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室以往的研究发现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对培养的胎儿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实验采用Northernblot的方法观察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对胎儿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c-fos,c-myc原癌基因的表达的影响,发现前者能抑制后者的表达。因此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的途径之一可能为抑制原癌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本室以往的研究发现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对培养的胎儿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实验采用Northernblot方法观察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对胎儿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c-fos,c-myc原癌基因的表达的影响,发现前者能抑制后者的表达。因此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的途径之一可能为抑制原癌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人主动脉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对培养的胎儿主动脉平滑肌细胞c-fos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刘俊明,丛祥凤,张春玲,张英珊(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医院,北京100037)人主动脉壁中的蛋白聚糖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密切相关,而平滑肌细胞(S...  相似文献   

4.
用苏丹Ⅳ染色观察巨噬细胞内脂质聚积的变化;通过酶-荧光法检测巨噬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并检测125Ⅰ标记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降解量来反映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的活性,以探讨硫酸乙酸肝素蛋白聚糖及肝素对巨噬细胞脂质蓄积的影响及机制。结果发现,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100mg/L)组巨噬细胞的胞浆内可见较多苏丹Ⅳ着色红染颗粒,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100mg/L)十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15.5mg/L)组0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100mg/L)十肝素(200mg/L)组巨噬细胞内红色颗粒明显少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十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组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十肝素组巨噬细胞内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的含量明显低于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组(P<0.05,P<0.01);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组及肝素组125Ⅰ标记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降解量均低于对照组。结果提示,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和肝素可能是通过下调清道夫受体活性减少了巨噬细胞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摄取而抑制脂质在巨噬细胞内的聚集和泡沫细胞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丛祥凤,张春玲,刘俊明,张英珊(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医院,北京100037)动脉壁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是细胞外基质中蛋白聚糖的重要成分之一,有的还嵌入细胞膜。它有多种重要...  相似文献   

6.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义称硫酸肝素蛋白多糖,为蛋白紧糖(HG)的一种,是构成动脉壁内皮、内皮基底膜及动脉内膜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之一,也是细胞外基质中蛋白聚糖的重要成分之一,它主要分布于结缔组织、细胞外基质和多种细胞特别是上皮细胞表面。现将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蛋白聚糖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观察牛主动脉硫酸肝素蛋白聚糖、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硫酸皮肤-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和三种蛋白聚糖的混合物对培养的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用细胞计数计算硫酸肝素蛋白聚糖(1.5 ̄7.0mg/L)对培养的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0.55%和76%;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15.0 ̄60.0mg/L)的抑制率分别为23%、34%和65%;硫酸皮肤素  相似文献   

8.
南宁地区动脉内膜结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12例意外死亡的广西自治区南宁市年轻人(15~34岁)免疫组化染色证明,其主动脉及冠状动脉内膜的平滑肌细胞含有较多结蛋白。南宁是我国动脉粥样硬化最低发区之一,也是世界低发区。结蛋白阳性是平滑肌细胞成熟的标志。成熟平滑肌细胞为收缩型细胞,不易受生长因子作用而活跃增殖。因而认为这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低发区的特征。与北京相比较,本地区动脉壁含较多具有抗增殖活性的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平滑肌细胞产生这种聚糖构成细胞外层,像筑茧自缚一样抑制自身生长,因而平滑肌细胞比较成熟稳定,显示较多结蛋白。  相似文献   

