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脑静脉畸形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脑静脉畸形的MRI表现,评价各成像序列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搜集经临床手术证实的脑静脉畸形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常规MRI平扫及3D-MOTSA MRA检查。6例行Gd-DTPA增强T1WI,其中3例行3D-MOTSA增强MRA检查。结果 小脑4例,额叶、顶叶、枕叶共4例。5例MRI平扫引流静脉为长T1短T2流空信号,3例呈长T1低信号、长T2高信号。扩张的髓静脉为网状及条状长T1低信号、长T2高信号,增强扫描呈“海蛇头”样改变,即多条髓静脉呈辐射状汇入粗大的引流静脉。3D-MOTSA MRA检查显示部分引流静脉,髓静脉显示较少。3D-MOTSA增强MRA检查引流静脉全程显示,髓静脉显示数目多。结论 MRI能明确诊断脑静脉畸形的合并症,弥补脑血管造影的不足,3D-MOTSA增强MRA检查可取代脑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 MR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不同脑疾病伴微出血(CMBs)及脑血管畸形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不同脑疾病伴 CMBs 及25例脑血管畸形的 MRI 资料:(1)将不同脑疾病患者的常规 T1 WI、T2 WI、T2 FLAIR、DWI 显示的 CMBs 数目、敏感性与 SWI 序列比较。(2)评价 SWI 图、最小信号强度投影(MIP)、相位图(Phase)对 CMBs 显示的差异:大小、数目、信号及边界特点。(3)评价 SWI 在不同脑血管畸形诊断中的价值。结果(1)SWI 序列检出 CMBs 1524个,T1 WI、T2 WI、T2 FLAIR、DWI 分别检出 CMBs 294个、87个、361个、391个,对 CMBs 病灶检出敏感性分别为19.3%、5.7%、23.7%、25.7%,多序列 CMBs检出数目及敏感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2)SWI、MIP 图分别检出 CMBs 1524个、1539个,两者图像上CMBs 均表现为≤10 mm 类圆形或点状低信号或以低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Phase 图检出 CMBs 1521个,表现为高信号或以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对于 CMBs 大小、数目、边界的显示,MIP 与 SWI 相似,Phase 不及前两者。(3)静脉发育畸形12例,SWI 均可清晰显示“海蛇头”,即多条低信号髓静脉呈辐射状汇入粗大的引流静脉;毛细血管扩张症6例,SWI 均表现为多发小圆形均匀低信号或“靶征”,MIP 特异性表现为连续层面病灶与小静脉相连;动静脉畸形2例,1例 SWI 仅显示迂曲小血管及粗大引流静脉;另1例 SWI 清晰显示了瘤巢及粗大引流静脉呈高信号汇入乙状窦;海绵状血管瘤4例,SWI 均呈“桑葚状”,病灶中心呈不均匀斑点状高低混杂信号,周边伴低信号环。Sturge-Weber 综合征1例,MIP 图可见与 CT 一致脑回样钙化所致的低信号影,大脑半球及小脑幕附近显示大量迂曲增宽、粗细不均静脉血管。结论SWI 可作为 CMBs 检出的重要序列。不同的脑血管畸形在 SWI 序列有特异性表现,结合 MRI 平扫有助于作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诊断脑静脉血管畸形(CVM)中的特点,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分析70例CVM患者的影像资料,将SWI与常规MR对比,评价SWI对CVM检出的优越性.结果 70例患者SWI均得到明确显示,T1WI发现病灶55例,T2WI发现病灶59例,常规MR呈管状或条形流空信号,且只显示明显扩张的髓静脉及增粗的引流静脉,而SWI较常规MR更敏感更清晰地显示所有扩张的髓静脉呈放射状汇入增粗的引流静脉,呈现特征性的“水母头”状表现.结论 SWI比常规MR对CVM的检出更为敏感,结合常规MR能够做出CVM的定性诊断,有利于临床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4.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静脉畸形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光峰  龙淼淼  夏爽  祁吉   《放射学实践》2010,25(8):839-841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静脉畸形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脑静脉畸形的常规MRI及SWI表现。结果:19例常规MRI均可显示引流静脉,其中9例可显示髓静脉汇入引流静脉;19例磁敏感加权成像均可清晰显示引流静脉及髓静脉,呈现特征性的"海蛇头"或"蜈蚣"征。结论:SWI较常规MRI更能清晰和精确地显示脑静脉畸形的影像特征,可作为脑静脉畸形诊断常规序列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对脑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DCV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MRI及DSA确诊的脑深静脉血栓患者影像资料。8例中全部行T1WI、T2WI、FLAIR、SWI及MRV检查。本组病例包括6例急性期DCVT和2例亚急性DCVT。结果 4(4/6)例急性期DCVT在T1WI、T2WI、FLAIR上显示不清,而在SWI上则呈典型低信号。2例患者在T1WI呈等/高混杂信号,T2WI、FLAIR上呈低信号,SWI上呈低信号。2例亚急性期深静脉血栓在T1WI、T2WI、FLAIR上呈高信号,在SWI上则呈高信号或低信号。7(7/8)例患者伴丘脑或基底节区静脉性脑梗死,其中6例为出血性静脉性脑梗死。SWI较常规MRI序列显示出更多的出血灶,8例病例在SWI(MIP)均可见引流区扩张的静脉。结论 SWI对DCVT的检出高度敏感,可早期检出血栓并反映其病理演变。  相似文献   

6.
