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杨明  陈楚天  王岸石 《现代导航》2022,13(5):319-324
地基增强系统(GBAS)作为一种民用航空领域的新兴技术,能够为飞机提供 I 类精密进近(CAT I)甚至更高精密进近、着陆引导服务,电离层活动是影响 GBAS 服务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需要对电离层活动情况进行监测并评估。基于单站法利用实际接收的双频 GPS 数据对咸阳机场的电离层活动进行长期监测,并对监测期内 GBAS 服务性能进行仿真评估。结果表明,监测期内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电离层活跃程度较低,GBAS 服务性能未受电离层影响,可以满足 I 类精密进近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2.
地基增强系统(GBAS)飞行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一种新型的、基于卫星导航系统的精密进近和着陆系统,地基增强系统(Ground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GBAS)与其他传统的地基无线电精密进近和着陆系统在系统构成和应用上有很大的不同,因此,GBAS系统飞行校验的方法和校验内容也和这些传统的系统不一样。本文分析了在国内多个机场进行GBAS飞行试验的数据结果并据此对GBAS地面子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结果显示GBAS系统可以满足CATI进近和着陆导航系统的精度要求,VDB信号覆盖和数据连续性也可以满足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3.
胡耀坤 《现代导航》2021,12(4):242-245
地基增强系统(GBAS)在通过差分定位提高卫星导航精度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系列完好性监视算法,提高系统完好性、可用性和连续性的指标,使机场覆盖空域范围内的配置相应机载设备的飞机获得达到 I 类精密进近(CAT-I)甚至更高标准的精密进近和着陆引导服务。 GBAS 验证飞行的目的是确认 GBAS 地面设备的信号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验证 GBAS 地面设备与飞机机载设备的交联能力。本文主要介绍了 GBAS 系统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重点介绍了验证飞行测试方法以及对天津滨海国际机场验证飞行实测数据分析等,为国产 GBAS 地面设备性能评估和后续 GBAS 投入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4.
胡耀坤 《现代导航》2022,13(6):403-407
GBAS 在通过差分定位提高卫星导航精度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系列完好性处理算法,使机场覆盖空域范围内的配置相应机载设备的飞机获得到达 I 类精密进近(CAT-I)甚至更高标准的精密进近、着陆引导服务。GBAS 在建设规划阶段,站址评估是确定运行 GBAS 性能的重要手段。主要介绍了 GBAS 系统的系统组成、工作原理,重点介绍了 GBAS 站址评估方法,并以某机场实测数据为例进行了 GBAS 站址评估,为后续 GBAS 投入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5.
精密测距系统是与微波着陆系统配合使用的新一代着陆导航设备,它可以提供每一架进近飞机相对于引导点的距离信息,保证全自动进近和着陆过程的顺利完成.由于进近过程中存在测距脉冲的多径传播,其对距离测量值产生随机误差,通过对精密测距系统工作原理以及多径干扰产生机理的研究和分析,对目标距离的测量值进行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处理,从而提高精密测距系统的抗随机误差能力及系统的工作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倒谱的MLS抗多径干扰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机场周边复杂的电磁反射环境引起的多径效应降低了微波着陆系统的导航精度,严重影响飞机着陆安全。以往的抗多径干扰方法多是基于场地环境的电磁建模实现,存在计算量大、设计复杂等问题。为了有效抑制多径干扰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对机载导航设备接收的脉冲信号直接进行数字处理的方法,在倒谱域进行信号分析检测,直接抵消多径干扰的影响,估算出往、返扫描脉冲的时延差,从而实现进近飞机角度位置的精确计算。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多径干扰引起的微波着陆系统的测角误差。  相似文献   

7.
张笑野 《现代导航》2021,12(6):405-409
地基增强系统(GBAS)是国际民航组织(ICAO)发展的新一代卫星导航着陆引导系统。GBAS 通过地面差分修正、完好性监测等技术,提高卫星导航系统精度、完好性、连续性、 可用性的“四性”指标,为飞机提供 I 类甚至更高等级精密进近着陆引导服务。简要介绍了 GBAS 系统的系统组成、工作原理,重点分析了天津机场 GBAS 设备运行情况,从系统精度、完好性、 连续性、可用性等方面入手,评估设备运行性能指标,为后续 GBAS 投入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8.
郑金华  杨明  王晓旺 《现代导航》2011,2(5):313-320
为改善终端区导航服务性能,支持 GPS 差分精密进近和着陆,国际民航组织提出了地基增强系统(GBAS)。为验证地基增强系统是否满足民用航空运行标准,需要对其进行飞行验证。本文详细讨论了对 GBAS 系统的飞行验证过程,包括地面子系统和机载子系统的平台建设, 以及飞行验证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被测 GBAS 系统符合国际民航组织颁布的 GBAS 运行标准,满足一类精密进近要求。  相似文献   

9.
刘瑞华  刘畅 《现代导航》2022,13(5):325-333
地基增强系统(GBAS)能够弥补传统导航系统的诸多缺陷。为了评估 GBAS 系统的导航性能和系统性能,验证 GBAS 进近服务在不同运行条件下的总体性能,通常需要展开相应的飞行测试。考虑到 GBAS 飞行测试需要结合特定的测试设备和运行环境来进行,过程一般十分复杂。在实验室环境下,结合 Flight Gear 和 Matlab 软件,采用仿真数据代替实测数据,仿真验证 GBAS 系统的 I 类精密进近(CAT I)与着陆阶段所需导航性能(RNP)。仿真结果表明,GBAS 系统可以满足 CAT I 进近和着陆的性能要求,能够为基于北斗的 GBAS 技术在民航领域中的推广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仪表着陆系统(ILS)即盲降,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飞机精密进近和着陆引导系统.它的作用是由地面设备发射的两束无线电信号实现航向道和下滑道指引,建立一条由跑道指向空中的虚拟路径,使飞机沿该路径安全平稳降落,最终实现安全着陆.通常由一个航向信标台、一个下滑信标台和几个指点标组成.  相似文献   

11.
张笑野 《现代导航》2021,12(5):342-344
保证飞行安全,民航精密进近和着陆引导在精度、完好性和可用性等方面都对卫星导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GBAS 作为卫星导航设备提供精密进近服务具有特殊的优势。为了推进 GBAS 在国内民航领域的技术应用,以天津机场 GBAS 示范工程为基础,探讨 GBAS 地面设备在国内典型机场的选址方案及场址分析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12.
和佳雯 《现代导航》2019,10(1):15-18
本文介绍了使用地基增强系统进行引导的飞行程序在精密进近航段的设计,通过 GLS 飞行程序与 ILS 飞行程序的对比分析,明确了 GBAS 飞行程序的优点及使用特点,并介绍 GLS 飞行程序进近引导的程序设计规范和准则,探讨 GBAS 飞行程序的优化示例,为机场使用 GBAS 飞行程序提供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斌  冯泽  原彬 《现代导航》2012,3(6):391-395
可用性是衡量地基增强系统(GBAS)的重要指标,本文针对GBAS的应用需求和多种着陆系统相关标准,结合GBAS卫星完好性的计算方法,对基于COMPASS的GBAS的CATI类精密进近的可用性进行了仿真和分析,为GBAS在多种着陆标准下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