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5 毫秒
1.
张利华  林雅俪 《新中医》2019,51(7):242-245
目的:观察在常规干预措施基础上采用靳三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风痰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8例风痰瘀阻型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2组均予常规干预措施和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加予靳三针治疗,2组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风痰瘀阻证症状评分、肩手综合征量表评分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74%,高于对照组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头晕目眩、言语謇涩、痰多、感觉减退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 0.01),治疗组上述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2组肩手综合征量表的感觉、自主神经、运动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 0.01),治疗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在常规干预措施基础上采用靳三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风痰瘀阻证患者,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新中医》2019,(7)
目的:观察在常规干预措施基础上采用靳三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风痰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8例风痰瘀阻型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2组均予常规干预措施和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加予靳三针治疗,2组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风痰瘀阻证症状评分、肩手综合征量表评分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74%,高于对照组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头晕目眩、言语謇涩、痰多、感觉减退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 0.01),治疗组上述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2组肩手综合征量表的感觉、自主神经、运动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 0.01),治疗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在常规干预措施基础上采用靳三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风痰瘀阻证患者,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加味蠲痹汤联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风痰瘀阻证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及对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缓激肽(BK)及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中风后风痰瘀阻证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给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味蠲痹汤内服和泡洗治疗,2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主要证候评分、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评分(SHSS)、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评分(FIM)、Fugl-Meyer功能量表评分(FMA)及CGRP、BK、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半身不遂、肩部疼痛、手指肿胀、感觉减退、舌暗淡苔薄白及舌暗淡苔薄白评分,感觉、自主神经及运动评分,NIHSS评分、VAS评分及BK、ET-1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FIM评分、FMA评分及CGRP、NO水平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降低或升高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蠲痹汤联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风痰瘀阻证肩手综合征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体征,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肢体运动能力及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4.
加味蠲痹汤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风痰瘀阻证肩手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加味蠲痹汤内服、泡洗治疗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SHS)风痰瘀阻证患者康复的疗效及对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P物质(SP),血浆缓激肽(BK),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等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46例SHS患者以入院情况,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除内科治疗外,给予良肢位摆放,上肢被动活动训练、上肢主动活动训练等康复措施。观察组采用加味蠲痹汤内服和泡洗,1剂/d。两组疗程均为4周。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SHSS),水肿程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风痰瘀阻证、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和上肢Fugl-Meyer功能量表(U-FMA),治疗前后各评价1次。检测治疗前后CGRP,SP,BK,NO和ET-1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为79.4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χ~2=3.885,P0.05);治疗后观察组SHS量表感觉、自主神经、运动3个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观察组U-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IM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和风痰瘀阻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CGRP和N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SP,BK和ET-1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和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加味蠲痹汤内服、泡洗治疗SHS风痰瘀阻证能减轻患者的疼痛、肿胀和感觉异常等,改善了神经功能缺损,提高了患者上肢运动能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临床疗效显著,并能调节CGRP,NO,SP,BK和ET-1等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5.
