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2 毫秒
1.
以CTMAB为相转移催化剂合成_氨基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为相转移催化剂合成九种α-氨基酸.通过六种相转移催化剂对正丁醛为原料合成α-氨基戊酸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CTMAB为较佳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2.
微波—水热法合成纳米钛酸钡原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水热法和微波加热的优点,设计了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方案,采用微波—水热法合成纳米钛酸钡(BaTiO3)原料.用X射线衍射仪(XRD)、激光粒度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合成的BaTiO3原料进行检测和表征,用直观分析法处理结果,得出BaTiO3纳米原料的最佳合成工艺: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30 min,反应物浓度0.2 mol/L.  相似文献   

3.
硫酸氢钠催化合成己酸乙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硫酸氢钠作为催化剂合成了己酸乙酯,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其最佳合成条件为:投料比n(己酸)∶n(乙醇)=1∶2;w(硫酸氢钠)∶w(反应物)=2:100;带水剂w(甲苯)∶w反应物=1∶4,反应时间2h,酯化率达95.0%以上.该催化剂催化效果好,无污染,易分离回收,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4.
以环氧值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法对环氧蓖麻油的合成条件进行了优选.结果表明,影响环氧蓖麻油合成的因素依次为温度、乙酸的量、时间、磷酸(催化剂)的量、双氧水的量.最佳合成条件为:反应时间2.5 h,温度60℃,蓖麻油∶磷酸∶乙酸∶双氧水(质量比)为1∶0.021∶0.25∶0.7.在此条件下,蓖麻油的环氧值为2.50(g/g).最后,采用FI-IR和TG/DTG方法对产品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以磷酸钠和30% 过氧化氢为原料,在稳定剂存在下合成了新型消毒剂过氧化氢磷酸钠复合物,经试验确定了最优合成条件是n(H2O2)∶n(Na3PO4)=1.7∶1,反应温度15℃,产率82%,活性氧含量14.78%.  相似文献   

6.
选用丙烯酰胺(AM)和醋酸乙烯酯(VAc)为聚合单体,研究采用瞬时聚合法合成固体AM-VAc共聚浆料的合成工艺.红外光谱表明工艺实现了丙烯酰胺和醋酸乙烯酯单体的瞬时聚合.利用正交试验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引发剂用量为1%;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1∶0.6;反应温度为40℃时,可得到性能优良的AM-VAc固体共聚浆料.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样品的氯化焙烧增白、合成4(A)沸石工艺的试验研究,分析探讨了试验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等相关的控制因素,并确定了试验工艺的最佳配方比例、最佳温度和晶化时间等工艺过程的控制条件.  相似文献   

8.
高效混凝剂聚硅氯化铝制备条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碱化聚合并引入聚合调节剂A稳定助剂B这一新的方法合成了高效混凝剂聚硅氯化铝 (PASC)。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 ,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Cu(II)-吡啶-草酸根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对配合物进行了生物活性试验.  相似文献   

10.
合成并表征了一种四氮杂大环配体及其铜(II)配合物.在Brij35胶束溶液中,试验了该配合物对羧酸酯(2-吡啶甲酸对硝基苯酚酯PNPP)水解的催化活性,研究了其催化PNPP水解的动力学,提出了可能的催化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多种催化剂对乳酸乙酯合成反应的催化效能,并采用正交实验设计讨论了各种因素对乳酸转化率和乳酸乙酯收率的影响,找到了最佳实验条件,转化率可达97%,收率可达72%。  相似文献   

12.
采用重氮化偶合反应合成得到偶氮苯染料母体,再经酰氯化、酯化反应合成出两种新型的含手性碳的偶氮苯化合物4-甲酸乳酸乙酯酯基-4'-N,N-二甲基偶氮苯和4-甲酸乳酸乙酯酯基-4'-N,N-二甲基双偶氮苯,并用纸色谱、傅里叶红外(IR)光谱进行了监测和表征.经紫外一可见光(UV-Vis)光谱测试表明两种化合物显示出良好的光致变色性能,与母体化合物的对比可以看出,接入手性碳后光致变色光谱表现出明显的变化,且单偶氮结构的化合物要比双偶氮结构的化合物光致变色光谱明显.  相似文献   

