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硫葡萄糖甙及其降解物分析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硫甙是存在于十字花科植物中的一类含硫化合物,目前为止,仅在11种双子叶植物中发现的共有90多种。硫甙的定性和定量方法主要有两种:直接法是指直接测定硫甙及其衍生物的方法,间接法是指通过测定硫甙降解产物如异硫氰酸盐、(口恶)唑烷硫酮、硫氰酸根离子、腈、硫酸根离子及葡萄糖中的一种或几种而进行硫甙的测定的方法。硫甙的分析方法是随着仪器分析的发展而发展的,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比色法等都已用于硫甙的分离、鉴定及定量。现在常用的方法也包括重量法、银量法等化学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硫代葡萄糖苷的结构及降解特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迄今已发现的硫甙的化学结构,以及通过芥子酶的作用,硫甙降解成异硫酸氰酯和其他产物的途径,讨论了影响硫甙降解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利用白芥籽中的芥子酶对菜籽中的硫甙进行降解,讨论在不同温度(40℃、60℃、80℃),不同时间(10min,30min,50min)和不同水分含量(10%,20%,30%)条件下硫甙的残留量,并将酶解后硫甙残留量与酶解条件的关系用三元线性回归方程表示。根据回归方程求出最佳酶解条件为温度80℃,时间50min,水分含量30%,并预测此条件下酶解后的菜籽粉中硫甙的含量为0.47%(无油干基)。  相似文献   

4.
利用响应面方法对硫甙酶水解硫甙的影响因素 (时间、温度、水分 )进行研究 ,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Box 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 ,建立三元二次回归模型 .由处理物料中硫甙的残留率可以优化出最佳酶水解条件为 :温度 79.5℃ ,时间 48.3min ,水分 30 % .显著性检验表明 ,回归效果显著 ,回归方程符合变量和响应值之间的关系 .  相似文献   

5.
RSM在硫甙酶水解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响应面方法对硫甙酶水解硫甙的影响因素(时间、温度、水分)进行研究,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建立三远二次回归模型。由处理物料中硫甙的残留率可以优化出最佳酶水解条件为:温度79.5℃,时间48.3min,水分30%。显性检验表明,回归效果显,回归方程符合变量和响应值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硫葡萄糖甙酶解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白芥籽中的芥子酶对菜籽中的硫甙进行降解,讨论在不同温度(40℃、60℃、80℃),不同时间(10min,30min,50min)和不同水分含量(10%,20%,30%)条件下硫甙的残留量,并将酶解后硫甙残留量与酶解条件的关系用三元线性回归方程表示,根据回归方程同最佳酶解条件为温度80℃,时间50min,水分含量30%,并预测此条件下酶解后的菜籽粉中硫甙的含量为0.47%。  相似文献   

7.
硫代葡萄糖甙葡萄糖水解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讨论了硫代葡萄糖甙(苷)葡萄糖水解酶(硫甙(苷)酶)的分布情况、分子特性、催化机制,动力学性质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用纸色谱法分离油菜籽中硫代萄糖甙。该方法不需采用任何精密仪器,缩短分析时间,能将油菜籽中的硫甙与其它组分有效地分离,并作半定量测定,适用于科研部门进行低硫甙育种材料的初步筛选.  相似文献   

9.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之一、国内第一个优质低毒的双低油菜新品种—甘兰型“51”双低油菜在河南选育成功,正式通过技术鉴定.油菜是我国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来源,目前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长期以来,我国油菜籽品质普遍较差,菜籽油的营养价值低,气味欠佳,影响销售;菜籽饼本来是含有丰富粗蛋白的优质饲料,但由于饼粕中含有毒物质,长期以来,也只能做肥料.其主要原因是芥酸和硫甙含量偏高,前者高达40%—50%,后者达12%—18%,远远超过了国际上规定的芥酸低于5%、硫甙低于0.3%的商品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为了合理利用甘蓝型高硫甙菜籽中的蛋白质,本文探讨了水剂法菜籽加工和脱皮工艺对菜籽蛋白营养特性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该工艺脱毒效果好,残留毒物量低(ITC:0.22mg/g),且去皮后粗纤维降低50%,氨基酸更平衡,营养价值更好。用爱维茵肉鸡喂养证明:水剂法加工和脱皮工艺所得的饲用菜籽浓缩蛋白营养价值高,不仅能等蛋白代替7%的进口鱼粉,而且它可以成为日粮中的主要蛋白源。  相似文献   