磁敏感成像诊断脑血管畸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丽丽  杨春  李绍东  徐凯   《放射学实践》2010,25(2):146-149
目的:探讨磁敏感成像对海绵状血管瘤和静脉畸形等脑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海绵状血管瘤和静脉畸形患者的磁敏感成像后处理图像及常规T1 WI、T2WI及增强T1WI图像。结果:23例脑血管畸形中海绵状血管瘤18例、静脉畸形5例。常规MRI和磁敏感成像均显示18例海绵状血管瘤的出血灶,磁敏感成像上14例呈“铁环”征,常规MRI仅9例见此征象,磁敏感成像显示出血范围较常规MRI大;5例静脉畸形磁敏感成像均显示引流静脉及髓静脉呈条状低信号,髓静脉呈特征性的“海蛇头”状分布,常规MRI仅2例显示此征。结论:磁敏感成像能敏感地显示出血、微出血及细小静脉,与常规MRI结合可显著提高海绵状血管瘤和静脉畸形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MRI对脑静脉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脑静脉血管瘤的MRI表现.结果 17例常规MR均可显示引流静脉,其中8例可显示髓静脉汇入引流静脉;6例增强扫描及7例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均可清晰显示引流静脉及髓静脉,呈现特征性的"海蛇头"征.结论 脑静脉血管瘤的MRI表现极具特征性,增强扫描或SWI较常规MRI能更加清晰地显示脑静脉血管瘤的影像特征,是诊断本病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Wernicke脑病的MRI特点,以提高对该种脑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非酒精性Wernicke脑病的MRI表现。结果 5例非酒精性Wernicke脑病中,3例显示为导水管周围、四叠体、第三脑室旁、双侧丘脑对称性稍长T1长T2信号,FLAIR、DWI呈高信号;1例显示为双侧丘脑、侧脑室旁、脑桥被盖对称性稍长T1长T2信号,脑沟旁大脑皮质等T1长T2信号,FLAIR、DWI呈均为高信号,1个半月后头颅MRI复查,两侧丘脑略增大,FLAIR序列见少许对称性稍高信号改变;1例T1WI、T2WI、FLAIR未发现异常,DWI序列显示四叠体边缘少许高信号。结论非酒精性Wernicke脑病具有典型的MRI表现,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颅内少见部位胆脂瘤的MRI表现特征.提高该病的术前诊断率,减少误诊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颅内胆脂瘤的MRI表现,采用Siemens 3.0 T Skyra磁共振仪,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1例加扫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结果 本组病例均为单发,枕大孔区1例,左侧中颅窝2例,右侧中颅窝1例,左侧枕叶脑实质2例.病灶范围较大,周边分叶状,灶周未见水肿,部分病灶沿阻力小的地方生长明显.5例T1WI、T2WI、T2 FLAIR序列信号混杂,DWI序列以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其中枕大孔区病例信号较为特殊,T1 WI呈高信号,T2WI、T2FLAIR序列呈低信号,DWI为低信号,SWI序列最大强度投影(MIP)为稍高信号,相位(PHASE)图为等信号.结论 颅内少见部位胆脂瘤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可以做到术前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对胼胝体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CT检查阴性而MRI检查阳性的胼胝体损伤的MRI图像,所有患者均行高场强1.5T磁共振T1WI、T2WI、FLAIR、SWI横断位及T2WI矢状位扫描,分析各序列胼胝体损伤的信号特征及显示率.结果 胼胝体损伤T1WI为低、略低、稍高信号6例,T2WI、FLAIR为高信号10例,15例SWI均表现为明显低信号,5例患者CT、T1WI、T2WI、FLAIR均未见异常,其中4例SWI诊断为弥漫性轴索损伤,1例诊断为胼胝体等处多发损伤.脑内其他损伤区SWI表现为低信号影.结论 SWI对显示和诊断胼胝体损伤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并能显示常规MRI序列不能显示的微小损伤.  相似文献   

11.
