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采用抗起毛起球整理剂FK-833对莫代尔家纺面料进行抗起毛起球整理,探讨了整理剂用量、pH、焙烘温度及焙烘时间对整理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对整理工艺进行优化,得出最佳整理工艺为:整理剂15 g/L,不调节整理液pH(大约为9),焙烘温度150℃,焙烘时间2 min。织物经抗起毛起球整理后,染色牢度可提高0.5级,抗起毛起球可达5级。  相似文献   

2.
采用无甲醛树脂Arkofix NZF对竹纤维家纺面料进行防缩防皱整理,探讨了树脂用量、催化剂用量、pH值、焙烘温度及时间对竹纤维家纺面料性能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方法优化了整理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整理工艺为树脂Arkofix NZF 165g/L,六水合氯化镁12g/L,整理液pH值4.0,焙烘温度140℃,焙烘时间2min。整理后织物的折皱回复角提高了97°,缩水率降至3%以下。  相似文献   

3.
曾燕  曹平  邵福等 《印染》2014,40(20):28-31
采用无甲醛树脂Arkofix NZF对纯棉机织黏合衬进行防缩整理,探讨树脂和催化剂用量、pH值、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等因素对整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无甲醛树脂Arkofix NZF的优化整理工艺为:树脂180 g/L,氯化镁15 g/L,pH值4.5,90℃预烘3 min,150℃焙烘3 min。整理后织物的经纬向尺寸变化率分别为-0.53%和-0.42%,白度86.7,经向强力保留率66.4%,达到优等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王春梅  吉磊  顾海 《印染》2013,39(21)
选用了一种纤维素酶、三种柔软剂和两种抗起毛起球整理剂对莫代尔针织面料进行抗起毛起球整理。结果表明,经纤维素酶处理后,再用改性2D树脂或柠檬酸进行抗起毛起球整理,整理织物抗起毛起球效果好,加入柔软剂会降低抗起毛起球效果。最佳整理工艺为:Cellusoft CR酶用量3%(omf),柔软剂618N 1%(omf),pH 值5~8,55 ℃处理45 min。再用8 g/L树脂或柠檬酸及次亚磷酸钠各10 g/L,在40 ℃处理20 min,烘干后在140 ℃下焙烘2 min。织物经整理后,抗起毛起球等级可达4级以上。  相似文献   

5.
以无甲醛树脂Arkofix NZF为交联剂,MgCl2·6H2O为催化剂,采用轧-烘-焙工艺,用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整理棉织物。研究了HP-β-CD的质量浓度、树脂质量浓度、MgCl2·6H2O质量浓度、pH值、焙烘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织物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接枝工艺为:HP-β-CD质量浓度50g/L,树脂质量浓度60g/L,MgCl2·6H2O质量浓度10g/L,pH值5.5,焙烘温度170℃,焙烘时间3min。结果表明,经HP-β-CD整理的织物折皱回复角和接枝率比经β-CD整理后的高。  相似文献   

6.
对涤棉工装面料进行抗起毛起球整理.通过对助剂的选择和工艺条件的试验,优化了工艺参数,即整理剂TW用量40 g/L,pH值5-6,110℃烘干1.5 min,150℃焙烘3min.大车生产实践表明,织物整理后抗起毛起球等级可提高至4.5级,使用聚氨酯类柔软剂可以改善整理织物的手感.  相似文献   

7.
采用雅可风FP Conc三防整理剂和无甲醛树脂Arkofix NZF同浴对棉织物进行整理,讨论了整理剂用量、整理液pH值、焙烘温度和时间对整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整理工艺为雅可风FP Conc用量25g/L,树脂用量15g/L,MgCl_2·6H_2O用量1.5g/L,渗透剂JFC浓度1g/L,整理液pH值4,100℃预烘180s,135℃焙烘180s。整理后的棉织物经过皂洗后拒水性能为100分,拒油接触角为152°,易去污等级为4-5级。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封端型水溶性聚氨酯的合成方法,并将其对纯棉针织物进行抗起毛起球整理.探讨了整理剂用量、焙烘温度及时间对整理后纯棉织物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整理液pH值8,整理剂用量120 g/L,150℃焙烘90 s.织物经其处理后,起毛起球现象大大降低,起毛起球等级从2.5级提高到4.0级,且织物的手感和白度不受其影响.  相似文献   

9.
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预乳化后与多组分丙烯酸酯共聚,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并将其用于涤棉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整理。本文主要探讨了乳液粒径大小、整理液浓度、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因素对整理效果的影响,确定优化工艺条件为乳液粒径75 nm,整理剂浓度5 g/L,焙烘温度160℃,时间1.5 min。在优化条件下,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可达到4~5级,且织物的手感柔软。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涤纶网络丝仿麻织物的摩擦性能,分析了纤维、纱线、织物组织结构等因素对涤纶网络丝仿麻织物起毛起球性能、耐磨性能的影响,研究并制定了提高涤纶网络丝仿麻织物摩擦性能的树脂整理工艺。对树脂整理剂浓度、处理液温度、焙烘温度、焙烘时间、柔软剂浓度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涤纶网络丝仿麻织物最佳整理工艺为树脂整理剂质量浓度50 g/L,处理液温度40 ℃,焙烘温度100 ℃,焙烘时间4 min,柔软剂质量浓度3 g/L;经最佳工艺整理后的织物在40 000次摩擦后的质量损失率由未整理时的12.13%下降到 5.34%,织物起毛起球等级由未整理时的1级提升到3~4级,并能基本保持织物原有的手感。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涤棉织物的耐洗抗皱抗起毛起球整理,通过助剂筛选和工艺条件优化,确定了最佳的整理工艺:抗起毛起球剂80 g/L,柔软剂40 g/L,免烫树脂80 g/L.经此工艺处理后,涤棉面料的各项指标可达到客户要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莱赛尔织物洗后平整度问题,采用不同类型的树脂对莱赛尔织物进行整理,探讨树脂整理工艺对莱赛尔织物洗后平整度的影响,测定树脂整理后织物的洗后平整度、强力、色变和甲醛含量。确定改善莱赛尔洗后平整度的最佳工艺:超低甲醛树脂Fixapret F-AP 60 g/L,130℃焙烘90 s,整理织物游离甲醛含量低于75 mg/kg;无甲醛树脂Arkofix NZK 120 g/L,160℃焙烘60 s,整理织物游离甲醛含量低于20 mg/kg。  相似文献   