9.
乙酰肝素酶(Hpa)可降解细胞外基质(ECM)和基底膜中的硫酸乙酰肝素,破坏其完整性,同时释放在细胞外基质中储存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促进肿瘤血管的生成,从而有利于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现探讨Hpa、b-FGF与肝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肿瘤血管新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乙酰硫酸肝素是一种线性多糖,广泛存在于细胞表面和细胞外基质中,并在此与生长因子、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细胞外蛋白酶、蛋白酶抑制剂、化学物质和黏附蛋白相互作用.乙酰硫酸肝素在造血系统及免疫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已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重视,对乙酰硫酸肝素合成调控和功能研究有了很大进展.现将近年来对乙酰硫酸肝素在造血调控以及免疫学方面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乙酰肝素酶是一种β-D-葡萄糖醛酸内切酶,为体内惟一能够降解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的酶,可以在特定部位裂解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破坏细胞外基质及基底膜,并参与恶性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与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乙酰肝素酶由此成为抗肿瘤作用的新靶点,其抑制剂有望成为临床抗肿瘤治疗的新途径.本文就乙酰肝素酶在肺癌侵袭转移及治疗中作用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病毒受体多为蛋白聚糖、糖脂或脂、糖蛋白且以单个或多个分子的复合体形式才能存在,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 sulfate,HS)存在于细胞表面,是病毒特异性结合的主要糖蛋白受体,最初发现以硫酸乙酰肝素为受体的病毒是人类单纯疱疹病毒(HSV-1)和(HSV-2).硫酸乙酰肝素可作为多种病毒的受体,其可与病毒的多个吸附位点结合,它作为病毒受体来介导病毒进入细胞特定的部位或促进病毒与其第二受体的吸附.以硫酸乙酰肝素为受体的病毒有疱疹病毒、登革热病毒、口蹄疫病毒、人乳头瘤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辛德毕斯病毒等多种病毒.研究发现,酸乙酰肝素可作为多种病毒的第一受体(表1).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渔区36例意外死亡的年轻人(15~39岁)新鲜(死后24h内)主动脉进行了蛋白聚糖和嗜苏丹病变定量分析,同时与以往报道的南宁和北京人主动脉的蛋白聚糖和嗜苏丹病变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是:①蛋白聚糖总量2114±584(μg糖醛酸/g内中膜湿重,下同);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481±127,占蛋白聚糖总量的23.1%,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1004±386,占46.7%;硫酸皮肤素-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628±195,占30.2%;(2)主动脉内膜嗜苏丹病变测试结果明显好于南宁,更好于北京。  相似文献   

14.
刘志伟  刘金禄 《内科》2008,3(3):418-420
肿瘤的侵袭转移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寻找引发肿瘤细胞侵袭与转移的因素并进行有效阻断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肿瘤细胞要实现侵袭和转移首先要穿越由细胞外基质(extmcellularmatrix,ECM)及基底膜(basement menbrane,BM)组成的屏障。该屏障主要由Ⅳ胶原(collagen Ⅳ)、层黏连蛋白(laminin)以及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heparan sul fate proteogycans,HSPGs)等构成,  相似文献   

15.
用国家“七五”课题方法,对51例渔区(舟山、宁波)意外死亡年轻人(15~39岁)尸检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AS)早期病变进行了研究。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并与国家“七五”课题资料结果相比较。显示:渔区人主动脉内膜嗜苏丹病变(SL)面积百分比明显小于南宁,更小于北京;胸主动脉壁蛋白聚糖(PG)总量渔区低于南宁(P<0.01),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相对百分含量略高于南宁(P>0.05),亦高于北京(P<0.05);主动脉内膜平滑肌细胞核数密度渔区大于南宁(P<0.05),面密度小于北京(P<0.05),中膜平滑肌细胞核面密度明显小于南宁及北京(P<0.01);渔区主动脉AS病变检出率:Ⅰ、Ⅱ级病变与南宁、北京无差异,Ⅲ、Ⅳ、Ⅴ级病变均明显轻于南宁和北京(P<0.01)。结果提示:多食海鱼的生活习惯是导致鱼区人AS群的病变程度轻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动脉粥样硬化是致死率较高的常见心血管疾病,乙酰肝素酶是能够裂解细胞外膜中硫酸乙酰蛋白多糖上侧链乙酰肝素的一种内切性β-D-葡萄糖醛酸糖苷酶,且其非酶活性也在许多正常生理活动或病理疾病中发挥作用.研究表明乙酰肝素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进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综述了乙酰肝素酶损伤内皮、促凝、诱导炎症因子及脂质聚集等作用,...  相似文献   

17.
牛主动脉蛋白聚糖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牛主动脉中蛋白聚糖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用解聚提取,离子交换及凝胶过滤柱层析法从牛主动脉内,中膜分离出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和硫酸皮肤素-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  相似文献   

18.
内毒素促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的机制姜志胜,周元芳,杨永宗(衡阳医学院心血病研究所,衡阳421001)我们已发现内毒素可促进猪主动脉平滑肌细胞(SMC)的增殖,作为对其机制的初步探讨,本文研究了乙酰水杨酸及硝苯吡啶对内毒素促SMC增殖作用的影响,乙酰水杨...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及其影响因素,建立体外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实验方法,并观察不同浓度的新生小牛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肝素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不同时间后对其迁移的影响。结果发现,新生小牛血清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均可显著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P<0.001或P<0.01);肝素对新生小牛血清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产生显著抑制作用(P<0.001).三者的作用强度均与浓度呈正相关。提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具有促增殖作用.而肝素具有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肝素酶:抗肿瘤转移的新靶点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