脑脂肪栓塞的CT和MRI诊断(附3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党勇  雷益  李顶夫  冯伟 《放射学实践》2004,19(9):635-637
目的 :分析脑脂肪栓塞 (CFE)的CT和MRI表现 ,以提高对此病的早期诊断。方法 :对 3例CFE患者的临床及CT和MRI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例CFE患者CT检查均为阴性 ,MRI示双侧额叶皮层下脑白质区、基底节、放射冠、半卵圆中心区多发散在点状异常信号影 ,1例T1WI表现为低信号 ,2例未见异常 ,3例T2 WI均表现为点状较高信号 ,DWI上 3例均有点状高信号。结论 :有近期骨折病史者 ,一旦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要想到CFE的可能 ,应早期行颅脑MRI检查 ,常规选择T1WI、T2 WI和DWI多种序列成像技术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12.
3.0T磁共振对肝静脉型布-加氏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对肝静脉型布-加氏综合征(HVBCS)的诊断价值。方法:57例HVBCS患者均行3.0T磁共振平扫及三维对比增强MR血管成像(3D CE MRA)检查,观察肝静脉(HV)改变、侧枝循环的建立及肝实质改变情况。全部患者均行HV造影证实,分析磁共振结果。结果:HV:共显示126支,其中HV广泛阻塞21支;开口阻塞93支;以上HV阻塞病例中有血栓形成6支;正常HV12支。以血管造影为金标准,磁共振显示HV灵敏度为91.3%,特异度为100%。副肝静脉(AHV):显示38支,其中17支开口狭窄。侧枝循环:肝内侧枝循环形成53例,4例无肝内侧枝循环;全部病例均有肝实质改变。结论:3.0T磁共振能准确显示HV病变,肝内侧枝循环,肝实质改变,在诊断HVBCS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发育性静脉异常(DVA)的低场强磁共振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例DVA的磁共振平扫及增强表现,研究其引流静脉及髓静脉信号特点。结果:5例DVA中平扫有2例异常粗大的引流静脉得以显示,其在T1WI上均为低信号,在T2WI上1例为低信号,1例为高信号,髓静脉未能显示。增强扫描5例均显示了引流静脉及髓静脉,其中两例呈典型的水母头征,另外3例分别显示了引流静脉和邻近的髓静脉。结论:在低场强磁共振上DVA有着不同于高场磁共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骨梗死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目的探讨骨梗死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相应的病理基础. 资料与方法对14例累及29个骨骼的骨梗死患者行X线、CT及MR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并将骨梗死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观察其病理改变. 结果骨梗死病变急性期X线、CT扫描表现为干骺端骨质疏松,MR T1WI呈等至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示梗死灶内出血肿胀,周围见规则低信号环,与正常骨髓间有线状T1低信号、T2高信号,示反应性新骨形成和周围充血水肿;亚急性期X线、CT扫描表现为小的虫噬样改变,伴有斑点状硬化,MR 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周围见低信号带,与正常骨髓间有线状T1低信号、T2高信号,示脂肪坏死、反应性新骨形成、纤维化和充血水肿;慢性期X线、CT扫描呈不规则状、蜿蜒状硬化斑块,MR 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示坏死组织被肉芽组织和纤维组织替代而发生纤维化和营养不良性钙化或骨化. 结论骨梗死的各期有不同的影像学表现和相应的病理学基础,在急性和亚急性期,MRI优于平片和CT,在慢性期,平片、CT和MRI均具有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15.
