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研究页岩陶粒混凝土预留孔灌浆钢筋的黏结滑移性能,通过12个预制页岩陶粒混凝土梁式试件和2个现浇混凝土梁式试件的黏结滑移性能试验,研究了钢筋直径、螺旋箍筋配箍率、页岩陶粒混凝土强度对页岩陶粒混凝土预留孔灌浆钢筋黏结滑移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页岩陶粒混凝土预留孔灌浆钢筋的极限黏结强度随钢筋直径减小、页岩陶粒混凝土强度提高、螺旋箍筋配箍率增大而明显提高;所有页岩陶粒混凝土梁式试件最后均为黏结钢筋拉断破坏,没有发生黏结锚固破坏,表明页岩陶粒混凝土预留孔灌浆钢筋的黏结锚固性能优良,钢筋浆锚连接形式同样可应用于预制页岩陶粒混凝土构件连接。  相似文献   

2.
当前,钢纤维高强陶粒混凝土的理论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其物理力学性能缺乏具体的试验数据。基于此,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试验依据和理论基础,对8根不同钢纤维体积率和配筋率的钢纤维高强陶粒混凝土梁和1根不含钢纤维的陶粒混凝土梁及1根普通混凝土梁进行了受扭试验。加载方式为一端固定、另一端施加平面外扭矩,中间部分形成纯扭段,采用力传感器控制手动螺旋式千斤顶施加扭矩,并通过实验取得开裂扭矩、裂缝宽度、混凝土应变等数据;然后,分析所得数据,探讨钢纤维高强陶粒混凝土中钢纤维对于防止扭转荷载下裂缝发展的效应,并得出钢纤维能提高陶粒混凝土的抗扭转开裂性能等结论。  相似文献   

3.
研究分析了宜昌页岩陶粒的堆积密度、筒压强度、1h吸水率等基本特性,并与美国索耐特公司老牌页岩陶粒的相关性能指标进行了分析对比。阐述了页岩陶粒轻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品的力学性能、热工性能和页岩陶粒混凝土叠合楼板原型堆载试验结果,以及页岩陶粒混凝土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典型应用实例。讨论了页岩陶粒轻骨料混凝土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通过普通混凝土单向板与页岩陶粒混凝土单向板的受力性能对比试验,阐述了页岩陶粒混凝土板类构件的特点.试验结果表明,页岩陶粒混凝土单向板的抗弯性能、抗裂性能及钢筋的应力应变情况与普通混凝土单向板相差不大,且在一定程度上优于普通混凝土单向板.  相似文献   

5.
页岩陶粒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5个不同高宽比、不同腹板配筋率的页岩陶粒混凝土剪力墙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页岩陶粒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及受力机理,分析页岩陶粒混凝土剪力墙破坏形态、滞回曲线、承载力、延性、耗能、刚度等。研究结果表明:页岩陶粒混凝土剪力墙具有较好的延性和受力性能;影响墙体破坏形态的主要因素是高宽比,其破坏形态与普通混凝土剪力墙及其它轻骨料混凝土剪力墙基本相似,破坏区域主要集中在距墙底墙肢宽度范围内;增大竖向配筋率有利于改善墙体的变形性能及提高墙体的承载能力;增加横向钢筋配筋率,墙体承载力并非呈比例增加。基于比拟桁架模型理论,考虑竖向分布钢筋的销栓作用,建立了页岩陶粒混凝土剪力墙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以广西来宾大桥维修加固工程为例,介绍页岩陶粒轻骨料混凝土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技术要点;通过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评价页岩陶粒轻骨料混凝土在旧桥改造加固中的应用效果;并为轻骨料混凝土的设计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根据3块足尺页岩陶粒轻质混凝土双向叠合楼板试件和1块足尺现浇双向楼板对比试件的静力堆载试验结果,分析了双向叠合楼板预制底板的普通混凝土和后浇叠合层的页岩陶粒轻质混凝土采用相同强度等级时的挠度变形特点,并根据试验结果和弹性力学薄板理论推导了页岩陶粒轻质混凝土双向叠合楼板的挠度计算公式。推导了四边固支页岩陶粒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叠合板在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截面中和轴高度、抗弯刚度和挠度的计算表达式,并分别对挠度和初始刚度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提出了考虑四边支承转动的页岩陶粒轻质混凝土双向叠合楼板挠度计算公式。结果表明:页岩陶粒轻质混凝土双向叠合楼板跨中位移呈现线弹性变化特征,页岩陶粒轻质混凝土材料的弹性模量、叠合楼板中设置的钢筋桁架以及双向叠合板的板端约束条件是影响叠合楼板刚度和跨中挠度的主要因素;采用所推导公式计算的页岩陶粒混凝土叠合楼板的挠度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免烧水泥粉煤灰陶粒、免烧粉煤灰陶粒混凝土、免烧粉煤灰陶粒页岩砂轻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试验配制及性能测试,初步说明了用免烧粉煤灰陶粒配制混凝土及小型空心砌块的可行性,为以后进行深入试验研究和生产应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根据3块足尺页岩陶粒轻质混凝土双向叠合楼板试件和1块足尺现浇双向楼板对比试件的静力堆载试验结果,分析了双向叠合楼板预制底板的普通混凝土和后浇叠合层的页岩陶粒轻质混凝土采用相同强度等级时的挠度变形特点,并根据试验结果和弹性力学薄板理论推导了页岩陶粒轻质混凝土双向叠合楼板的挠度计算公式。推导了四边固支页岩陶粒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叠合板在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截面中和轴高度、抗弯刚度和挠度的计算表达式,并分别对挠度和初始刚度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提出了考虑四边支承转动的页岩陶粒轻质混凝土双向叠合楼板挠度计算公式。结果表明:页岩陶粒轻质混凝土双向叠合楼板跨中位移呈现线弹性变化特征,页岩陶粒轻质混凝土材料的弹性模量、叠合楼板中设置的钢筋桁架以及双向叠合板的板端约束条件是影响叠合楼板刚度和跨中挠度的主要因素;采用所推导公式计算的页岩陶粒混凝土叠合楼板的挠度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0.
高强轻骨料混凝土梁裂缝和刚度的试验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6根高强页岩陶粒混凝土梁和2根普通高强混凝土梁试验研究和相关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强页岩陶粒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基于由试验数据分析得到的内力臂系数η的值和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的计算公式,提出了高强页岩陶粒混凝土梁的抗弯刚度、挠度和裂缝宽度的计算方法,供相关规程修订和工程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1.
郑秀华  张宝生  葛勇  袁杰 《混凝土》2004,(12):32-33,44
研究了页岩陶粒预湿程度对混凝土强度和抗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页岩陶粒预湿程度的增加,混凝土早期强度降低幅度较后期强度大,而强度增长率明显增大.当页岩陶粒预湿程度低于饱和吸水率的91%时,对混凝土抗冻性几乎没有影响;当页岩陶粒预湿程度进一步增加时,可通过提高含气量来改善抗冻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普通混凝土用作喷射混凝土时存在自重大、回弹率高等缺点,研究以页岩陶粒或页岩陶粒和再生聚苯颗粒为骨料的轻质喷射混凝土。研究表明,与普通喷射混凝土相比,以页岩陶粒为骨料可配制1900级的轻质喷射混凝土,自重降低了20.8%;以页岩陶粒和再生聚苯颗粒为骨料可配制1700级的轻质喷射混凝土,自重降低了29.2%。  相似文献   

