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研究昆明主城区夏季小学生维生素D与体格生长的相关性,为预防儿童身材矮小及发生肥胖提供临床数据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18年6-8月在昆明市4个区591名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体格测量、血清25-(OH)D测定及超声骨密度检测。比较不同年级组的血清25-(OH)D、体重指数(BMI)及骨强度Z值,不同年级段男、女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分析25-(OH)D水平与BMI、骨强度Z值及身高的相关性。结果 相同年级儿童男女在身高、体重和BMI值上有显著差异,随着年级的增长,儿童血清25-(OH)D水平呈降低趋势(F=37.646,P<0.001),BMI呈上升趋势(F=1 343.002,P=0.001),骨强度Z值呈下降趋势(F=34.489,P<0.001);随着年级的增长,不同性别研究对象的维生素D不足与缺乏者占比呈略升高趋势(P>0.05);总体上,男童维生素D充足的比例为48.38%,女童为48.06%,25-(OH)D水平与BMI呈负相关性(r=-0.673,P<0.01),与骨强度Z值呈正相关性(r=0.514,P<0.01),与身高呈正相关性(r=0.561,P<0.01)。结论 本研究中的小学生仍有一半以上存在25-(OH)D水平不足或缺乏,儿童需增加户外锻炼,口服维生素D制剂,以减少儿童矮小症、肥胖等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正常和肥胖儿童青少年骨密度与人体成分、骨代谢相关指标血清25-羟维生素D [25-(OH)D]、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钙、血磷的相关性,为临床评估儿童骨骼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7年8月-2018年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保健科健康体检门诊和肥胖儿童门诊就诊的6~15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骨密度仪检测骨密度。同时测定人体成分及骨代谢相关指标。结果 共纳入儿童1 138 例,其中正常体重组606人,超重肥胖组532人。总体骨密度不足检出率为22.5%(正常组14.7%、肥胖组31.4%);肥胖组儿童平均骨密度明显低于正常组(P<0.001)。相关分析显示,正常组儿童骨密度与体重指数(BMI)呈负相关(P<0.001),与25-(OH)D呈正相关(P=0.001)。而肥胖儿童骨密度与BMI、腰围身高比(W/H)、体脂%(FM%)均呈负相关(P<0.001),与骨骼肌%(P=0.008)、25-(OH)D水平(P=0.001)均呈正相关,无论正常或肥胖儿童,骨密度与血清ALP、钙、磷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结论 儿童25-(OH)D水平不足和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均可影响骨密度的增加;血清钙、磷、ALP与儿童骨密度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儿童的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分析其与肺功能、血清IgE之间的相关性,以进一步发现维生素D与儿童哮喘的关系。方法 调查2015-2016年潍坊市妇幼保健院50名哮喘急性发作儿童和50名健康儿童,用酶联免疫法检查血清25(OH)D和IgE浓度,用肺功能仪检测急性发作患儿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最大呼气量(FEV1)、第1秒最大呼气率(FEV1/FVC%)。分析两组儿童血清25(OH)D含量差异,及哮喘组患儿血清25(OH)D水平与急性发作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儿童血清25(OH)D浓度为(19.54±7.85)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25.28±3.48)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79,P<0.05)。血清25(OH)D水平与急性发作儿童的FVC、FEV1及FEV1/FVC%之间呈正相关(r=0.375、0.339、0.384),与IgE之间呈负相关(r=-0.534)。结论 哮喘儿童存在维生素D缺乏,血清25(OH)D与哮喘发作的严重程度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学龄期肥胖儿童骨密度水平,探究影响骨密度变化的因素。方法 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招募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内科96例6~12岁肥胖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空腹胰岛素、血清钙、血维生素D、血脂检测和体成分、双前臂尺桡骨远端骨密度测量、腹部超声检查。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6名学龄期肥胖儿童平均年龄(9.10±1.88)岁,左、右前臂尺、桡骨远端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童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12岁组肥胖儿童骨密度明显高于6~7岁组和8~9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3.917,P<0.05)。学龄期肥胖儿童骨密度与年龄、肌肉量均呈正相关关系(r=0.359、0.315,P<0.05),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钙均呈负相关关系(r=-0.311、-0.203、-0.246、-0.207,P<0.05)。奶及奶制品、含糖碳酸饮料、中等强度运动、阳光直射时间会影响肥胖学龄期儿童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阳光直射时间为骨密度的独立影响因素(β=0.036,t=2.836,P<0.05)。