中央性神经细胞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分析中央性神经细胞瘤的MRI表现,探讨MRI对中央性神经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手术和病理证实的8例中央性神经细胞瘤进行回顾性分析。8例均行MRI平扫 增强检查。结果:8例肿瘤均位于侧脑室前2/3处,向两侧侧脑室生长者3例,向右侧侧脑室生长者2例,向左侧侧脑室生长者3例。病灶体积平均33mmx36mmx47mm大小,形态不规则,有分叶,呈土豆状。平扫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信号不均匀,增强后呈轻、中度强化。结论:中央性神经细胞瘤的Mill表现具有某些特征,可以提示本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探讨全身一体化MR和扩散加权成像对全身淋巴结肿瘤性病变的应用价值,并研究影响图像质量的技术参数.方法:病理证实淋巴结肿瘤性病变患者31例,1.5T HD MR行全身一体化MR和全身STIR-DWI扫描.全身一体化扫描采用常规技术,从头到腹股沟区行冠状面扫描.全身STIR-DWI进行轴位分段扫描,利用软件包将各段图像拼接重建成全身图像.结果:所有DWI 、T1WI、T2WI和STIR检查顺利,获得清晰的图像.全身一体化MR有较好的空间分辨力,能够较好的显示全身的解剖结构,但对较小的淋巴结显示欠佳.全身STIR-DWI对肿瘤淋巴结的显示较为敏感.但是图像质量较差,伪影明显增加.结论:全身MR成像和扩散加权成像对全身淋巴结肿瘤性病变是快速可行并行之有效的技术,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讨论腹壁外韧带样瘤的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的表现,评价MRI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例经手术切除及病理证实的腹壁外韧带样瘤的术前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表现,其中2例同时行CT平扫,3例同时行血管造影。结果:5例腹壁外韧带样瘤均位于四肢肌肉及软组织,年龄11岁~28岁,其病灶MRI表现为在T1WI上,肿物呈中等信号,其间可见条片状及斑点状低信号,在T2WI上则呈高信号,其间夹杂中等、稍低及更低的条片状、斑点状信号,后与在T1WI上所见的低信号相吻合。增强扫描后在平扫中呈等T1、长T2或长T1、长T2信号改变的区域均强化非常明显,而在T1WI及T2WI上均呈条片状、斑点状低信号区域则未见强化,5例病灶周围组织均未见水肿,3例邻近骨出现压迫性改变,2例CT显示病灶密度欠均匀,边界清晰,3例血管造影可见肿瘤染色明显。结论:MRI可以较为精确的显示腹壁外韧带样瘤的病灶形态及范围,对韧带样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是目前最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膝关节损伤的MRI诊断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膝关节损伤的MRI特点、病理基础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52例膝关节损伤的MRI资料。结果:半月板损伤45例,MRI表现为黑色的半月板内出现结节状、线状、放射状裂隙样异常高信号,延伸达或未及关节软骨面两种,前交叉及后交叉韧带损伤24例,MRI表现为在条索状黑色韧带影中出现短T1长T2异常高信号,韧带变形,呈波浪状或不连续,胫骨移位,内、外侧副韧带损伤28例,表现为信号增高,形态增粗,边缘模糊,隐匿性骨折8例,表现为干骺端边界模糊的片状T1低信号影,T2信号多样,讨论:MRI对膝关节半月板、韧带损伤及隐匿性骨折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详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骨母细胞瘤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 10 例均行 MRI平扫和增强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母细胞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脊柱6例,颅骨3例,骨盆1例。骨母细胞瘤以脊柱好发。MRI检查多呈不均匀性长T1、T2 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增强扫描多呈不均匀性强化,部分见液 液平和/或软组织肿块。结论:MRI能较准确地显示肿瘤形态、部位、内部结构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平扫和增强 MRI检查对骨母细胞瘤定性诊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精囊出血的MR表现 ,提高对精囊出血病变的认识。方法 :对 5例精囊出血的病例分别采用轴位T1WI、T2 WI、T1WI脂肪抑制序列及矢状位T2 WI序列行MR检查 ,并回顾性分析MRI表现。结果 :精囊出血表现为条状、结节状或纡曲短T1、长T2 异常信号 ,T1压脂后病灶显示更清晰并同周围组织区分开来。结论 :各种序列结合使用的MRI是精囊出血的可靠的非创伤性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