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998—1997年中国医院床位利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1988-1997年中国医院床位利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是:病床使用率呈下降趋势,病床周转次数减少,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缩短;级别高的医院,病床使用率较高,病床周转次数较少,出院者平均住院日较长。  相似文献   

2.
病床周转次数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影响病床周转次数的主要构成部分,为医院管理者进行科学化、定量化的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结合Excel对我院2001-2008年病床周转次数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影响病床周转次数的因素根据其关联强度依次为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病死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抢救成功率、三日确诊率、病床使用率. 结论 医院应不断提升品牌意识,服务意识,努力寻求缩短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评价2013—2020年山东省54家三级公立医院的病床使用情况及变化趋势,为提高医院病床使用效率、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2013—2020年山东省54家三级公立医院的面板数据,选择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次数、出院者平均住院日3项指标,利用Brown-Forsythe方差分析描述各分类病床使用效率的差异,评价山东省三级公立医院的病床使用效率状况。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2013—2020年山东省三级公立医院的病床使用率均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2019年54家三级公立医院总体的病床使用率达到95.9%,处于超负荷状态。病床周转次数和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均有所改善,但不同床位规模和机构属性的医院之间病床使用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山东省应加强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合理利用病床资源,进一步提高病床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病床周转次数与病床使用率、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三个指标,是医院工作效率与管理状况的晴雨表。医院管理部门往往以这“三个指标”制定标准值作为奖惩各临床专科工作情况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病床周转次数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对影响病床周转次数的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为医院管理者进行科学化、定量化的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某院2000--2007年病床周转次数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与该院病床周转次数相关的6个因素,其关联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病床使用率、抢救成功率、七日确诊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病死率。结论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病床周转次数影响因素结果可靠,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平均开放病床年收益指标的计算,分析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病床周转次数、平均每床日收入等因素的影响,综合评价医院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转科影响科室平均住院日评价的解决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冬生 《中国卫生统计》2006,23(5):439-439,449
平均住院日是评价医院效率和效益、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缩短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加快病床周转,能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扩大医院收治病人的容量,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以一直是医院管理的目标之一.卫生部在卫生事业“八五”计划和2000年规划中指出:城市大中型医院要以缩短平均住院日为改革突破口,加快改革步伐,力求2000年平均住院日达到14.7天.虽然我院在几年前就已实现这一目标,但近年我院的床位使用率逐年攀高,2001年就超过了100%.为此,我院出台了对科室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奖励措施,具体方案是:以季度为统计时间段,对于病床使用率超过95%、平均住院日与上年同期相比有缩短且出院人数较上年同期有增加的科室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住院时间超过1个月的病人,必须上报医务科,并视情况而定,给予一定的扣罚.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我国居民住院难的现象一直存在。降低患者平均住院日是解决人们住院难、提高医疗机构效益和效率的重要手段。