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叙述了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原子法对采用绝热板保温帽在上小下大FX7.1型钢锭模中浇注低、中碳钢钢锭的凝固试验,测定出注后20、40、60、70、80、100分钟的凝固曲线.结果表明:在钢锭凝固的初、中期,帽部钢水的凝固速度比钢锭本体为慢,可发挥帽部钢水向本体的填充作用;到钢锭凝固的末期,中碳钢在注后100分钟锭肩口下部出现明显的金属架桥现象,阻碍了帽部钢水向本体的填充,致使在锭中、下部轴心处形成断续的二次缩孔.采用绝热板保温帽在上小下大FX7.1型钢锭模中浇注低、中碳钢,无论钢锭头部的保温效果如何改善,都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二次缩孔.论文根据钢锭的凝固曲线,阐述了绝热板钢锭的凝固机理,并提出了上小下大模型浇注镇静钢要降低高宽比和锥度,同时提高绝热板、保温剂的绝热性能,才有利于改善绝热板钢锭的质量.本试验证明,以酚醛树脂做结合剂的绝热板比以纸浆做结合剂的绝热板保温效果好,可在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在生产条件下进行保护渣,保温剂,保温帽三位一体工艺浇铸钢管钢锭的试验研究结果。以使用蛭石系保护渣为基础,探讨了最佳保温剂和保温帽的选择,结果表明,蛭石系保护渣,波浪形整体钢锭模挂绝热板,炭化稻壳三位一体工艺能成功地用于浇铸普碳、低合金、高合金波浪形上小下大钢锭,轧制无缝钢管。对钢锭解剖分析表明,用炭化稻壳和发热剂时,钢锭头部C,S偏析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我国使用绝热板代替保温帽浇铸镇静钢的研究,始于70年代,现已普遍推广应用。绝热板是一种低导热轻质耐火材料,能改善钢锭头部的绝热保温作用,是减少缩孔深度和钢锭切头,从而提高钢成材率的有效措施之一。我厂自1980年3月起首先在平炉车间扁钢锭模上采用绝热板浇铸工艺,并于1982年在全厂各炼钢车间扁模上推广应用,现在每年使用绝热板浇铸钢锭75万余吨。但在生产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内各钢厂普遍推广使用绝热帽,钢锭头部的碳偏析已经成为进一步提高钢锭成坯率的限制性环节。这是由两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一是保护渣、防缩剂中的碳进入钢锭头部,一是钢锭结晶时的自然偏析。一般认为前者是主要的。文献还指出,上述技术的采用,使帽口内钢水温度升高,保持液态的时间长,因而增加了钢锭头部增碳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方超英 《炼钢》1993,9(3):20-22,54
采用整体钢锭模挂绝热板并用保护渣、防缩孔剂来生产优质锻造钢锭,帽容比降到10%,节约钢水5%,同时,还可消除钢锭悬挂裂纹和残余缩孔缺陷。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LZ50车轴钢边部增碳缺陷进行金相检验和扫描电镜检验,发现增碳处组织异常,全部为珠光体,伴随大量MnS和硅酸盐夹杂物。现场排查发现在保温帽和铸模之间有较大的缝隙,缝隙中残留有大量粉渣,而且使用的保护渣为高碳型保护渣。由此判断,浇铸过程中钢水与缝隙中的粉渣接触造成钢锭帽口线增碳,而且钢水中未被保护渣完全吸收的夹杂物也被捕捉残留在钢坯表面。  相似文献   

7.
为防止钢水在浇铸过程中的温度降低和提高所浇铸的连铸坯和钢锭的质量,国外钢铁界最近开发了一种新型保温剂。它足以回收牛皮纸浆中的药品时所获得的淤泥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这种纸浆淤泥中含有25~60%的碳。这种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浇铸的钢锭的质量和保护生产环境,国外钢厂研制成功了一种用于钢锭浇铸的粒状保温剂。保温剂的化学成分为:70%铝灰,10%铝粉,3%氧化铁,5%高炉灰,2%硝酸钠,10%石蜡。保温剂的生产工艺为:预先将混料器加热到80℃左右,然后加入石蜡使其熔化,再加入上述各种成分,经5min左右的混合搅拌后使之冷却而制成粒状保温剂。  相似文献   

9.
除了切头金属损耗大外,用有粘土砖保温帽的上大下小钢锭模浇注的钢锭的致命缺点是由于整模不细心,保温帽和锭身接触处的台基小及涂油燃烧物进入钢水内引起的钢锭悬挂所造成的表面裂纹。上部用粘土砖衬里的上小下大无底钢锭模浇注的钢锭的横裂纹要少些。马格尼特哥尔斯克钢铁公司多年来用这种钢锭模已浇注了大量的低碳钢,特别是有裂纹倾向的低碳钢。  相似文献   

