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全科医学教育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科医学是一门以初级卫生保健和社区医疗服务为目的的医学专科,经过多年的发展,全科医学逐渐形成了整体的医学观,现代的医学服务模式,独特的医疗方法、服务内容与艺术,为社区居民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和个体化的医疗服务.全科医生是全科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全科医疗是以解决社区常见健康问题为主要目的的基础医疗服务.我国自2000年开始启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岗位培训,至今已形成以高等医学院校的全科医学知识教育,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为重点的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医学教育,以及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所构成的我国全科医学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全科医师培训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科医学(General Family Medicine)教育,是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全科医学教育在欧美等国已有近40年的历史,我国才刚刚起步。本文对国外全科医师培训的经验和特点进行总结,并与我国的全科医师培训现状比较以发现我国全科医学培训的不足,为发展我国全科医学教育,高起点高水平地培养高素质的全科医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由中华医学会主办并编辑出版的国内全科医学领域的学术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办刊宗旨 以科学性、普及性和实用性为原则,旨在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卫生体制改革、发展全科医学和社区卫生服务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用全科医学的科学理论及技能指导医师医疗服务实践,为推动我国全科医学事业的发展和培养高素质的全科医师服务。  相似文献   

4.
关于大力发展全科医学教育、培养全科医师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全科医学是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的,向个人、家庭与社区提供连续、综合、便捷的基本卫生服务的新型医学学科。当前,我国以全科医师为骨干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尚未形成,全科医师培养工作亟待开展和规范。本文从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发展遇到的主要障碍谈起,然后从8个具体方面对发展我国全科医学教育,培养全科医师提出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总编导读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5,(4):I0001-I0001
1993年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成立,2002年中华医学会主办并编辑出版的《中华全科医师杂志》创刊,都是中华医学会推动我国全科医学发展和社区卫生服务,为我国医学事业培养高素质全科医生的具体行动。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全科医学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全科医生培养发展迅速,但由于我国内地全科医学起步较晚,很多工作还处在探索中,因此我国全科人才队伍仍面临培养规模小、数量短缺、质量不高等诸多问题,全科医生培养仍是全科医学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要求“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师”,全科医学教育在全国医学教育体系中得到加强。全科医学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以及社区提供综合便捷的基本卫生服务。为了尽快适应新时期社区和群众对全科医师的需求,除了医学院校开设全科医学专业进行系统培养全科医师外,也可以对现有的医学专科医师进行全科医学培训使之转型为合格的全科医师。  相似文献   

7.
2002年9月,中华医学会主办并编辑出版的《中华全科医师杂志》创刊,是中华医学会推动我国全科医学发展和社区卫生服务,为我国医学事业培养高素质全科人才的具体行动;以“全科医师”为刊名,即体现了我刊以培养高素质的全科医生为己任.自创刊以来,我刊始终致力于在全方位培养全科医生中发挥专业媒体的作用.全科医生队伍的壮大及全科医生服务水平的全面提高,是全科医学学科发展和建设的最重要目标,《中华全科医师杂志》作为全科医学专业媒体在其中应有广阔的作用空间.今年值中华医学会成立一百周年,作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成员之一,《中华全科医师杂志》将依托中华医学会专家荟萃、学术领先的优势,继续在培养全科医生、探索学科方向、推动学科建设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沈菲  韩一平  高扬  高帆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9):1438-1439
随着医学不断发展,居民对健康教育、健康咨询、疾病预防及人文关怀等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全科医学服务成为健康促进目标的体现,由此应运而生的是全科医学理念和全科医师(general practitioner,GP)。为了履行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健康与疾病咨询服务的职责,要求全科医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更需要广博的人文知识及管理能力。上海市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包括全科医学理论,临床科室轮转,社区轮转,毕业考核及科研能力等。一名技能合格的全科医师完全可以承担常见病、多发病等疾病的诊疗工作,发挥以问题为目标,以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的健康守门人角色。但全科医师自身社会价值感与自信心的培养依赖于全科医师良好沟通能力的培养,社区居民积极的精神鼓励,政府的大力支持等。因此,全科医师社会价值感和自信心的培养,成为全科医学不断完善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实地考察澳大利亚全科医学体系的实际情况,并与国内全科医学现状进行比较,为我国全科医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理念和措施,以期发挥借鉴和参考作用。 方法 派遣一名全科医学的在读硕士及一名已参加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全科规范化培养已毕业学员,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参加为期7周的全科医学强化学习和实地考察,内容包括参加全科学术讲座、澳大利亚皇家全科医师协会参观、全科医学诊所见习、参观综合医院及护理院、参观医学生全科专业课程及考核等方式,比较分析澳大利亚和中国全科医学体系的异同。 结果 中国和澳大利亚全科医学在分级诊疗中扮演的角色、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全科医师自我认同、晋升途径及相关职业考核制度等方面存在差异。 结论 在我国目前全科医学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转诊的程序、加强全科医师与专科医师之间的联系、加强全科医师与养老院之间的合作、增加综合医院全科门诊的比重、在临床专业本科期间开始全科医学专业课程、加强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学习并借鉴澳大利亚全科的诊疗思维、丰富课堂及见习中的教学模式、科学调整医疗保险考核的指标、优化医师晋升制度、鼓励全科医师参与合作型科研计划、进一步推进多点执业、鼓励优秀医师主动选择全科医学专业方向。   相似文献   