11.
实验以水为提取剂,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方法对萝卜种子进行破碎提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实验选定温度、水料质量比、提取时间和超声功率4个因素进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波功率70W、破碎时间30min、破碎温度40℃、水料质量比15.对萝卜籽提取液的抑菌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提取液的抑菌效果随硫苷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对比实验表明最优的提取条件下所得提取液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叙述了一种新的、快速灵敏菜籽中总硫代葡萄糖甙的离子色谱检测法。借助芥子酶将菜籽中的硫甙水解为等当量的葡萄糖和硫酸根,释放出的硫酸根用一带有电导检测器的离子色谱仪确定,结合分析方法的研究,本文还给出了两种西德菜籽及一种中国菜籽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3.
渝东南地区页岩气钻井泥浆优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渝东南地区页岩气井页岩层段井壁失稳的钻井工程技术难题,研究有机胺复配甲基葡萄糖甙的新型强抑制钻井液。一方面利用了有机胺对泥岩高效抑制性能,另一方面应用了甲基葡萄糖甙仿油基的高效抑制性能。实验表明新型钻井液对ZY5井页岩段岩心滚动回收率达到97.60%,膨胀率仅为10.13%,钻井液润滑系数Ep达到0.163 4。钻井实践表明,应用新型强抑制钻井液,井径扩大率可控制在5.8%,较该地区已钻井井径扩大率下降了72%。新钻井液体系能够有效抑制页岩层段井壁失稳,满足渝东南地区页岩气井页岩层段井壁稳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葛根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及其工艺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提法、回流法、渗漉法、索氏提取法、微波辅助萃取法、超声提取法等不同的方法提取葛根药材,以干浸膏得率、总黄酮得率及葛根素粗品得率为考察指标,对6种提取方法进行比较,并对其中一种最优方法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传统水提法提取葛根药材的效果最好。通过正交试验获得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8倍量溶剂,提取3次,每次1.5 h,其中溶剂倍量和提取次数为显著影响因素。水提法提取葛根药材,方法简便,有效成分的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15.
山药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山药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得出较佳提取条件应用于山药多糖的提取。实验以山药多糖收率为指标,对山药预处理时间,提取过程中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物水质量比及提取次数,重复性,回收溶剂再利用等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山药多糖的较优提取工艺为预处理时间(2+2)h,提取时间2h,提取温度60℃,物水比1:20,提取次数1次;这样的提取工艺操作重复性好,溶剂回收再利用可行。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一种活性炭超声萃取—毛细管柱气相色谱联用的方法,对水中痕量丙烯酰胺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对乙酸乙酯液液萃取,Agilent ODS-C18固相萃取柱(500mg,6mL)萃取以及活性炭超声萃取这三种方法进行了比较与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超声萃取方法对大体积水样的萃取效果最佳,并通过精密度,重现性和加标回收率等实验得到了论证.该方法最低检测限达到0.05μg/mL,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痕量丙烯酰胺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以黄粉虫为原料,研究了有机溶剂法提取黄粉虫油脂的工艺.对影响萃取率的因素:溶剂的选择、同液比、提取温度及时间等条件进行研究,并做正交试验,确定了获得最大提取率的条件,即:以无水乙醚作提取剂,料液比为1:6,温度40℃,时间为3 h.此条件下,萃取率达31.76%.此外对黄粉虫粗油进行精制,得到透明浅黄色、香味纯正的黄粉虫油.  相似文献   

18.
超声提取茯苓中三萜类成分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采用超声法提取茯苓中三萜类化合物,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考察了溶剂种类、料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四个因素对茯苓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率的影响。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三萜类化合物的含量,以提取得率为评价指标,确定了茯苓中三萜类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显示在温度为25℃,频率为25 kHZ,确定茯苓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用20倍量的乙酸乙酯提取3次,每次30 min。优化设计后的提取工艺合理,可为茯苓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以及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