杨海峰  刘琰  彭辉 《新中医》2018,50(12):207-210
目的:观察项五针为主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风痰瘀阻证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8例中风后吞咽障碍风痰瘀阻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2组均采取缺血性脑卒中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予项五针配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对照组采用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风痰瘀阻证症状评分、Barthel指数(BI)、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8%,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SA评分与风痰瘀阻证症状(头晕目眩、肢体麻木、痰多、舌质暗)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1);治疗组6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2组BI和SWAL-QO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1);治疗组2项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项五针配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风痰瘀阻证,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吞咽障碍和临床症状,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眼针联合熥疗对治疗痰瘀阻络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影响。方法:将66例痰瘀阻络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于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眼针联合熥疗,疗程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采用VAS评分方法对患者肩部疼痛程度进行评判;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FMA)评定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上肢综合运动能力。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9. 70%,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 94%,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较对照组中医症状积分下降更为明显(P 0. 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 0. 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FMA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明显(P 0. 05)。结论:眼针联合熥疗具有化痰宣痹、活血通瘀之效,可以改善痰瘀阻络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能够有效缓解肩部疼痛,改善上肢运动能力,对于痰瘀阻络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与手法结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浆缓激肽(BK)、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将87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采用中药熏蒸与手法加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法加常规康复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4周后主要证候评分、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评分(SHS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肿胀评分、患肢Fugl-Meyer(FMA)评分及血尿CGRP、BK、NO、ET-1变化情况,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后,2组主要证候评分、SHSS评分、VAS评分、肿胀评分及血浆BK、ET-1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FMA评分及血浆CGRP、NO水平均显著提高(P均<0.05),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数据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结论中药熏蒸与手法结合可有效减轻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调节CGRP、BK、NO、ET-1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肢体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董氏奇穴配合舒筋活络方治疗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肩手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运动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进行运动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董氏奇穴配合舒筋活络方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SHSS)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降低(P均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的感觉、自主神经、运动评分及SHSS总分明显降低(P均0.05),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ET-1、SP水平明显降低而NO、CGRP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董氏奇穴配合舒筋活络方治疗肩手综合征疗效确切,可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活血通络中药熏蒸联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疗效及对CGRP、NO、ET-1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共160例,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分别给予综合康复训练单用和在此基础上加用活血通络中药熏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SHSS评分、疼痛VAS评分、FIM评分、FMA评分、CGRP、NO及ET-1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SHSS评分、NIHSS评分及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FIM评分和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CGRP、NO及ET-1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均P0.05)。结论:活血通络中药熏蒸联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可有效缓解相关症状体征,降低疼痛程度,改善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并有助于调节CGRP、NO及ET-1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益肾解痉汤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阴虚阳亢、脉络瘀阻型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证属阴虚阳亢、脉络瘀阻型的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方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肾解痉汤50 mL,每日2次口服,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进行中风病、肩-手综合征疗效评价;通过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中医证候诊断得分、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U-FMA)评价两纽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中医证候及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情况,并观察用药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中风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6.67%,肩-手综合征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00%,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中风病血瘀证、阴虚阳亢证中医证候及上肢运动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且治疗组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益肾解痉汤配合常规康复方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优于常规康复组。  相似文献   

11.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临床以腹痛或腹部不适感伴有排便习惯改变为基本特征,关于其病因病机,现代多认为与情绪有关。中医理论认为其与发病肝脾密切相关。通过对对近20年来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报道的统计学处理,发现:临床上肝郁脾虚型最多、脾胃虚弱型次之。证候表现以脾胃证候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的证候规律。方法:以"肠易激综合征"为主题词,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近20年来所有相关文献,通过筛选,选择其中的医案部分,录入相关数据,然后进行相关统计学处理。结果:共录入171例病例,其中以肝郁脾虚型最多,脾胃虚弱型次之。临床表现以腹痛、食欲减退、腹胀等脾胃症状为主,共出现344次,占总症状的79.3%,以烦躁易急等精神症状为次,舌质以红为最多,苔以薄苔或以白苔为主。结论:肠易激综合合征的发生以肝失疏泄为标,脾土不足为本,肝郁脾虚是其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13.
辨证治疗胰岛素抵抗综合症52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杨雨田 《山西中医》2002,18(1):9-10
采用中药治疗胰岛素抵抗综合症52例,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甘油三酯及血压变化,结果:治疗后空腹血糖,胰岛素,甘油三酯及血压均下降(P<0.05或P<0.01),差异有显著性;胰岛素敏感指数上升(P<0.01),差异亦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4.
张友堂  付青青 《河南中医》2012,32(9):1105-1106
通过对168例五苓散验案进行分类、统计和整理分析,基本可以确定五苓散证的参考指征为:①主症:小便不利,口干渴(渴欲饮水或不欲饮水),腹胀满;②兼症(或然症):浮肿,汗出,短气,尿频,倦怠乏力,呕恶,眩晕;③舌脉:舌淡苔白腻、白滑或薄白,或可见舌胖大;脉沉细或沉滑。在临床应用中有三项主症加上舌脉征象,或两项主症,两项兼症,加上舌脉征象即可初步诊断为五苓散证,选用五苓散进行加减论治。  相似文献   

15.