10.
加强全科医学学科建设深入发展全科医学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全科医学经过2个世纪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用以指导全科医师从事基层保健、全科医疗服务的独特理论和技能体系。我国的全科医学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诸如全科医师人数少、素质差等问题,只有通过加强学科建设,深入地、多方面地发展全科医学教育,才能满足目前对全科医师数量和质量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与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在不孕、流产中的作用及二者关系,进一步 揭示不孕、流产的病因。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时检测345例不孕、流产妇女血清中的AsAb与 EMAb,按AsAb检测结果分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EMAb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原发不孕及自然流产妇女中, AsAb(-)组EMAb阳性率高达16.67%和19.51%,而AsAb(+)组EMAb阳性率高达43.64%和42.86%,显著高于 AsAb(-)组(P<0.01,P<0.05)。继发不孕妇女中AsAb(-)组EMAb阳性率为18.18%,AsAb(+)组EMAb阳性率 为32.2%,二者无显著性差异(0.01>P>0.05)。结论原发不孕及自然流产妇女中因个体免疫反应差异使某些 人易对体内、外物质发生免疫反应而产生抗体,从而导致不孕或流产。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联合抚触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黄疸及睡眠的影响。方法将经阴道顺产分娩的正常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水疗联合抚触组)50例,对照组(单纯沫浴组)50例。①测定两组10日、28日的体重、身长、上臂围;②观察记录胎便转黄时间,测定皿清胆红素;③记录24h睡眠时间。结果两组新生儿10日、28日体重、身长、上臂同增长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5日时,胎便转黄时间及黄疸指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睡眠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水疗联合抚触可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能加速胎粪的早排出,减轻生理性黄疸程度,有效地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9.
本题选择N,N′-二甲基亚硝基脲(DMNU),N,N′-二乙基亚硝基脲(DENU),及其类似物N,N′-二甲基亚硝基硫脲(DMNTU)、N,N′-二乙基亚硝基硫脲(DENTU)为代表,测定了这些化合物的水解反应速度、脂溶性(HPLC的logk′值)、水解产物和致突变能力。证明了硫脲的脂溶性大于脲的脂溶性。DMNTU对TA100菌株的致突变能力最强,其它较弱。  相似文献   

20.
论述足月妊娠分娩的发动和维持依靠气的推动、温煦、气化、固摄功能和血的营养、濡润功能。顺利分娩既要气血充足,还要气顺血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调补气血,是促进产程,预防难产的重要手段。实验研究结果阐明调补气血中药加强产力、促进产程主要是从改善产妇全身情况,提高机体抗应激、抗疲劳、耐缺氧能力,即所谓使产妇气血充足调和,充分发挥气血在分娩过程中的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