13.
为了验证页岩陶粒混凝土预制构件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浆锚连接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对采用该连接形式的钢筋连接试件分别进行了单向拉伸、高应力反复拉压和大变形反复拉压试验,分析页岩陶粒混凝土强度和钢筋搭接长度对其连接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所有试件纵筋均未出现滑移,试件的最终破坏均为接头外钢筋被拉断或屈服;采用浆锚连接的钢筋搭接长度不宜小于1.0laE;当钢筋搭接长度大于等于1.0l_(aE)时,随着页岩陶粒混凝土强度的增加,试件接头的极限抗拉强度有所提高。在满足规定的构造要求下,钢筋浆锚连接形式可用于页岩陶粒混凝土预制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可靠连接。  相似文献   

14.
简单介绍了页岩陶粒泡沫混凝土的原材料及特性,对其内部的孔结构进行了分析,并以郑州华润悦府工程为例,对现浇页岩陶粒泡沫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作了阐述,最后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轻骨料预湿程度对混合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宝生  孔丽娟  袁杰  葛勇 《混凝土》2006,(10):24-26,30
研究了用不同预湿程度的页岩陶粒与碎石以体积比1:1混合配制的混合骨料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陶粒预湿时间的延长,混合骨料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经时损失逐渐减小,7d抗压强度逐渐降低,劈拉强度与抗折强度在轻骨料预湿时间小于1h时略有增加.28d抗压强度、劈拉强度、抗折强度和弹性模量都逐渐增加.用预湿1h的陶粒配制的混合骨料混凝土7d与28d的拉压比和折压比与轻骨料混凝土相比几乎没有降低,其弹性模量比同条件的轻骨料混凝土高32.9%,比强度高10.5%.  相似文献   

16.
以快硬硫铝酸盐水泥为结合剂,与陶粒、预制泡沫混合制备得到陶粒泡沫混凝土.探讨了泡沫混凝土密度与陶粒粒径匹配关系对陶粒泡沫混凝土在静态单轴压缩下的破坏模式、抗压强度、压实应变和能量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泡沫混凝土密度的提高或陶粒粒径的增大,陶粒泡沫混凝土发生非界面破坏的现象逐渐显著,由此确定出与3种粒径陶粒相匹配的泡沫混凝土的密度范围;随着泡沫混凝土密度的提高,陶粒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能量吸收能力均显著提高,压实应变随之减小;随着陶粒粒径的增大,陶粒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先增后减,压实应变先减后增,能量吸收能力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7.
轻骨料混凝土阻尼比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作者测定了页岩陶粒混凝土不同强度时的阻尼比和弹性模量,通过研究轻骨料混凝土粗骨料界面,来分析轻骨料混凝土与变通混凝土阻尼比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