尿道综合征是现代医学病名,为已婚女性常见病,治疗颇为棘手。文章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患者特征,将尿道综合征分成5个类型论治,提出尿道综合征的主要病机为湿热内困、下注膀胱,可兼气滞、血瘀、阴亏,导致膀胱气化不利。湿热为病,湿为本,热为标,热为湿困蕴化而成。除湿热之邪,湿宜“温”化,热要“凉”清。治疗湿热之证,要寒、温药并用,寒而不过以免助湿,温而不多以防助热,四诊合参,在定性湿热的基础上,仔细分辨“湿”与“热”孰重孰轻,准确把握寒、温药的用药比例,小心进退,力求无偏,是治疗湿热证有效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干燥综合征中医证候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丹  钱先 《江苏中医药》2010,42(11):22-24
目的:研究分析干燥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特点。方法:对100例干燥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中医证候分类,分别统计各证型与病程、中医证候积分及主要实验室指标的关系。结果:将本病分为阴虚内燥证、津亏血虚证、阴虚络滞证、气阴两虚证、阴虚湿热证5个主要证型,阴虚津亏、络脉滞涩是本病重要的证候特点,临床证型以阴虚络滞证、津亏血虚证最为多见,病情评估阴虚络滞证重于其他四证。结论:根据干燥综合征证候特点及分布规律,考虑临床可简化证型,以便于本病辨证论治方案的制定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证候本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的分布,学术界提出了与中医心、肝、脾、肾四脏相关的单一或组合的多种证型.在代表行业和国家标准的权威文献中,本病肾阴阳两虚证未能列入其中.通过对本病症状表现、临床用药规律的考察确认,肾阴阳两虚证是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变本质.本病比较多见的肾阴虚证和部分肾阳虚证与其他疾病的同类证不同,其特点是在肾阴虚证以阴虚表现为主的基础上,伴见某些阳虚表现;而肾阳虚证以阳虚表现为主的同时,合并一定程度的阴虚征象.从本质上说来,两者皆属肾之阴阳两虚.据此,建议在对本病进行辨证规范时,将肾阴阳两虚证正式列为基本证型;在治疗上应有意识地兼顾温阳与滋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相似文献   

18.
代谢综合征在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也无特效的治疗方法 .中医学对其相关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尚不成熟.笔者认为,痰瘀是代谢综合征发病的中心环节,临床中针对痰瘀在代谢综合征中的不同发病机制分期论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慢性疲劳综合征近20年文献的研究,探讨其中医证候的临床分布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证候要素的提取,总结其分布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国内有关中医药辨治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文献,应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对证候及证候要素进行频次分析。结果临床最常见的证候类型主要是心脾两虚证、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肝气郁结证、脾胃气虚证。病位依次为脾、肝、肾、心。临床病机特点以正虚为主,兼有虚实夹杂,正虚以气虚、血虚、阴虚为主;邪实以气滞、痰湿、瘀血为主。结论从证候要素入手进行中医证候的研究能够更好地统一、规范临床辨证,文献分析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史梅莹  赵燕  王天芳 《世界中医药》2014,9(12):1672-1674
目的:通过现代文献研究,分析PCOS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为建立PCOS的辨证规范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2013年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检索,分为调查研究和干预研究2类,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纳入181篇文献,其中调查研究48篇,干预研究133篇;2)调查类文献中,原始辨证结果 64种,涉及29种证候类型,出现频率在10%以上的依次为肾虚证、痰湿(浊)证、血瘀证、肝气郁结证和肾阳虚证;3)干预类研究文献中,原始辨证结果 50种,涉及22种证候类型,出现频率在10%以上的依次为肾虚证、痰湿(浊)证和血瘀证;4)2类文献中,病位类证候要素出现频率在5%以上的均为肾、肝、脾;病性类证候要素出现频率在5%以上的均有虚、痰湿(浊)、血瘀、气滞、阳虚,另外,调查类文献中还有阴虚,干预类文献中有火(热)。结论:临床中,对PCOS的辨证结论虽繁杂、各异,但涉及的证候要素相对集中;本研究所归纳、提炼之证候要素,可为制订该病的临床辨证规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