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晓蓉 《现代保健》2013,(21):75-7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再次发生心绞痛2例,心绞痛发生率为3.57%,发生二次心肌梗死3例,二次心肌梗死发生率为5.36%。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再次发生心绞痛6例,心绞痛发生率为10.71%,发生二次心肌梗死8例,二次心肌梗死发生率为14.29%。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心理焦虑评分为(76.23±2.12)分,护理后为(45.32±1.09)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心理焦虑评分为(77.18±2.09)分,护理后为(60.23±1.27)分。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为(92.32±6.36)分,对照组为(80.24±3.92)分。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我科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共90例,将所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结果:观察组45例患者接受上述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为(48.27±3.13),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91.05±4.35);对照组患者的SAS量表评分及GQOL-74量表评分水平分别为(61.59±4.41)和(79.26±6.53)。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护理效果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的焦虑感等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可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抽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注射用尿激酶;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0%),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注射用尿激酶效果显著,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服务护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抑郁度与焦虑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的抑郁度、焦虑度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护理后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期间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血糖水平改善率及护理纠纷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服务应用于糖尿病护理效果非常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杨乙荣 《现代保健》2014,(17):102-10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促进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1年8月期间住院就治的90例符合WHO标准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指导临床护理的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平均卧床及住院时间、平均医疗费用、心功能分级、心律失常发生率、患者健康知识达标率以及患者满意程度等。结果:循证护理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1.08±1.05)d、平均卧床时间为(2.98±0.76)d,平均住院费用为(5175.85±613.4)d,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对照组,观察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12.22%)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健康知识达标率(95.56%)和患者满意度(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的患者在给予循证护理后能够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改善心功能、缩短康复时间、提高患者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急症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效果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抽选2013年9月-2014年10月就诊于我院急诊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5)和观察组(n=55),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急症优质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急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出院时由两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质量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观察组急救成功率98.2%、护理满意率96.4%显著高于对照组80.0%、70.9%,并发症发生率12.7%、死亡率1.8%低于对照组29.1%、1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13±6.1)d与对照组(20.4±5.7)d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急症优质护理能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成功率,减少并发生发生,降低死亡率,且患者对该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利凡诺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前往我站自愿接受中期妊娠引产术的88例引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循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系统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及引产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其焦虑、抑郁状况,观察组较之于对照组改善趋势更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比较两组患者引产效果,观察组引产成功率为100.O%,对照组为90.9%,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凡诺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虽临床引产效果较好,但是施以系统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焦虑症状,增强患者的配合度并以此提升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昏迷患者73例,实验组施行急诊护理,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肿量(20.04±2.19)ml显著少于对照组(30.47±3.68)ml,CGS评分相对较高,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昏迷患者施行急诊护理效果良好,行之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张萍  陈芳芳 《现代保健》2014,(16):90-92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全程优质护理,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平均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全程优质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性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观察人性化护理应用于癌症患者疼痛护理工作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癌症患者,平均分成两组。一组给予常规疼痛护理设为对照组,一组在常规疼痛护理的同时应用人性化护理设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并且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较护理干预前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的效果更为显著(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癌症患者疼痛护理工作中,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有助于疗效的提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中积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黄玉 《现代保健》2013,(11):79-80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措施对改善手术患者生命体征各项指标,缓解其紧张、焦虑心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6例围手术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术前访视、术中舒适护理、术后细致护理等人性化护理措施。手术后对两组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手术后观察组的心率、呼吸、血压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D因子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在焦虑/躯体化(P〈0.01)、睡眠障碍(P〈0.05)、绝望感(P〈0.05)方面的评分明显优于照组。结论:人性化护理措施可明显改善手术患者生理指标与心理状态,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与术后康复,值得在各级医院护理人员中进行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围产期应用全程优质护理对产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2月我院产科的106例产妇进行随机分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n=50),采取常规的产前护理,另一组为观察组(n=56),采取围产期全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护理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干预后,对照组产妇的焦虑评分为68.7±2.2分,观察组产妇的焦虑评分为49.8±3.4分,护理后比较,两组产妇的焦虑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产期应用全程优质护理能减轻产妇的焦虑心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谢秋燕 《现代保健》2012,(31):60-61
目的:分析门诊烧伤换药患者焦虑情绪状况和相应的护理效果。方法:笔者筛选2011年3-12月本院门诊烧伤换药的患者280例,所有患者按照就诊的单双号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为门诊烧伤换药的患者,给予实施常规换药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前述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所有患者护理干预前后使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干预前焦虑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干预后焦虑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前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烧伤换药患者由于常伴有焦虑情绪,有效地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能够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有利于烧伤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u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心电图ST段变化率67.65%、CK值(847.34±304.29)、CK出现时间(15.21±2.08)以及血管再通率73.5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3L(P〈0.01)。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对病情具有较强控制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整体化、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治疗的影响。方法抽取于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78例,给予患者人性化护理措施,包括健康教育、病情观察、心理护理、预防并发症以及营养支持等。并对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的整体结果以及住院时间等进行观察。结果①本组78例患者,治愈62例,好转15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98.7%(77/78),住院时间(37.42±7.36)d;②发生肺部感染2例,DVT1例,压疮2例,并发症发生率6.4%(5/78),所有并发症均在给予对症处理后痊愈。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病睛发作快、进展快,临床护理有一定难度,对护理人员要求较高,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干预不仅要及时全面,也要注重人性化关怀,强调整体临床护理观念。整体化、人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罗文兰 《药物与人》2014,(6):244-245
目的:观察单孔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2月~2014年3月到我院计划生育科接受单孔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患者120例。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SAS评分为(38.21±5.62),对照组SAS评分为(45.21士6.21),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患者采取心理护理进行干预,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12月中80例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给予护理的同时进行干预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分析对于患者的护理措施效果,总结经验。结果:40例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平均恢复时间为13.5±1.6天,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1例,临床的治愈率高达97.5%。而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8.6±2.3天,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5例,临床的治愈率达到82.5%,满意率为80%。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要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对于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效果非常优秀,并且能够有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出现的几率,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讨术前心理护理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集的80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上述干预下接受术前心理护理,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两组实施护理前后的情绪状态,同时对其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①实施护理前,两组的SAS量表评分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观察组的平均量表评分(31.8±3.9)分,相比对照组的(38.6±4.5)分显著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缩短,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开展术前心理护理,对调节患者情绪、促进其术后恢复有帮助,而且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析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负面心理情绪改善情况。结果:结果表明,观察组与对照组通过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后,HAMA评分分别为(5.82±2.2)分、(15.21±3.4)分,观察组HAMA评分较低(P<0.05);观察组、对照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7.56%、78.04%,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护理满意率较高(P<0.05)。结论:综合护理用于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率,对改善患者治疗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路径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分别为(71.2±4.2)分、(94.6±3.7)分,住院时间分别为(25.3±2.9)d、(16.2±2.1)d,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3.5%、8.8%,组间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健康教育中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