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妇科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8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前经超声检查后腹膜和盆腔淋巴结有无转移,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超声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为85.7%,敏感性为70.0%,特异性为94.4%,阳性预测值为87.2%,阴性预测值为85.0%.结论超声对妇科恶性肿瘤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为妇科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和治疗策略的选择提供了有价值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术前72名乳腺肿瘤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检查,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乳腺良恶性肿瘤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比较两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正确率。结果 (1)乳腺良恶性肿瘤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不同,乳腺良性肿瘤多表现为0~Ⅰ级血流,RI<0.7,而恶性以Ⅱ~Ⅲ级血流、RI≥0.7为主;乳腺良性肿瘤以等增强、均匀增强为主,恶性肿瘤以高增强、不均匀增强为主;(2)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对乳腺肿瘤血供的敏感性(100%)明显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79.2%);(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1.4%、80.0%、75.0%,Kappa值为0.50。超声造影诊断乳腺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6.2%、70.0%、73.6%,Kappa值为0.46。结论 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对乳腺肿瘤血供的敏感性高,但对良恶性的鉴别意义并不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  相似文献   

3.
超声对乳腺癌患者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对乳腺癌患者术前分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于术前1周,对8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超声分期、临床触诊分期,术后1周进行病理分期.以病理分期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超声、触诊的诊断结果.结果彩色多普勒测得的病灶大小与病理测量值相比,P>0.05;临床触诊测得的病灶大小与病理测量值相比,P<0.05.T分期中,超声的诊断符合率为93.75%,高于临床触诊的诊断符合率(78.75%).彩超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敏感性75.00%、特异性93.18%、阴性预测值82.00%、阳性预测值90.00%;临床触诊腋窝淋巴结转移敏感性66.67%、特异性76.47%、阴性预测值52.00%、阳性预测值80.00%.结论 超声对乳腺癌进行术前分期、肿瘤大小,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均高于临床触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诊断甲状腺肿瘤的超声图像特点及与病理检查的比较。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12月间陕西省西安高新医院收治的66例甲状腺肿瘤疑似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诊断和病理检查,比较两种检查结果,评价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诊断甲状腺肿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经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诊断后,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16例,甲状腺肿瘤36例,甲状腺癌14例,经病理诊断后,结节性甲状腺肿11例,甲状腺肿瘤40例,甲状腺癌1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诊断的准确性为83. 3%,敏感性为90. 2%,特异性为60. 0%。结论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诊断甲状腺肿瘤患者,有较高的敏感性、准确性,但特异性略低,临床参考价值较高,可用于初步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5.
高频彩超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甲状腺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前甲状腺和颈部淋巴结的超声表现,比较转移性淋巴结和非转移性淋巴结在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表现.结果:转移和非转移淋巴结组问淋巴结纵横比<1.5、边缘缺损、内部回声欠均匀以及微钙化等超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淋巴结中血流分布较丰富,多普勒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Vmax)和阻力指数(RI)也高于非转移淋巴结,P<0.05.肿瘤>2cm组、肿瘤边界不清或锯齿状的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颈部淋巴结转移组较未转移组痛灶内彩色血流信号丰富,P<0.05;而肿瘤内是否出现钙化与甲状腺癌是否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结论:高频彩超对术前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褚巍  杨沪  宋燕  司海波 《癌症进展》2018,16(3):309-311,338
目的 探讨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早期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拟实施乳腺癌根治手术的14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了乳腺及腋窝淋巴结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选取其中77例经手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作为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组,余63例乳腺癌患者作为未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组.以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术前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学价值指标.结果 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的皮质向心性增厚、淋巴结长短径之比、淋巴结内钙化灶、淋巴结的边界不清检出率均明显高于未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组患者与未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组患者的血流分布和血流信号分级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组患者的血流分布主要以周边型为主(59.74%),血流信号分级主要为3级(71.43%);未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组患者的血流分布主要以门型为主(11.11%),血流信号分级主要为2级(71.43%);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早期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89.61%,特异度为82.54%,漏诊率为10.39%,误诊率为17.46%.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赵丽丽  宋喜亮  康晓慢 《癌症进展》2023,(8):855-857+861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43例甲状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比较颈部淋巴结转移与未转移患者的超声征象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43例甲状腺癌患者中,颈部淋巴结转移81例,未转移62例;超声检查结果显示,颈部淋巴结转移98例,未转移45例。超声检查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90.12%,特异度为59.68%,准确度为76.92%,阳性预测值为74.49%,阴性预测值为82.22%。