结论 学龄期肥胖儿童骨密度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膳食、环境因素对骨密度水平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学龄期肥胖儿童骨密度水平,探究影响骨密度变化的因素。方法 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招募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内科96例6~12岁肥胖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空腹胰岛素、血清钙、血维生素D、血脂检测和体成分、双前臂尺桡骨远端骨密度测量、腹部超声检查。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6名学龄期肥胖儿童平均年龄(9.10±1.88)岁,左、右前臂尺、桡骨远端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童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12岁组肥胖儿童骨密度明显高于6~7岁组和8~9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3.917,P<0.05)。学龄期肥胖儿童骨密度与年龄、肌肉量均呈正相关关系(r=0.359、0.315,P<0.05),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钙均呈负相关关系(r=-0.311、-0.203、-0.246、-0.207,P<0.05)。奶及奶制品、含糖碳酸饮料、中等强度运动、阳光直射时间会影响肥胖学龄期儿童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阳光直射时间为骨密度的独立影响因素(β=0.036,t=2.836,P<0.05)。结论 学龄期肥胖儿童骨密度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膳食、环境因素对骨密度水平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中枢性性早熟(CPP)组儿童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和区间分布,分析CPP儿童性激素与25(OH)D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以2015年本院内分泌科确诊的182例CPP患儿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在儿童保健科健康体检的同年龄段儿童200例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分析检测血浆25(OH)D水平,并将25(OH)D水平与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峰值比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CPP组儿童25(OH)D水平比对照组低[(55.7±16.9)nmol/L vs.(66.5±20.1)nmol/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0, P<0.05),25(OH)D水平与LH/FSH峰值比存在负相关关系(r=-0.74,P<0.05);两组25(OH)D水平构成不同,维生素D缺乏区间CPP占比(39.7%)高于对照组(22.2%),维生素D充足区间CPP占比(16.3%)低于对照组(33.3%)。结论 CPP儿童青春期提前骨骼生长发育快,维生素D需求量大,在儿童性早熟的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对维生素D重视,定期监测25(OH)D水平,补充维生素D。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肥胖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以及补充维生素D(VD)对NAFLD的疗效,为VD用于儿童NAFLD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1)2020年1月—2021年8月,纳入102名6~14周岁的肥胖儿童,依据肝脏超声分为肥胖合并NAFLD组和肥胖无NAFLD组;并纳入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儿童血清25(OH)D、血脂、转氨酶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的差异。2)将58名肥胖合并NAFLD患儿随机分为:VD干预组和VD非干预组。两组儿童均予以饮食运动指导,VD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补充骨化三醇800 U/d,共16周。检测并比较两组儿童干预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 结果 1)肥胖合并NAFLD 组血清25(OH)D水平[(20.94±6.88) ng/ml]显著低于肥胖无NAFLD组[(24.31±7.69) ng/ml, P<0.05]及健康对照组[(29.19±5.44) ng/ml, P<0.01]。且血清25(OH)D水平与BMI及HOMA-IR呈负相关(r=-0.37、-0.71, P<0.01)。2)肥胖合并NAFLD 组的VD缺乏及不足率(84.48%)高于肥胖无NAFLD组(68.18%)及健康对照组(3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5.85, P<0.01)。3)干预前,VD干预组和VD非干预组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而干预 16周后VD干预组血清25(OH)D水平显著高于VD非干预组(t=2.22, P<0.05),血脂、转氨酶、BMI、HOMA-IR水平均显著低于VD非干预组(P<0.05),脂肪肝病变也有显著改善。 结论 肥胖合并NAFLD儿童普遍存在VD不足。