13.
影响织物起毛起球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纤维特性、纱线结构、织物参数、后整理工艺及穿着条件等。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后整理工艺对织物抗起毛起球性的影响十分显著。文章对后整理工艺中的抗起毛起球剂浓度、柔软剂浓度、焙烘温度、焙烘时间4个因子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精纺粗花呢抗起毛起球的最佳整理工艺条件。选择最佳整理工艺条件,不但可以提高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同时也能改善织物的其它性能,这在实际工作中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自制抗起毛起球整理剂A对中空涤纶针织物抗起毛起球的整理工艺。分析表明,整理剂用量、整理液pH值、浴比、浸渍温度对织物抗起毛起球效果的影响显著,而浸渍时间和烘干温度的影响不明显:使用自制抗起毛起球整理剂A的最佳条件是整理剂用量4%、浸渍温度60℃、整理液pH值7、浴比l:20。在最佳条件下并选择浸渍时间60min、烘干温度90℃ 烘干时间1h对织物进行抗起毛起球整理,整理后织物的抗起毛起球等级可由原来的1~2提高至3~4.织物的柔软性有所改善,顶破强力和保暖性有所提高,但织物的透气性会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15.
选用10种不同纺纱工艺制备的18.2tex(32S)仪纶纯纺、仪纶/精梳棉混纺、精梳棉纯纺针织纱线,在圆纬机上与2.2tex(20D)氨纶交织织制平针添纱织物。测试与分析了针织纱线和平针添纱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结果显示:纺纱工艺对仪纶平针添纱织物的抗起毛起球等级和起球数量有显著影响,赛络纺平针添纱织物的抗起毛起球等级优于环锭纺织物0.5级左右,赛络紧密纺平针添纱织物的抗起毛起球等级优于环锭纺织物1.0级左右;相同纺纱方式下的仪纶/精梳棉混纺平针添纱织物的抗起毛起球等级和起球粒数均有所改善,且随着混纺纱中精梳棉比例的增加,改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朱鹏  郑敏 《印染助剂》2012,29(8):46-49
在染色后对莫代尔针织物进行抗起球整理.利用H2O2和紫外辐射分别对莫代尔针织物进行整理,整理后织物起球等级明显提高;在此基础上,尝试了H2O2/紫外辐射联用整理莫代尔针织物,结果表明:H2O2/紫外辐射联用抗起球效果略优于H2O2或紫外辐射的单独整理.  相似文献   

17.
采用线密度分别为18.5 tex和14.8 tex的棉、木混纺纱(混纺比均为80∶20),在日本福原单面机(机号为28针/25.4 mm)上编织纬平针织物,设计4因子3水平正交实验,优化织物前处理煮练工艺,并给出染色和柔软整理工艺配方及曲线。对棉、木棉,棉、莫代尔混纺织物分别进行保暖性能测试,包括热阻性、湿阻性、色牢度和抗起毛起球性。结果表明:棉、木棉混纺织物比保暖内衣最常用的棉、莫代尔混纺织物具有更好的保暖性和相同的湿阻,同时棉、木棉混纺织物的干摩擦色牢度比湿摩擦色牢度好,并且有很好的水洗牢度,但是该织物抗起毛起球性比较差。可以采用紧密纺等工艺来改善棉、木棉混纺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使其适用于保暖内衣的开发。  相似文献   

18.
从纤维、纱线、织物组织结构、染整工艺、测试标准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及测试等级的影响因素。详细介绍了染整加工工艺对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阐述了不同测试标准对织物抗起毛起球等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染整加工过程中,确定合适的前处理、染色工艺以及抗起毛起球剂种类与用量,有助于改善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在抗起毛起球等级测试方面,不同的标准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由此产生不同的等级结果,应按客户要求选择检测标准进行测试和评级。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超薄型羊绒衫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同时减少抗起毛起球整理过程中对羊绒纤维的损伤,选择水溶性树脂类抗起毛起球剂和有机硅类柔软剂作为整理剂,研究超薄型羊绒衫树脂加法整理与柔软整理相结合的联合整理工艺。结果表明,最佳的联合整理工艺为先树脂加法整理,再柔软整理;可以使超薄型羊绒针织物的抗起毛起球等级提高到4级,织物顶破强力保留率99.5%,悬垂系数和抗弯刚度分别下降29.5%和65%,对吸湿性能几乎无影响,手感好。可见,此联合整理工艺适用于超轻薄型羊绒衫的抗起毛起球整理。  相似文献   

20.
抗起毛起球剂KD-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新峰 《印染》2008,34(24)
采用聚醚多元醇PEG-3000、PPG-3050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单体,加入10%自制手感调节剂A,制得聚氨酯-丙烯酸酯结构的聚合乳液KD-1,并用于涤/棉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整理.试验结果表明,KD-1用量40 g/L,工作液pH值7,150 ℃焙烘3 min,整理后涤棉织物抗起毛起球等级可达4~5级,手感较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