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中肿瘤边界不清晰、肿瘤直径﹥2 cm、淋巴结门部回声不均匀、淋巴门消失、淋巴结内部钙化的比例均高于颈部淋巴结未转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S/D)均明显高于颈部淋巴结未转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较好,超声征象与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存在一定联系,可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PTC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有完整的彩超和CT影像资料,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使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彩超、CT在诊断PTC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结果62例PTC患者,术前彩超检出48例PTC患者,检出率77.42%(48/62);术前CT检出52例,检出率83.87%(52/62);彩超联合CT共检出57例,检出率91.94(57/62)。经病理证实共有40例(64.52%)患者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彩超、CT对PTC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与病理检查一致性一般,Kappa值分别为0.594、0.692,彩超联合CT诊断PTC颈部淋巴结转移与病理检查一致性较好(Kappa值=0.780)。结论彩超和CT在PTC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具有互补作用,将二者联合应用于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可以提高术前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对乳腺癌腋下转移性淋巴结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入住我院并经病理证实的女性乳腺癌患者87例,转移淋巴结患者45例,未转移患者4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高频彩色多普超声检查和超声造影检查,对高频彩色多普超声检查和超声造影检查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转移性淋巴结皮质增厚程度显著高于未转移淋巴结,同时其L/S值较未转移淋巴结相比,显著降低;未转移淋巴结血流表现以门型(64.29%)为主,转移淋巴结血流表现以周围型(68.89%)为主(P<0.001);未转移淋巴结血流信号以2级(71.43%)为主,转移淋巴结血流信号以3级(71.11%)为主(P<0.001);未转移淋巴结超声造影以均匀强化(78.57%)为主,转移淋巴结以周围型或混合型强化(75.56%)为主(P<0.001);未转移淋巴结超声造影强化时间显著低于转移淋巴结者(P<0.001);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正确率及约登指数等均高于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或者超声造影单独诊断;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下ROC曲线下面积与单独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单独超声造影诊断下ROC曲线下面积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超声造影联合应用可以提高乳腺癌腋下淋巴结转移的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预测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放疗敏感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38例首程放疗的鼻咽癌患者的颈部转移淋巴结行放疗前、放疗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其血供情况,测定有关血流参数,定期检查淋巴结转移灶消退程度和速度。结果 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血供丰富者,放疗疗效优为89.7%,明显高于血供中等者(70.0 %)、血供贫乏者(50.0 %)(P<0.05),血供与病灶消退呈正相关系;病灶直径<4 cm者,放疗疗效优为90.6 %,直径≥4 cm者为50.0 %(P<0.05),病灶消退与本身大小呈负相关(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可初步作为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放疗敏感性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07例患者经病理检查证实816枚颈部淋巴结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7例中43例为反应增生型淋巴结,3例为结核性淋巴结,89例为转移性淋巴结,72例为淋巴瘤患者,淋巴结声像图的表现各有不同,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的分布及阻力指数均不同。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淋巴结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宫颈癌闭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32例行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的宫颈癌患者,术前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闭孔淋巴结情况,记录淋巴结部位、数量及大小,与术中分离出的淋巴结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32例患者中,有27例经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相符,准确性为84.1%(27/32);存在闭孔淋巴结转移21例,超声诊断17例,漏诊4例,假阳性0例;无转移患者11例,超声诊断13例,误诊2例。超声诊断的特异性为84.6%(11/13),敏感性为100%。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可以诊断宫颈癌闭孔淋巴结转移,对肿瘤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PTMC术后甲状腺癌复发转移的预测作用。方法随机选取甲状腺癌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均接受PTMC手术,统计术后1年内患者复发和转移的发生率。比较复发和转移患者与无复发或转移患者术前淋巴结超声图像特征、Vmax及RI等,并分析患者术前淋巴结超声图像特征、Vmax及RI等对PTMC术后甲状腺癌复发转移的预测作用。结果甲状腺癌患者术后2年内复发率和转移率分别为40.00%(34/85)和35.29%(30/85)。发生复发和转移的患者可见淋巴门发生率低于无复发或转移患者,Vmax、RI、淋巴结囊性变发生率及钙化发生率则高于无复发或转移患者(P<0.05)。淋巴门、Vmax、RI、淋巴结囊性变、钙化等联合预测PTMC术后甲状腺癌复发转移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和准确性均较高。结论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联合预测PTMC术后甲状腺癌复发转移的价值良好,出现淋巴门不可见、Vmax较高、RI较高、淋巴结囊性变、钙化等的甲状腺癌患者PTMC术后需警惕其复发和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超声对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悦 《肿瘤防治研究》2000,27(5):389-390
 目的 探讨超声对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诊断价值和诊断标准。方法 对经临床和病理确诊为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初诊患者30例(共96个淋巴结),行颈部肿块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多普勒能量图检查。结果 本组转移淋巴结大小从0.4~5.0cm,85%以上的长径与短径之比<2,内部回声主要为不均匀的低回声,液化者可为液实混合回声或液性无回声,淋巴结皮质不均匀增厚或消失,淋巴结门偏心或消失,边界多模糊不整。血流分布主要为周边型(47.9%)和无血流型(33.3%),Rl值较高,平均为0.72。部分可见颈静脉受压或静脉内癌栓。结论 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超声图像在形态、边缘、内部回声结构、血流分布、血流动力学及淋巴结包膜外转移等方面均有较为特征性的表现,根据二维灰阶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多可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规律,评价术前超声分区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手术的568 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同时对颈部转移性淋巴结进行分区,记录淋巴结的数量及在颈部Ⅰ、Ⅱ、Ⅲ、Ⅳ、Ⅴ、Ⅵ及Ⅻ区的分布,与术后病理进行比较。结果:超声诊断甲状腺癌的符合率为88% ,392 例淋巴结阳性病例中289 例患者为多分区转移,转移性淋巴结在颈部的分布以Ⅱ、Ⅲ、Ⅳ、Ⅵ区为主,Ⅴ、Ⅻ区转移性淋巴结分布较少。术前超声对颈部淋巴结诊断的总体符合率为80% ,术前超声分区对Ⅲ、Ⅳ、Ⅵ及Ⅶ区的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符合率较高。结论:术前超声诊断转移性淋巴结的临床符合率较高。甲状腺癌的颈部淋巴转移为多分区分布,术前超声分区对Ⅲ、Ⅳ、Ⅵ及Ⅶ区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符合率较高,可以做到定位、定性及定量诊断,指导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患者术前行超声检查时应常规对颈部淋巴结进行术前分区。   相似文献   

16.