从医院风湿免疫科专科出院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平均病床工作日、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次数4个指标的关系着手,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讨论降低平均住院日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医院管理中,平均病床周转次数、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和平均病床工作日是评价医疗工作的效率指标。从理论上说,病床周转次数的多少.取决于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和平均病床工作日的长短。但是,后两个指标对病床周转次数的快慢,影响的程度到底如何?相互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如何?本文对我院1980~1983年上述三个指标四十八个月的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计算出平均住院日、平均病床工作日与平均病床周转次数之间定量关系式——回归方程。通过回归方程,可用于计划预测和效率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评价广东省21个地市医院病床使用效率情况。 方法 基于广东省21个地级市医院病床使用率、出院者平均住院时间、病床工作日以及病床周转次数这4项指标,利用权重的标准构成计算法,结合TOPSIS法对21个地级市医院的病床使用效率进行分析评价。 结果 2018年广东省平均病床使用率为83.0%,出院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7 d,病床工作日为303.0 d,病床周转为38.8次。广东省病床使用效率最高的5个地市分别是:梅州市、清远市、中山市、潮州市及云浮市,评价分数(Si值)分别为0.791、0.762、0.737、0.707以及0.643;病床使用效率最低的5个地市分别是:汕尾市、东莞市、肇庆市、茂名市及河源市,Si值分别为0.199、0.338、0.340、0.401以及0.415。 结论 广东省21个地市平均病床使用率为83.0%。病床作为重要的医疗资源,使用率应保持在85%左右,以达到最佳的医疗资源利用率,有助保持良好的医疗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从部分贫困县住院分娩资料分析看农村地区围产保健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1996年在四川省和陕西省4个卫-Ⅵ项目县县乡两级医院,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的住院分娩资料,着重分析了产科床位使用率、产科接生工作负荷、产妇住院天数、剖腹产比例。结果显示:产科床位使用率不高,绝大多数医院都有50%以上的产科床位日没有利用;接生工作负荷亦不高,各医院从事接生人员的1周平均接生数在0.5 ̄2.6之间;在一些乡卫生院产妇住院时间短,50%以上的产妇住院不满1天;陕西的两县剖腹产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新疆县级医院制定合理的床位配置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在新疆36个贫困县中随机抽取6个贫困县的6个县医院进行床位资源调查.结果 2005~2011年6个县中,S县县医院的编制床位数增加最多,2005年为145张,2011年达350张;2011年按现行标准每千人口床位5~7张,只有A县达到标准(每千人口床位6张),其他县均在标准以下.2005~2011年6年间,6个县县医院的床位使用率情况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平均增长率在2.15%~13.54%之间,其中A县的平均增长率最快,为13.54%.2011年,6个县县医院的床位工作效率中,Q县、A县、S县呈高效率运行(效率指数〉1),而其他县呈低效率运行(效率指数〈1),但6个县平均来看处于高效率运行状态.结论 新疆6个贫困县县医院的床位配置与利用不容乐观,可在此床位范围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口状况等因素,确定能够满足其医疗需求的适宜规模.  相似文献   

13.
病床作为医院的一项重要资源,其合理高效利用对医院、患者均意义重大。不同于英美等国家病床集中管理,我国医院采用病床分散管理模式,存在某些科室病床空闲,而一些科室病床超负荷使用,产生病床科室间利用率不均问题,而将病床分散管理转变为集中管理,却又问题重重。鉴于此,文章基于天津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病床使用数据,使用Arena仿真软件对病床分散与集中两种管理模式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集中管理情景下,病床的平均利用率为80.2%,远远高于分散管理情景下的平均利用率68.4%。病床的集中管理更有利于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但经调研医院各科室并不配合,考虑病床集中管理增加医生看诊成本,文章提出了通过设置适当的预留病床比例,以促使医生接受病床的集中管理的协调策略,最后给出了由病床分散化管理转变为集中管理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绵阳地区医疗机构儿科卫生资源配置现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儿科学科建设提供参考。方法对绵阳地区19家医疗机构采取普查法。收集卫生资源数据,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结果绵阳地区儿科医护比为1:1.62,医护人员学历、职称均较低,队伍年轻化,物力资源集中在三级医院,其配置效率普遍较高。在医院总收入中,儿科占比平均为6.15%,儿科人均住院费用平均为2 429.5元,人均门诊费用98.53元,药占比平均为30.29%。在年门诊量、年急诊量、年出院人次方面,儿科的占比分别为11.36%、40.64%、12.66%。儿科床位使用率三级医院(105.2%)高于三级以下医院(74.38%),儿科亚专业开设欠缺。结论儿科医疗服务需求大,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儿科医护人力资源素质水平有待提高;儿科卫生资源配置欠合理,财力资源较理想。应加强分级诊疗力度,加大三级以下医院儿科急诊资源投入力度,提高其床位使用率,同时加强各层医疗机构儿科医护人员培训力度。  相似文献   

15.