补充VD能有效提高其血清25(OH)D水平,改善肝功能、高血脂、胰岛素抵抗及脂肪肝病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轻度轮状病毒肠炎伴良性惊厥患儿血清25-(OH)D、钙(Ca)、磷(P)、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为临床补充维生素D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2018年每年10月-次年3月在江门市中心医院就诊的6月~2岁轻度轮状病毒肠炎伴良性惊厥患儿58例为病例组,同期该年龄段健康儿童62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25-(OH)D、Ca、P、PTH水平及大便轮状病毒。结果 1)所有纳入对象中,多数血清25-(OH)D浓度处于不足或缺乏状态,极少数充足。2)病例组血清Ca、25-(OH)D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P及PTH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病例组和对照组血清25-(OH)D浓度和PTH浓度均呈负相关(r=-0.324、-0.264,P<0.05)。结论 江门市儿童血清25-(OH)D水平普遍不足或缺乏,儿童血钙、25-(OH)D含量低可能是轮状病毒肠炎伴惊厥发作的潜在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在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患儿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湖南省儿童医院首次诊断为HSP的患儿78例作为观察组(HSP组);HSP患儿根据是否合并肾炎分为紫癜性肾炎组(HSPN 组)和非紫癜性肾炎组(NHSPN组);选择同期80例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 结果 HSP组的25(OH)D水平(46.34±12.21)nmol/L低于正常对照组(57.72±14.52)nmol/L(t=-5.324,P<0.01),且不充足率(61.5%)高于正常对照组(3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30,P<0.01);HSPN组的25(OH)D水平(40.82±9.24)nmol/L低于NHSPN组(49.10±12.65)nmol/L(t=2.964,P=0.004),且不充足率(80.8%)高于NHSPN组(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94,P=0.014)。 结论 HSP患儿25(OH)D水平下降,合并紫癜性肾炎(HSPN)者下降更为明显,25(OH)D可能可作为HSP是否合并肾脏损害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神木市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寻找影响因素并评价危险程度,为防治该地区维生素D(VD)缺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神木市医院儿童保健科健康查体儿童共687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25-(OH)D水平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共收集687例健康儿童血清VD,最高值为96.9 ng/ml,最低值为2 ng/ml,平均水平为(32.59±13.14)ng/ml,其中VD缺乏120例(17.5%),VD不足169例(24.6%),VD适宜398例(57.9%),无VD过量及中毒。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VD水平与年龄、季节、每天户外活动时间、曾添加过VD、持续服用VD时间、近三月是否添加VD相关(P<0.05)。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户外活动时间[在30 min与2 h之间(OR=0.43,95%CI:0.22~0.84,P=0.03)、持续服用VD时间在3月~1年之间(OR=0.12,95%CI:0.05~0.28,P<0.001)是影响VD水平的因素。结论 户外活动时间、持续服用VD时间是VD缺乏的保护性因素。VD缺乏重在预防,应加强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成年女性身体脂肪含量及分布与肺通气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抽取黑龙江省部分地区19~81岁健康成年女性935名,每10岁为一个年龄段.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基本情况,然后测量其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身体成分和肺功能,分析体脂百分比(PBF)和腰臀比(WHR)与用力呼气肺活量(FVC)、用力呼气一秒量(FEV1)、一秒率、最大呼气流量(PEF)、用力呼出25%肺活量时呼气流量(FEF25%)、用力呼出50%肺活量时呼气流量(FEF50%)、用力呼出75%肺活量时呼气流量(FEF75%)和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等肺通气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 19~29岁组、≥60岁组女性PBF分别为(16.89±5.34)%、(24.39±6.83)%,WHR分别为0.77±0.05、0.88±0.06;PBF和WHR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大的趋势(F=50.11,P<0.01).19~29岁组、≥60岁组女性PBF肥胖率分别为3.23%(7/217)、43.75%(28/64),WHR肥胖率分别为19.35%(42/217)、85.94%(55/64);PBF肥胖率和WHR肥胖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x2值分别为161.66、159.61,P值均<0.01).PBF正常组和肥胖组相比,后者肺通气功能明显降低,其中FEF50%降低2.61%、FEF75%降低19.44%、MMEF降低10.28%.同样,WHR正常组和肥胖组相比,后者肺通气功能明显降低,其中FEF50%降低7.61%、FEF75%降低23.15%、MMEF降低12.04%.在校正年龄、身高和体质指数(BMI)因素后,PBF与FVC、FEV1、PEF、FEF25%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4、-0.14、-0.07、-0.07,P值均<0.05);WHR与FEV1呈负相关(r=-0.07,P<0.05).结论 成年女性PBF升高和中心性肥胖可能是肺通气功能损伤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梁伟辉  吴奇峰  李斌  曾子芳 《职业与健康》2012,28(12):1417-1419
