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易帅 《门窗》2013,(2):206+208
城市广场是一个开敞的、可进入的空间,又要与其他空间分割开来,这就需要运用特有的广场的空间语言。本文结合实例,通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对炎帝广场的空间语言进行分析,论述空间语言在城市广场中的演绎,使城市广场更具特色与人性化。  相似文献   

2.
广场空间是大学校园开放空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公共活动发生的重要场所,也是校园文化生活塑造的重要空间。从校园广场的定义、空间形态和设计要点三个方面探讨和分析校园广场空间的设计,以期能对大学校园广场的设计实践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3.
基于空间句法视角的南京城市广场空间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英姿  宗跃光 《规划师》2010,26(2):22-27
基于空间句法的原理和方法,在南京老城区空间句法分析的基础之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广场空间进行实地调研,并使用SPSS软件对空间句法的各项参数值和实际调研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从空间内在逻辑解析广场空间体系与城市空间肌理的关系,并通过对南京城市广场空间结构、使用情况等的分析进一步探究影响广场使用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南京老城区的城市广场空间体系与城市空间肌理的融合度不够,而广场的空间结构和周边用地性质是影响广场使用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优化城市广场空间结构的相关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4.
周彦华 《山西建筑》2011,37(4):10-11
通过大连星海广场典型实例对广场的空间品质即"活动与空间的统一"进行了分析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建议,对当前城市广场品质的提高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环境心理与行为研究为理论指导,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被试人员在空间尺度不同的虚拟广场上行进、浏览和体验广场的空间,并回答问题的方式,研究人们对不同尺度的广场"纯"空间的偏好和意象,进而指出广场的空间尺度与空间品质和意象的关系,并对经典的广场空间理论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城市广场在现代城市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何创造人性化的城市广场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方面。文章就小型空间创造、私密性空间营造、提升空间参与性、加强广场边界空间和加强与周边城市环境的关系五个方面,对人性化城市广场的空间营造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为城市广场设计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广场侧界面是广场空间的重要设计要素,本对于广场侧界面设计的各个层面作了较深入细致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舒欣 《山西建筑》2010,36(3):9-11
以厦门大学三家村学生广场为例,对该广场主要服务群体的学生行为方式进行了调研分析,对其是如何感知、使用与评价校园广场空间方面进行了论述,总结出影响校园广场使用状况的人性化空间环境因素,希望为大学校园开放空间的设计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9.
广场作为一种空间原型,其要素有两个,即舞台和观众席。幕布是周围建筑的立面,说明广场不可过大,这样才有一定的封闭性乃至向心性。掌握了广场空间要素,就可将广场整体作为空间原型,并将其应用到建筑设计中。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全国近四十个电厂广场的调查研究,通过对电厂中广场存在的“模式化”、“缺乏人情味”、“广而非场”、“面积超大”等现象的分析,在广场的空间意识上得到了一些启示,提出了电厂中广场应掌握的一般尺度,并对淡化广场观念、扩展视野、灵活处理厂区各个外部空间(不一定都是广场) 的规划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现代主义的空间神话与存在空间的现象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空间话语的历史出发,分析了现代主义早期“作为围合的空间”和盛期“空间作为连续体”的主导性空间观念,揭示了现代主义的空间神话——空间作为对象的目的性和空间作为抽象,广延的物理量特质。最后,本文在空间与存在世界的整体结构中,指出空间是存在者领会世界的方式,也是构筑生存世界的根本方式。这种领会-诠释的生存论结构就是场所(建筑)生存意义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陈红  史岩 《华中建筑》2009,27(5):68-71
该文通过研究空间复合在住宅交通空间中的应用,重点阐述了其形式和优点,提倡合理运用空间复合,形成良好的采光、通风、视线交流、邻里交往等,从而实现在节省住宅建筑面积的同时,提高住宅空间效率,提升住宅品质。  相似文献   

13.
岳要瑞  魏皓严 《福建建筑》2013,(4):78-82,25
在城市交通问题凸显的今天,慢行交通作为低碳健康的出行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慢行空间是慢行系统的实体表现,慢行空间网络是慢行空间的集合。文章将空间句法应用于我国普遍存在的方格网城市慢行空间网络的研究,重点介绍了应用过程中最关键的空间分割方法。文章将宣化县太阳能新城城市设计作为分析对象,验证本方法对慢行系统规划设计的指导作用。最后,提出分析中的不足,并展望了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现代社会信息化发展为高校图书馆带来的深远影响入手,引入自主、多元和整合的设计思想来研讨人与信息的相互关系,并设想构建新型高校图书馆空间体系。通过分析高校图书馆功能区面积比例的变化,提出新型空间形式及面积配比,并探讨核心空间的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15.
空间的非功能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应鹏 《建筑师》2013,(5):77-84
在功能理性与空间理性的背景下,通过6个工程实践对日常功能空间进行追问与反思,从非功能属性出发讨论空间的另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建筑外部空间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建筑内外过渡空间的营造新解,即如何通过建立外部空间与建筑的“联系”和“对话”,寻求与再现建筑外部空间的文化活力。  相似文献   

17.
杨滔 《建筑师》2018,(5):49-54
空间句法作为形态学中的一个学派,发展了40多年,其中遇到了各种挑战。本文根据空间句法最初的研究问题出发,从空间表达、空间计算、空间的主观性以及非空间等方面去辨识并反思空间句法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展望空间句法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即时空生成理论。  相似文献   

18.
彭粲 《建筑与文化》2016,(3):158-159
自然条件及人文因素的限制与要求使城市T型空间存在广泛,因此,分析和总结其类型分类有助于城市T型空间研究的展开,对城市空间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空间构成角度入手,基于城市T型空间的形态特征,通过聚类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这一概念的次级分类,并阐述了各个类别的异同点,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分类基础,并为其他城市T型空间建设提供相关指导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张庆顺  章考思 《华中建筑》1999,17(2):121-123,133
该文拟从“外部空间与城市空间相结合”、“外部空间引入室内”两方面来探讨现代高层综合体的外部空间组织。  相似文献   

20.
“城市空间本质上是一种产品。对人类需求满足的充分度决定了空间(产品)价值能否最大化发挥。文章从“人的需求”和“空间属性”入手,提出城市空间价值体系的内涵,辅以法国行程中观察到的“设计使空间价值最大化”的实例,期望对国内的空间设计提供可借鉴和参考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