铁路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对铁路医院病床工作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铁路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对铁路医院经营以及医疗工作的影响.方法运用质量控制图,对铁路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前后,某铁路中心医院病床工作效率指标变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4年2月铁路医疗保障制度启动,病人选择性就医的自由度加大,病人的卫生服务有效需求发生了转移,一部分铁路医保病人流向了有较强竞争力的其他医院,使得医院病床工作效率值骤然下降,低于病床工作效率控制下限;此后,铁路系统内病人外流造成的床位"空缺"逐渐被医院服务半径内的其他病人占用,医院病床工作效率逐渐缓慢回升,至2005年5月已接近医改前病床工作效率值平均水平.结论医保付费模式对医疗机构的内部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铁路医院要在医疗制度改革的激烈医疗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应规范医疗行为,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同时,定期考核医保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实施医疗费用公示,开展循证医学实践,主动适应并积极应对医疗市场的竞争,才能在改革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广西民营医院发展现状,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和数据分析等方法,对来源于《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广西卫生和计划生育年鉴》、《广西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情况简报》和《广西卫生统计提要》等的医院数、床位数、卫生人力资源、门诊服务、住院服务和卫生资源利用指标进行统计学描述分析。结果 2008—2017年广西民营医院数由70家(15.56%)增加至259家(43.97%);床位数由3 240张(2.74%)发展到20 723张(12.87%);截止2017年底广西民营医院共有卫生人员10 976人, 占全区总人数的5.35%, 诊疗人次数达到552.91万人次,健康检查人数达到24.49万人次,入院人数达到43.83万人次,出院人数达到42.98万人次,住院病人手术人次数达到11.61万人次,病床工作日为229.7日,病床利用率为62.9%,平均住院日为9.4天,医师日均担负诊疗4.8人次,医师日均担负住院床日为2.6天。结论 广西民营医院存在发展速度较快但规模较小、卫生资源缺乏且利用率不高及缺乏核心竞争力等问题,应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促进民营医院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四类农村地区卫生人力配置效率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93年国家卫生服务总调查资料,结合农村改良医院规划模型的计算结果,参照1989年卫生部颁布的《医院分级管理办法》,分析我国农村卫生人力的配置效率及影响因素的现状;提出了全国农村及四类农村地区生力配置效率均有待提高,Ⅰ,Ⅱ,Ⅲ类地区病床使用率有待提高,Ⅳ类地区平均住院天数有待缩短Ⅰ类地区床工比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8.
Acknowledging the necessity of a division of labour between hospitals and social care services regarding treatment and care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and complex conditions, is to acknowledge the potential conflict of interests between health care providers. A potentially important conflict is that hospitals prefer comparatively short length of stay (LOS) at hospital, while social care services prefer longer LOS all else equal. Furthermore, inappropriately delayed discharges from hospital, i.e. bed blocking, is costly for society. Our aim is to discuss which factors that may influence bed blocking and to quantify bed blocking costs using individual Norwegian patient data, merged with social care and hospital data. The data allow us to divide hospital LOS into length of appropriate stay (LAS) and length of delay (LOD), the bed blocking period. We find that additional resources allocated to social care services contribute to shorten LOD indicating that social care services may exploit hospital resources as a buffer for insufficient capacity. LAS increases as medical complexity increases indicating hospitals incentives to reduce LOS are softened by considerations related to patients’ medical needs. Bed blocking costs constitute a relatively large share of the total costs of inpatient care.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我国医疗机构儿科床位配置现状及公平性,为合理配置儿科床位提供建议。方法:在全国随机抽取44个地市,对提供儿科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儿科床位设置、服务提供和利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我国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儿科床位0.20张。县区级医疗机构床位数量最多,占44.9%,乡级机构次之,占29.4%,市级及以上机构最低,占25.7%。2008—2010年儿科床位数和服务数量均呈现增长趋势,其中中部地区床位数增长最快。儿科床位利用率高于全国医疗机构整体床位利用率。全国儿科床位配置泰尔指数为0.0775,各地区之间为0.0164。不同地区的儿科床位供需比值在0.54~1.04之间。结论:我国儿科床位总体数量不足,儿科床位比例基本合理,东中西部地区内部儿科床位分布不公平性大于地区间不公平性。建议:各级政府在区域卫生规划中加强对儿科床位的合理配置,适当增加县区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的儿科床位数,调整综合性医院内部床位设置,增加儿科床位比例。同时加强省市级儿童医院的建设,并加强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分工和合作,完善基层机构和上级机构之间的双向转诊机制。  相似文献   

20.
现有文献报道认为,全院统筹收治病人制度可有效利用医院床位,加快床位周转,为医院创造更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文章认为,全院统筹收治病人理论上只能提高床位使用率,而我国大、中城市三甲医院床位使用率已基本饱和,尤其随着各种疾病发病率的提高及老年化的趋势,我国医院的床位数已不能满足需要,全院统筹收治病人已无法发挥提高床位使用率的作用.全院统筹收治病人制度可导致医护患沟通缺乏,存在医疗隐患等弊端,在我国现阶段大型医院不适宜施行该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