胆道梗阻中男19例,女25例,年龄27~82岁,平均62.6岁。胆...  相似文献   

2.
磁共振胆道成像:附26例报告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目的:用MR显示胆道狭窄部位和程度及扩张胆管。材料与方法:检查病人26例,其中梗阻性黄疸12例,其他病人14例。应用快速自旋回波(FSE)、重T2加权成像技术及三维图像后处理,对26例病人进行31次磁共振胆道成像(MRC)。结果:梗阻性黄疸病人均能显示阻塞部位及扩张胆管,非梗阻性黄疸病人可显示胆总管及左右肝管起始段,胆道术后病人见肝内外胆管轻度扩张。结论:MRC能显示胆道狭窄部位、程度及扩张的胆管,与MRI结合能更准确地诊断胆道阻塞部位及原因,与经皮经肝胆管造影(PTC)、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相比较,MRC是诊断阻塞性黄疸的一种无创伤性方法,且安全简单。  相似文献   

3.
磁共振胆道造影在胆道梗阻定位和定性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72,自引:1,他引:71  
目的:通过MRI胆道造影(MRcholangiography,MRC)与CT、US、经皮穿刺胆道造影术(PTC)或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手术、病理的对照研究,评价MRC显示胆道梗阻部位,确定梗阻原因的能力。材料与方法:30例梗阻性黄疸的患者在GESigna1.5T超导系统上进行了MRC检查,并与PTC或ERCP、CT、US、手术及病理对照。结果:本组资料中,MRC显示胆道梗阻的部位准确性达100%,优于有损伤性的PTC或ERCP。MRC确定梗阻原因的准确性达70%,类似于PTC或ERCP、CT、US。结论: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无损伤性的MR胆道造影在梗阻性黄疸的定位和定性上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准确性,对于梗阻性黄疸,特别是行ERCP失败和不宜行PTC或ERCP的病人是最有效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4.
MRC对胆道梗阻诊断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MRC对高,低位胆道梗阻的诊断价值和限度。材料与方法。分析30例胆道梗阻患者和5例健康自愿者MRC和常规MRI表现。结果:30例定位诊断的准确,其中高位梗阻10例。高位梗阻MRC能显示狭窄范围,但梗阻端形态缺乏特征性;常规MRI显示恶性肿物者6/9例。低位梗阻MRC显示的近端形态具有特征性,良性者呈腔内圆形,柱状无信号区或移行生狭窄;恶性者表现为双管截断征和不规则狭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验磁共振胆道成像作为诊断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可选择性方法的价值。病例和方法 20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行内镜逆行性胆道造影和磁共振胆道成像。评价肝内外胆道显示率和病理性改变。结果 胆管和肝管壁不规则(6/7),所有病例均存在胆道狭长或扩张,磁共振胆道成像(MRCP)显示肝外胆管多段狭长和扩张较好,而ERCP因受图像分辨率的限制,仅可显示胆管周围分支的中断。MRCP显示早期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胆道系统壁不规则改变亦较ERCP稍好。结论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早期诊断,MRCP可以作为ERCP的补充,而就晚期原…  相似文献   

6.
31P MR波谱在诊断国人心肌梗死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采用^31P磁共振波谱(^31P MRS)测定国人心肌梗死(MI)病人和正常志愿者心肌细胞内的多种能量代谢化合物含量以及比值,评价^31P MRS在心肌缺血领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5例MI病人均经过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8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西门子1.5TMagneton 63 SP MR扫描机,三维-化学位移成像(3D-CSI)定位技术。7例病人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  相似文献   

7.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恶性胆道梗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评价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恶性胆道梗阻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探讨肝外恶性胆道梗阻的MRCP、MRI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MRI及MRCP表现,并与CT、US、直接胆道造影和手术病理结果对照。MRCP采用二维(2D)和/或三维(3D)屏气半傅立叶转换快速自旋回波(FASE)序列T2加权成像技术。结果:69例MRCP检查均一次成功,全部病例胰胆管显示满意,与直接胆道造影对照,二者所获图像极其相似。MRCP对恶性胆道梗阻定位诊断准确率为98.5%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5.6%。结论:MRCP对恶性胆道梗阻定位及定性诊断优于CT和US,是诊断恶性胆道梗阻的一种有效的非侵袭性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场强磁共振尿路水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初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评价中场强(0.5T)磁共振单激发快速自旋回波9SSFSE0尿路水成像(MRU)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42例正常和悄路梗阻患者,在GE 0.5T超导MR成像仪上采用SSFSE进行MRU成像;38例加作2D FSE重T2WI,经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重建MRU图像。结果 采用SSFSE所得MRU图像可清晰显示正常尿路,效果比2D FSE重T2WI经MIP重建所得MRU钉佳,尿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0.5T)胆道成像技术对胆道梗阻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57例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胆道梗阻患者的胰胆管成像检查(MRCP)影像表现。结果:MRCP显示对于胆道梗阻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定性诊断率为85.9%。结论:MRCP检查术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无创的检查技术,能提高胆道梗阻影像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胸部MRA的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本文搜集19例胸部有块病变,其中肺癌14例,纵膈病变5例,19例共行20次MRI及MRA检查,常规MR成像序列为冠状T1WI,轴位T1WI和T2WI在此基础上行MR血管成像(MRA)。MR扫描机为GESigna1.5T超导型,工作站,SUNMicrosystemAdvantageWindows1,2,6。冠状MRA在工作站上行最大强度投影(MIP)重建。  相似文献   

