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10月17日我国在海上风电作业平台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北车船舶与海洋工程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上海崇和实业有限公司在上海发布了新型自升式海上风电作业平台。该平台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自升式海上风电作业平台,其在吊装能力上实现了最大幅度满足风机大型化的发展需求,可满足1 000 t以下独桩的吊装和高精度打桩,具有作业精度  相似文献   

2.
王坤 《电气时代》2023,(1):98-103
<正>通过研究石油钻井平台转化为海上风电吊装平台及其吊装技术,把节约能源、盘活闲置海工资产、提高施工效率及增加经济效益等理念贯穿于从平台设计阶段到海上风电吊装施工完成的整个过程,经实践能在海上风电安装领域中成功应用,具备海上海工作业的自身优势,特别是深海海工作业,具有很高的操作性、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电气制造》2014,(11):10-10
我国在海上风电作业平台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北车船舶与海洋工程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上海崇和实业有限公司在上海发布了新型自升式海上风电作业平台。该平台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自升式海上风电作业平台,其在吊装能力上实现了最大幅度满足风机大型化的发展需求,可满足1000t以下独桩的吊装和高精度打桩,具有作业精度高,安装效率高和操控稳定性强等特点经我国造船学会鉴定,该自升式海上风电作业平台具备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4.
正海上风电升压站是海上风电工程的重要配套设备,用于将风电机组所发的电能进行升压转换后,通过海底电缆送到陆基集控中心接人外部电网,决定着整个电场的电力输出,其安全性、可靠性极为重要。龙源电力220 kV海上风电升压站采用分体式设计,将整个升压站拆分为五个功能模块并实现逐个吊装,是世界上首座分体式海上风电升压站。升压站结构共有八桩基础、导管架、五个上部功能模块三部分组成。升压站于2017年11月成功受电,为300 MW海上风电并网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我国目前海上风电发展尚处于初期阶段,亟待开展海上风电维修策略优化相关研究。根据当前国内外海上风电发展现状,对近年来海上风电运维策略研究的国内外现状进行了综述、分类和解析,分别对基于海上运维后勤管理的优化、维修可靠性及可达性为目标的优化、海洋风能气候与气象预测的维修优化、有限运维数据下维修优化、海上风机容错运行的冗余优化、经济成本控制运维优化层面对近年来的中外文献进行了综述,并对以上海上风电的运维优化特点进行了逐一分析,以此得出了海上风电运维研究热点和方向展望。并结合国外海上风电的发展,提出了我国海上风电的发展及技术方向,对于我国海上风电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2009年12月13日,国电科环集团联合动力公司生产的首台潮间带试验风电机组,在江苏如东顺利并网发电。此次1.5MW海上潮间带风电项目的顺利实施,为联合动力公司海上风机的吊装、调试、运行和3MW样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7.
《电气制造》2011,(11):43-43
由华锐风电自主研发的中国首台海上6MW风力发电机组日前在江苏省射阳县临港产业区完成吊装,该机组是国内目前实现吊装的最大兆瓦级风电机组。舍弗勒集团作为主轴和变桨轴承供应商,全程参与了相关轴承组件的开发与供货。此台风电机组是目前我国第一台自主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电网友好型风电机组,可广泛  相似文献   

8.
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开发的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靖  王晓东 《上海电力》2007,20(2):151-153
随着海上风电技术的日趋成熟,海上风电已成为世界风电行业发展较快的领域。我国海上风电资源十分丰富,东海大桥100MW海上风电场的建设是我国第一个海上风电项目。对东海大桥海上风电项目中陆上风电与海上风电的发电小时数、海上风电造价结构和运行成本构成作了比较。通过经济性分析,对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风力发电是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中技术最成熟,最具商业化发展潜力的发电方式之一。由于海上具有风资源丰富的特点,且目前全世界海上风电开发工程应用的需求迫切,大规模海上风电的输电与并网问题成为风电发展和研究的热点方向。文中对大规模海上风电输电及并网的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包括海上风电传输技术,海上风电场升压站、集电系统设计技术,海上风电功率预测技术,海上风电集群有功/无功控制技术和安全稳定控制技术等,并对这些技术的研究现状及成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后,指出了海上风电的发展趋势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面,为海上风电并网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陆上和近海风电资源紧缺,海上风电场选址从近海走向深远海,规模已达吉瓦级,海上风电机组也向10 MW级以上发展.针对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首先阐述了国内外海上风电机组容量、类型及变流器等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其次,对大容量三相和多相化海上风电机组及其遇到的问题和关键技术进行分析,给出了未来多相化海上风电机组的拓扑结构设计和控制策略优化方法.最后,对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
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的若干问题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琦  许移庆 《上海电力》2007,20(2):144-148
国外的近海风电场建设已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我国的海上风电场建设也已启动。介绍了国内外海上风电发展的概况,对海上风电技术和海上风电场投资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我国发展海上风电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以及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海上风电出力特性及其消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海上风电将迎来快速发展,研究其出力特性对海上风电消纳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利用实际数据分析与运行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将海上风电的出力特性与陆上风电进行了对比研究。为了对比风电场出力的分布特性,提出了风电场出力分布特征指数的新指标。根据历史出力分析了近岸风电场的随机特性与波动特性;结合测风数据与中长期规划,利用风电场运行模...  相似文献   