目的了解职业性哮喘患者的肺功能变化特点。方法对15例职业性哮喘患者行支气管现场激发试验时的肺功能参数进行分析,并同时记录发生时间及患者症状、体征。结果①发作期和激发前肺功能值比较,大部分肺功能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作期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最大用力呼气流速(PEF)、最大呼气中段流速(MMEF)、25%和50%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FEF25、FEF50)显著低于激发前;②经直线相关分析,FEV1与FVC下降率之间,FEF50与MMEF下降率之间以及FEV1与MMEF下降率之间均呈直线相关(rs=0.825,P=0.006;rs=0.992,P=0.000;rs=0.881,P=0.004)。③激发后60 min内现场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10例,且全部出现全身发汗、颜面发绀及肺部哮鸣音等严重临床表现,占67%;激发2 h后的现场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5例,占33%。结论职业性变应原致使患者的大小气道功能受限,职业性哮喘可呈速发相反应或迟发相反应。呈速发相反应患者的临床表现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商品名:舒利迭)治疗中、重度儿童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收集了2009年1月-2010年3月本院哮喘门诊及住院的中、重度哮喘患儿46例,分别于吸入舒利迭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做肺通气功能及评价患儿临床控制情况。 【结果】 1)治疗3个月后肺通气功能明显改善:FEV1、PEF、FEF25、FEF50、FEF75、MMEF75/25治疗前分别为(1.31±0.59)、(3.05±1.33)、(2.39±1.17)、(1.30±0.69)、(0.52±0.28)、(1.08±0.60) L/S, 吸入舒利迭治疗3个月后分别为(1.90±0.59)、(4.45±1.35)、(3.80±1.17)、(2.34±0.80)、(0.98±0.39)、(2.10±0.82) L/S(治疗前、后比较t值依次为4.80、5.02、5.78、6.67、6.57、6.80;P均<0.001);其中28例(60.9%)肺通气功能恢复正常,一项异常7例(15.2%),2项异常4例(8.7%),3项异常5例(10.9%),4项和5项异常各1例(2.2%),6项均异常0例;2)吸入舒利迭治疗3个月后87%(40例)的患儿达到临床控制,8.7%(4例)的患儿部分控制,4.3%(2例)未控制。 【结论】 吸入舒利迭可显著改善中、重度儿童哮喘临床症状及肺通气功能,是治疗年长儿童中、重度哮喘较为理想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肺炎支原体感染对哮喘患儿肺功能的影响,从而对临床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潍坊医学院诊治的哮喘患儿临床资料,其中在急性期治疗1周后行肺功能检查的患儿共576例,分为阳性组(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组)144例,阴性组(哮喘不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者)432例,对两组患儿肺通气功能检查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阴性组与阳性组组间对比肺通气功能各项指标对比,用力肺活量(FVC)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两项指标,阴性组与阳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FEV1、PEF和MMEF 25-75、PEF25、PEF50各值均低于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MMEF 25-75下降为主。2)阳性组组内对比根据支原体抗体滴度,将阳性组患儿再次分为高滴度组与低滴度组,将两组肺通气功能检查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感染肺炎支原体可降低哮喘患儿肺功能,且以加重小气道阻塞性病变为主,因此日后对合并支原体感染的哮喘患儿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8(IL-8)在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中的变化及与肺通气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台州恩泽医疗中心收治的9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根据患儿病情将其分为急性期组(43例)和恢复期组(47例),同时选取45例健康小儿体检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浊度法测定血PCT的含量,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CRP含量,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IL-8含量。比较3组患者血清中PCT、CRP及IL-8的水平;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患者的高峰呼气流量(PEF)、用力肺活量(FVC)及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指标。