邵海玲  肖庆  卢琳 《现代肿瘤医学》2017,(14):2314-231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联合肿瘤标志物血清CA125、CA724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手术治疗的卵巢肿瘤患者212例,分析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各项指标及血清CA125、CA724水平.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计算超声诊断及三项指标联合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等.结果:超声诊断结果显示,在卵巢恶性肿瘤组中,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56.5%(26/46),卵巢良性肿瘤组诊断符合率为88.0%(146/166),良性卵巢肿瘤组超声病理诊断符合率高于恶性肿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卵巢恶性肿瘤组患者的血清CA125和CA724水平均高于良性肿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恶性肿瘤组三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组(78.3% vs 37.3%,P<0.001).三个单项检测指标中,CA125的灵敏度最高,CA724的特异度最高,超声检查的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价值最高.联合检测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联合CA125诊断卵巢癌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价值高于三项指标的联合诊断,亦高于两项肿瘤标志物的联合诊断.结论:超声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超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51例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超声对患者的甲状腺及颈部肿大淋巴结进行诊断,并将超声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超声探测的51例患者颈部转移性淋巴结为109枚,非转移性淋巴结16枚;术后病理检测患者颈部转移性淋巴结98枚,非转移性淋巴结12枚.与术后病理检测结果对比,利用超声检测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为88.0%,敏感度为64.8%,特异度为85.3%,阳性预测值为80.7%,阴性预测值为66.7%.超声对多个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个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36,P=0.031);甲状腺癌肿瘤边界不清或呈锯齿状、肿瘤直径>2 cm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并且转移性淋巴结的血流信号多于非转移性淋巴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超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较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18FDG PET-CT检测进展期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评价^18FDG PET-CT对进展期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拟行手术治疗的进展期食管癌患者30例,术前1周内行^18EDG PET-CT检查及CT增强扫描.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对比CT与PET-CT诊断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与准确性的差异.结果术后病理原发灶均为鳞状细胞癌,22例存在淋巴结转移.共切取淋巴结243个,病理确定的转移淋巴结49个,平均直径1.4 cm(0.3~2.8 cm).CT确定的转移淋巴结26个,平均直径1.7 cm(1.1~2.8 cm);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0.8%和96.9%,阳性预测值76.9%,阴性预测值86.6%,准确性85.6%.18FDG PET-CT确定淋巴结转移63个,平均直径1.5cm(0.8~2.8 cm);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3.9%和91.2%,阳性预测值73.0%,阴性预测值98.3%,准确性91.9%.18FDG PET-CT的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均高于CT(P<0.001、0.001、0.05).结论18FDGPET-CT是检测进展期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有用工具,可指导手术剖胸径路的选择、优化适形放疗计划,临床应用价值优于CT.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对超声异常的腋窝淋巴结进行针吸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7例cT1-2N0M0腋窝超声异常乳腺癌患者的腋窝淋巴结进行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结果与组织学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前判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准确率.结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判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2.8%、100.0%、100.0%、78.3%、89.4%.结论: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是术前评估腋窝淋巴结状态的有效检查方法,其结果对乳腺癌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在乳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40例乳腺肿瘤患者术前进行乳腺超声检查,结合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乳腺肿瘤超声二维声像图、彩色多普勒(CDFI)和能量多普勒超声(PDUS)的诊断符合率。结果乳腺良性肿瘤诊断符合率为84.1%,恶性肿瘤诊断符合率为87.3%,彩色多普勒显示,恶性肿瘤的血流信号较良性的丰富,血流分级较良性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能量多普勒显示,良恶性肿瘤病灶内的血管形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高频彩超对乳腺肿瘤的检出率高,应用二维声像图特点与彩色多普勒和能量多普勒超声综合判断,可以明显提高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