11.
胆道系统癌肿的磁共振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道系统癌肿的磁共振诊断西安医科大学一附院影像中心史大鹏,刘继汉,王泽忠,杨广夫,张明胆道系统(以下简称胆系)癌肿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同其它部位或同一部位其它病变混淆,因而临床诊断多为晚期。本文报导8例胆系癌肿核磁共振(MRI)表现,并对胆系癌肿MR...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象技术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及方法:检查病人34例,其中磁共振血流成象(MRA)20例;磁共振脊髓成象(MRM)8例;磁共振胆道成象(MRC)4例;磁共振门脉成象(MRP)1例;磁共振尿路成象(MRU)1例。MRA采用时-飞法(TOF)、相位对比法(PC)和多块薄层重叠采集法(MOTSA)扫描;MRP采用快速梯度回波序列、多薄层扫描;MRM、MRC、MRU均采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相似文献   

13.
磁共振泌尿系造影的相关技术和临床应用探讨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燕飞  王焱  赵昕 《中华放射学杂志》1998,32(11):732-735
目的评价磁共振泌尿系造影(MRU)的成像技术对揭示尿路梗阻部位及原因的价值和限度,并推广应用半傅立叶转换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ASE)行MRU检查的技术方法。方法18例尿路梗阻、8例非尿路梗阻性疾患及5例健康志愿者,应用FASE技术行MRU检查。无尿路梗阻者13例检查前口服速尿20mg。所有图像后处理均采用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技术。结果尿路梗阻病人均能显示梗阻部位和程度,诊断敏感率达100%,诊断正确率为83%(15/18)。口服速尿增强MRU提供了良好的肾脏形态和尿路解剖结构。结论MRU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技术,可提供高分辨尿路图像  相似文献   

14.
螺旋CT胆道造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螺旋CT胆道造影孙成建徐文坚综述夏宝枢审校胆系疾病非损伤性检查的首选方法是CT及超声,其它可供选择的非损伤性检查有核素扫描及MRI,新近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也成为胆道检查的重要方法[1]。使用阳性造影剂使胆道显影的方法有静脉胆道造影(IVC)...  相似文献   

15.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诊断低位胆系梗阻性疾病的评价   总被引:82,自引:5,他引:77  
目的探讨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对低位胆系梗阻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44例结石、壶腹肿瘤、胰头癌、胆管癌及炎症患者进行MRCP成像,并对照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手术病理结果分析。结果(1)因梗阻部位和程度不同,MRCP对胆胰管各部的显示率为57.0%~100.0%;(2)扩张胆管表现为枯枝样、软藤样、腊肠样;(3)梗阻端呈倒杯口状、截断状、乳头状、串珠状、鼠尾状;(4)本组MRCP定位诊断率为100.0%,定性诊断率为86.4%。结论MRCP对低位胆系梗阻性疾病定位诊断准确,结合源像对结石的定性诊断特异性较高,对其他病变定性尚待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磁共振快速扫描技术在脊柱扫描中的应用(附30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磁共振成像(MRI)是一新型、非损伤性检查方法。笔者采用Philips0.5T超导MR机的快速扫描技术,即本机型称为快速场回波序列(FFE),对304例脊柱疾患扫描。提出了FFE序列的优点,即可以增强影像的对比度,产生脊髓造影的效果;克服了MR检查时间长的缺点;提高了图像的信噪比;减少由于运动和血流产生的伪影,为脊柱MR检查的最佳序列。  相似文献   

17.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开发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的应用。材料和方法:采用GE超导0.5T,Vectra2磁共振成像仪,快速自旋回波(FSE)重T2加权扫描及最大强度投影(MIP)重建图像。对11例胰胆病变患者作MRCP检查。结果:11例均清楚显示胆系结构,结石或肿瘤所造成的充盈缺损或梗阻部位均能准确显示。1例胰头癌还同时清楚可见扩张的胰管。结论: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磁共振尿路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附60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的检查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快速自旋回波(FSE)、重T2WI技术以及口服利尿剂、钆喷酸葡胺稀释液、腹部加压等方法对55例病人和5例健康志愿者行磁共振尿路成像(MRurography,MRU)。结果检查60例,MRU+MRI阳性56例,MRU对尿路梗阻的显示,尤其对静脉尿路造影(IVU)不能显影者效果良好,与常规MRI结合在揭示病变和尿路梗阻之间的关系方面有独到之处。结论MRU能显示尿路梗阻部位、程度,与MRI结合能更清晰地诊断尿路梗阻的病因。MRU将成为诊断泌尿系疾病的一种新型无创性影像学手段。  相似文献   

19.
恶性胆管梗阻的磁共振胰胆管造影与手术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诊断恶性胆管梗阻的价值。方法32例临床怀疑梗阻性黄疸的病人进行了MRCP检查,并全部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MRCP对恶性胆管梗阻部位诊断的准确率为96.9%,而CT为88.5%,超声为76.0%。MRCP的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6.9%。结论MRCP在恶性胆管梗阻的定位诊断上明显高于超声  相似文献   

20.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目的:评价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在Philips GyroscanT10-NT1.0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上进行MRCP检查58例,其中作为正常对照组16例,各种胰胆管病变者42例。MRCP采用不屏气涡轮自旋回波(TSE)序列的重度T2加权像扫描(TR/TE=2000ms/700ms),并应用呼吸触发及脂肪抑制技术。图像后处理以最大强度投影法(MIP)进行三维(3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