分析血清PCT、CRP及IL-8水平变化与肺通气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期组和恢复期组患儿的PCT、CRP及IL-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P<0.05),且急性期组患儿的PCT、CRP及IL-8水平均显著高于恢复期组(P<0.05)。同时急性期组患儿的肺通气功能指标PEF、FEV1/FVC及FEV1均明显高于恢复期组(P<0.05)。相关性研究显示,血清PCT、CRP及IL-8水平与肺功能通气指标PEF、FEV1/FVC及FEV1均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 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的PCT、CRP及IL-8水平会显著升高,且水平与肺通气功能呈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比较哮喘与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的肺常规通气功能,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2010年5-11月就诊于河北省儿童医院呼吸科门诊,确诊为哮喘或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儿80例,分为:1)哮喘急性发作组(A组)33例,平均年龄(7.96±2.12)岁;2)哮喘缓解组(B组)27例,平均年龄(7.97±1.91)岁;3)咳嗽变异性哮喘组(C组)20例,平均年龄(8.03±2.18)岁;同时随机选择同期正常健康体检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D组),平均年龄(8.58±2.11)岁。测定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用力呼气25%流速(FEF25)、用力呼气50%流速(FEF50)、用力呼气75%流速(FEF75)、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75/25)等7项指标。 结果 A、B、C三组患儿各项肺功能指标均低于D组儿童(B、C组除外PEF、FEF50、FEF75),且A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低于B和C组; 但B、C两组患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肺常规通气功能检测可以评价哮喘与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气道阻塞程度,对于诊断及病情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南宁市不同空气污染水平地区儿童肺功能的差异,探讨肺功能的影响相关因素。方法 按整群抽样方法,在南宁市青秀区和西乡塘区各选1所小学(A校和B校)3~4年级的儿童共537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肺功能测试和问卷调查。结果 两区大气首要污染物都为PM2.5和PM10,青秀区A校周围大气中PM2.5、PM10、SO2、NO2年均浓度低于西乡塘区B校(P<0.05);控制年龄、身高、体重等因素后,青秀区A校女生FVC、FEV1.0、PEF、FEF25%~75%、FEF25%和FEF50%实测值均高于西乡塘区B校,A校男生FEV1.0实测值也高于B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校所在地区、房屋1年内购置大件家具、房屋3年内装修、房屋内饲养宠物和使用空气净化器是影响儿童肺功能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南宁市空气污染与儿童肺功能下降有关,且女生较男生对空气污染物更敏感;室内空气质量也是影响儿童肺功能的重要因素,空气净化器的使用对儿童肺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支气管舒张试验在6至14岁儿童哮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支气管舒张试验在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4月至2006年11月在本院儿科哮喘专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儿童哮喘病例76例。其中,急性发作期组34例,缓解期组42例,以沙丁胺醇作为支气管舒张剂,用常规肺通气功能分析儿童哮喘发作期与缓解期吸入药物前、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①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的肺功能各项指标明显改善;②两组FEV1,PEF,FEF21改善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③两组FEV1,PEF,FEF21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但两组FEV1/FVC,FEF50,FEF75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儿童哮喘缓解期组患儿的FEV1,PEF,FEF75阳性率低于急性发作期组;儿童哮喘缓解期组患儿的FEV1/FVC,FEF50,FEF75阳性率接近急性发作期。支气管舒张试验在儿童哮喘的诊断和疗效判断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肺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肺功能特点。方法对CVA患儿进行肺功能检查,指标包括FEV1、FVC、PEF、FEF25、FEF50、FEF75。结果大部分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肺功能损害,给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后肺功能显著改善。结论 CVA患儿存在可逆性气道阻塞性改变,对长期反复咳嗽者,临床疑诊CVA应做肺功能检查和支气管舒张试验以帮助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