10.
刘金武  张国才 《钢铁钒钛》1995,16(4):40-43,49
针对攀钢炼钢厂模铸铝型发热剂价格高的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价廉的绝热保温覆盖剂取代铝型发热剂。对钢锭帽部传热过程,防缩孔作用机理及防缩剂的性能进行了探讨。经几年生产使用证明。覆盖剂保温效果与铝型发热剂相当,钢质量符合现代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提高镇静钢帽部保温性能,降低一次缩孔深度,采用多种保温材料制成保温盖板代替目前生产上使用的炭化稻壳。采用保温盖板保温浇铸的钢锭综合成坯率为85.17%,与采用炭化稻壳保温的钢锭综合成坯率84.79%相比,提高成坯率0.38%。Jc7.8t模型浇铸的钢锭全部采用保温盖板每年可为公司多增318万元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王斌  李宏桢 《鞍钢技术》1994,(6):21-25,47
为了进一步提高镇静钢帽部保温性能,降低一次缩孔深度,采用多种保温材料制成保温盖板代替目前生产上使用的炭化稻壳。采用保温盖板保温浇铸的钢锭综合成坯率为85.17%,与采用炭化稻壳保温的钢锭综合成坯率84.79%相比,提高成坯率0.38%。Jc7.8t模型浇铸的钢锭全部采用保温盖板每年可为公司多增318万元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新型保温剂——碳化稻壳保温钢锭帽口试验新工艺,代替现行的蛀石、发热剂保温钢锭帽口的工艺,改善了钢锭帽口保温效果,改善了轴承钢和弹簧钢的钢锭中心增碳,提高了成材率,比使用发热剂降低了成本。试验发现:应降低保护渣中含碳量,还应改进帽口设计,增加钢锭帽头的实心高度,好进一步提高钢的成材率和解决钢锭中心增碳问题。经试验认为碳化稻壳是目前最佳的钢锭帽口保温剂。  相似文献   

14.
J_B12.25帽部减少钢水量580kg,切头率由16.8%下降到12%,相当于提高成坯率5%。经解剖,钢锭一次缩孔小于7%,说明缩小帽部容积是可能的。在不减少浇高的情况下,缩小帽部的断面尺寸,可达到缩小帽部容积的目的。由于帽部断面大幅度缩小,使每锭减少850kg,一炉钢等于增加两个锭,同时解决了J_B12.52脱锭难的问题。浇铸的钢锭表面质量良好,中心疏松和偏析轻微,钠质良好。1985年平均提高成坯率1.8%,总效益达138.1万元。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注中向模内添加发热剂和钢锭帽部温度场的测定,研究了发热剂对钢锭帽部的热行为和对钢锭底部夹杂的去除。结果表明,模内添加发热剂能向铜锭帽部钢液提供10多度的过热,能有效地降低钢中大型夹杂的数量,使年度探伤挑出率从1.21~2.04%降低到0.05%以下。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使整体模充分发挥作用的模内铲边及整体帽的设计和使用效果。结果表明:在整体模内加上20~30mm的铲边,可使钢锭自动脱模率提高10~40%,模耗下降10~15%;采用整体绝热帽配合整体模,由于其保温性能良好,能有效地补缩锭身,使钢锭质量得以改善。整体模以简化炉后操作、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等优点而逐渐取代戴帽模,模内铲边及整体绝热帽的应用将使其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7.
用Anycasting铸造软件对42CrMo4钢(/%:0.38~0.45C,0.90~1.20Cr,0.025Mo)39t锭真空浇铸和凝固过程进行计算机模拟,确定浇铸钢水温度1527℃,过热度40℃时39t钢锭充型时间18.78 min,其中锭身10min,帽口8.78 min,预判缩孔仅出现在帽口中心处。现场生产实践表明,铸锭锻造后的模块经Ⅱ级超声波探伤合格,成材率从工艺改进前的65%提高至71.35%。  相似文献   

18.
用绝热板代替砖砌保温帽,在钢锭模内浇注镇静钢,有提高炉后能力,增加镇静钢比,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简化整模浇注工艺,节约能源,较多的提高成材率(3—5%)等一系列明显的优点。 使用绝热板,钢锭头部缩孔形状从锥形变成浅碟形,切头率大幅度下降。这是因为绝热板具有比保温帽高的保温性能,使钢锭头部钢水凝固慢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中间包复合反射隔热保温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更好地控制钢水浇注温度,保证钢水温度的稳定性,针对中间包隔热保温层和包壳防腐绝热涂层,以微观传热学为基础,研制开发了中间包包壳内表面氧乙炔火焰热喷涂纳米Al2O3涂层和粘贴复合反射绝热板的反射隔热保温技术,使中间包外壁温度下降了50~100℃,保证了钢水温度的稳定性,有利于控制钢水浇注温度。  相似文献   

20.
李学仁 《钢铁研究》1989,(3):106-107
据,1988.(1):33-34报道,苏联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公司(下称马钢),浇铸含 C 在0.35%以下的镇静钢时,广泛采用无底上小下大钢锭模(YHT型),在锭模上部内衬绝热板,取代上大下小戴内衬粘土砖的保温帽钢锭模(YB型),能使钢锭表面质量提高,轧材成材率扩大,模耗下降,以及浇钢前锭模制备的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