13.
通过正交实验和对比实验,找出较优的红景天苷初步纯化的方法。以纯化后样品的红景天苷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乙酸铅沉淀法正交实验和乙醇沉淀法正交实验,确定较优化的工艺参数。1.乙酸铅沉淀法的最佳方案即乙酸铅浓度为5%,沉淀时间为50min,温度为4℃,红景天苷含量为7.58%;2.乙醇沉淀法的最佳方案即乙醇浓度为70%,沉淀时间为24h,温度为4℃,红景天苷含量为20.69%。结论醇沉法和乙酸铅沉淀法均能提高红景天苷的纯度,醇沉法优于乙酸铅沉淀法。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老白干香型白酒原酒生产过程中批次间主要风味物质含量差异及其变化规律,利用统计学方法对2016年全年生产的2573批次的三排净工艺和老五甑工艺老白干香型原酒中主要风味物质含量进行了分析。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发现,三排净原酒和老五甑原酒差异化合物有乳酸乙酯、丁酸乙酯、己酸乙酯、乙酸乙酯、异戊醇和正丙醇,其中乳酸乙酯和正丙醇在三排净原酒中含量较高,其余差异化合物则在老五甑原酒中含量较高。同一工艺不同种类原酒中乳酸乙酯和乙酸乙酯含量差异明显。4月至12月,三排净原酒和老五甑原酒中主要酯类和醛类浓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醇类物质变化规律不明显。相关性分析表明,乙醛与乙缩醛、乳酸乙酯与总酯在两种工艺原酒中的浓度均呈现强相关性。这一发现旨在为老白干香型白酒原酒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及工艺优化指明方向,也为企业优化酒体设计方案、提升产品质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王福荣  李兰英 《江西科学》1995,13(2):116-119
苄酯化法测定白酒中酸类时,由于白酒中酯类的水解,引起酸类的测定结果偏高。经试验,单个酯水解率为:乙酸乙酯12.5%,己酸乙酸2.8%,乳酸乙酯19.8%。  相似文献   

16.
采用以乳酸乙酯、溴代丁二酰亚胺和盐酸羟胺为原料的新工艺,制备了溴代丙酮酸乙酯肟。通过溴代和氧化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溴代丙酮酸乙酯粗品不需分离,在氯仿和甲醇混合溶剂中,直接与盐酸羟胺缩合,经处理得白色结晶,收率为48%;通过温和的酯化反应,首次合成其衍生物3-溴-1-萘甲酰亚胺基丙酸乙酯(3),并通过了1HNMR,13C-NMR和元素分析等表证。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促进芳基醛亚胺的有效合成,研究了乳酸乙酯做主溶剂,水做极性改性剂条件下,芳香醛与芳香胺的合成反应.结果表明,室温下,在乳酸乙酯-水混合溶剂体系中,芳基醛亚胺产物可在0.2~60 min直接从反应溶液中析出结晶,且不需进一步纯化,产率可达到85%~96%.该方法操作简单,绿色环保.  相似文献   

18.
在合成乳酸丁酯时,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作为液固相酯化反应的催化剂,732树脂的催化活性优于 D72树脂。使用732树脂催化合成乳酸丁酯和乳酸乙酯,其酯化产率均可达90%以上,不但显示了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还可简化工艺操作,是较好的液固相乳酸酯化的催化剂之一。  相似文献   

19.
关于乳酸乙酯合成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此文用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对共沸脱水后的乳酸先进行一般酯化,再进行共沸酯化可以获得纯度较高、收率稳定在80%以上的乳酸乙酯产品。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新型管式反应器实验装置,通过正交试验讨论了反应温度,进料速率以及水和乙苯的配比对苯乙烯收率的影响,确定了反应最佳操作条件。根据乙苯脱氢制苯乙烯的反应动力学模型,由实验结果计算出了反应速度常数与温度的关系且通过实验数据进行了检验,相对误差不大于5%。由实验结果确定了该综合实验的方法和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