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痹汤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老年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通痹汤合用雷公藤治疗老年性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 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120例老年性类风湿性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用雷公藤多甙片口服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上加用通痹汤口服治疗, 4 周为1 疗程,共治疗4 疗程,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血沉( ESR) 、C 反应蛋白(CRP) 、类风湿因子(RF) , 并观察晨僵、关节肿胀数及关节疼痛数的变化及有无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治疗后, 临床表现及ESR、RF、CRP 均有降低;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组在治疗后疗效均好于对照组.结论:通痹汤和雷公藤片联合治疗老年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正清风痛宁治疗老年性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观察正清风痛宁治疗老年性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将50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服用正清风痛宁;对照组20例,服用雷公藤浸膏片。结果显示,在改善和消除临床主要症状与体征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尤其对关节肿胀指数、晨僵时间等症状两组间差异显著。实验室检查观察组治疗后ESR、CRP、RF、IgA、IgM、IgC等指标均有改善,治疗前后有可比性差异;对照组治疗后除ESR外,其余各项指标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观察组为73.2%,对照组64.3%。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表明正清风痛宁对老年性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有确切疗效,且用药较安全,宜长期服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是的疗效。方法:采用毫针刺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2例.并设单纯内服中药组3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组在总体疗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观测指标的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较好,优于单纯内服中药法。  相似文献   

4.
蠲痹汤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蠲痹汤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类风湿性关节远期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并经正规治疗1个半月以上好转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42例,对照组30例,观察2组治疗后半年的临床疗效及血沉、免疫球蛋白等理化指标改善情况,结果:2组缓解率、复发率比较有显著差异,且在各项理化指标改善方面亦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蠲痹汤呈黄芪注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远期疗铲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藏药桑当聂莪联合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老年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68例老年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给予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和藏药桑当聂莪联合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临床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及其预后。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12%(32/34)和70.59%(2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关节功能障碍评分、关节外表现评分分别为(3.01±0.37)分和(6.62±0.55)分、(3.42±0.67)分和(6.42±0.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藏药桑当聂莪联合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老年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陕西中医》2015,(9):1204-1205
目的:观察仙龙颗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仙龙颗粒口服治疗,每日3次,1次6g;对照组给予美洛昔康分散片口服,每次7.5mg,每天2次。两组均以3周为1个疗程,统计其临床疗效,观测其血沉及类风湿因子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症候积分、血清学检查指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仙龙颗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特点,导致关节软骨及骨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确切疗效,且有长期治疗副作用小的优势。代谢组学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整体性、动态性的特点与中医相契合,为RA的中医药治疗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综合代谢组学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辨证分型、中药治疗及针灸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对代谢组学在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思考,以期对后续研究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类风湿性关节炎共病的临床特点,并对其引发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9月至2019年8月治疗的9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临床特点,然后对引发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特殊,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年龄、病程、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等均是引发类风湿性关节炎共病的危险因素;7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共病类型最多的是骨关节炎,其次为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等;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0岁、病程≥44个月、体质量≥55 kg、RF≥119 IU·mL-1、ESR 52 mm·h-1是引发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共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共病的发病率较高,其会与多种疾病共存,引发其共病的危险因素有患者的年龄、病程、体质量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自身因素等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为西药组、结合组。西药组患者给予美洛昔康分散片,结合组患者在西药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拟补肾祛湿通络汤,连续治疗3周,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Mc Gill疼痛评分、生命质量以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等方面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模拟评分法视觉疼痛(VAS)评分、生命质量以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结合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雷火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8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对照组除均给予雷公藤多甙片口服外,治疗组同时给予雷火灸熏灸病变关节,治疗观察4周,观察临床症状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在改善关节疼痛、晨僵等主要症状及主要实验室指标方面亦优于对照组.结论:雷火灸配合药物口服可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肝肾不足证的特点及客观化指标。方法采用证候积分的方法将类风湿临床病例分为肝肾不足证组(42例)和非肝肾不足证组(38例),从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指标三方面对2组进行比较。结果肝肾不足证组在年龄分布、病程分布、关节肿胀度、晨僵时间以及Ig M水平上与存非肝肾不足证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肝肾不足证与非肝肾不足证在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方面存在差异,有其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淫羊红花汤治疗中、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1例用淫羊红花汤加芬必得治疗;对照组41例口服雷公藤总甙片加芬必得治疗。疗程2个月。结果两组在改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方面均有较好疗效。治疗组总体疗效及改善关节肿胀、血液流变学程度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少。结论淫羊红花汤治疗中、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研究与讨论。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收治2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与分析。结果:通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护理,让患者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正确的理解,积极配合治疗,26例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特点对患者进行对症护理与健康指导,能够帮助患者脱离病痛,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中医药理论体系的优势在于注重机体平衡和整体调节,针对目前中医药治疗风湿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现状,提出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防治的新思路,观察我院自拟纯中药制剂"关节舒散"系列方剂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86例,随机分为2组,即"关节舒散"系列方剂治疗组(Ⅰ组)、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组(Ⅱ组),每组343例。结果:两组均可改善RA的症状、体征与实验室检查指标,Ⅰ组总有效率96%以上,Ⅱ组总有效率70%,I组疗效明显优于Ⅱ组(P〈0.05),且毒性和不良反应明显减少(P〈0.05)。结论:"关节舒散"系列方剂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无肝肾损害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五藤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优化中医治疗方案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8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44例,采用五藤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对照组44例,采用中成药风湿寒痈片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分析五藤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64%(39例),其中显效26例(59.0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18%(30例),显效18例(40.91%)。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O.05),表明五藤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口服中成药风湿寒痛片。结论采用五藤汤辨证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比应用中成药更加灵活,疗效全面,副作用少,有针对性,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毫针刺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并设单纯中药内服组对照,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针刺配合中药治疗组在总体疗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的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值得肯定,优于单纯中药内服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和内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6年6月门诊和住院84例老年性消化性溃疡患者资料,并与同期中青年消化性溃疡进行比较。结果84例老年性消化性溃疡以黑便或呕血为首发症状者46例(54.8%),胃溃疡45例(53.6%),高于青年组(P<0.05),高位溃疡和巨大溃疡发生率高。结论老年性消化性溃疡在临床表现和病变部位等方面有其一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塌渍配合红外线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20例。2组常规使用白芍总苷、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钙剂、非甾体类药物及中成药等治疗;治疗组加用自制中药塌渍及红外线局部照射治疗。2组均以15天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0%,对照组为9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中药塌渍配合红外线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祛风通络活血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4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10例,治疗组给予自拟祛风通络活血汤煎服,对照组口服泼尼松,均为30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治疗组在关节晨僵、全身乏力、关节肿痛、类风湿因子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自拟祛风通络活血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对于西医常规治疗有效性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张新建 《中医正骨》2003,15(10):11-12
为观察研究以清化蠲痹合剂辅佐治疗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将 89例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4 6例在运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中药清化蠲痹合剂辅助治疗 ,对照组 4 3例仅用西药布洛芬、扶他林及雷公藤片等常规治疗。结果显示两组在改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方面均有较好疗效 ,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比较也优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表明清化蠲痹合剂为主辅佐治疗儿童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