13.
我国风力发电产业发展前景与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风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相当长时间内,中国以及世界风电产业高增长的趋势仍将继续。分析了世界风电业的发展方向,指出我国在目前的管理体制下风电发展存在的问题。从建立组织架构、政策扶持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发展风电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碳达峰”与“碳中和”承诺背景下,海上风电凭借其高利用小时数、资源蕴含总量丰富等特点得到迅猛发展。然而,海上风电输电存在高成本、作业难度大、施工不便等问题。海水淡化技术凭借其灵活运行特性可有效适应风电波动性,采用海上风电就地消纳进行海水淡化能够提高风电利用率并简化输配电环节,可为海上风电应用与发展提供全新思路。文章结合海上风电并网方式与海水淡化系统工艺结构,分别剖析了海上风电输电与淡水输送的工作原理。再综合考虑输送容量、输送距离、输送建设成本等7个方面的性能指标,整理了海上风电输电与输水系统在技术与经济方面的差异。针对海水淡化技术的灵活性与经济性等优势,论述了海上风电驱动海水淡化技术在新能源消纳、工业清洁化与风电多元化发展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与陆上风电场相比,近海风电场建设的技术难度较大。简要回顾了国外近海风电场的研究开发与建设状况,近海风电场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基础结构、风电场选址、风资源测试与评估、基础设计及施工、风电机组安装、电气传输技术以及系统接入与稳定运行等多方面。阐述了近海风电场配置优化与评估、电气传输技术、系统的接入稳定运行、制造执行系统(MES)的研究开发、风电机组基础的采用形式等技术关键与研究进展情况,以及上海开展的近海风电场技术开发与应用示范工作基础。通过开展近海风电场关键技术的研究,建立发展近海风电资源规模化利用的有关技术基础,有助于促进我国近海风电场系统设计技术的优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海上风电开发正处于由近海到远海、由浅水到深水、由起步到规模化开发的关键阶段。欧洲是海上风电行业的先驱和全球最大市场,积累了丰富的海上风电发展经验,对中国海上风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以欧洲地区3个主要海上风电国家:英国、丹麦和德国为例,首先,从规划的关键责任方及其职责、规划流程两方面对比分析欧洲海上风电的规划机制及其优缺点;其次,分析欧洲为促进海上风电发展采取的典型激励策略,并结合3个国家的具体情况研究不同激励策略的特点和实施经验;最后,结合欧洲经验和中国国情,从规划机制和激励策略2个层面提出了促进中国海上风电发展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田甜  李怡雪  黄磊  舒杰 《电力建设》2021,42(12):136-144
海上风资源丰富、区域广,成为风电开发利用的重要领域。但海上风电的强随机性和间歇性给海上风电的安全可靠消纳带来诸多难题。风电制氢是提高风电利用率和缓解弃风的有效手段,已成为海上风电发展和研究的热点方向。综合考虑制氢技术方案、设备投资成本、运行维护成本,给出国内海上风电制氢技术的经济性评价方法;分别建立海上风电岸上制氢、海上平台制氢及管道输氢和海上平台制氢及船舶运氢3种海上风力发电制氢技术方案及经济性模型。基于相关调研和文献数据,以某300 MW海上风电场为例,对不同离岸距离的3种海上风力发电制氢技术方案进行经济性比较。结果表明,3种海上风电制氢方案中,海上平台制氢及船舶运氢方案最具经济性,且随着离岸距离加大,该方案等年值费用基本不变;海上风电岸上制氢方案和海上平台制氢及管道输氢方案随离岸距离加大,等年值费用均不同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前海上风电场建设迅速,正在向规模化、深远海化趋势发展,场内的功率送出需求已成为风电技术发展研究的热点之一。文中介绍了适用于海上风电的电力输送方式:高压交流输电、高压直流输电和分频输电,分析总结其拓扑结构、特点、研究现状及成果。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应用研究广泛,根据实际需要衍生技术多样,本文对其进行了梳理。结合海上输电需求,思考现阶段发展境况,对大规模海上风电场电力输送方式做出总结。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迅速发展,以风能为基础的风力发电在全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风力发电在电力能源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高。提出了由于风能的随机性和偶然性,使风力发电并网运行时产生很多技术问题,如有功调节能力差、电能质量差等,这些已成为制约风力发电大规模发展的主要问题。因此,研究含双馈风力发电机组的有功-频率调节对风电大规模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以IEEE-9节点为例,介绍了双馈风电机风能捕获原理,提出风力发电机的有功调节-调频控制策略,并通过仿真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海上风电机组大型化以及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建设成本逐渐下降,近海风电资源日趋紧张,基于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大规模、远距离海上风电送出工程得到了较大的应用。在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中,直流电压等级是体现输送能力的重要技术参数。文中基于IGBT器件的稳态和暂态通流能力以及直流海缆载流量限制要求,提出了一种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直流电压等级确定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以某900 MW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为例,给出了工程案例的直流电压等级确定流程。所提出的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的直流电压等级确定方法,有利于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并推进中国远海风电大规模集约开发与并网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